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宝宝吃奶粉打狐臭嗝(宝宝吃奶粉打嗝)

时间:2024-04-04 10:27:27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宝宝添加奶粉后老放屁,原来是这个原因,3招帮助来调节

文/徐芳老师 图/网络

有妈妈问我,徐老师徐老师,我现在3个月了,产假马上结束了,母乳白天不方便喂了,就添加点奶粉,准备白天用奶粉了,可是用了奶粉之后发现就不对了,宝宝老放屁,而且屁还特别臭!是不是这个奶粉有问题啊,可担心死我拉!

了解了一下之后发现,还真有关系!不过大家别担心,不是奶粉本身质量问题,是和宝宝的消化有关系。因为宝宝消化能力弱,而母乳和奶粉相比较而言,一定是母乳更容易消化吸收,营养配比更适合宝宝。所以,刚添加奶粉的宝宝,一般很多都会出现一开始还不能很好适应的情况,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放屁多,屁很臭的情况,其实就是轻微的消化不良。

那我们来看看,怎么样可以缓解宝宝的情况呢?

1、刚添加奶粉的时候可以少量多餐给宝宝添加,甚至暂时可以奶粉调稀一点点,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比如30ml水对一平勺奶粉,可以暂时35ml水对一平勺奶粉。(注意,也不可以过度调稀,避免宝宝营养不良,更不建议长期冲稀,造成宝宝营养摄入过少。暂时调稀一段时间,宝宝适应了,就调回来,按照正常比例冲调)

2、帮助宝宝顺时针按摩肚子,促进消化。可以宝宝喝过奶过半小时左右,沿着宝宝肚脐眼周围顺时针方向帮助按摩肚子,每天2-3次,一次15-20分钟都可以。这个按摩手法可以帮助消化,也可以缓解便秘。注意冬季需要家长自己的手搓热,以免过凉造成宝宝受凉。

3、可以适当添加点益生菌帮助调节,等缓解一段时间后可以停用。

我是育婴讲师徐芳老师,分享育婴知识,期待你的关注!觉得有道理,欢迎转发收藏哦!

你家宝宝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欢迎来说说

小宝宝屁多且臭,难道是肠道出了问题?别瞎猜是这样的

邻居家新添了二胎。

由于邻居大姐都38岁了,生儿二胎,大家格外开心。但大姐的奶水少得可怜,只好让孩子喝奶粉了。

自从喝了奶粉后,小宝宝经常放屁,且特别臭。奶奶就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宝宝肠道不好呀,肠道不好可就麻烦了。整天急得团团转。

其实呀,像这位奶奶这样担心的家长还真不少。小婴儿屁多、屁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宝宝都如此。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

1 首先,你要知道屁是如何形成的。

屁呢,说白了就是气体。

人身体里怎么会有气体?当然会有了。你吸不吸气?吃饭的时候咀嚼会不会带进来空气?肯定会的吧。

小婴儿也会呀。特别是喝奶粉的孩子,抱着奶瓶,肯定会吃进一些空气。

另外呢,食物到身体内,要消化呀。身体内的益生菌帮我们消化的时候是会产生一些气体的。

这两种气体,最终都是要排出体外的。这就形成了屁。

2 为啥屁会臭?

当然会臭。

因为细菌制造出了一些有臭味的物质,混合在屁中。这种物质就是“粪臭素”。当细菌消化时候后,制造出气体和粪臭素,然后屁就是臭的。

特别是人吃肉食的时候。

肉食意味着啥,蛋白质呀。蛋白质被消化后,制造出来的屁就特别臭。

小宝宝整天吃啥?奶粉和母乳。

吃母乳还好,母乳的成分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动调节。需要蛋白质了,母乳就多分泌蛋白质,需要脂肪了就多分泌脂肪。成分总是最适合孩子身体生长所需。这叫啥,这才叫真正的“人工智能”。

吃奶粉的孩子,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所以屁会特别臭。

我们就对比发现,吃母乳的孩子,屁相对没那么臭,吃奶粉的一般屁都很臭。

3 需要干预吗?

先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大便正常,黄黄的,不是绿的或者其他颜色的大便,那么就没事儿。

屁多、屁臭就先这么着吧。等孩子不喝奶粉,添了其他辅食,比如水果、蔬菜啥的,渐渐就好起来了。

有的孩子吃东西吸入了大量的气体,父母可以在孩子吃后,帮孩子拍拍嗝。这样孩子会舒服些。

所以,你看,虽然在一些父母眼里,孩子的事儿无小事儿。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乱加猜测,胡乱作为。要相信科学,多方求证。

精选问答—宝宝频繁吐奶,便秘该怎么办?听听鲍奶奶是怎么说的!

宝妈A问:鲍医生,您好!我家宝宝现在4个月26天是早产儿,纠正胎龄3个月11天,他最近一个月老是绿便,而且很臭,腥臭难闻。去医院化验大便也好的,益生菌一直在吃。补铁也在补的,还有就是吐奶,一天的围兜要换好多,怎么办?

鲍教授回答:宝宝在补铁,排便中会有未吸收的铁离子,就容易出现绿便是正常的。另外,纯母乳喂养的话大便就酸,纯奶粉的话就臭,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的,大便就是酸臭味道,不用担心的。

吐奶是正常现象,多是由于宝宝胃是水平形态,且胃容量小,胃肠道和口腔的肌肉控制功能不健全,当食道、胃及肠发生了与正常蠕动方向相反的逆蠕动,再加上腹肌强烈的痉挛性收缩, 就会使胃内的食物及胃液从口鼻端喷出即吐奶现象。除了生理原因也有外因,比如喂养姿势不对,喂太多或者宝宝吃得太急都可能引起吐奶。

如何护理?

1、选择正确的卧位,采取头高脚低斜坡(15°—20°)侧卧位, 可避免呕吐物吸入而引起窒息,胃食管反流患儿可采取俯卧位,这样能促进胃的排空,降低反流的频率,减少反流物的吸入,缩短哭闹的时间。

2、尽量鼓励家长母乳喂养和少量多次喂奶,因母乳喂养儿胃排空功能的成熟较配方奶喂养儿早。

3、宝宝吃完奶后,如果打嗝出现吐奶、溢奶现象,要及时帮宝宝拍嗝,让他把吸进的气体排出来,比如家长抱着宝宝,在沙发上葛优躺,用手轻拍宝宝后背。如果宝宝不打嗝,可以自立起宝宝让他坐一会,然后将枕头稍稍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可以有效的增加胃部空气排出的速度。

4、减慢喂奶的速度,用奶瓶喂奶的,每喂 30—50ml 的配方奶就停顿几分钟,喂到一半的时候给宝宝轻轻拍一拍背,既有利于胃内气体的排出,又能减缓喂奶速度,另外选择奶孔较小的奶嘴喂奶,也能增加宝宝吸允的力气,延长喂奶时间。

宝妈B问:我家宝宝六个半月、这段时间转奶二段后、总频繁吐奶、几乎每隔一天吐一次有时连着两天吐、也有一天吐两次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喂奶姿势的问题还是什么,然后就是便秘、大便特别硬、两三天拉一次。这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啊?

鲍教授回答:6个多月的宝宝 ,出现吐奶首先要考虑外因,比如喂养姿势不对,喂太多或者宝宝吃得太急都可能引起吐奶。

对于出现呕吐的宝宝,可以采取控制疗法改善症状:首先,延长宝宝的喂养时间间隔,每2-3小时喂养一次,每次喂养7-10分钟;其次,喂奶后将孩子竖起,用手轻拍其后背帮助拍嗝;此外,将宝宝右侧卧姿势放在床上,保持上半身抬高30°。建议不要一次喂得太多或太快,应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理。用奶瓶喂奶的话,注意选择流量合适的奶嘴。喂完奶后及时拍嗝。妈妈需要将宝宝竖立抱起,轻轻靠着妈妈肩上,拍嗝的时候,妈妈用手轻拍宝宝背部,每次拍3~5下,连续几个回合,直到宝宝打嗝后,就可以停止拍嗝了。如果宝宝吐奶比较多,还应该抱起来再拍拍后背。如果宝宝吃奶太快或妈妈的奶太多,乳汁流速快,宝宝喘不过气,也容易呛奶。正确做法:吃吃停停 用手指掐住乳晕周围减慢乳汁的流速。

另外 ,宝宝在跟换奶粉后,出现了频繁的吐奶和便秘,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征象,其他的表现还可能有反复的湿疹、腹泻以及便血等,如果上述建议无效的话,建议是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深度水解奶粉或者是氨基酸奶粉,可以起到缓解牛奶蛋白过敏的问题。

宝妈C问:医生你好,我家女宝宝出生43天了,母乳喂养,最近经常吐奶,睡不踏实,且伴随着哼唧声、双手挣扎,这是为什么呢?

鲍教授回答:家长您好,您描述的现象对于一个多月的婴儿来说都是正常现象,很多宝宝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吐奶:

对于一个多月的小宝宝来说,吐奶是普遍现象,这里要区分是生理性的溢奶,还是病理性的吐奶。

溢奶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宝宝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就从嘴里溢出一两口奶,甚至全部吐出,有的还会伴随打嗝。但是,喂奶后如果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溢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与宝宝发育不成熟有关。

宝宝在直立行走前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内容物容易溢出。站立行走后,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才逐渐转为垂直位。另外,婴儿胃容量较小,胃壁肌肉和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肌张力较低,这些均易造成溢奶。

与宝宝喝奶时咽下气体有关。

宝宝的喉头位置比成人略高,再加上有的宝宝吃奶时衔乳不正确,会吞下太多空气,当宝宝打嗝或者身体发生晃动时,就十分容易将吃进去的奶吐出来。有的宝宝会因为打不出嗝而难受,这就需要家长拍嗝。

为了避免宝宝喝奶吞下过多空气,在给宝宝喂奶时,要在吃奶间隙停顿并调整姿势减缓宝宝的吞咽速度,以便减少吞下的空气。此外宝宝哭闹挣扎的时候不要喂奶。吃配方奶的宝宝应每吃完60~90毫升就给宝宝拍拍嗝,拍嗝也可以缓解宝宝溢奶。

哪些情况需要警惕病理性吐奶?

出现严重呕吐,或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

呕吐物中含有较多的黄绿色胆汁,或含有红色、褐色的物质;

小于1岁的宝宝,几个小时内拒绝吃喝任何食物;

便便带血;

有1次超过39度的发热或有超过38.5度的发热超过3天;

有嗜睡,昏昏沉沉,抽搐、行为异常,反应差、前囟门隆起;

出现中度至重度脱水,即口干、哭时没有眼泪,2岁以内宝宝4-6小时未排尿或尿不湿上无排尿迹象,2岁以上宝宝6至8小时未排尿的;

如何护理?

选择正确的卧位,采取头高脚低斜坡(15°—20°)侧卧位, 可避免呕吐物吸入而引起窒息,胃食管反流患儿可采取俯卧位,这样能促进胃的排空,降低反流的频率,减少反流物的吸入,缩短哭闹的时间。

尽量鼓励家长母乳喂养和少量多次喂奶,因母乳喂养儿胃排空功能的成熟较配方奶喂养儿早。

宝宝吃完奶后,如果打嗝出现吐奶、溢奶现象,要及时帮宝宝拍嗝,让他把吸进的气体排出来,比如家长抱着宝宝,在沙发上葛优躺,用手轻拍宝宝后背。如果宝宝不打嗝,可以自立起宝宝让他坐一会,然后将枕头稍稍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可以有效的增加胃部空气排出的速度。

减慢喂奶的速度,用奶瓶喂奶的,每喂 30—50ml 的配方奶就停顿几分钟,喂到一半的时候给宝宝轻轻拍一拍背,既有利于胃内气体的排出,又能减缓喂奶速度,另外选择奶孔较小的奶嘴喂奶,也能增加宝宝吸允的力气,延长喂奶时间。

睡不踏实、哼哼唧唧、双手挣扎:

这个月龄的孩子,神经系统和肠道发育还不完全:一方面浅睡眠和深睡眠各占50%,我们常见到婴儿睡着有微笑、皱眉、吸吮、扭动、抽泣等动作,这就是婴儿在浅睡眠期,看着感觉睡不踏实,因为新生儿的睡眠模式和成人不一样,成人一入睡就会先进入深睡眠,三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一开始睡眠进入的是浅睡眠,这个大约会持续20分钟左右的浅睡眠阶段对于新生儿大脑发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宝妈不用过分担心,在宝宝有动作的时候也先不要急着去干预,这样反而会打扰他的睡眠。如果遇上惊跳反射特别厉害、会把自己弄醒的宝宝,推荐使用襁褓把孩子包起来。

另一方面宝宝如果有肠胀气(甚至肠绞痛),会表现出很难受的样子,比如打嗝、溢奶、排气多、睡眠不安、容易惊醒,以及无明显原因的、频繁的、无规律的阵发哭闹等等。家长应该重点关注婴儿的进食和生长。只要吃奶好、长得正常,应该就是良性发育问题,不必过于担忧。建议孩子清醒时多趴着。另外,在孩子耳边吹“嘘嘘”声、搂抱、轻晃、让孩子吮吸,都可以暂时缓解哭闹。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