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铜绿
英文名】
Verdigris
拼音】
Tónɡ Lǜ
别名】
铜青、生绿
药材类别】
矿物类
性味】
酸涩,平,有毒。
①《药对》寒。
②《嘉祐本草》平,微毒。
③《本草经疏》酸苦涩,微寒。
归经】
入肝、胆经。
①《纲目》入肝、胆。
②《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入药部分】
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
产地和分布】
形态特征】
纯铜绿为细丝状或小颗粒状的结晶性粉末。翠绿色。体重,质松脆,气微,味微涩。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醚。以色绿、粉末状、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见细至0.05mm针状到柱状、粒状个体。晶粒为灰绿色调,边缘近无色。具多色性:Np为亮绿色,Ng为绿黑到黑绿、带褐色调;干涉色Ⅱ及蓝绿;近平行消光;正延性。个体更细小时,多色性不明显;干涉色亦下降。
用法用量】
外用 研未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3-5分。
注意事项】
体弱血虚者忌服。不可多服,多量可引起剧烈呕吐、腹痛、血痢、痉挛等证,严重的可致虚脱。
①《本草经疏》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因于肝血虚少者非所宜用。
②《本草汇言》多服、常服,有燥耗津液、枯损血气之患。
铜绿的功效与作用】
明目退翳;涌吐风痰;解毒祛腐;杀虫止痒。主目翳;眼睑糜烂;中风痰壅;痈疽;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疮;狐臭;顽癣;痔瘘。外用治鼻瘜肉,眼睑糜烂,疮疡顽癣。
①《药对》主风烂泪出。
②《本草拾遗》明目,去肤赤;合金疮,止血。
③《嘉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痛。
④《纲目》治恶疮,疳疮,吐风痰,杀虫。
⑤《本经逢严》为散疔喉痹牙疳,醋调揩腋下治狐臭,姜汁调点烂弦风眼。
⑥《玉楸药解》疗痔瘘,生发,点痣。
⑦《会约医镜》脚指缝中流水痒痛,敷之。
附方】
①治眼生肤翳垂珠管:铜青一两,细墨半两。上二味含研为末,和醋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乳汁、新汲水各少许浸化,以铜箸点之。圣济总录》铜青丸)
②治烂弦风眼:铜青。水调涂碗底,以艾熏干刮下,涂烂处。卫生易简方》
③治风眩赤跟:铜青黑豆大一块,防风一寸许,杏仁二粒(去尖,不去皮)上各细切,于盏中,新汲水浸,汤瓶上顿令极热,洗之。如痛者,加当归数片。奇效良方》铜青汤)
④治痈疽肿毒,脓头不出:铜青一钱(为末)沥青一两,麻油二钱。先将油熬滚,入沥青熔化,再入铜青末搅匀,用单油纸摊贴毒上,脓头即出,后换长肉膏贴之。窦氏外科方》
⑤治走马牙疳:铜青、滑石、杏仁等分。为末,擦之。秘传经验方》
⑥治口鼻疳疮:铜青、枯矾等分。研敷之。纲目》
⑦治肾经黑色铁皮疳及牙宣:铜绿五分,腰黄一钱,冰片七厘五毫。如牙龈与口唇内皮烂如云片,或龈中出血,或口碎,吹之。囊秘喉书》铜绿散)
⑧治舌上生疮:铜绿、铅白霜。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撒舌上。杨氏家藏方》缕散)
⑨治臁疮顽癣:铜绿七分(研)黄蜡一两。化熬,以厚纸拖过表里,别以纸隔贴之,出水妙。亦治杨梅疮及虫咬。卫生杂兴》
⑩治杨梅毒疮:铜绿醋煮研末,烧酒调搽,极痛出水,次日即干。或加白矾等分,研撒。简便单方》
⑾治百虫入耳:生油调铜绿滴入。卫生家宝方》
⑿治众蛇毒:铜青敷疮上。千金方》
⒀治痰涎壅盛,卒中不语:铜绿二两,净洗,于乳钵内研细,以水化去石,澄清,慢火熬令干,再研匀,入麝香一分,同研,以糯米和丸,如弹子大,阴干。如卒中者,每丸作二服,用薄荷酒研下。瘫缓一切风,用朱砂酒研化下,候吐涎出沫青碧色,泻下恶物。经验方》碧琳丹)
⒁治小儿痰涎潮盛:铜绿不计分两,研细如粉,用醋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每有中者,才觉便用薄荷酒磨下一丸,须臾便吐,其涎如胶,令人以手拔之。经验方》缕丹)
铅丹为纯铅加工制成的铅的氧化物(Pb3O4)。主产于河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生用或炒用。又名广丹、黄丹。
【药性】辛,微寒。有毒。归心、肝经。
【功效】拔毒生肌,杀虫止痒。
应用
外用治疮疡溃烂,湿疹瘙痒,疥癣,狐臭,酒齄鼻。本品辛寒,具拔毒,化腐生肌,收湿,杀虫止痒之功。可治疗多种疮疡、顽癣、湿疹等。配黄明胶,治疮疡初起红肿或脓成未溃者,如敛疮内消方(《普济本事方》);配煅石膏、轻粉、冰片研细末,外掺疮上治痈疽溃后不敛,如桃花散(《马氏方》)。铅丹又为制备外用膏药的原料,常与植物油及相关解毒、活血、生肌药熬制成外贴膏药应用。
此外,本品内服,可治惊痫癫狂,疟疾。因其有毒,现已很少应用。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熬膏贴敷。内服每次0.3~0.6g,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之不当可引起铅中毒,宜慎用;不可持续使用以防蓄积中毒。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2、《药性论》:“煎膏药用,止痛生肌。”
3、《本草纲目》:“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为外科必用之物也。”
经验方
1、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铅丹七两,蜡二、三两,白蔹二两,杏仁三两,乳香二两(末),黄连一、二两(链),生油一升。上药白蔹等三味,以生绵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滤出,下铅,以柳木蓖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更熬,硬软得所,用瓷盒内盛,故帛摊贴,日二换之。(《圣惠方》黄丹膏)
2、治破伤水入,肿溃不愈:铅丹、蛤粉等分。上二味,同炒令变色。掺疮上水即出。(《圣济总录》铅丹散)
3、治金疮并一切恶疮:上等虢丹、软石膏不以多少(火煅通红)。上细研和令如桃花色。掺伤处。(《百一选方》桃红散)
4、治消渴:铅丹二两,栝楼八两,茯苓、甘草(炙)各一两半,麦冬八两(去心)。上五味捣筛为散。旦以浆服方寸匕,日二。(《千金翼方》铅丹散)
肝硬化、高血压、乳癖、痛经、胆囊炎,这个古方都能治。
一种常见的水果,能止咳,能止泻,竟然还能打蛔虫!
维护健康身体的三个步骤是防病、保健和治疗都需要“清、调、补”。“清”指清除体内毒素;“调”指调整身体机能,加强新陈代谢;“补”是补充均衡的营养。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备了“清、调、补”的功能和维护健康的营养成分,科学合理食用可以祛病疗疾。无论是健康、亚健康还是病患的人都可以利用水果蔬菜方进行疾病预防、食疗保健和药物以为的辅助治疗。下面我们看看盘点水果王国,哪些水果美容润肤、祛黑斑、粉刺、补肾黑发、降压治肥胖。
【橙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味酸,性凉。入肺经和中开胃,宽膈健脾,醒酒。治胃脘不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缺乏症等。气虚瘰疬者忌服。《玉楸药解》谓之:“宽胸利气,解酒”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味甘苦、涩、有毒。入肺、肾经。止咳,收涩。治痈疮疖肿、体癣、阴部疳疮、粉刺、黑斑、扁平疣、鸡眼、漆疮。多食壅气动风,故有实邪者忌服。《三元延寿书》谓之:“生食解酒”
【黑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味甘、性平、温。入肾、肺经。补肾固精,黑须发,润泽肌肤。治顽癣、腋臭、疥癣、疖肿、白癜风、牛皮癣、酒糟鼻、乳疮等。内有痰火积热,阴虚火旺者不宜多食。《本草拾遗》谓之:“食之令人肥健”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同属多种植物的鳞茎。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滋养壮身,清心安神,润肺止咳。治痤疮、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面部黑斑等。中焦虚寒,大便滑泄 者忌服。《医林篡要》谓之:“百合以敛为用,内不足而虚热、虚肿者宜之”
【桃子】为蔷薇科植物或山桃的成熟果实。味甘、酸、性温。入肝、大肠经。生津,润肠,活血,止喘,降压。治肥胖、虚劳胖、虚劳咳喘、痛经便秘等症。体质阳热者少食之。《滇南本草》谓之:“同月经,润大肠,消心下积”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入肺、胃、肝经。消食积,散淤血,利尿,止泻。治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脾虚久泻等症。凡脾虚胃弱无积滞、气虚便溏者,慎用。多生食山楂,令人嘈杂易饥。《本草求真》谓之:“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碱之味,以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 ,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
【橄榄】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味甘、酸、涩、性平。入肺、胃经。清热解毒,收敛消肿。治唇裂生疮、急性湿疹、漆过敏性皮炎、冻疮,以及手足溃烂、湿疹皮炎、维生素C缺乏症、急性 外阴溃疡。凡热性病发热较甚者宜少食。
【柿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味甘,性温,寒。入心、肺、大肠经。清热润肺。治带状疱疹、冻疮、烫火伤。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忌食。《本草图经》谓之:“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
【冬瓜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味甘,性寒。入肺、大肠经。消痈利水,清肺化痰、悅泽面容。治面部黑斑、粉刺、酒糟鼻等。凡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用。
求答案
你吃过哪些水果? 多选 0人 0% 冬瓜子 0人 0% 柿子 0人 0% 白果 0人 0% 百合 0人 0% 山楂 0人 0% 桃子 0人 0% 核桃仁 0人 0% 橙子 0人 0% 橄榄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