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松
最近我发现来门诊的肥胖的群体是越来越年轻了,甚至有还在上小学的孩子,1.4米的身高居然就有140斤之重
孩子身体上过度肥胖,可能会影响到身高,甚至青春期提早发育,还会伴随着心理健康上的影响
在交流的时候,孩子自己也和我说,因为过度肥胖在班级上没少受嘲笑,就连体育课体测也十分吃力
这样的影响对孩子的发育怎么可能会好呢?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肥胖症诊疗指南》
全球青少年肥胖率持续上升,中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含肥胖)达10%,6-17岁青少年超重率11.1%、肥胖率7.9%,合计近19%3
若不干预,预计2030年中国7岁以上儿童超重及肥胖率将达28%,超重肥胖人数增至4948万
中医在辨证肥胖儿童青少年时,最主要的还是通过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干预,结合孩子体质和身体状况,再从食材选择到食物应用进行整体调理
养成健康饮食行为是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重要途径。偏食、过食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易导致儿童青少年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痰湿停聚,增加肥胖风险,所以一定要注重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调养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孩子饮食习惯调整的参照表格
摄入食物量要科学:
1、应做到吃饭八分饱;
2、提高鱼类、蔬菜、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3、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每天总能量的10%;
4、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
减重过程中,建议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能量在正常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
如果孩子感到饥饿时,加餐应优选低脂奶制品或新鲜蔬果等能量密度低、饱腹感强的食物,而要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药食推荐参考
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儿童青少年要选择适宜的食物,因地制宜进行食养
结合适当运动
光是靠吃,还是不够的,减肥也要结合适量运动。有的家长发愁,我家孩子没有可以坚持的运动项目,老是半途而废,怎么减重呢?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选择一项他喜欢的运动。
在为孩子寻找合适的运动项目时,不要那么机械,你的孩子会对很多运动感兴趣,没必要为他们设定具体目标。孩子喜欢的运动就能变成玩乐,孩子就会愿意坚持。如果被父母勉强则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在寻找适合孩子运动的项目时,也要考虑年龄和身体特点等因素。如果孩子愿意参加社区或学校里的运动兴趣小组,也是不错的增强运动兴趣的方式,如果具备良好的硬件和技术指导就更好了
【陈医师特别提醒】
孩子减肥其实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缩影。家长在帮助孩子减肥的时候,一定不能急功近利,切忌让孩子进行极端的节食和服用减肥药物。要告诉孩子追求健康体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天坚持一点点,效果会慢慢显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减肥,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锻炼孩子的意志,对于孩子的学业、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孩子对减重的抵触。因此,只要合理调整,配合科学运动,就能取得又减肥又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
#中医减肥##中医##减肥##减肥也要健康吃##青少年##健康养生#
一、什么是青少年肥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率逐渐下降,但与此同时,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和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运动量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增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增长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极大影响我国年轻一代的健康水平,且会显著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给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二、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1、影响智力水平
食物中的苯丙氨酸过多,常引起氨基酶的不足,从而使大量氨基酸堆积在脑细胞中,形成脂肪脑,影响脑细胞活动,致使智力落后于同龄人。同时,因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内脂肪过多,耗氧量比正常人高出30%-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具体表现为无精打采,容易疲劳、嗜睡,精神不易集中,影响学习效率等情况,致使成绩下降。
2、影响身体发育
过度负重不利于骨骼的发育生长,同时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身高达不到遗传身高,引起股骨头滑脱、膝外翻、骨折、扁平足、脊柱侧弯和骨性关节炎等。肥胖也会使孩子负重过度,运动后常出现气喘、胸闷等表现,甚至出现行动迟钝,肢体行动困难。
3、影响心理发育
肥胖让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逃避社交场合,对孩子日后发展有长久的不良影响。并且在心理成长青春发育这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敏感期内,常出现自卑感,影响自尊心,外在形象低评价等情况。
4、影响心血管健康
青少年肥胖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肥胖儿因常常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能,有可能导致其出现性早熟和高血压的情况。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培养成年时期疾病的温床,埋下成年时期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祸根。
三、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青少年肥胖与父母的遗传有很大关系,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2、心理因素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学识成长时期,相关观念并未健全,自身的控制能力弱,较难抵抗外来诱惑,为了消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是用食物来发泄,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
3、营养过度
食物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食品,爱吃油炸食品,清蒸等健康食品摄入量较少,从而产生肥胖。
4、运动不足
儿童青少年自身缺乏体育锻炼,户外运动量少,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时难以科学控制使用时间,占用大量户外运动时间,致使长时间不运动,最终导致脂肪堆积。
四、青少年肥胖的预防
1、合理的膳食结构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最为重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保持七八分饱;另外也需要提高微量元素的摄入;食物粗细均衡;杜绝过度烹饪,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2、培养健康的作息习惯
健康的作息习惯能够保证青少年的正常生活。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作息规律习惯以后,不仅有利于大脑的发育,而且对于以后的生活习惯都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3、加强体育锻炼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肥胖,主要因为缺乏运动,应增加运动量与运动时间,这样才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多陪同小孩参与室外活动,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让小孩养成运动的习惯。
4、不要暴饮暴食
在家里,父母应该注意不要看到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撑大了,这样会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两顿饭的间隔可以让孩子吃些水果,以免到了吃饭时,孩子由于饥饿吃得过多。
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提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重管理被明确地纳入各级学校。
近二三十年来,肥胖如洪水猛兽般在中国蔓延。本文着重同各位谈谈儿童肥胖的问题。
不知各位可否注意到这一现象:在很多城市小学校的教室里,坐在后排常有几位胖孩子,硕大的身躯可能为前排同龄孩子的2倍。上体育课时,胖孩子跑起来气喘吁吁。
据日前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资料,我国在 6-17 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 11.1% 和 7.9% ,6 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6.8% 和 3.6% 。
我国超重与肥胖的青少年和幼儿分别已经接近了总数的20%和10%。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家长们注意。你的孩子体重正常吗?
儿童健康关系民族兴旺,肥胖应该为全社会关注!
肥胖是一种疾病,医学上称肥胖的孩子是患了肥胖症。
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肥胖会导致少年儿童脂肪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容易患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哮喘等并发症。
少年儿童肥胖的患病危险多会延续到成年期。长大后继续肥胖,就疾病缠身,将缩短寿命。
肥胖对儿童心理会有很大影响。活动受限,凡事不如人,肥胖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一般说,孩子长到5岁,就会知道肥胖影响外观、运动能力,自尊心就要遭受伤害。女孩的自尊心较强,故肥胖女孩比非肥胖男孩更有尝试自杀的可能。
处在青春期的肥胖男孩容易发生男性乳腺发育症,报导称,随着我国青少年肥胖率的升高,合并男性发育症的10-17岁男孩明显增多。乳腺发育会给男孩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
日前,即2025年2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的公告,其第17条明确指出:“应将儿童青少年的体质指数控制在适宜区间,通过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笔者归纳,导致我国儿童肥胖的原因,除极少数孩子有遗传因素外,主要是以下几个。
1.一日三餐安排不当
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的一日三餐,比如,猪肉和油炸食品,能天然满足儿童的味蕾需求,受孩子欢迎。但却会令孩子多吃贪吃。摄入了过多的能量,便会使儿童发胖。
2.食欲旺盛
孩子是不知道怎样吃对身体有益的。有些孩子食欲特好,不少家长就一味满足孩子过量进食的要求,就怕孩子“饿”。家长如此纵容,孩子必然要多吃贪吃。
3.喜吃零食和洋快餐
蛋糕、坚果、糖果、甜饮料等零食,放在家里,让孩子随意自取自拿,食无定时,家长不予控制,甚至鼓励。不少家长还常带孩子去快餐店吃洋快餐。
4.过度溺爱,偏食者多
现今独生子女家庭多,独生子女除受父母溺爱外,还受祖父母辈的过度溺爱。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在独生子女中,偏食的孩子多,喜荤厌素者多。
5.户外活动的时间少
中小学生写作业的时间普遍长,不少孩子还沉溺于长时间地看电视、看手机,或者忙着上课外的应考学习班,遂导致每天户外活动严重缺少。活动少,摄入的热量就不能被及时代谢,转化为脂肪储存,便必然引发肥胖。
面临青少年和幼儿的肥胖的快速增长,国人该怎么办?
1. 如何让胖孩子的体重恢复正常呢?
对待肥胖的孩子,即已经患有肥胖症的儿童,家长应该主动领其就医,请专业人士作饮食调节和心理疏导。如有并发症,就该积极治疗。切莫拖延!
孩子的肥胖是家长错误地喂出来的,如果拖延不管,便是错上加错。
2.如何预防儿童增肥长胖呢?
一定重视孩子的饮食营养,做到营养平衡。何为营养平衡?简而言之,就是为孩子提供的饭食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当,不能少也不能多,还需有恰当的比例。家长应特别注意培养孩子自小就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
喂养小儿应尊重客观规律,孩子不想吃了,就不要硬喂。切莫怀着盲目的爱心将孩子当填鸭喂,更不该无限制的满足他们吃零食的要求。
为此,年青的父母就该积极的多学些科学育儿的营养常识。
日本立法规定,幼儿园与中小学校要为孩子供给营养餐,重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近日《柳叶刀》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日本20岁以下的孩子超重与肥胖率为4.5%,比我国低得多。举世公认,日本之所以成为当今全球笫一长寿大国,学生营养餐功不可没。
除饮食外,还必须让孩子每天都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
可喜的是,国家对青少年校园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 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新春伊始,国家教委,还出台了 “中小学生每天上一节体育课的规定”。
媒体赞之曰:孩子如何锻练,有了新指南。
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孩子超重与肥胖就必将远离,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率就将降低。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120余年前我国著名学者梁启超的一句名言。
愿我们的孩子幸福而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0年10月23日
2.国家卫健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2020年)》.2020年12月
3.刘政.中小学生营养指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
(图片取自网络;朝钢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