据调查,中国平均肥胖率达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北京肥胖率高达25.9%,为全国首胖。二胖河北肥胖率为22.2%,且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
如何判断体型是肥胖呢?一起来了解!
肥胖计算公式
通常以体质指数(BMI)用于判断人体超重/肥胖与否及程度。
肥胖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BMI在18.5~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在我国,通常认为BMI大于24即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例如:身高1.6米,体重60千克的成人,BMI的计算如下:60(1.6╳1.6)=23.4,即BMI是23.4 kg/m2,体重正常。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常见身体活动强度和能量消耗表
邢女士的儿子小军,今年9岁,读三年级。身高136cm的小军,体重却已经有42kg了,超出同龄人许多。尽管身边有许多人建议邢女士让小军减肥,不能吃得太多,但邢女士却一直不以为意。在她看来,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多吃一点没什么。
而对于小军身材的肥胖,邢女士一直觉得男孩胖一点才好,年龄再大一些能瘦下去就可以了。但这几天,小军一直告诉邢女士自己总是感觉到疲惫,想要休息。原先食欲很好的小军,现在也不好好吃饭了,有时候吃过的饭还会直接吐出来。
这让邢女士开始担心起来,赶紧带小军去了一趟当地的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小军的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又带小军做了超声检测,发现其肝脏形态出现了明显改变,最后小军被确诊为脂肪肝。对于检查结果,邢女士十分意外,在她的印象中一直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患上脂肪肝。
医生告诉邢女士,目前由于我国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而像小军这样明显超重的孩子,如果再不减肥以后还会患上更多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家长们的溺爱, “小胖墩”们似乎越来越常见。许多家长都觉得孩子胖一点没什么,声称“白白胖胖,充满希望”。但事实上,许多家长不清楚自己家的孩子是否算是超重,也并没有认清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一、可能会窒息? 孩子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家长们真的了解吗?肥胖就是体内脂肪过度堆积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肥胖目前已经算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但近年来,我国国民超重与肥胖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在儿童中也同样明显,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岁以上的儿童肥胖率可达7.3%。
而对于11岁-17岁的青少年而言,肥胖率已经接近20%。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伤害,如以下几种。
(1)呼吸受影响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胸廓与膈肌之间的活动受限,加上许多肥胖儿童活动量都很少,呼吸肌的力量也较弱。肥胖的儿童往往体内会堆积更多的二氧化碳,也更易患上肺换气低下综合症,易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打呼等不良反应。
严重时可导致患儿睡眠时呼吸暂停。
(2)更容易患糖尿病
当下有关儿童患上糖尿病的报道层出不穷,而他们当中多数都有超重或者肥胖的情况。人体想要代谢糖分,就需要胰岛素的介入。而对于肥胖儿童而言,他们的代谢更差,加上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胰腺就常需要被迫分泌出大量胰岛素,胰腺分泌功能衰竭时,糖尿病就会发生。
(3)更易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当血脂含量过高以及血管内堆积的脂肪过多时,人们就更易患上动脉粥样硬化。
加上肥胖儿童往往会出现脂代谢异常,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就会随之而来。
患儿的心脏想要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就得增加舒张力度。而心脏负荷如果长期过重,患儿就更易患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虽然这一类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但对于长期过于肥胖而又得不到控制的儿童而言,同样也有患病风险。
(4)生长发育受限,下肢负担加重
体重过高的儿童,其骨骼往往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样一来他们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限制。
同时,患儿的骨骼、关节以及肌肉都需要长期承受较大压力,更易出现损伤和老化。尤其是下肢的负担最重,很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胯关节疼痛,严重时双下肢关节可出现形变。
(5)心理健康受影响
比起对于患儿生理层面上的危害,肥胖对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
肥胖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歧视与嘲笑,甚至是欺凌和辱骂。这对于患儿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长此以往易使患儿出现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也会拒绝社交,易影响学业与生活。
除以上几点以外,肥胖儿童还更易患上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免疫力也会更差,也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
二、各个年龄段孩子的体重标准,这里告诉你既然肥胖的危害有这么多,那么家长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超重或者是肥胖呢?有的家长还在傻傻拿自己孩子的体重和同龄孩子作对比,但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会有误差。
这里有一张表就可以帮助家长们判断自家孩子是否超重,不过这里需要先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它是国际上常用的用以衡量肥胖程度的标准之一。对于儿童而言,同样适用于使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是否超重或者肥胖。
BMI的计算公式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以kg为单位,身高以m为单位。举例来看,如果一个孩子体重是35kg,体重是130cm,那么他的BMI就是35÷1.3²=20.7。当然,光有BMI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与标准的BMI建议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BMI正常范围都有所不同,这里主要针对学龄后的儿童,具体见下图。
家长们可以通过计算孩子的BMI并与这张表进行对照,就可以快速判断自家孩子是否属于肥胖或者超重。需要注意的是,表中的数据可能会与其他儿童BMI对照表有所出入,但误差不会过大。
三、想要孩子瘦下去,家长们就得这么做如果你家孩子超重或者肥胖该怎么办?家长们大可不必惊慌。首先我们需要判断自家孩子属于哪种情况导致的肥胖,如果是单纯性肥胖,那就很可能只是因为营养过剩、运动过少等较为常见的原因导致的,正常减肥即可。
而如果孩子是因为先天遗传因素或者是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肠道菌群失调、中枢神经疾病以及服用药物引起的继发性肥胖,家长们就需要先解决相应的肥胖诱因,比如治疗相关疾病,停用相关药物,这样才能更高效地给孩子减肥。
通常来说,只要孩子不是过度肥胖到已经严重影响健康的程度,通常不需要进行减重手术和服用减重药物。
但如果孩子的BMI已经大于37.5并伴有至少一种肥胖并发症,如糖尿病、脂肪肝、呼吸暂停症等,都需要考虑通过服药及手术减轻重量,否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更多的时候,对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控通常就能起到减重目的。比如做好以下这几点,就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减重。
(1)控制饮食
想要孩子的体重降下来,控制饮食很重要。首先要限制孩子摄入各类高糖、高脂食物,营养过剩常是导致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根源所在。
但在限制孩子摄入各种高热量食物的同时,也要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全面、充足。多让孩子进食一些蔬菜、水果,确保维生素的充足。
肉类尽量食用鸡肉、鱼肉等优质蛋白, 在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的同时也能避免肥胖。另外,孩子在进食时也要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2) 加强运动
想要孩子的体重降下来,光控制饮食还不够。家长们需要多督促孩子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但运动强度不宜过高,运动负荷也不宜过大,以有氧运动为主,推荐慢跑、游泳、骑车等运动。
(3) 保证睡眠充足
睡眠与肥胖之间其实也存在着关联性。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者更易肥胖,他们体内的瘦素分泌水平降低了18%,饥饿素水平却增加了28%,而这两种激素与体重和食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想要让孩子更有效率地减肥,保证其睡眠充足也很有必要。
(4) 每日测量体重
测量体重看似和减重没有必然联系,但如果让孩子养成每日测量体重的习惯,就可以让孩子肉眼看到自己的体重下降。这样一来孩子获得正向反馈,其减肥也会更有动力,这对提高其减重的积极性十分有帮助。
很多家长都容易过分溺爱孩子,致使孩子出现超重和肥胖的情况,而肥胖的危害往往不止形体上不够美观那么简单。肥胖的儿童更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下肢的负担也常常很重。
同时,肥胖的儿童往往要承受更多的恶意,比如被歧视和调侃。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很容易受到影响,易出现焦虑、沮丧、自卑等心理,这对于学业和日常生活的进行十分不利。所以,真的是“一胖毁所有”,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一定要积极督促孩子减重。
参考资料:
[1]《儿童肥胖症的危害与预防》朱本浩
[2]《学龄前肥胖危害一生》祝您健康-文摘版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白恬)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2期,肌酐、尿酸异常……很难想象这些症状会出现在一个12岁的孩子身上。前段时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接诊了这样一位肥胖患者。专家提醒,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还影响到身高、生长发育,应引起警惕,及早干预。
12岁的小陈(化名),177厘米的身高,体重却有79.8公斤!长得胖嘟嘟的他,无法跟同学们一起轻松跑跳。前段时间,他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疼痛等症状,家人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带他到广医三院就诊。
体检发现,年仅12岁的小陈竟存在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2期,空腹胰岛素高,肌酐和尿酸异常……这些问题跟“肥胖”脱不了干系。随后的三个月里,小陈在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下坚持减重,足足瘦了21斤,脂肪肝也消失了,空腹胰岛素和尿酸都降下来了,整个人变得精神、自信、开朗起来。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佳提醒,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还影响身高和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
激素紊乱
肥胖的男孩女孩都容易发育提前,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损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成年后达不到遗传的身高。
骨龄提前
肥胖的孩子容易骨龄提前,可能会提前进入青春期,身高过早“封顶”。
缺乏维生素D
肥胖儿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消耗更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钙沉积在干骺端,阻碍长高。
骨关节过度负重
肥胖的儿童体重超标,膝关节易负重过度,过度负重对于身高生长不利。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刘佳支招,家长日常可以仔细观察,如果孩子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者可诊断为肥胖症;超过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来源: 广州日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