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汾阳医院治疗腋臭(山西汾阳医院皮肤科)

时间:2025-07-07 10:43:08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介休市人民医院院外专家本周出诊信息一览

介休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专家出诊信息(12.2-12.8)

更多医疗信息,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介休市人民医院

院外专家本周出诊信息一览介休市人民医院

院外专家本周出诊信息一览

出诊时间:12月4日

罗太阳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医学博士

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参加工作近20年,一直从事于心血管内科一线临床诊疗与研究工作。

擅长:冠心病的临床及介入诊疗,以及高血压、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独立完成冠脉造影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5000余例。擅长复杂冠脉病变如分叉病变、慢性阻塞性病变等的pci治疗及严重钙化病变的旋磨治疗,在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10余家县市级以上医院进行冠脉诊疗技术开展的支持和指导。

预约联系人

田灵萍 13835428422

吴 婷 18535482055

出诊时间:12月6日

温 超

省级神经内科专家

主治医师,就职于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现任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青委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太原市医学会神内专委会委员,太原市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委会委员,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组组长,多次获得院级先进个人等荣誉。

擅长:神经介入及各种脑血管病的诊治。

预约联系人

张维全 13935451949

姚士伟 13191018883

出诊时间:12月6日

周尚昆

北京眼科专家

周尚昆,男,副主任医师,世界中联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师从于国医大师唐由之研究员。到院行白内障、青光眼手术,免收患者专家费。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青光眼、各种眼底病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前膜、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内眼病及干眼症、睑内外翻、泪道阻塞、泪囊炎等外眼病。

预约联系人

李莉 13994597168

梁娟 18835468118

出诊时间:12月7日上午

杨晓勇

天津市肿瘤医院专家

介休人,天津市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会员,硕士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专注于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及研究。

擅长: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根治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功能性保留。低领小切口手术进行根治手术,低领小切口手术,切口易被掩挡,不影响美观,在微创及改善美观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对年轻女性患者较为适宜,同时减小了复发机会,避免了二次手术几率。

预约联系人

刘爱国 13835424551

出诊时间:12月7日

乔 晞

省级肾内科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肾脏内科医学博士,现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The Westmead Institute访问学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肾脏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山西省内课题5项。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二、第三)。在 J Am Soc Nephrol、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Nephrol Dial Transplant、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BMC Nephrology、BMC Cell Biol、Nephrology (Carlton)、Int J Clin Exp Med、Renal Failure、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著20余篇。参加多项临床药学研究。

擅长 :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急慢性肾衰竭有较深入的研究。

预约联系人

白雪梅 13453219040

陈 芳 13835407937

出诊时间:12月7日

秦小卫

省级皮肤科专家

硕士研究生,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主任医师,皮肤科主任。山西省皮肤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青年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2000年从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转业至山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历任科秘书、科副主任、科主任,现兼任山西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在各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著专著1部。研究方向为银屑病、白癜风、毛发疾病、痤疮、黄褐斑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皮肤美容外科、激光治疗各种色斑、纹身、血管瘤等。

擅长:各类皮肤病、性病、皮肤激光美容、腋臭、手足多汗。

预约联系人

贾建瑞 13834180091

出诊时间:12月7日

冯希云

省级内分泌专家

任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地级城市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太原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太原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擅长 :内分泌(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性骨病、脂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诊治。

预约联系人

邓颖仁 18603548069

出诊时间:12月7日

李莉峰

省级口腔科专家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山西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山西省正畸专委会委员,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兼职讲师,从事口腔临床工作17年,曾于2013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进修,发表论文10余篇。具有丰富的口腔临床经验,掌握本专业各项前沿诊疗技术,尤其是隐形矫治。在儿童早期矫治、成人正畸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上具有独到之处。

擅长:各类错 牙合 畸形的矫正、口腔固定、活动修复、前牙美容修复等。

预约联系人

孙帅 13994551425

出诊时间:12月7日

王 湘

省级耳鼻喉专家

擅长: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会厌炎、喉炎等疾病;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矫正术、鼻窦开放术、鼻息肉切除术、眶内肿物摘除术、视神经减压术、鼻腔泪囊开放术、翼管神经切断术等;运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扁桃体肥大、小儿扁桃体肥大;显微镜下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在山西省率先开展耳内镜微创手术,造福更多耳鼻喉患者

预约联系人

白俊峰 13152915066

刘云涛 13834857508

出诊时间:12月8日

张舒静

省级内镜专家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1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消化内科专业,山西省女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修学习超声内镜。

擅长:超声内镜、胃肠息肉内镜下摘除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内镜下治疗。

预约联系人

梁 艳 13903442605

曹春梅 13007062866

出诊时间:12月9日下午

许 珂

省级风湿免疫科专家

许珂,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师从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张奉春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小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撰写并在中华系列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擅长:从事风湿病工作近20年,对风湿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约联系人

邓颖仁 18603548069

END

审核:任小民 | 编辑:张燕 程榕

“门头” 猛于虎——一个奇怪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

中国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我们汾阳当地也有句俗话;十里习俗不一般。这都说的是民情风俗的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形成了各地民情风俗的不一样,而民族众多又造成了各民族之间风俗民情的不一般,再一个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各地物产的差异,人们喜好的不一,也造成了各地风俗的大不同。

不过总的说来各地的风俗民情都是数千年来各民族根据自己所处地域的社会文化,地域内的物产,以及时代的变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而积淀传承下来的,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风俗,传统礼仪等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当地民情风俗,还要委派官吏考察风俗民情,在制定国策时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依据。

风俗由于是数千年来的历史沉淀而成,约定俗成,因此它对域内成员具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相辅相成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传统,久而久之时代的变革,时尚的转换,原来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但是,在我们当地却有这么一种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什么人流传下来的奇怪庸俗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我们当地叫“门头”,那是一种含蓄的叫法,而直接的叫法,人们就叫“臭骨头”。

但是,这不是身体上的“胡臭”或者“狐臭”,而是一种多少年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风俗,这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而沉淀下来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移风易俗”理念的增强,使这种误人子弟的风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好像还是根深蒂固,在一些人的心中,仍然是有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还在影响着婚姻孪爱中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在农村是否更胜一筹。

其实,“门头”这个风俗在我们当地,并不是指婚姻的双方门当户对的意思,不是象人们的家庭出生一样,有的出生干部家庭,有的出生工人家庭,还有的出生农民家庭,也不是说象籍贯上添的成分一样,贫下中农,或者地主富农等那样一个实质性的东西,而它是一种飘渺,神秘,而又似有似无的风俗。

但正是这些飘渺似有似无,也可以说是无影无踪的“门头”风俗,它凌驾于国家的《婚姻法》之上,政府机关也奈它无法,它棒打鸳鸯,阻碍拆散了好些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正常自由恋爱,别看它似有似无,甚至是无影无踪,但它在愚昧落后的地方,还是大有市场的。

旧时在我们当地,人们将“臭骨头”这个东西,在婚姻嫁娶方面,立在了剃头匠,卖艺的,吹鼓手等等的最后面。

而且,违者不准同宗祭祖,六亲不认,亲戚本家也会拒之门外,断绝来往。由此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无奈之下,好些美丽姑娘只好远嫁他方,造成了一辈子的遗憾。严重的甚至形成了寻死觅活,跳河上吊的悲惨局面。

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

相信全国但凡有此“门头”习俗地区的人们,一定会有同感,也一定会有许多悲惨痛苦的例子的。

我们汾阳孝义一代儿女结婚,最注重的就是这个“门头”,有的人他把这个风俗看的比命都重要,相当于过去的贞洁牌坊。

你不管家庭条件再好,儿子,姑娘再人才出众,又或者再有本事,如果摊上“门头”这个浑水,那就全黄了。

而如果置若罔闻一旦结亲,那就算倒了霉了,子子孙孙也会受到牵连,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会受到影响,传统的说法是;“穷不扎根臭扎根”,你穷吧,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但“门头”你如果有问题,就会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而这个“门头”风俗,还不是和家庭成分等一样有据可查,你就拿最讲究的人来说,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究竟这个“门头”及“臭骨头”这个风俗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或者是有什么根据,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不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汾孝地区人们往往因为婚嫁之事说起“门头”,好些人都是用手指头,指一指自己的鼻头,相互之间就心知肚明了。

人们相互之间开玩笑,轻一点,重一些,或者荤一点,素一些都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说他“门头”有问题,那就比日他八辈祖宗还要严重,说不定会扯烂你的嘴巴,甚至和你拼死相斗,这在汾孝地区是非常讲究在意的,是致命问题,会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他们太看重这个问题了。

而人们对于当地的一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也往往是道听途说,风闻而已,因为那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并不是头上贴有标记,或者档案上有登记,或者就是能够闻出来似的,大多是人云亦云,但是,你一沾上边,那就有点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下面摘录网络上汾孝地区一些人的看法;

“汾阳人讲门头,有相当长的历史,所谓臭骨头就是狐臭,是会遗传的,会影响下一代。”

“偶还木有找对象呢 偶奶奶就告诫我一定不要门头不对的。”

“我妈说,这个很忌讳,找对象坚决不让找这样的,会坏了门声...”

“ 结婚论嫁,很讲究。臭骨头。哎......只能怨父母了。这个没办法,现在盛行。只能说是个别人吧,阴天身上的气味特别难闻。”

“有没有前辈可以很明确的说说臭骨头是什么意思呀?现在好像说的臭骨头不是有狐臭,那是什么?谈婚论嫁很在意这个的!求解,急!”

“不一定臭骨头就一定有狐臭。有时候是家里的人性品性不好,有的是一个女的和别的臭骨头男的乱搞,她的孩子就算没有狐臭也是会被人叫成臭骨头。这些东西就是咱们说的门头。"

" 一种迷信, 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 ,有的家庭根本就没有什么, 就是因为闲话照成的。那又能怎么样呢?都是一些无知,没有道德的人才会去计较这个的 ,上面那几个在说什么赞成的, 你不觉得你就是个SB。"

" 我爸正告我,只要你愿意,娶妓女也行,门头不对除非杀了我!”

"有的家庭贴着这样的标签,几辈子也洗不清啊。怕列!"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 南北朝五胡乱华,身有狐臭的异族几乎屠尽中原汉人,幸存下来的汉人发誓永不和胡人通婚,“门头”不对概指有胡人血统...... 这是很令人畏惧和不得不从的传统...... "

"这个问题我跟我妈谈过,假如我真找了个这样的人,她给我的解释就是遗臭万年,对以后孩子的责任,你现在好了,孩子以后要娶要嫁。尤其是在乎门第的孝义。"

"其实孝义还在纠结臭骨头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走不到一起的还挺多。"

"这种说法说也不科学!这种说法源于当地风俗,最多算是一种汗腺上的疾病,与骨头没关系!所谓“臭骨头”的说法也只限于山西某些地方!"

" 因为思想观念的一个小毛病,成为阻隔婚姻的线锁,到如今也没人能打破,有情人难成眷属......"

" 到底是啥玩意什么都不在意,只要能死心塌地跟着我,我必定誓死相随。"

" 瞎求讲疚了,没有根据。"

从上述议论中间,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门头”这个风俗还是非常在意,重视的,但也有一些纠结不以为然的。

而其中还有的人说“臭骨头”的人聪明又漂亮,其实,关于这一点,一般人都比较印象深刻,好些个被人说是所谓“臭骨头”的大多比较漂亮,而且皮肤也比较白泽细腻,聪明伶俐,这是否和优生半径圈及杂交优生有关。

以前孤陋寡闻,只以为这个“门头”风俗就是我们汾阳孝义一代讲究。但是,据了解,这个风俗在我国其他好些个地区都有讲究,不过也是讲究的程度,重视的情况有所不同,陕西,河南,江苏等地都有讲究。

而据说河南焦作济源市更是一个讲究“门事”的特区,当地的人们说起这个风俗,认为是家门不幸,“门事”猛于虎!

不过说法有些不同,我们当地说的是“门头”而别的地方说的是;“门弟”,“门事”,“门色”,“门病”等等,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观这个风俗的来源,不外乎是下面几种来源;曹魏时,将归附的外来民族迁入到山西,吕梁地区好多都是凶奴及杂胡等的居地,我们当地演武东边六七里的地方,就有两个属于平遥县的村庄,大羌城,小羌城。这个村曾有记载说:“五胡侵华,以居羌人,汉建安中筑”。

再一个就是西晋时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的时候,异族胡人与汉人交婚引起的。因胡人多有狐臭,姑汉人蔑称其为“臭骨头”,又因胡人与汉人风俗习惯差异较大,而胡人又时常反叛作乱,姑汉人避之不及,不与其通婚,即“门头不对”。

而主要的说法就是,元朝蒙古族入侵,汉民族大部分地区生灵涂炭,蒙古兵也叫“鞑子”,他们无恶不作,百般欺凌百姓,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而更为可恶的是,汉人家的姑娘要出嫁,首先得和“鞑子”睡三天,俗称“破瓜”,下来才能够和汉人入洞房,而如果有了孩子,汉人就会把第一胎摔死,不要这个“鞑子”种,而有的女人舍不得孩子,生下来就成了所谓的”鞑子“,也就是我们当地人们所说的“臭骨头”。

而“鞑子”也是我们当地人们对于所谓的“臭骨头”的人的另一种叫法。

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异族的残暴统治却是一直萦绕在汉人的心头,蒙古人被逐出中原之后,还有一分部蒙人散落于中原,这些人为了保命便改头换面,不承认自己的蒙古血统,以汉人自居。但是汉人却对这部分人极为的不信任,坚决不和其通婚,维持汉人血统的纯正。

但是当时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区分汉人和其他民族,所以人们就想出一种看似很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办法,利用“门头”这个风俗来拒绝与异族通婚。而且,这个风俗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好些地区许多人的印象之中,成为一个跨不过的坎。

上面说过,我国山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也有这个关于“门头”的陈规陋习,但没有考究全国其他地区是否也存在这种陋习,是否是“五胡乱华”时候流传下来,或者就是元朝蒙古“鞑子”流传下来的,或者还是什么别的说法还有待于考量。

但是时过境迁,多少年过去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思想与时俱进移风易俗的现在,是否还有必要讲究那些陈规陋习,维护那些卫道士们不切实际,误人子弟的风俗!?

在各种信息闭塞的以前,人们思想愚昧,讲究那些个奇怪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那还情有可原,但在各种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现在基本成了地球村,互联网遍布全世界,好些人都以与老外成婚为荣,嫁给老毛子,娶了老毛子为媳妇的大有人在。

而出于优生半径圈也是距离远了才能够优生优育,基于这些种情况,还有什么理由抱住那些个陈年陋习,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而不撒手!?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思想的进步,观念的改变,那个压在青年男女婚姻之中,不合情理,不讲科学,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一定会被觉悟起来的人们推翻改变的,也一定会没有市场的!

网友评论;

明哥;“臭骨头不只是汾阳有,好多地方都有这讲究。

水木年华;这么好的帖子,为什么没人看。

馨睿悦动;全中国有狐臭的人都很在意的。

超级贱886;过几代人的血统,早已经都一样了,没什么区别了,作者写的也对,但是,这不是身体上的“胡臭”或者“狐臭”,而是一种多少年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风俗,这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而沉淀下来形成的

白文;在山西部分地方就认命吧,只要在当地通婚,除非你搬到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和别人通婚。

草根春秋: “门头” 猛于虎——一个奇怪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

中国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我们汾阳当地也有句俗话;十里习俗不一般。这都说的是民情风俗的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形成了各地民情风俗的不一样,而民族众多又造成了各民族之间风俗民情的不一般,再一个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各地物产的差异,人们喜好的不一,也造成了各地风俗的大不同。

不过总的说来各地的风俗民情都是数千年来各民族根据自己所处地域的社会文化,地域内的物产,以及时代的变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而积淀传承下来的,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风俗,传统礼仪等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当地民情风俗,还要委派官吏考察风俗民情,在制定国策时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依据。

风俗由于是数千年来的历史沉淀而成,约定俗成,因此它对域内成员具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相辅相成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传统,久而久之时代的变革,时尚的转换,原来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但是,在我们当地却有这么一种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什么人流传下来的奇怪庸俗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我们当地叫“门头”,那是一种含蓄的叫法,而直接的叫法,人们就叫“臭骨头”。

但是,这不是身体上的“胡臭”或者“狐臭”,而是一种多少年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风俗,这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而沉淀下来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移风易俗”理念的增强,使这种误人子弟的风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好像还是根深蒂固,在一些人的心中,仍然是有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还在影响着婚姻孪爱中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在农村是否更胜一筹。

其实,“门头”这个风俗在我们当地,并不是指婚姻的双方门当户对的意思,不是象人们的家庭出生一样,有的出生干部家庭,有的出生工人家庭,还有的出生农民家庭,也不是说象籍贯上添的成分一样,贫下中农,或者地主富农等那样一个实质性的东西,而它是一种飘渺,神秘,而又似有似无的风俗。

但正是这些飘渺似有似无,也可以说是无影无踪的“门头”风俗,它凌驾于国家的《婚姻法》之上,政府机关也奈它无法,它棒打鸳鸯,阻碍拆散了好些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正常自由恋爱,别看它似有似无,甚至是无影无踪,但它在愚昧落后的地方,还是大有市场的。

它棒打鸳鸯,阻碍拆散了好些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正常自由恋爱

旧时在我们当地,人们将“臭骨头”这个东西,在婚姻嫁娶方面,立在了剃头匠,卖艺的,吹鼓手等等的最后面。

而且,违者不准同宗祭祖,六亲不认,亲戚本家也会拒之门外,断绝来往。由此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无奈之下,好些美丽姑娘只好远嫁他方,造成了一辈子的遗憾。严重的甚至形成了寻死觅活,跳河上吊的悲惨局面。

无奈之下,好些美丽姑娘只好远嫁他方,造成了一辈子的遗憾

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

相信全国但凡有此“门头”习俗地区的人们,一定会有同感,也一定会有许多悲惨痛苦的例子的。

我们汾阳孝义一代儿女结婚,最注重的就是这个“门头”,有的人他把这个风俗看的比命都重要,相当于过去的贞洁牌坊。

你不管家庭条件再好,儿子,姑娘再人才出众,又或者再有本事,如果摊上“门头”这个浑水,那就全黄了。

而如果置若罔闻一旦结亲,那就算倒了霉了,子子孙孙也会受到牵连,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会受到影响,传统的说法是;“穷不扎根臭扎根”,你穷吧,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但“门头”你如果有问题,就会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而这个“门头”风俗,还不是和家庭成分等一样有据可查,你就拿最讲究的人来说,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究竟这个“门头”及“臭骨头”这个风俗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或者是有什么根据,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不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汾孝地区人们往往因为婚嫁之事说起“门头”,好些人都是用手指头,指一指自己的鼻头,相互之间就心知肚明了。

人们相互之间开玩笑,轻一点,重一些,或者荤一点,素一些都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说他“门头”有问题,那就比日他八辈祖宗还要严重,说不定会扯烂你的嘴巴,甚至和你拼死相斗,这在汾孝地区是非常讲究在意的,是致命问题,会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他们太看重这个问题了。

而人们对于当地的一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也往往是道听途说,风闻而已,因为那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并不是头上贴有标记,或者档案上有登记,或者就是能够闻出来似的,大多是人云亦云,但是,你一沾上边,那就有点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下面摘录网络上汾孝地区一些人的看法;

“汾阳人讲门头,有相当长的历史,所谓臭骨头就是狐臭,是会遗传的,会影响下一代。”

“偶还木有找对象呢 偶奶奶就告诫我一定不要门头不对的。”

“我妈说,这个很忌讳,找对象坚决不让找这样的,会坏了门声...”

“ 结婚论嫁,很讲究。臭骨头。哎......只能怨父母了。这个没办法,现在盛行。只能说是个别人吧,阴天身上的气味特别难闻。”

“有没有前辈可以很明确的说说臭骨头是什么意思呀?现在好像说的臭骨头不是有狐臭,那是什么?谈婚论嫁很在意这个的!求解,急!”

“不一定臭骨头就一定有狐臭。有时候是家里的人性品性不好,有的是一个女的和别的臭骨头男的乱搞,她的孩子就算没有狐臭也是会被人叫成臭骨头。这些东西就是咱们说的门头。"

" 一种迷信, 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 ,有的家庭根本就没有什么, 就是因为闲话照成的。那又能怎么样呢?都是一些无知,没有道德的人才会去计较这个的 ,上面那几个在说什么赞成的, 你不觉得你就是个SB。"

" 我爸正告我,只要你愿意,娶妓女也行,门头不对除非杀了我!”

"有的家庭贴着这样的标签,几辈子也洗不清啊。怕列!"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 南北朝五胡乱华,身有狐臭的异族几乎屠尽中原汉人,幸存下来的汉人发誓永不和胡人通婚,“门头”不对概指有胡人血统...... 这是很令人畏惧和不得不从的传统...... "

"这个问题我跟我妈谈过,假如我真找了个这样的人,她给我的解释就是遗臭万年,对以后孩子的责任,你现在好了,孩子以后要娶要嫁。尤其是在乎门第的孝义。"

"其实孝义还在纠结臭骨头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走不到一起的还挺多。"

"这种说法说也不科学!这种说法源于当地风俗,最多算是一种汗腺上的疾病,与骨头没关系!所谓“臭骨头”的说法也只限于山西某些地方!"

" 因为思想观念的一个小毛病,成为阻隔婚姻的线锁,到如今也没人能打破,有情人难成眷属......"

" 到底是啥玩意什么都不在意,只要能死心塌地跟着我,我必定誓死相随。"

" 瞎求讲疚了,没有根据。"

从上述议论中间,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门头”这个风俗还是非常在意,重视的,但也有一些纠结不以为然的。

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

而其中还有的人说“臭骨头”的人聪明又漂亮,其实,关于这一点,一般人都比较印象深刻,好些个被人说是所谓“臭骨头”的大多比较漂亮,而且皮肤也比较白泽细腻,聪明伶俐,这是否和优生半径圈及杂交优生有关。

有的人说“臭骨头”的人聪明又漂亮

以前孤陋寡闻,只以为这个“门头”风俗就是我们汾阳孝义一代讲究。但是,据了解,这个风俗在我国其他好些个地区都有讲究,不过也是讲究的程度,重视的情况有所不同,陕西,河南,江苏等地都有讲究。

而据说河南焦作济源市更是一个讲究“门事”的特区,当地的人们说起这个风俗,认为是家门不幸,“门事”猛于虎!

不过说法有些不同,我们当地说的是“门头”而别的地方说的是;“门弟”,“门事”,“门色”,“门病”等等,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观这个风俗的来源,不外乎是下面几种来源;曹魏时,将归附的外来民族迁入到山西,吕梁地区好多都是凶奴及杂胡等的居地,我们当地演武东边六七里的地方,就有两个属于平遥县的村庄,大羌城,小羌城。这个村曾有记载说:“五胡侵华,以居羌人,汉建安中筑”。

再一个就是西晋时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的时候,异族胡人与汉人交婚引起的。因胡人多有狐臭,姑汉人蔑称其为“臭骨头”,又因胡人与汉人风俗习惯差异较大,而胡人又时常反叛作乱,姑汉人避之不及,不与其通婚,即“门头不对”。

而主要的说法就是,元朝蒙古族入侵,汉民族大部分地区生灵涂炭,蒙古兵也叫“鞑子”,他们无恶不作,百般欺凌百姓,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而更为可恶的是,汉人家的姑娘要出嫁,首先得和“鞑子”睡三天,俗称“破瓜”,下来才能够和汉人入洞房,而如果有了孩子,汉人就会把第一胎摔死,不要这个“鞑子”种,而有的女人舍不得孩子,生下来就成了所谓的”鞑子“,也就是我们当地人们所说的“臭骨头”。

而“鞑子”也是我们当地人们对于所谓的“臭骨头”的人的另一种叫法。

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异族的残暴统治却是一直萦绕在汉人的心头,蒙古人被逐出中原之后,还有一分部蒙人散落于中原,这些人为了保命便改头换面,不承认自己的蒙古血统,以汉人自居。但是汉人却对这部分人极为的不信任,坚决不和其通婚,维持汉人血统的纯正。

但是当时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区分汉人和其他民族,所以人们就想出一种看似很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办法,利用“门头”这个风俗来拒绝与异族通婚。而且,这个风俗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好些地区许多人的印象之中,成为一个跨不过的坎。

上面说过,我国山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也有这个关于“门头”的陈规陋习,但没有考究全国其他地区是否也存在这种陋习,是否是“五胡乱华”时候流传下来,或者就是元朝蒙古“鞑子”流传下来的,或者还是什么别的说法还有待于考量。

但是时过境迁,多少年过去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思想与时俱进移风易俗的现在,是否还有必要讲究那些陈规陋习,维护那些卫道士们不切实际,误人子弟的风俗!?

在各种信息闭塞的以前,人们思想愚昧,讲究那些个奇怪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那还情有可原,但在各种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现在基本成了地球村,互联网遍布全世界,好些人都以与老外成婚为荣,嫁给老毛子,娶了老毛子为媳妇的大有人在。

而出于优生半径圈也是距离远了才能够优生优育,基于这些种情况,还有什么理由抱住那些个陈年陋习,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而不撒手!?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思想的进步,观念的改变,那个压在青年男女婚姻之中,不合情理,不讲科学,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一定会被觉悟起来的人们推翻改变的,也一定会没有市场的!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