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肥胖指数计算机专业(肥胖数值计算)

时间:2025-03-28 00:58:2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关于肥胖,只测BMI就够了么?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

随着人们物资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儿童肥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肥胖所导致的一些慢性病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近日,我们结合人体成分分析仪给过胖或过瘦的孩子作运动及营养指导,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案例分享

李某某,女,2011.7.21出生,家长觉得孩子比较胖,到我科做常规儿童保健。我们先给孩子做了常规身高体重测评测试,结果为:身高131cm,中上;体重38kg,大于P97rd(大于第97百分位),过重;体重/身长:大于P97rd(大于第97百分位),肥胖。

然后,借助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 J30给孩子做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为:身高:130.8cm,体重37.8kg,其中骨骼肌骨13.5kg,体脂肪11.8kg,体脂百分比31.3%,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22.1,严重超重;成长分数74。身体均衡评估为:均衡。体重控制:(1)目标体重31.3kg (2)体重值-6.5kg (3)脂肪控制-6.5kg(4)肌肉控制-0.0kg。

体重指数(BMI)

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又译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weightfor height)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

BMI(kg/m2)=体重(kg)/身高的平方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现实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还需要利用微电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断病者的脂肪厚度。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从医学上的用途,变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现在BMI只能作为评估个人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多项标准之一。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所以一个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比如,一个练健身的人,由于体重有很重比例的肌肉,他的BMI指数会超过标准,但如果他们身体的脂肪比例很低,那就不需要减重。而有些人因为肌肉量不足,虽然脂肪超标,但因为体重较轻,BMI也会在正常范围,出现肥胖漏诊。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我们亦可利用他们的BMI值来推算他们是否超重。因为不同地区的儿童有不同的成长速度,若使用一个固定数值,容易做成错误判断。所以很多国家及地区每年都会为当地的儿童作身高和体重的统计。这些统计数据,都可以转化成为BMI值,从而再统计出当地儿童的BMI值分布。根据这个分布,可以推算出当地儿童的过重及过轻指标。一般来说,都会采用统计出来的平均BMI值及其标准差值,再计算出其常态分布的最高5%及最低5%作为过重及过轻指标。另一方面,其BMI值位于常态分布的85%-95%区段的儿童,他们都有超重的危机。

人体成分分析仪

人体成分的均衡发展是人体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发展迅速,在成人中应用较多,方法简单、无创、快速并能直接测量人体多种成分,儿童近来应用逐渐增多。检测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无机盐含量、肌肉量、腹脂厚度、骨矿物质密度、BMI、腰臀比、基础代谢率等多个指标。其优点有:(1)可以通过InBody检测的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含量来了解儿童的营养均衡情况,,生长发育状态评价,(2 )具有重复性、对比性特点:可以与微机连接,根据儿童需要可进行多次测量,把结果输入微机进行对比。(3)该种监测具有方法简便易操作、结果全面可靠、儿童无任何痛苦、易被儿童接受及信任,提高儿童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4)测定完毕全部数据打印在报告单上,也可同时储存在电脑里,以备重复对比。

健康指导

根据李某某的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我们做出对应的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在保证生长发育需要的前提下,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食蔬菜水果。比如早餐吃鸡蛋牛奶以及热量低的玉米,燕麦包等粗粮食品;午餐也要少食高糖或油炸食物;晚餐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不仅能增加饱腹感,也能够有效控制热量的摄入,勿夜间进食或食宵夜。

2、运动干预:制定锻炼计划,建立运动习惯,并要求长期坚持。多做有氧运动,比如游泳,跳绳,跑步,上下爬楼梯运动,单车等。

3、其他指导:有研究表明,肥胖症的病因较复杂,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生理、代谢、行为及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也很重要。

4、按时复查:3月后复查,与本次测评结果相对比,持续关注儿童的营养均衡情况,,生长发育状态,以便作进一步健康指导。

作者:刘明会 德阳市人民医院儿保科主管护师、心理治疗师

研究:肥胖永久改变大脑 让人不知何为“饱”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为什么肥胖人士通常食欲旺盛?为什么费半天劲减了肥,一不留神就被“打回原形”?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可以改变大脑,令人一直食欲旺盛,且这种改变即使在减肥成功后至少短期内会持续存在。

研究报告由本周出版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刊载。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研究人员招募60名志愿者,其中一半人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属于肥胖;另一半人体重正常,BMI在18至25之间。研究人员通过喂食管将葡萄糖、脂肪或水直接送入志愿者胃部。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耶鲁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学教授米蕾耶·瑟莉博士说:“我们想绕过口腔,只关注肠道与大脑的联系,来看看不受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干扰,营养物质如何影响大脑。”

测试前一天晚上,所有志愿者在家吃了同样的晚餐,直到第二天早上插上喂食管后才再次进食。糖类或脂肪通过管子进入胃部后,研究人员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来捕捉志愿者大脑在30分钟内的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体重正常的人摄入糖或脂肪后,大脑纹状体活动减弱,这表明大脑意识到身体已经被喂饱,就不会想要吃更多食物。此外,他们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上升,表明大脑奖励中心也被激活,会令人产生满足感。而肥胖者获取同样的营养物质后,大脑活动并没有减缓,多巴胺水平也没有上升,这表明他们既不觉得饱了,也没有满足感。当进食的食物种类为脂肪时,这种对比尤为明显。

接下来,研究人员要求肥胖志愿者在三个月内减去10%的体重,这被认为是已知可以改善血糖状况、改善新陈代谢、促进整体健康的减重比例。随后,研究人员再次进行与之前相同的测试。他们意外地发现,体重减轻没能“重置”肥胖者的大脑。

“没有任何变化,大脑仍然不能识别饱腹感(信号)或产生满足感。”瑟莉说。依照她的看法,这或许表明,志愿者要么减肥时间不够长,要么减重不够多。

瑟莉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究竟胖到何种程度会影响大脑功能?这种影响只与肥胖有关还是与肥胖者日常爱吃的食物种类有关?

她指出,不要指责那些无法通过“少吃多运动”减肥的人缺乏意志力。“对于那些与肥胖作斗争的人来说,他们忍不住总想吃可能与大脑功能失常有关。”(荆晶)

来源: 新华社

最新研发预测模型:准确率达七成或助提前发现易肥胖儿童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公共卫生研究论文称,中国山东烟台一个研究团队通过研发的预测模型,可提前5年预测中国儿童的体重指数(BMI),准确率达70%,或能用来鉴别肥胖风险较高的儿童。

该预测模型发现,当地6-11岁儿童的肥胖率到2023年会有所增加。论文同时也特别提醒,由于该预测模型所有数据全部来自同一个省,结果的普适性可能存在一定限制。

论文通讯作者、山东省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进杰和同事通过收集2013年到2018年烟台市年龄在6-11岁的45540名男孩和43440名女孩的数据,并将所有儿童按照他们的BMI分成四组:体重偏低(2940人)、体重正常(48924人)、体重偏重(15278人)、肥胖(21838人)。

研究团队发现,在2013年被归入肥胖组的儿童中,65%的儿童到了2018年仍属于肥胖组,而只有13%和22%的儿童分别从肥胖组进入了体重正常组和体重偏重组。他们还发现,男孩、身高较高、城市儿童的超重或肥胖风险也趋向于偏高。

基于这些结果,研究团队研发出一个计算机算法,用来预测研究中所有儿童在2023年的超重和肥胖风险。该模型显示,如果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农村地区6-11岁男孩的肥胖率将从22%增加到26%,女孩从14%增加到16%;城市地区儿童的肥胖率预计将保持不变。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时代早期或许会形成一种体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会伴随终生。该团队的预测模型或能帮助找出哪些儿童可以得益于小学阶段的干预措施,降低他们在青春期和成年后的肥胖发生率。(完)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