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他莫昔芬肥胖(他莫昔芬会引起肥胖吗)

时间:2025-04-01 15:35:47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药物警戒·科普站|他莫昔芬会引起子宫内膜癌吗?

他莫昔芬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主要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复发或转移乳腺癌的治疗和早期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他莫昔芬的Z型异构体可以对抗雌激素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不良作用起到抗肿瘤作用,E型异构体具有弱的雌性激素样作用,而外源性雌激素是子宫内膜增厚和癌变的主要原因。

他莫昔芬在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绝经前妇女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化疗后,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往往需要5年,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例如某患者乳腺癌手术化疗放疗后口服他莫昔芬三年,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妇科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肌瘤,行子宫内膜活检术示子宫内膜样腺癌。

根据文献和他莫昔芬药品说明书,他莫昔芬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贫血、超敏反应、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肝酶异常、子宫肌瘤等,偶见子宫内膜癌,罕见子宫肉瘤等。此外,目前的研究发现女性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除了外来雌激素,肥胖、未生育、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症、年龄增大也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关,对于合并肥胖、糖尿病等情况的患者更要注意服用他莫昔芬时子宫内膜癌风险的防控。

在准备使用他莫昔芬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筛查及评估,以指导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用药选择。建议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定期进行经阴道超声监测,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并及时处理,同时注意症状监测,一旦出现非月经期阴道出血或月经不调、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及时就医。(山东药品监管)

乳腺癌治疗“明星药”——他莫昔芬

药品分类:乳腺癌用药

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问世以来,帮助无数患者对抗病魔。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这种药物。

基本信息

☆ 他莫昔芬,化学名称为(Z)-N,N-二甲基-2-[4-(1,2-二苯基-1-丁烯基)苯氧基]乙胺,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 。简单来说,它的分子结构使其能够特异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发挥独特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 他莫昔芬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在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会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会进入细胞核,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启动一系列基因的转录,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他莫昔芬的结构与雌激素类似,能抢先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形成的他莫昔芬 - 受体复合物虽然也能进入细胞核,但无法像雌激素 - 受体复合物那样有效促进基因转录,从而阻断了雌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 此外,他莫昔芬还能调节其他与细胞增殖、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诱导癌细胞凋亡。

适用病症

☆ 乳腺癌治疗:他莫昔芬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药物,尤其是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R )的乳腺癌患者。无论是早期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还是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他莫昔芬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他莫昔芬可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临床研究表明,ER 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他莫昔芬治疗5年,复发风险可降低约40%。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可以延缓肿瘤进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乳腺癌预防: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携带BRCA1/2基因突变、乳腺活检显示有不典型增生等,他莫昔芬可用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研究显示,使用他莫昔芬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使高危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约50%。

用法用量

☆ 他莫昔芬的常规用法是口服,一般剂量为每次10 - 20mg,每天2次。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通常建议连续服用5 - 10年。对于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用药时间则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药物的反应来确定。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病情进展等,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潮热、恶心、呕吐、月经紊乱等。潮热是他莫昔芬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副作用,表现为突然的面部和颈部发热,这是由于药物影响了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恶心、呕吐主要是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所致,一般在用药初期较为明显,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月经紊乱则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或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此外,长期使用他莫昔芬还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这是因为他莫昔芬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具有部分雌激素样作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同时,也有一定的血栓形成风险,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尤其是对于有血栓高危因素(如长期卧床、肥胖、有血栓家族史)的患者,风险会更高。

注意事项

☆ 对他莫昔芬过敏者禁用。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盆腔超声检查,以监测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早期发现可能的子宫内膜病变。同时,要关注是否有血栓形成的症状,如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此外,他莫昔芬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如华法林、地高辛等,因此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务必告知医生,以便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调整用药方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他莫昔芬,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 他莫昔芬是乳腺癌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其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编辑:中山市阜沙医院 江康胜

中国研究:肥胖类型影响乳腺癌亚型风险

新华社华盛顿9月14日电(记者林小春)肥胖被公认增加乳腺癌风险。中国科学家14日在美国《肿瘤学家》杂志上报告说,肥胖类型不同,可能得的乳腺癌亚型也不同,高危女性在使用化学药物预防乳腺癌前应谨慎评估。

肥胖可分为苹果型肥胖和梨型肥胖。苹果型肥胖指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体态如苹果;梨型肥胖指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体态如梨。

最新研究有21所中国医院参加,共涉及1489名乳腺癌患者及1489名健康人士。研究发现,梨型肥胖仅增加患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苹果型肥胖仅增加患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风险。

在不考虑其他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身高体重指数大于28的梨型肥胖女性更易发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其风险增加56%;如果是绝经前女性,其风险增加112%。身高体重指数是一种衡量胖瘦的常用标准,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指数介于18.5至24.9是正常体重。

腰臀比大于0.85的苹果型肥胖女性更易发生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的风险分别增加38%和125%。即便身高体重指数正常,如果腰臀比增大,同样面临更高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风险。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余之刚推测,梨型肥胖更多表现为皮下脂肪增多,苹果型肥胖更多表现为内脏脂肪增多。皮下脂肪更多参与雌激素转化,因此可能更易促进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发生;内脏脂肪更多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非雌激素依赖性通路有关,因此可能更易促进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发生。

他指出,目前以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为代表的化学药物预防可使高危人群乳腺癌发病率下降31%至67%,但仅能预防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不能预防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

“从乳腺癌预防来讲,对肥胖女性采用他莫昔芬化学药物预防之前应充分、谨慎评估,特别是其发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余之刚说,“对中心性肥胖(苹果型)的女性,采取他莫昔芬化学预防需要慎重、权衡利弊,因为其获益可能有限。”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