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肥胖可以献血吗(肥胖者能献血吗)

时间:2025-03-30 06:42:59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引起肥胖、让人上瘾?这些关于献血的真相你应该知道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连续二十年持续增长,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大约是30万,到了2018年接近1500万人次。1998年全国采血量不足500万单位,到2018年达到了2500万单位,增长超过4倍。

但一提起献血,很多人会有抗拒心理,这是由于对献血的认识有误区造成的。其实经常献血的人可以提高血管的健康,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一些心血管的疾病是对身体非常有害处的,而且也会是一些生活得到一定的混乱性,所以说经常献血的话对血管堵塞一些都会有所提高的,而且如果是经常献血的话,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献血可以使身体内的铁元素达到一定的平衡,所以就会减少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有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问题,所以说献血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那么,还有哪些误区是常见的呢?

献血前不能吃东西

【真相大白】献血一定不能空腹!

【原因解释】平时去医院体检,抽血检查时常常被要求空腹,所以大家误以为献血也应该是空腹,其实不然。因为空腹时体内血液葡萄糖含量相对降低,献血后血容量下降,较容易使献血者出现轻度或重度献血反应。而进食可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和血容量,可大大减少献血反应特别是重症献血反应的发生。

【温馨提示】如果您忘记吃早餐了,我们的各大献血车(屋)都是给您准备了饼干和糖果的哟。

献血前后不能喝水

【真相大白】献血前后要适当多喝水!

【原因解释】献血前半个小时可以喝一些糖水,因为糖水更容易进入血液,另外,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管充盈,对献血者来说也有安全、舒适的感觉,从而使得采血过程顺利进行。献血后,需要对血容量进行补充,而补充血容量最快的方法是补充水分。通过大量补充水分,可使血容量在1-2小时内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献血前一定不要喝浓盐水,这样会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相对变少,而血浆变多,这对由于贫血而需要输血的病人来说,血液质量就打了折扣。对于献血者本人来说,也会增加胃肠负担。

献血后会引起肥胖

【真相大白】肥胖的原因一定是摄入过多!

【原因解释】正常情况下,献血是不会直接导致人体发胖的,因为造血并不是造脂肪,不能简单将二者对等起来。献血后,人体会在120天内完成全身所有血液的一个循环和补充,在此期间,如无特殊情况,人体会加大对营养的需求。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会经常感觉到饥饿,食量也会变大,如果不加以控制,是很容造成肥胖问题的。

【温馨提示】献完血后,补充营养要讲究方式方法哟,不要食用高热量、高油分的食物,清淡饮食才是对身体最好的呢。

献血可能感染疾病

【真相大白】无偿献血一定不会感染疾病!

【原因解释】无偿献血采血工作人员均为经过采血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采供血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国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对采血过程使用的关键物料:如血袋、试剂、消毒液、辅料等有严格的进货质控环节,对采血过程中的消毒有严格的时间及范围要求,献血者所用的采血物料均为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没有任何获得感染的机会。因此,参加无偿献血是非常安全的。

献血会让人上瘾

【真相大白】无稽之谈!

【原因解释】献血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当然不会“上瘾”。献血后人体会以正常的速度再生血液,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而迫使献血者不停地献血。或许还是有人会问,那些献血多次的献血者,他们是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来献血呢?小编回答你,因为爱。

献血会造成气血虚弱

【真相大白】你小看了人体的调节机能!

【原因解释】献血不会使人“虚亏”、“伤元气”。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60公斤重的人总血量约为4800毫升,其中80%的血液参与外周循环,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脏和脾脏中。一个人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存储在肝脏、脾脏的血液会被动员出来,保证参与循环的血量不会减少。科学证明,健康人一次失血10%,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引起不适。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人体对血量的调节机能也十分健全,献完血后绝不会产生气血虚等情况。事实上,献血者在离开献血现场时,机体已经开始对献出的血液进行补充。数小时后,血容量即可达到正常水平,不会感到不适。献血者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日常工作。

【温馨提示】献血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是不宜做剧烈运动的哟,请您好好休息。

献血会贫血晕倒

【真相大白】血液会新生。

【原因解释】不少人以为,献血后需要补血,否则容易贫血。其实,献血者按规定间隔日期献血,不会引起贫血。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

【温馨提示】贫血是种疾病,贫血的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献血会导致血压异常

【真相大白】正常人的血压异常多为紧张所致!

【原因解释】献血不会引起高血压或低血压。有些献血者献血后,可能会出现暂时血压偏高或偏低的症状,这是由于献血时精神紧张所致。健康人献血是不会出现血压浮动的现象,更不会使人患上高血压或低血压疾病。一些人看到血液流动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或者本身有晕血现象的人都有可能出现昏厥的情况。专家指出,有这样情况的人不适合献血。

献血会影响生育功能

【真相大白】献血和生殖系统关系不大!

【原因解释】民间素有“一滴精,十滴血"的传言,然而,生育能力取决于人体生殖系统的发育是否正常,取决于受精卵生长发育的条件与否,而与是否献血没有直接关系。

献血后发胖 这个锅该谁背?

无偿献血能帮助濒危患者挽回生命,但在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关于献血的误解和谣言,阻碍了大家捐热血献爱心的热情。今天,输血科专家整理了关于献血的误区和常见疑问,希望越来越多的大众能够正确掌握献血常识,消除疑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个个受益。

谣言:献血会引起血压不稳

献血不会引起血压不稳。导致血压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的吸烟饮酒、疾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血压不稳定。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明确将高血压列为不能献血的范围;献血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即12.0kPa(90mmHg)≤收缩压<18.7kPa(140mmHg);8.0kPa(60 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脉压差:≥30mmHg/4.0 kPa,才能献血。每次献血前,工作人员都会为每名献血者先测量血压。

个别献血者献血后会出现血压不稳,多是献血紧张所致,情绪波动幅度过大,会引起血压不稳。如果出现血压不稳,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血压很快会恢复正常,不会造成病理性的高血压或低血压。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不建议献血,主要是因为尽管血压可能控制在规定的献血范围,但献血可能对献血者本人以及接受血液的患者造成影响。

谣言:献血会让人变胖

献血跟变胖没有关系。正常献血200-400毫升,肝脏和脾脏存储的血液会动员出来,血液很快就补充上来,所以献血对人体血容量影响很小,献血后人体会补充新的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液成分,但不会生成脂肪,可见献血和肥胖没有关系。

影响人体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激素、代谢平衡等,其实体重的增减取决于摄取热量和消耗热量之间的差值。一个常见的数据是,当摄入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3500卡路里时,就增重1磅(约453克),可见献血不会导致人体发胖。

某些人献血后变胖的主要原因是献血后担心伤身体,往往通过饮食大补的方式补充营养,导致体内短时间热量摄取过多,加上活动量少,缺乏锻炼,这些增加的热量难以消耗,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堆积起来,从而导致肥胖,这是献血后变胖的本质原因。

其实献血后只需正常饮食,保持膳食结构均衡即可,不用额外补充营养即可满足造血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造成体重增加,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升高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谣言:献血会降低免疫力

献血不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人体内的细胞每天都会大量自然死亡,即使不献血也会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排出,并没有降低人体免疫力。适当地献血会减少人体内的血细胞数量,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人体血液环境,促进身体健康。

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年龄、环境、家族、心理、营养等因素。献血时只是抽出外周血管的血液,人体会自动将贮存在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所以献血不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我们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和控制情绪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所以献血后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更要避免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谣言:新冠感染后不能献血

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不会经输血传播。

目前为止,全球尚没有新冠病毒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的报道。血站会严格执行采供血管理制度,确保感染者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观察后再献血。因此,曾感染过新冠的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是安全的。

对于曾感染新冠的无症状、轻型和普通型感染者,发烧、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且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7天后就可以献血了。

如果是重型或危重型的感染者,则需要康复6个月后才能献血。

这个标准与国际上有关新冠病毒感染后延迟献血的要求,以及现行的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者延迟献血的要求是一致的,不会对献血者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情况要注意:

1.接种鼻喷新冠疫苗(流感病毒载体),需要在接种后满4周再献血。

2.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需要在接种后满2周,无不适症状,才能献血。

3.接种灭活疫苗或基因重组DNA或mRNA疫苗,只需暂缓48小时,无不适症状就可以献血。

4.如果接种的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一样的,需要接种此类疫苗后满2周,且无不适症状可以献血。

敲黑板

这13种情况暂时不能献血

1.口腔护理(包括洗牙)未满三天

2.拔牙或其他小手术未满半个月

3.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

4.妊娠期或流产未满六个月

5.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

6.上呼吸道感染未满一周,甲流病愈后间隔一周

7.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

8.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周,感染诺如病愈后间隔一周

9.急性泌尿道感染未满一个月,急性肾盂肾炎病愈未满三个月,泌尿系统结石发作期

10.活动性或进展性眼科疾病病愈未满一周,眼科手术愈后未满三个月

11.伤口愈合未满一周,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未满一周,皮肤广泛性炎症愈合未满两周

12.文身未满一年者

13.良性肿瘤:妇科、体表良性肿瘤术后未满一年者

文/孙勇(北京胸科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献血后发胖 这个锅该谁背?

无偿献血能帮助濒危患者挽回生命,但在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关于献血的误解和谣言,阻碍了大家捐热血献爱心的热情。今天,输血科专家整理了关于献血的误区和常见疑问,希望越来越多的大众能够正确掌握献血常识,消除疑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个个受益。

谣言:献血会引起血压不稳

献血不会引起血压不稳。导致血压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的吸烟饮酒、疾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血压不稳定。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明确将高血压列为不能献血的范围;献血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即12.0kPa(90mmHg)≤收缩压<18.7kPa(140mmHg);8.0kPa(60 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脉压差:≥30mmHg/4.0 kPa,才能献血。每次献血前,工作人员都会为每名献血者先测量血压。

个别献血者献血后会出现血压不稳,多是献血紧张所致,情绪波动幅度过大,会引起血压不稳。如果出现血压不稳,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血压很快会恢复正常,不会造成病理性的高血压或低血压。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不建议献血,主要是因为尽管血压可能控制在规定的献血范围,但献血可能对献血者本人以及接受血液的患者造成影响。

谣言:献血会让人变胖

献血跟变胖没有关系。正常献血200-400毫升,肝脏和脾脏存储的血液会动员出来,血液很快就补充上来,所以献血对人体血容量影响很小,献血后人体会补充新的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液成分,但不会生成脂肪,可见献血和肥胖没有关系。

影响人体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激素、代谢平衡等,其实体重的增减取决于摄取热量和消耗热量之间的差值。一个常见的数据是,当摄入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3500卡路里时,就增重1磅(约453克),可见献血不会导致人体发胖。

某些人献血后变胖的主要原因是献血后担心伤身体,往往通过饮食大补的方式补充营养,导致体内短时间热量摄取过多,加上活动量少,缺乏锻炼,这些增加的热量难以消耗,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堆积起来,从而导致肥胖,这是献血后变胖的本质原因。

其实献血后只需正常饮食,保持膳食结构均衡即可,不用额外补充营养即可满足造血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造成体重增加,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升高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谣言:献血会降低免疫力

献血不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人体内的细胞每天都会大量自然死亡,即使不献血也会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排出,并没有降低人体免疫力。适当地献血会减少人体内的血细胞数量,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人体血液环境,促进身体健康。

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年龄、环境、家族、心理、营养等因素。献血时只是抽出外周血管的血液,人体会自动将贮存在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所以献血不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我们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和控制情绪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所以献血后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更要避免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谣言:新冠感染后不能献血

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不会经输血传播。

目前为止,全球尚没有新冠病毒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的报道。血站会严格执行采供血管理制度,确保感染者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观察后再献血。因此,曾感染过新冠的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是安全的。

对于曾感染新冠的无症状、轻型和普通型感染者,发烧、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且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7天后就可以献血了。

如果是重型或危重型的感染者,则需要康复6个月后才能献血。

这个标准与国际上有关新冠病毒感染后延迟献血的要求,以及现行的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者延迟献血的要求是一致的,不会对献血者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情况要注意:

1.接种鼻喷新冠疫苗(流感病毒载体),需要在接种后满4周再献血。

2.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需要在接种后满2周,无不适症状,才能献血。

3.接种灭活疫苗或基因重组DNA或mRNA疫苗,只需暂缓48小时,无不适症状就可以献血。

4.如果接种的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一样的,需要接种此类疫苗后满2周,且无不适症状可以献血。

敲黑板

这13种情况暂时不能献血

1.口腔护理(包括洗牙)未满三天

2.拔牙或其他小手术未满半个月

3.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

4.妊娠期或流产未满六个月

5.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

6.上呼吸道感染未满一周,甲流病愈后间隔一周

7.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

8.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周,感染诺如病愈后间隔一周

9.急性泌尿道感染未满一个月,急性肾盂肾炎病愈未满三个月,泌尿系统结石发作期

10.活动性或进展性眼科疾病病愈未满一周,眼科手术愈后未满三个月

11.伤口愈合未满一周,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未满一周,皮肤广泛性炎症愈合未满两周

12.文身未满一年者

13.良性肿瘤:妇科、体表良性肿瘤术后未满一年者

文/孙勇(北京胸科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