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于浩 编 / 干玎竹
神州大地气温飙升,华夏儿女汗液增多,腋臭问题让一些人苦不堪言。如何去除腋臭呢?今天,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美容中心于浩教授就为搜狐网友们科普下关于“祛臭”的那些事儿,这其中还可用到明星经常用于除皱、瘦脸、瘦腿的圣品——肉毒素。
腋臭是如何产生的?
每个人身上大概都有330多万个汗腺,有两种类型:小汗腺和大汗腺。其中小汗腺约占90%,大汗腺约10%。
大汗腺出产的汗液,含更多蛋白质和脂质等成分,相对浓稠,质感类似牛奶。这种汗液被皮肤表面滋生的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多种小分子有机物,如挥发性脂肪酸、硫醇以及类固醇。这是这些物质造成了一种难闻的刺鼻气味。
腋窝下有丰富的大汗腺,是体味产生的最主要部位,所以称为“腋臭”。腋臭不传染,对健康也不会造成危害。
为什么我有腋臭,Ta却没有?
于浩教授介绍,有腋臭是非常正常的,腋臭的发生受种族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腋臭的白种人和黑种人多于黄种人。西方人种80%身上都会有,而东方人种因基因突变,发生率仅有25%,腋臭在中国的发病率为6.41%左右。
大多数腋臭者有家族遗传史。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体味由基因决定,你的出厂设置是这种味道了,不去处理,后天多半就被它终身包围了。腋臭的遗传是显性基因遗传,如果父母一方有腋臭,孩子有腋臭的可能是50%;如果父母双方有腋臭,子女发生的可能则上升到80%。调查发现,94%的腋臭者都有阳性家族史。
因为大汗腺在青春期才开始发育,所以腋臭一般从青春期开始,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大汗腺逐渐退化、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一般到50岁就会慢慢消退。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及妊娠期由于大汗腺分泌旺盛,异味加重。当外界气温高、饮酒、紧张或情绪激动时,汗液分泌就会增多,臭味也会更加浓烈。
如何去除“臭味”?
一、日常护理
日常生活中要勤沐浴,勤换衣物;每天用肥皂清洗患处,破坏细菌生长环境;出汗后及时擦干,经常保持胳肢窝处干燥、清洁;气温高时不宜做剧烈运动,防止出汗过多,加重体味;宜穿全棉透气性好的衣服,忌穿让人感到闷热的衣服,夏季忌穿长袖衣服。有些人以为穿着长袖衣服能掩盖狐臭气味,其实,只会令臭味更烈。因为长袖衣服会增加出汗,而且臭味无法散开,愈来愈臭。
忌烟酒;饮食上注意要清淡,忌油腻,忌辛辣刺激,特别是大蒜、大葱、葱洋、浓茶、咖啡等。少吃肉类食物,少吃高糖、过咸、高脂肪食物,忌食海鲜;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一天的饮水量要在2升左右,同时多吃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的蔬果,从而有利于排便,将胃肠道的有机物质排出体外,自然可减低狐臭味。
控制体重,因为肥胖的人更容易出汗;剃腋毛,剃掉腋毛后,腋窝部位相对清洁,细菌相对减少,或许腋臭的症状能有所缓解。保证良好的睡眠,疲劳是腋臭发作的诱因,因此良好的睡眠很重要。保持心情舒缓,因为心情激动或者是情绪的起伏都可以加速大汗腺的异常分泌,所以要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节。
二、微创手术治疗
主要是在腋窝中央的皱襞处做一个切口,将皮肤剥离开,然后把大汗腺剪除或者破坏,优点就是伤口位于腋窝皱襞,愈合好后痕迹非常不明显。缺点就是为了减少术后出现血肿的风险以及促进皮肤与深层组织的愈合,术后要加压包扎并尽量制动,有点像五花大绑的感觉,一般要持续一到两周,会轻微影响工作与生活。
三、注射治疗
肉毒毒素不仅可以起到瘦脸、除皱、瘦小腿的作用,同样也能通过这种方法治疗腋臭。美国《皮肤病学文献》上发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有力证明,肉毒素能解决腋臭问题。
肉毒素治腋臭的原理
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由肉毒芽孢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纯化而来,共有8 个血清型,其中 A 型的作用最强,也是临床最常用的类型。
它可以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轴突释放乙酰胆碱,从而达到化学去神经的效果,也就是通过阻断神经的传导作用,从而抑制汗腺分泌汗液,导致腋窝大汗腺逐渐萎缩。由于大汗腺的排泌都经由乙酰胆碱介导,因此使用肉毒素治疗腋臭是合理的选择。
虽然是“毒”,大家也别害怕,现代医学能够很好地控制这种毒素,扬长避短地发挥它好的作用。从1989年,美国FDA首次批准肉毒毒素用于治疗眼睑痉挛和斜视以来,肉毒毒素已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可控且相对安全。
治疗是如何进行的呢?
医生首先配好药,然后在腋窝周围标记药物注射的范围,最后按照标记的注射点进行注射。注射的时候是不需要打麻药的,注射完毕之后轻轻的压迫腋窝几分钟即可。
注射当天就可以回家,对生活、工作、学习无太大影响。注射后数小时内不进行局部按摩,避免双上肢剧烈活动。注射当天腋下不能碰水,第二天才可以洗澡。多次治疗后汗腺会逐渐萎缩,注射后不会留下伤痕,一般注射后2天—4 天左右,出汗开始减少、腋下异味也会减轻。
注射肉毒素治疗已知的缺点包括:需要每年重复注射。注射一次肉毒素疗效只能维持6个月左右,因此,如果冬季出汗不多、气味不重的话,可以选择每年6月或7月份注射一次即可。此外,有备孕计划和已怀孕的宝妈不能做。有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注射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祝愿每一位认真看到本文结尾的宝宝,都可以在帝都4号线的早高峰里任意抓握扶手环。了解完这些知识后,妈妈应该再也不用担心我熏到其他上班狗了。#腋臭#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搜狐健康】微信公众号(ID:sohu_health)。
如何正确诊断体臭和狐臭的区别是什么呢?虽然狐臭和体臭都会产生臭味,但是这两种是不一样的疾病,但是不管是狐臭还是体臭,那么都是令人讨厌的,并且对于患者的生活中严重影响的,所以对于很多来说对于狐臭或是体臭都是避之不及的,那么,狐臭和体臭有呢些区别呢?
狐臭是一种体臭,体臭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脚气、汗味、多日没洗澡发出的味道、衣服的臭味、甚至身上的喷多了的香水味,而狐臭只是体臭的一种。
狐臭是腋下大汗腺到了青春期发育后开始分泌,其分泌物中含有一些脂质、蛋白一类物质,与腋下皮肤表面细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异臭味。因此要想彻底根治腋臭,就必须完全清除腋下大汗腺,没有了产生臭味的根源,自然就可以根治的。
东方人社会虽狐臭体质较少,但总闻之色变,令当事人尴尬无比。狐臭原因为何?一般而言,汗腺有两种,一种是外分泌腺又名小汗腺分布于全身,分泌百分之九十九的水分和百分之零点五的盐分。另一种为顶浆腺又名大汗腺座落皮肤真皮层,开口于毛根部,只分布在腋下或阴部和眉毛,会分泌较浓稠之液体,含有油脂、蛋白质及铁分。再经由腋下上的细菌分解分泌汗,形成恶臭。
腋臭是臭汗中的一种,又叫狐臭,为腋窝产生特殊气味,天热汗多时尤为明显,汗液淡黄色,患者的外耳道监督经常伴有稀薄,软的耳屎。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遗传,一方面患者的大汗腺有革兰阳性细菌寄生,它们分解排泄的汗液,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氨,从而产生臭味。
而体臭是很多人都有的,青年男女体表腺体分泌物较其他人群高,尤其是油性皮肤者,身体异味比一般人要强烈得多。此外,女性的体表分泌腺比男子多50%以上,这些腺体集中在乳房、腋窝、肛门以及肚脐周围,青春期发育旺盛,并在精神因素、激素水平、环境气候等因素的调节下分泌一些腺体。这些腺体的分泌,常使女性身上某些局部形成潮湿温暖环境,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促使细菌的生长与分解,产生身体异味。
个人卫生与身体的气味也有密切关系,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往往导致体臭。人体有许多不利于清洁的地方,如乳房下、腹股沟、腋窝、脐部等处有很多皱折,而且分泌液较其他部位多。许多青年男女喜欢穿紧身衣、牛仔裤等,导致皮肤与衣服紧贴,阻止了分泌液的挥发,使这些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一些细菌便在这里滋生、分解,并产生特殊的异味。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席卷全球,到目前全球经过实验室确认的的感染者已经超过300万,致死超过21万。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对这种全新疾病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比如,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嗅觉丧失(降低)/味觉减低是新冠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且,有人通过观察发现了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与Covid-19之间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互联网上,有关嗅觉/味觉丧失搜索数量的不断增长与Covid-19流行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这是新冠病人非常普遍存在的症状。
而在门诊病人中,患有流感样症状和嗅觉丧失的患者Covid-19检测阳性率高出其他人6到10倍。
同时,门诊Covid-19患者自我报告嗅觉丧失的比例高达59-86%;远高于住院患者5-35%的比例。
这些迹象都初步显示,嗅觉丧失不仅是Covid-19的一种常见症状,而且,门诊轻、中度患者中出现这种症状的可能性似乎远高于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
这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嗅觉障碍是不需要住院轻症良好的预测因素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出现嗅觉障碍的患者更大机会为轻症,是是否需要住院的良好预测指标。
研究者对2020年3月3日至2020年4月8日期间共有169例Covid-19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其中的128人的资料包括气味和味觉数据,这128人中26(20.1%)名患者符合住院标准。
与仅需要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相比,入院患者报告嗅觉丧失/障碍,以及味觉障碍的比例小得多,分别是26.9%vs 66.7%,23.1%vs 62.7%,
已知,像年龄大,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都与新冠患者出现重症和需要住院治疗有关。
这组患者中,年龄大(53.5岁 vs 43.0岁),患糖尿病(30.1%vs 5.9%),呼吸困难(76.9%vs 43.1%),咳痰(30.8%vs 11.8%,呼吸加快(19 vs 18次/分钟),体温升高(37.7℃ vs 37℃)与需要住院有关。
除此之外,医生判断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92.3%vs 34.3%),以及检查获得阳性结果(88.5%vs 14.7%)更能提示最终需要住院治疗。
经过统计学分析,嗅觉丧失/障碍与入院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自我报告发生嗅觉丧失/障碍患者仅需门诊管理比需要住院的可能性高5倍。
这个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年龄(1.04倍),呼吸困难(4.39),咳痰(3.21),体温高(2.33),心跳加快(1.04),呼吸加快(1.04)等因素;
仅次于糖尿病(6.67),是否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21.94),以及胸部X光片检查发现浸润和/或胸腔积液阳性结果(20.91)。
就是说,Covid-19患者存在嗅觉丧失/障碍,强烈提示为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轻、中症;这种预测的准确性比年龄,呼吸困难,咳痰,体温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更灵敏;仅次于患有糖尿病、需要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胸部X光检查发现存在肺炎的征象。
为什么嗅觉丧失/障碍的Covid-19患者更可能是轻症?虽然Covid-19患者发生嗅觉障碍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是,一般认为,这可能跟一般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暂时性嗅觉障碍的原理一样,就是由于鼻腔黏膜发炎、充血,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
我们知道,负责闻味的嗅觉上皮处在鼻腔顶的后部,粘膜之间的空隙即所谓嗅裂原本就狭窄,鼻腔发炎更容易被挤压不能通气,因而,发生鼻炎时容易出现嗅觉障碍。
也或者嗅觉上皮细胞直接受病毒侵犯发炎,功能本身受到影响导致暂时性嗅觉丧失或障碍。
那么,嗅觉障碍为什么可以预测更可能为轻症呢?
已知,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需要与人体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才能进入细胞才会造成感染。
在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细胞上ACE2受体分布密度,或者与病毒的亲和可能有所不同,因而,病毒侵犯的部位也不尽相同。
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嗅觉障碍可能是因为病毒只侵犯或者更主要侵犯鼻腔引发鼻炎;而没有或者更少感染下呼吸道,因而更少机会表现为重症。
临床研究已经发现,嗅觉障碍的Covid-19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鼻腔嗅裂阻塞更严重,提示局部炎症更明显。
早期的研究已经发现,鼻腔嗅上皮细胞也表达ACE2受体,原本就是容易被新冠病毒攻击的目标之一。
总之,Covid-19患者出现嗅觉障碍提示感染可能更加集中在上呼吸道的鼻腔,下呼吸道没有受累或者感染轻一些,因而,临床上更可能表现为轻症。
加州大学的研究中,嗅觉障碍与咳痰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