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席卷全球,到目前全球经过实验室确认的的感染者已经超过300万,致死超过21万。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对这种全新疾病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比如,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嗅觉丧失(降低)/味觉减低是新冠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且,有人通过观察发现了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与Covid-19之间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互联网上,有关嗅觉/味觉丧失搜索数量的不断增长与Covid-19流行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这是新冠病人非常普遍存在的症状。
而在门诊病人中,患有流感样症状和嗅觉丧失的患者Covid-19检测阳性率高出其他人6到10倍。
同时,门诊Covid-19患者自我报告嗅觉丧失的比例高达59-86%;远高于住院患者5-35%的比例。
这些迹象都初步显示,嗅觉丧失不仅是Covid-19的一种常见症状,而且,门诊轻、中度患者中出现这种症状的可能性似乎远高于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
这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嗅觉障碍是不需要住院轻症良好的预测因素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出现嗅觉障碍的患者更大机会为轻症,是是否需要住院的良好预测指标。
研究者对2020年3月3日至2020年4月8日期间共有169例Covid-19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其中的128人的资料包括气味和味觉数据,这128人中26(20.1%)名患者符合住院标准。
与仅需要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相比,入院患者报告嗅觉丧失/障碍,以及味觉障碍的比例小得多,分别是26.9%vs 66.7%,23.1%vs 62.7%,
已知,像年龄大,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都与新冠患者出现重症和需要住院治疗有关。
这组患者中,年龄大(53.5岁 vs 43.0岁),患糖尿病(30.1%vs 5.9%),呼吸困难(76.9%vs 43.1%),咳痰(30.8%vs 11.8%,呼吸加快(19 vs 18次/分钟),体温升高(37.7℃ vs 37℃)与需要住院有关。
除此之外,医生判断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92.3%vs 34.3%),以及检查获得阳性结果(88.5%vs 14.7%)更能提示最终需要住院治疗。
经过统计学分析,嗅觉丧失/障碍与入院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自我报告发生嗅觉丧失/障碍患者仅需门诊管理比需要住院的可能性高5倍。
这个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年龄(1.04倍),呼吸困难(4.39),咳痰(3.21),体温高(2.33),心跳加快(1.04),呼吸加快(1.04)等因素;
仅次于糖尿病(6.67),是否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21.94),以及胸部X光片检查发现浸润和/或胸腔积液阳性结果(20.91)。
就是说,Covid-19患者存在嗅觉丧失/障碍,强烈提示为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轻、中症;这种预测的准确性比年龄,呼吸困难,咳痰,体温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更灵敏;仅次于患有糖尿病、需要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胸部X光检查发现存在肺炎的征象。
为什么嗅觉丧失/障碍的Covid-19患者更可能是轻症?虽然Covid-19患者发生嗅觉障碍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是,一般认为,这可能跟一般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暂时性嗅觉障碍的原理一样,就是由于鼻腔黏膜发炎、充血,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
我们知道,负责闻味的嗅觉上皮处在鼻腔顶的后部,粘膜之间的空隙即所谓嗅裂原本就狭窄,鼻腔发炎更容易被挤压不能通气,因而,发生鼻炎时容易出现嗅觉障碍。
也或者嗅觉上皮细胞直接受病毒侵犯发炎,功能本身受到影响导致暂时性嗅觉丧失或障碍。
那么,嗅觉障碍为什么可以预测更可能为轻症呢?
已知,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需要与人体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才能进入细胞才会造成感染。
在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细胞上ACE2受体分布密度,或者与病毒的亲和可能有所不同,因而,病毒侵犯的部位也不尽相同。
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嗅觉障碍可能是因为病毒只侵犯或者更主要侵犯鼻腔引发鼻炎;而没有或者更少感染下呼吸道,因而更少机会表现为重症。
临床研究已经发现,嗅觉障碍的Covid-19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鼻腔嗅裂阻塞更严重,提示局部炎症更明显。
早期的研究已经发现,鼻腔嗅上皮细胞也表达ACE2受体,原本就是容易被新冠病毒攻击的目标之一。
总之,Covid-19患者出现嗅觉障碍提示感染可能更加集中在上呼吸道的鼻腔,下呼吸道没有受累或者感染轻一些,因而,临床上更可能表现为轻症。
加州大学的研究中,嗅觉障碍与咳痰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王大爷今年65岁了,自己独居在农村老家,老伴几年前因为突发脑出血去世了,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就找到了工作,把户口落到了青岛了,只留他自己一个人在家了。
儿子儿媳几次要他去青岛居住,帮着看孩子,老人都是推说住着不习惯拒绝了。主要是他觉得自己身体还很硬朗,自己和他们一起住不太方便,还不如自己在家种种地,养养花更舒服。
今年五一放假前,儿子给王大爷打电话,说是单位放假了,假期里带着儿子回家来住几天,在城市里的儿子带着孙子一起回老家玩,这让王大爷非常兴奋。
王大爷最喜欢这个孙子了,今年孙子都4岁多了,刚生下来的时候抱过他,逗着他玩,这两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平时都是在手机上视频,这次回老家玩能不让王大爷开心吗?
终于等到儿子和孙子回家了,王大爷见到孙子特别开心,抱起了孙子一路小跑就进了房间,拿出准备已久的卡通玩具、大包小包的零食。
正当王大爷想“亲亲”宝贝孙子的时候,没想到小家伙挣扎着从老人身上下来,拿着玩具就跑到了院子里,躲到了自己爸爸的后面。
王大爷和儿子不明所以,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跑了呢?儿子问孙子“你不是最喜欢爷爷了吗?天天要让爷爷抱你,今天怎么了啊?”孙子低着头小声说道“爷爷身上有味儿,屋子里也是臭烘烘的!”
孙子的话让老人尴尬不已,抬起胳膊闻了闻,“没味儿啊!没有闻到腋臭啊?你闻闻有吗?”王大爷凑到儿子面前让他也闻闻。
儿子告诉王大爷,其实身上难闻的“味儿”就是俗话说得“老人味”,人老了年龄大了基本上都会有“老人味”,让王大爷不要理会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习惯了。
孙子听到爸爸的话后,反问了一句话让爷俩尴尬不已,“为什么姥姥身上就没有臭味呢?只有男的才有吗?”
第一、人的年龄大了,都会有“老人味”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就会慢慢地产生一种味道。到了青春期以后,人的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被氧化之后,生成棕榈烯酸。到了30岁以后,人体分泌的皮脂的氧化变得越来越厉害,脂肪酸和过氧化脂质结合产生不饱和醛——2-壬烯醛,这种就是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臭味的醛。人一旦过了50岁,这个味道就会比较明显。
而且人的年龄越大,新陈代谢能力越弱,人对皮肤、毛发等代谢废物的分解能力逐渐变弱,如果老年人不勤洗澡,不勤换衣物,不勤打扫房间内卫生,身体表面附着汗液和皮脂,这样闻到鼻子里就是那种“酸爽”的老人味儿了。
第二、有些老人的“老人味”很轻,有些老人的“味儿”特别重,或许与这四方面有关系就和王大爷孙子所说的,为什么他的姥姥身上没有难闻的“老人味”呢?难道“老人味”也是喜欢挑选男性,而女性就没大有味儿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下面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老人味”轻重的原因。
1、年龄因素
年龄增长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就会逐渐地衰老,我们的皮肤会变得越来越干燥,很容易起皮脱屑,而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一些特殊的味道,再加上身体出的汗液,不能及时洗澡的话,身体上的味道就会越来越“难闻”。
2、疾病原因
为什么有些老人的“老人味”非常重呢?和个别老人有身体疾病原因也是密不可分的。
老人有坏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时,或者是胃炎、消化不良等胃部疾病时,会引起明显的口臭。有些老年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频、尿急、小便残留,或者老年女性因为尿道炎导致小便淋漓不尽,出现严重的尿骚味。
不仅仅这些疾病,当老人患有糖尿病导致病变部位溃烂、患有骨关节疾病其中中药或者膏药敷贴、患有脑梗死等疾病时导致活动不变,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老人身上的体味加重,让人一近身就感觉“呛鼻子”。
3、生活习惯原因
很多农村的老大爷、大妈身上的“老人味”就比起城市里的老人们味道重,原因就是城里的老人生活条件好一些,卫生条件比农村里好,能够比较方便的洗脚、洗澡来清洗身体。可能城里的大爷、大妈一周就可能洗上一两次澡,而农村的老人们一年也洗不了几次,这就是差距。
再一个就是有些人爱吸烟喝酒,身上就有烟臭味,酒味儿;有些人爱吃大鱼大肉,容易消化不良导致便秘,出现口臭味,这样的不良生活习惯都能导致身上有比较重的“老人味”。
4、性别原因
老人味儿对于男性、女性来说没有区别,不过相对来说女性爱干净,勤洗澡,勤换衣服,爱用化妆品,而老年男性更懒惰一些,不讲究卫生,不爱换洗衣物,更爱抽烟喝酒,此消彼长之下,女性就比男性的老人味小很多了。
第三、预防老人味,50岁以后,保持这三个好习惯,或许身上没“味儿”都说老人身上有味儿,但是他们自己一般是闻不出来的,看到喜爱的孩子们远离自己,他们也是非常苦恼,怎么办才能预防“老人味”,让自己身上没有“味儿”,让孙子孙女喜欢自己呢?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以下三个方法可以试一试,让老人身上没味儿,一家人喜乐融融
1、搞好个人卫生
想要老人身上一点味儿都没有,那是很难办到的,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身上的体味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但是如果搞好个人卫生,就能让老人味散发的快一点,老人身上就没有明显的味道了。
首先老年人要养成按时刷牙的习惯,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要正确地刷牙,这样能减少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避免口腔细菌的增生繁殖,有效的减少口臭。
其次就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到一周洗1-2次澡,通过洗澡可以清除皮肤褶皱处产生的污物、细菌等,勤换洗贴身的衣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身上的异味,而且干净衣服上的香味也可以消除“老年味”。通过这些方式,搞好个人卫生,就可以有效减少“老人味”,让老人和孩子能玩得开心了。
2、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是越来越丰富,不论是牛羊肉,还是螃蟹、大虾等海鲜,大部分人都是实现了饮食自由的,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还是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吃一些谷物杂粮,适当的吃一些蛋类、鸡肉、鱼肉,少吃牛羊肉,不能吃高油高盐高酯食物,不能暴饮暴食,避免增添胃肠道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口臭等。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果老人患有身体疾病的话,也会导致加重“老人味”的,如有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会出现口臭,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出现口臭,有前列腺增生、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导致小便淋漓不尽,尿液味道浓重等等。
所以说老年人有些疾病原因也是可以导致身体出现异味,或者使“老人味”加重,如果能及时治疗原发疾病,治愈或者控制好了,老人味的症状也会大大减轻的。#健康明星计划#
当地时间12月29日,因为出演《本能》而名声大噪的好莱坞女明星莎朗·斯通通过社交媒体发帖询问她的23万粉丝,这位女明星的身体在近期有了奇怪的变化,这让她怀疑上了自己刚接种的新冠疫苗。
在社交媒体照片墙(Instagram)上,莎朗·斯通发帖问道:
打疫苗之后,腋下味道变了,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呢?
然后,心急如焚的她又在另一个社交媒体推特上把这条问题又发了一遍。
希望能在自己23万粉丝中得到心安的答案。
然而很可惜,在众多回复中,她就是唯一一个疑似因为疫苗而出现“腋臭(xiu四声)变化”的人。
这位已经63岁的好莱坞前“女神”对粉丝询问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她追问着大家的情况,仔细查问这些人会不会在接种疫苗后“腋窝气味”发生可能的改变。
许多人在评论中真诚地分享了自己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副作用,但是真没有像莎朗·斯通那样的特例。
一位名叫保尔克利的网友说:“我现在已经打3针了,从来没有经历过那种情况(狐臭),也没有听任何人说过这种情况。第一针第二针打完之后有几天我感觉很糟糕,打完第三针加强针之后手臂酸痛,但没有别的了。”
有热心网友牵强附会,表示自己读到过类似的新闻,譬如长期恋爱关系中的人会突然发现他们的伴侣闻起来不再像以往那样讨人喜爱,而是发出让他们打心底里讨厌的味道,也许这种变化跟信息素(费洛蒙)或其他什么激素有关。
一位网友非常扎心地表示,也许莎朗·斯通突然出现的狐臭不是因为疫苗的副作用,而是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出改变。
该网友表示这很有趣,可莎朗·斯通本人可就笑不出来了。
11月份的时候,她的老母亲刚刚中风。
莎朗·斯通当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子请求粉丝为老人祈祷,得到了粉丝和朋友们的大量关爱和支持。
如今她自己身体又出现奇怪的变化,按下葫芦起了瓢,生活的打击怎能不让智商高达140多的莎朗·斯通皱眉头。
关于新冠疫苗的副作用,英国官方医疗系统总结出的都很温和,就算有反应也不会持续超过一周。
包括手臂酸痛、感到疲倦、头痛、全身疼痛、难受,更严重的副作用,譬如过敏或血栓都是极其罕见的。
大家还是要积极接种,争取早日战胜新冠疫情,重建祥和的生活环境。
图源:网络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