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非典型症状”呢?
存在这17种情况,需警惕糖尿病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省中医院提供)
来源: 海南日报
请问:便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A:只有经历便秘的人,才知道原来拉稀也是一种幸福。
B:拉一次屎能高兴半天,恨不得告诉全世界自己拉出屎了。
C:拉屎如生娃。
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经历过便秘,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1
以为是痔疮导致的便秘
最后发现竟是直肠癌
据《浙医在线》报道,今年59岁的李先生,个子不高,还有些胖,平日里就喜欢吃肉,还喜欢用煎炸烤来做。
半年前,他突然发现自己排便特别困难,一用力肛门口就痛。李先生想大概自己是得了痔疮,于是不再顿顿肉食,也吃了些蔬果,但便秘没有好转。
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解大便越来越艰难,好几天才排便一次,每一次都要花超过半小时,而且腹部、肛门都疼得厉害。在医生建议下,他做了肠镜检查。
肠镜下,医生竟在李先生直肠12厘米处找到了一颗肿瘤,这才是导致他便秘的罪魁祸首!
便秘可能是哪些疾病的信号?怎么分辨痔疮和结直肠癌?今天我们请到了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余斌斌医生来跟我们聊聊便秘~↓↓↓
2
别只知道痔疮
便秘也可能是这些疾病的信号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确实是个常见病,但不是所有的便秘都是由痔疮引起的,长期性的便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信号!
1、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肠道容易发生功能性紊乱,从而导致便秘的症状。
2、尿毒症
由于毒素排不出,肠道被麻痹,导致大便等代谢产物不能排出。
3、帕金森
病人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和某些治疗帕金森的药物,都会导致便秘症状的发生。
4、肠道自身的病变也可能导致便秘
比如结直肠肿瘤,直肠脱垂等。
除此之外,据余医生介绍,便秘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年龄,便秘更偏爱老年人。这主要是跟老年人的进食量以及体力活动减少、肠道功能减弱有关。
✔ 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饮食缺乏粗纤维,排便习惯比较差,熬夜等都容易导致便秘。
✔ 精神焦虑也会致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出大便次数减少,导致便秘。
3
都会便秘、便血
怎样分辨是痔疮还是肠癌?
肠癌的一些早期症状,比如便血、便秘,很容易被认为是痔疮,导致病情被延误。
那平时我们可以根据哪些小细节初步判断呢?别慌,且听余医生慢慢道来:
如果是痔疮引起的出血,主要是拉完大便后才会有血,一般是鲜红色为主,血附着在大便的表面,或者是便池里也有血。
如果是结直肠癌,血会混在大便里,还会突然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并且会伴随腹痛、肛门坠胀等表现。
结直肠癌的大便,表面会有一些粘液,但是痔疮没有。
“余医生特别提到,因为痔疮和结直肠癌都是下肠道出血,所以颜色可能没有太大区别。平时仅凭肉眼和自己感觉来判断病情并不是十分可靠,关键还是要提高警惕,如果3~6个月内,生活习惯改善了,但是便秘情况一直没有好转,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肛门指检或者是肠镜检查。”
4
便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改善呢?
1、每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从饮食方面来调理,比如多饮温水,多吃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这里提醒一句,喝酒真的会导致便秘!!生香蕉吃了也会导致便秘!小伙伴注意自动避坑。
3、避免吃一些导致便秘的药品,比如有些减弱肠道蠕动功能的的药品。
4、如果便秘是由甲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就需要先把这些原发病治好,便秘情况自然就会改善。
5、放松情绪多运动。(虽然很老生常谈,但还是要谈的一点)
一个互动,你认为便秘/痔疮会发展成为结直肠癌吗?评论区把你的答案告诉小康妹儿吧~
新闻来源:浙医在线(kb_dxhbc)
图片来源:123rf等
文/编辑:离离
当提到肥胖问题时,我们通常都会想到体重问题。但在中医的观点中,肥胖其实是身体内部失调的表现。
中医将肥胖问题分为四种类型:湿热型、痰湿型、气滞型和血瘀型。
湿热型肥胖者常常出现口渴、口干、食欲亢进、大便黏滞等湿热症状。痰湿型肥胖者则经常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痰多等症状。气滞型肥胖者则经常出现胸闷、脘腹胀满、便秘等症状。血瘀型肥胖者则经常出现乳房胀痛、经期不调等症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医提供了一些治疗方剂,针对不同类型的肥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湿热型肥胖者,治疗方剂通常是清热利湿的中药,如茵陈蒿、石韦、黄芩等,可以通过利尿、消炎、降温等方式来排出湿热。
对于痰湿型肥胖者,治疗方剂通常是化痰祛湿的中药,如半夏、陈皮、茯苓等,可以通过疏通气道、化痰排湿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对于气滞型肥胖者,治疗方剂通常是疏肝理气的中药,如柴胡、香附、枳实等,可以通过疏通肝气、调节肠胃功能等方式来缓解胀满等症状。
对于血瘀型肥胖者,治疗方剂通常是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桃红、当归等,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肥胖问题的方法是综合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在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只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调节身体内部的平衡,解决肥胖问题。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