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这些都是当年曹操晒在朋友圈的小故事,在一次酒后,我在梦里考古,多有发现。不敢私藏,共赏有趣。如得审查放心,更多考古,与君共赏。
一、鸡汤。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再一次见到皇帝的时候,我手里端着一大锅鸡汤。
在董卓纵兵焚毁的洛阳,昏暗、残破宫殿里,年少的天子惶恐无语蹲在破龙椅上。身边,荀彧神神秘秘拢在我耳边说,天子就是天子,破烂的龙椅虽然不能坐了,但是,蹲在龙椅上的天子,还是我们的天子。
我鼻孔一酸,天子,你可受苦了。——那个谁,还真不是哥当时矫情。谁都知道,我从军之初就在皇宫值班,当一个伟大的征西将军就是我一生的梦想。刘大耳朵后来说我是奸雄,我呸,我就不相信,谁的手里有了千军万马,会人性不把理想升华一下。
诸多大臣风尘仆仆,亲爱的天子面黄肌瘦,从长安到洛阳,一路爬山涉水、餐风露宿,然而,他们还是把我觐见天子的场合搞得非常庄重。
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卫将军董承用一口我听不懂的方言唱礼,害得我每次叩首,都拖泥带水慢了半拍。后来,有人说我是奸雄,就用这事,唠叨我第一次觐见天子无礼。
小天子狐疑着瞅我。我知道孩子打九岁起,就遇到张让作乱,董卓作乱,最后又遇到李榷郭汜作乱——谁家的孩子也受不了这样的折腾啊。
此刻,少年天子本来胆怯的目光开始变得勇敢,他目不转睛盯着我手里的锅,木讷神情里隐隐约约露出一抹渴望。
大殿,若隐若现的饥肠辘辘声,此起彼伏。天子饿了。大臣们也饿了。
司马荀彧,这老小子未卜先知,是我的子房。说是这么说,但是,大家都知道荀彧有狐臭。每次神神秘秘拢在我耳边殷勤献计,我必须得假装很谦虚的样子,然后,屏住呼吸。
这次,来见皇帝之前,荀彧照例神神秘秘拢在我耳边,说:主公,你熬一锅鸡汤,可以抵当百万大军!
关键时刻,荀彧出主意总是不会错。我一边安排整理车架,收拾衣冠,一边目送荀彧招呼程昱到帐后鸡笼子抓鸡。——大军养猪不方便,所以,我决定养鸡。每次大战之前,我总是让厨房熬天下最好的鸡汤,赏赐将士们喝汤,于是士气高昂,屡试不爽。
这办法,是荀彧和程昱两个文人给我建议的。
入宫之前,两炷香的功夫,程昱迫不及待就完成了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抓鸡,然后杀鸡、拔毛、下锅——杀鸡,熬鸡汤,这是优秀的文人最擅长的事情。
程昱手法精练,不慌不忙,在帐前架起炉子,按照荀彧的吩咐,加把柴禾,煽风点火。这老小子有一手熬得好鸡汤的手艺,全军上下每次喝完他亲手熬制的鸡汤,都有一种营养熨帖到心灵那种醍醐灌顶的滋润。
鸡汤,当然有鸡汤的好处。
荀彧唠叨:主公,如今天子流离、天下初乱、群雄并起。要想成就霸业,用心熬一锅鸡汤,非常重要。达则兼济天下,万一不达,可以营养身体。——有人说,荀彧是华佗的妹夫?反正多年以后荀彧被我赐死前,忒会养生。
很快,鸡汤熬好了。我进宫之前,就当先端了一大锅鸡汤。
咕嘟冒着热气的鸡汤,甲士接过,他咕咚吞着口水,小心翼翼转呈天子。
鸡汤,在千万人垂涎欲滴的注视中,散发出迷人的清香。这是一种让人陶醉的清香,清香之中几分神秘的气韵更让人留恋。——多年以后,我当了魏王。一次病后,在魏王大殿再次闻了这股熟悉的香气,才明白,华佗的麻沸散当真是名不虚传。
居然让我喝鸡汤?我当时就忍住头疼,拔剑砍死了华佗。——这是后话,今天不说,继续熬鸡汤。
天子开始喝鸡汤了,然后,甲士陆陆续续按官阶把鸡汤传了上来,大殿飘荡起浓郁的鸡汤的香气。虽然我没有喝,但是,那一刻,我为鸡汤陶醉。
鸡汤好啊。以前,喝完鸡汤的千万部下,万众一心,扑汤蹈火,任劳任怨。鸡汤真的好啊。现在,垂涎欲滴的天子和大臣们搂住各自的汤盆,稀里哗啦,大喝大嚼,满脸流溢幸福的光彩。不时,他们向我投来满足和讨好的眼光。
我知道,他们会因为鸡汤,为我点赞。
果然,皇帝和大臣们喝完鸡汤,打着饱嗝,剔牙闲聊怎么升官封爵,酬答我熬制和贡献鸡汤的功勋。此刻,灿烂的阳光浮游着,漫进了破败、昏暗的皇宫,鸡汤和麻沸散纠缠着神秘的芳香沁人心脾。
喝完鸡汤,岁月当真的静好。
曹操雕塑
二、摸金。
荀彧过生日那天,我招呼,让许褚、程昱,一起帮他操办生日宴会,顺便还请了刘大耳朵三兄弟。都是一起喝鸡血酒打江山的好兄弟,今天,算是打牙祭。
这段时间,也真苦了荀彧。又要应付朝廷,又要应付军粮,过惯了山珍海味好日子的荀彧境况直下,虽然拿着三品的俸禄,每天吃的无外乎是些高粱渣子。袁绍不灭,局势艰苦啊。每次舔着鸡爪子,荀彧总要对他的同事、部下感慨。
爱吃肉的荀彧,到底是一位智者。居然想出每餐就着一根卤鸡爪子,舔来舔去,轻奢度日的好法子。——有一天,许褚悄悄就告诉我,昨晚,荀彧和程昱在丞相府值夜班,一通宵,靠舔卤鸡爪子,俩人愣是喝了三坛子老酒。
天亮了,酒喝完了,荀彧毫无倦意,专心地用帕子不断擦着鸡爪子的唾沫。
看到我精神焕发地走近,荀彧厚道喟叹:主公,擦干净了,挂着晒几天,下次再请程昱喝酒。
望着程昱醉醺醺蹒跚远去的身影,荀彧宝贝一样收起鸡爪子,解释:现在不是境况不好嘛,大家都这样,好吃的晒晒,还可以再吃。
忍住一阵干呕,我突然想起,靠,这段时间,在朋友圈还真看到不少人,以幸福的吃货自居,不是晒手镯、金钗,就是晒这样那样的好吃玩意。
不过,他们和她们,晒宝贝的手段,都没有荀彧晒鸡爪子晒得好。有时候,晒朋友圈,最需要的不是晒宝贝,而是晒智商。当然,就算荀彧晒得再好,我也不会和他共进晚餐,原因?你懂的。
次日,荀彧和程昱一大早就来敲门,看他们两人是兴奋得不得了。敲开丞相府,两人到我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丞相,想不想赚钱?
谁不想赚钱?尤其像我这样,整天还得面对袁绍、吕布、刘表、孙策无理纠缠的豪杰,想的都是重振汉室的大事业。当然想赚钱。有钱,就有粮,就有兵,就可以横扫天下。
昨天,许褚这浑小子,看到我赏赐典韦一副定制盔甲,说款式实在是太好了,非要我照同款,也赏他一副。——赏典韦,是因为典韦新降。你说你许褚跟我爬雪山过草地,鸡血酒喝了好几趟了,还来凑这个热闹?
到处都差钱。
荀彧和程昱见我抓头扰腮满脸热切,就相顾一笑。荀彧上前一步,狐臭悄然袭来。这一刻,我居然没有屏住呼吸。距离太近了,我怕他发现伤自尊。荀彧不像刘大耳朵三兄弟,一个卖草席的、一个卖水果的、一个卖注水猪肉的,你怎么嫌弃,他们都不会生气。
程昱说这是因为刘大耳朵三兄弟有城府,有野心。我看未必。程昱这老小子够有城府了,但是,他和荀彧每次值班舔鸡爪子轻奢喝酒,他就从来没给我说过。我知道,他是要面子。荀彧比他还要面子。
我认识一个叫花满楼的兄弟,他也要面子,这丫经常招呼些帅哥靓妹大呼小叫,扣着脚丫子扯直了嗓门划拳喝酒。但是,晒在朋友圈的,全是斯斯文文的轻奢好风景——文人都要面子。
曹操运兵道
荀彧磁性而神秘的话音,和袅袅的狐臭,此时此刻,如此怡人。荀彧确实给我带来了成就霸业的希望:
踢寡妇门,挖绝户坟,主公,这可都是乱世生财养兵之道。
东街卖油炸果子的王大嫂,西门蒸馒头的李嬷嬷,南门当街卖米酒的赵嬢嬢,北门烧卤猪头肉的钱婆婆,都被我手下踢过门。
荀彧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堆碎银。他咳嗽两声,压低声音说:这一年下来,踢寡妇门,赚的是小钱。可是,挖绝户坟,一单下来,马上就完成一个亿的小目标。
一个亿?我连连点头,感觉眼热。挖绝户坟,亏他nnd荀彧想得出来。成王败寇,想着袁绍、吕布们对许都虎视眈眈,我毅然拍了一下大腿,干!
当真是天下极品轻奢的睿智荀颍川,果然出得绝佳绝妙的馊主意。
军情如火,雷厉风行。当晚,荀彧的朋友圈,出了晒那根永远舔不完的鸡爪,还晒了一条招聘启事:
丞相府现聘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若干,朝廷正式编制。胆大心黑即可,报酬面议。
与橡树一起,回味经典
高成儿 时拾史事 昨天 手机阅读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隔壁老王迷迷糊糊,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来到公元5000年,一个大型博物馆。只见展厅里人来人往,参观者络绎不绝,讲解员正卖力地诉说文物的前世今生。听着听着,老王感觉很好奇,连忙上前,想看看文物的模样。
【兵马俑】
年代: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合、一统天下。那么问题来了:嬴政为什么能统一六国?赵国、齐国、楚国,都曾强盛一时,拥有庞大的军队,怎么最后还是败在了秦人手下?数千年来,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终于,公元3500年,考古队员挖开了秦始皇陵,其中出土了大量兵马俑,原来,秦军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武器过于先进!至于秦军装备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发展的如此迅速,专家们也感到迷惑不解。经反复考证,从一本叫《寻秦记》的古籍中找到了答案,很有可能,是一个叫项少龙的人所为!
【萧何月下追韩信图】
年代:西汉
该画属于国家特级文物。早年因战乱原因流落民间,被文物贩子以3毛、5毛价格四处甩卖。后来,一位名叫胡悠悠的商人买下了此画,并捐给本馆。经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作画风迥异,为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除艺术价值外,至少还有两大史学价值。第一:佐证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真实性,刘邦入蜀期间,韩信的确来投,也曾一度萌生去意,是萧何月下追赶,挽留了重要人才。萧相国何以追到韩将军?据推测:极有可能因为前者用的是山地车轮胎,后者用的是沙滩车轮胎,韩信虽然年轻力壮,但硬件吃亏,骑不过萧何。第二,为自行车诞生在中国,由中国人发明提供了铁证。韩信作为汉初人物,骑自行车,说明当时中国已有此物,这幅画的发现,将中国的自行车史提前了至少两千年。
【雍正行乐图】
年代:清
雍正行乐图,又名“雍正搞怪图”“雍正cosplay图”。画面中,胤禛时而扮演东坡居士,在赤壁古战争高歌“大江东去”;时而化身柳宗元笔下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摘桃喂猴、勇闯虎穴、洞窟念经,都是他喜欢尝试的活动。据考证,雍正皇帝正是中国cosplay鼻祖,就像唐明皇是梨园鼻祖一样,有图有真相。
【三英战吕布图】
年代:汉
东汉末年,为了讨伐董卓,刘备、关羽、张飞与悍将吕布产生了激烈交战。史书记载,双方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惨烈异常,经一个通宵血战,吕布寡不敌众,输的倾家荡产。只好变卖房车(虎牢关、赤兔马),愿赌服输。文物专家认为:这幅画生动反映了麻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与重要的地位,因为最早在东汉时期,麻将就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手段。四川麻将的起源,可能也与此三人有关。
【孤舟垂钓图】
年代:北宋
多啦A梦究竟是传说还是现实,数千年来,典籍中只有寥寥数笔记载,始终无法得出明确结论。《孤舟垂钓图》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机器猫钓鱼时的情境,为多啦A梦真实存在留下明确证据。北宋时期,中国还没有PS技术,因此,这幅画的确是北宋时期的作品,真实性毋庸置疑。而宋太祖永昌陵中出土的多啦A梦陶俑更证实了相关观点,有学者推测:开宝九年,赵匡胤并没有死于烛影斧声,而是和多啦A梦一起穿越了!
【岳大头】
年代:民国
“袁大头”和“岳大头”的争议一直是史学界的热点,一方认为:所谓的“岳大头”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对“袁大头”的误读,因为有些地区“袁”和“岳”发音相近,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岳大头”的说法,实际上,两者是同一件东西。另一方则认为:“岳大头”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还没有实物能够证明而已。公元4515年,北京德云社遗址出土的“岳大头”,使第一种观点被彻底推翻。
【“三英战赵云”葵口盘】
年代:东晋
该文物原藏于河北某博物馆,三千年前,经媒体曝光,曾一度名声大噪。专业人士鉴定后,认为此作品具备极高的史学价值。第一:填补了文献记载的空白,在此之前,人们往往只知道“三英战吕布”,而不知道“三英战赵云”,这个葵口盘的发现使尘封多年的历史再度展现在人们眼前。第二:为马镫发明的时间提供了新证据,从画面看,我国至少在三国时期就已经使用马镫,这比原来认定的时间早了两百年。难怪曹操的铁骑、刘裕的北伐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装备就比敌人先进。直到鲜卑人也学会了马镫制作方法,才让局势发生了逆转。
【精品大缸(局部)】
年代:唐
根据大缸上的文字记载,此物系唐太宗御赐凌烟阁功臣秦叔宝的。贞观年间,李世民表彰众将,念秦琼征战多年,出生入死,尤为不易,特赐大缸供其赏玩。只见画面中,一男子男扮女装,准备偷窃地上的农作物,但心里又有些犹豫。国内知名唐史学家看过此缸后,得出权威结论:秦叔宝晚年与李世民的关系并不好,否则,大缸上人物的颜值怎么会这么低?秦叔宝死因之谜也揭开了!老将军收到这么丑的宝贝,一怒之下,触发脑溢血,大喊三声而亡!
【青花电视机】
年代:清
景德镇官窑烧制的电视机,皇室专享,背面有“大清康熙年制”六个大字。经文物学者鉴定,青花电视机反映了清朝初年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况,也说明了封建社会末期,统治阶层的腐朽与奢华。至于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为什么没有出现该电视机,目前还有待考证。
【关云长读书俑】
年代:三国
出土于河南洛阳关羽墓地。建安末年,美髯公败走麦城后,刘封、孟达为什么不去救援?史书记载,是因为两人对关羽有意见。然而,近年来关羽墓出土的陶俑为人们提供了新说法,其实,是因为吕蒙白衣渡江后,切断了荆州军前线的wifi信号和通讯信号,致使关羽无法将求援短信及时发出。图1是关云长夜读《春秋》电子书的陶俑;图2是东汉末年的路由器设备。曹操为了弥补关羽生前的遗憾,特将其陪葬在棺木旁。
【铜鸮卣】
年代:商周
铜鸮卣,又名愤怒的小鸟,大眼睛,尖嘴巴,看起来非常可爱。这可是真家伙。
才转了一个展厅,老王就大开眼界,刷新了三观。正要继续时,突然听见有人对他说:“快醒醒!该吃药了!”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杨玉环:老娘才没有狐臭!
“我是如何走向默许,甚至支持大屠杀的”
悬案 | 为什么荀彧收到曹操送来的空食盒就自杀了?
竹鼠 时拾史事 今天 手机阅读
同光十三绝 图
俗话说春节有三宝:春晚,饺子和红包。
饺子和红包暂且不提,春晚这种东西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都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产物了吧?上网搜搜,官方认定的最早的春晚是在1983年举办的,这就导致很多人或许觉得春晚的历史仅限于此了。
要是有谁这么想,那可就想差了。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
除夕这么重要的一个日子,老祖宗们怎么可能不搞一点儿娱乐活动来暖场子呢?早前不论,就说离我们最近的清朝,那除夕的成体制的娱乐活动已经相当发达了,只是名字不叫“春晚”而已——但是,毕竟清朝的娱乐活动还比较匮乏,因此宫廷里的“春晚”只有一种节目,唱戏。
别看节目形式单一,热爱戏剧的清朝帝后们却毫不觉得乏味,愣是从康熙年看到大清朝灭亡前夕,看的津津有味儿。
1月9号,故宫在修缮养心殿的时候,又又又从养心殿的某个犄角旮旯里发现了一封保存完好的
戏折子。
折子在西配殿南山墙找到,也不知道谁把戏折子扔到这来了….
经过鉴定,基本可以确认这是一份道光年间大年三十儿晚上表演的“节目单”。上面清晰的从头到尾写了不下十六折的戏曲名录,完美的还原了清朝大年夜戏曲春晚的全过程。
接下来,借着这张折子,咱们来看看清朝宫廷的春晚都演点啥。
下午皇上用完饭之后,慢悠悠的和诸位王公们一起前往戏台子。
故宫内的演戏楼
清朝的高级统治阶层酷爱戏曲,不仅会听,有的还唱的比那些戏子都好。因此宫廷之内,修了很多戏台子供皇帝等日常观赏,那这除夕夜唱戏的地点也就有很多可供选择了:例如乾清宫,重华宫,寿康宫等地都有戏台子。除此之外,道光年间大家有时候还会一起跑去宫外的园子里看戏。
伴随着中和韶乐悠扬的乐声,贵人们都一一落座,等着好戏开场。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的“雅乐”
在正戏开场之前,首先会演一些仪式形的小短剧。偶尔时候,也会穿插在正戏之中。
例如说最常见的就是“跳钟馗”了:这类短剧一般是简单的舞蹈,您要是乍一看,可能有点像跳大神儿——“杂扮钟馗众各持牙笏从两场门上跳舞科同唱……各作舞式迎摆迎福字科同唱……各作舞式迎摆集福字科同唱。”虽然脑补起来起来可能有点儿滑稽,但是这类的小剧成功的活跃了开场的气氛。
现代民间“跳钟馗”的活动仍有保留.图为黄山地区的跳钟馗活动
现在台下的王公贵胄,王子皇孙们都已经打起精神准备好看真正的春晚节目了。
该是正戏开始的时候了:从折子上看,最开头演出的这么两场戏,一出叫“升平除岁”,一出叫“福寿迎年”;而在乾清宫演出的曲目里头前几出戏的名字分别叫做“瞎子拜年”,“金庭奏事”,“如意迎新”。
这几个规规整整的戏码和后面那些个“三代”,“珍珠配”之类的杂戏比起来,一看就威严整齐了不少:没错儿了,相比大家都猜得到,这就是所谓的规定曲目,每年必演,年年都有。就像是咱们现在春晚必须有一个戏曲节目,必须唱一遍难忘今宵是一个道理。
如果您在仔细看看,这些个曲目的下面,大多标注着两个小字儿:“内学”。内学的意思就是这些戏是宫里的太监戏班子或者南院升平署这类的学院戏子唱的,这就更说明了这些戏都是早就内定好,排练了不知道多少遍的。
《清宫升平署人物画册》.北京市图书馆藏
其实这种戏还有很多,除却上面提到的几出之外,另外还有什么“宣扬文德”啊,什么“瑞映三星”之类的林林总总一共十三出。由于清朝宫廷对吉祥文化的嫉妒崇拜,这些被寓意吉祥如意的样板戏极受宫廷的重视:除夕当天这些“承应戏”在除夕当天要演出三次,分别是早膳时候,午宴时候和晚班时间各一次。不仅如此,这写春晚节目还会跟如今的春晚一样不停地“重播”。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元宵节,承应戏按照惯例每天都要演,为确保每一个人都看的到重播,演出地点还不尽相同,而是在紫禁城里面换着来。
《乾隆岁朝行乐图》
但是皇上其实也烦看着承应戏,其一,这戏死板的很,连什么时候打番,什么时候演员演什么剧情都有明确规定,精确到了几时几刻这种程度。同时又是年年演年年看,看的早就腻腻歪歪的了,哪儿还有什么新意?其二,承应戏的演出时间很长,一般在十八刻到二十七刻之间,一刻钟按照现在算是十五分钟,也就是说这一出戏最少也得演小四个小时,虽说中间也能得休息,皇上也遭不住啊。
可是因此,除夕那天除了承应戏之外,还有一类戏,叫“帽儿排”
啥叫“帽儿排”呢?给您形容一下,就是现在春晚演出开场歌舞的时候,从舞台两边一次跑上台的那一串人,差不离就是这个场景了:宫廷记载帽儿排:“帽儿排者,仅于头上束网,所有官帽纱帽等一概不戴,足下登靴,不用戏衣,穿一种特制衣服,亦能作扬袖甩袖姿势。”这就多带了些娱乐性,两排人等甩着袖子上场,说些吉祥话儿之类的,确实比承应戏要好看许多了。
熬啊熬,终于前两场戏结束了。这个时候再演的戏,就要活泼不少了,因为这些戏都是从外面请来的高人塔台唱戏,也就是所谓的“外学”。这时候大家看戏就好玩了,不同地方的戏曲强调不一,不同地方的演员各有花样儿。
同时,这些外戏的剧情也都很有趣儿,不再是单纯的拜年说吉祥话之类的:例如有一折戏叫“看状”。这出戏本是昆曲,叫《白罗衫.看状》,演的剧情是一个儿子忽然发现自己的父亲其实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从而逐步的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的这么一个故事。这出戏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很多,也很丰富,极具观赏性。另外也有《十字坡》这样从《水浒传》这种民间小说里取材的武戏;《游六殿》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怪志京剧曲目等等等等。
或许在今天看来,还是缺乏趣味性。但是在当时这些爱看戏的老戏迷王公贵族眼里,这就已经是一场文化盛宴了。
顺便一提,这张折子已经被安置进“贺岁迎祥”展览里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道光朝演剧研究》:李婷/《满清宫廷昆戈应宴戏研究》:杨小英/《清升平署志略》
部分网络资料(戏曲曲目内容来源)
【故宫养心殿发现清宫春节曲目戏折】微博:中国之声官微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杨玉环:老娘才没有狐臭!
“我是如何走向默许,甚至支持大屠杀的”
悬案 | 为什么荀彧收到曹操送来的空食盒就自杀了?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