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胃口大开,体重秤上的数字也蹭蹭往上涨?别担心,孕期体重增加很正常,但如果是“胖”若两人,那就得重视啦!妊娠期合并肥胖,不仅影响孕妈健康,还可能给宝宝带来风险。不过别怕,这份快乐管理指南,让你轻松应对!
首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什么是妊娠合并肥胖?,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妊娠期肥胖定义为孕前BMI≥30Kg/m2,这是全球通用标准;中国成人诊断标准则是孕前BMI≥28Kg/m2。这可不是小事,可能会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压、难产等风险,宝宝也可能面临巨大儿、低血糖等问题。
那么,如何快乐管理体重呢?
1.吃得好,更要吃得巧!孕期饮食不是“一人吃两人补”,而是要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注意膳食清淡,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必要时可以来我院产科高危门诊或营养科门诊面诊咨询哦。
2.动起来,快乐加倍!孕期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散步、游泳、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每日步行11000步,孕中期起逐步增加运动时长,记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避免运动损伤,如出现不适症状,如腹痛、阴道流血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3.睡得好,心情好!充足的睡眠对控制体重也很重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放松心情,做个好梦!
4. 定期产检,心中有数!按时产检,监测体重变化,监测血压,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管理体重。BMI≥30Kg/m2者建议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为5.0-9.0Kg,过多或过少的体质量增长均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另外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可能需要在早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哦。
最后,保持好心情,做个快乐孕妈!孕期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做到!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朋友、医生都是你的坚强后盾。让我们一起,快乐孕育,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作者:朱成秀
怀孕期间,血糖控制是每位准妈妈都关心的问题。既要保证胎儿的营养需求,又要避免血糖飙升,实现“长胎不长肉”的目标,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份 一周不重样孕期控糖食谱,帮助准妈妈们轻松控糖,吃出健康好气色!
一、孕期控糖饮食原则
1.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每天可安排3顿正餐和2-3次加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造成血糖波动。
2. 选择低GI食物:优先选择升糖指数(GI)较低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3.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可选择鱼、禽、蛋、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
4. 控制脂肪摄入:避免油炸、油腻食物,选择清蒸、水煮、凉拌等烹饪方式。
5. 多吃蔬菜,适量水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水果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并控制摄入量。
6. 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避免含糖饮料,如奶茶、果汁等。
二、一周不重样孕期控糖食谱
星期一
早餐:全麦面包2片 水煮蛋1个 牛奶200ml 小番茄5颗
加餐:苹果1个
午餐:杂粮饭1碗 清蒸鱼1条 清炒西兰花 紫菜蛋花汤
加餐:无糖酸奶1杯
晚餐:小米粥1碗 香菇鸡肉包子2个 凉拌黄瓜
星期二
早餐:燕麦粥1碗 水煮蛋1个 黄瓜1根
加餐:梨1个
午餐:红豆饭1碗 番茄炖牛肉 清炒油麦菜 冬瓜虾皮汤
加餐:坚果一小把
晚餐:玉米面发糕1块 清蒸虾 蒜蓉菠菜
星期三
早餐:全麦馒头1个 豆浆1杯 水煮蛋1个
加餐:柚子2瓣
午餐:糙米饭1碗 胡萝卜炒肉片 清炒生菜 丝瓜鸡蛋汤
加餐:无糖酸奶1杯
晚餐:红薯1个 清蒸鱼 凉拌木耳
星期四
早餐:玉米1根 牛奶200ml 水煮蛋1个
加餐:苹果1个
午餐:杂粮饭1碗 香菇鸡肉 清炒上海青 番茄鸡蛋汤
加餐:坚果一小把
晚餐:小米粥1碗 素馅包子2个 凉拌海带丝
星期五
早餐:全麦面包2片 水煮蛋1个 牛奶200ml 小番茄5颗
加餐:梨1个
午餐:红豆饭1碗 清蒸鱼 清炒西兰花 紫菜蛋花汤
加餐:无糖酸奶1杯
晚餐:玉米面发糕1块 清蒸虾 蒜蓉菠菜
星期六
早餐:燕麦粥1碗 水煮蛋1个 黄瓜1根
加餐:柚子2瓣
午餐:糙米饭1碗 胡萝卜炒肉片 清炒生菜 丝瓜鸡蛋汤
加餐:坚果一小把
晚餐:红薯1个 清蒸鱼 凉拌木耳
星期日
早餐:全麦馒头1个 豆浆1杯 水煮蛋1个
加餐:苹果1个
午餐:杂粮饭1碗 香菇鸡肉 清炒上海青 番茄鸡蛋汤
加餐:无糖酸奶1杯
晚餐:小米粥1碗 素馅包子2个 凉拌海带丝
以上食谱仅供参考,可根据个人口味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孕期控糖需要坚持,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除了饮食控制,还要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定期监测血糖。
希望这份食谱能帮助准妈妈们轻松控糖,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孕期!
在孕期之前,大家可能知道孕妈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孕妈们为了能让自己身上长出可爱的小宝宝,有些会拼命进补,因为现在长的是宝宝,那么多只要是营养的东西都可以吃,但是准爸爸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是否真的有效呢?
其实对孕妈们来说,减少体重的同时长出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也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
只需要根据一定的饮食原则,搭配合理的一日三餐,就可以让孕妈在孕期不会发胖的同时长出健康的宝宝。
说起来这件事,其实准爸爸们在怀孕期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的,任何时候,饮食这件事都少不了你们的努力啊!
准爸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为怀宝宝的准妈妈提供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让她好好舒适的度过怀孕期间!
准爸爸们,听到这话难免心中不服气,明明孕期中的一切都是准妈妈们自己忍受着呢,是你们想多了呢还是我想少了?
我知道你们心中有万般不平,但是孕妈妈们不说,你们还真的体会不到她们们怀孕期间到底经历着怎样的痛苦呢!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仅要重视她们的饮食问题,还要温暖她们的心,好好关爱她们,让她们不再感到不安哦。
怀胎十月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体验,怀胎十月将女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推向极限,可以说身心备受煎熬。
日常生活上,从孕吐开始,到日益隆起的身形、弥漫全身的不适感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
而心理上,因为特殊身体状况,孕妇本就焦虑脆弱,加上其他人对她的眼光、行动上的限制等等,孕妈的心理负担也会越来越重,这个状态需要很多人共同帮助她度过!
准爸爸们,准妈妈们对一切变化上的慢热适应是你们最重要的责任,从饮食上来说,有一定功夫都是很简单就能做到掌控饮食的,你愿意试试吗?
其实在怀孕期间,准妈妈想吃什么、想补什么都能做到,关键还是看你想不想这样做!
帮助准妈妈控制体形。对于大部分孕妈而言,怀孕就是身形变化的一件大事儿,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也会影响自信心,并加重身体负担。
以至于有非常非常多的人都对自己产后的身形感到不满,但是只要不显著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这些都是不用担心的,因为时间可以治好所有伤痛!
但是还不如从准爸爸开始帮准妈妈控制体形更有效呢,是不是?
紧跟着一定有人质疑:这样不是很没意思吗!?
何况有那样又有什么不好!
别着急,你可能还不知道,让准妈妈们有感觉到舒适感,又能改进自己的状态,这样也是有好处的哦!
要知道很多准妈妈本身就有体形焦虑症,无法接受自己这样的身形变化,对周围人的言行也内心过于敏感,于是时常孤独沮丧。
这就得靠你们去关注她们,让她们安定放松下来放眼想控制体形。
这样一来,她们就习惯了这样的饮食方式,在生完宝宝以后继续保持还不容易嘛!
其实从妊娠开始,生完宝宝这个时候是最好的,如今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又能更健康地给宝宝提供营养,这样怎么不好呢?
因此,为了两个孩子你好我好,全家人都好很好,你值得这么努力且更值得这么努力!
一日三餐怎么吃。那么怎么样的一日三餐才算健康合理呢?
我们的目的就是产后能更加容易保持自身身形状态,在此基础上发胖一点点或者恢复一点点原有的状态,加上原本就很精致漂亮,那就真的是整个人都发光了,不是吗!
所以除了这三餐,我们还要做好其余小餐事情。
既然提到了小餐,这就让我想到了一日三餐中的早餐,我们当然不能直接将早餐当成小餐,因为这样是不科学也难以坚持下来的,所以我们就要利用早餐时间多花一点时间准备这些小餐。
因为与其他餐次不同,我们可以让宝宝放下,再为自己和孕妈来一点好的。
营养搭配上,不关身体也不能让美味受牺牲哦!
根据这个要求来,一份燕窝牛奶搭配一块全麦包子两根火腿肠再加一些蔬菜水果条,香喷喷又营养满分不是吗!
既然提到燕窝牛奶,那么搭配哪个吃法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牛奶受孕妈胃的影响主要看个人反应兴趣。
这是一个难题,但是又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需要搭配顺序就可以做到,并且各有所长。
牛奶可以选择在吃之前、或者吃的时候喝下去;而燕窝则需要在吃完后睡前吃下去。
搭配逻辑在于:牛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以及其他物质,这些对有不同反应的问题造成抑制或者干扰;
而燕窝则是所含物质会光临预约空白期,这样才不会影响消化吸收。
中间还可以搭配水,是单纯水或者别的水果味水嘛?
给自己身体带来更好享受主观能动性是好事!
那么午餐晚餐怎么搭配组合呢?
为了帮助孕妈身形轻松一点,我们不妨以清蒸煮煲煮炖炖为主要做法 凉拌为辅,让蔬菜做为主食形成同时搭配牛奶与水果饮品进行补充。
晚餐多以少油少盐为主,保证食物口味以清淡为主。
材料选择上,大米意面很少使用,避免高热量材料造成高能量摄入。
我们同样以肉类为虾鱼为主,以鸡鸭为辅,让补充钙质时同时摄入低热量和低胆固醇食品也是减肥的一大利器哦。
只要准爸爸愿意,下功夫学习,一定可以为家庭提供不同风格健康营养美味菜肴!
学习本领一直在进步,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而家庭凝聚力与幸福度也会大幅度提升哦。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