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人仁祛狐臭(除狐臭踏实)

时间:2024-05-28 12:13:57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古医书记载中的美容,护肤,减肥,脱发,固齿等实效保养方汇总

古医书记载了很多验方,其中就有美容保养,皮肤护理,减肥瘦身,头发护理等,一般都比较有效,并世代以文字的方式流传。如今,大家都比较重视个人形象,护理产品一般都比较贵,而且品质繁多,含有化学品的安全性不一定有所保障。这里选择了医书记载中的一些个人护理方面的实效方,大家可以按照个人需要参考。

  • 1.常葆青春

容颜不老方

(《奇效良方》)

[应用效果]令人容颜不老。

[组成药物]生姜一斤,大枣半斤,白盐二两,甘草三两,丁香、沉香各半两,茴香四两。

[调制方法]上药共捣成粗末,和匀备用。

[使用方法]每次三五钱,清晨煎服或沸水泡服。

[方药解说]要使容颜不老,首先需使人身的营卫调和。营卫调和,才有充沛的气血不断的灌注营养;充沛的气血不断地灌注营养才能防止衰老,永葆青春。这个方剂所用的药物药性平和,不难服用,所以古人十分珍视,写了一首诗把它概括起来,并加以赞美。诗是这样写的:“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点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长不老”。

  • 2.面黑

冬瓜洗面方

(《御药院方》)

[应用效果]治颜面不洁,苍黑五色。

[组成药物]冬瓜一个。

[调制方法]用竹刀子去青皮,切作片子,酒一升半,水一升,同煮烂,用竹筛擦去滓,再以布滤过,熬成膏,入蜜一斤,再熬,稀稠得所,以新绵再滤过,于瓷器内盛。

[使用方法]用时取栗子大,用津液调涂面上,用手擦。

[方药解说]本方用冬瓜的肉、瓤、子为主,因为肉有“面黑令白”(《圣济总录》)的功效;瓤又称练,“洗面澡身,去衦憎,令人悦泽白皙”(《本草纲目》);子能“令人悦泽好颜色”(《神农本草经》),“去皮肤风及黑衦,润肌肤”(《日华子本草》),是古代面脂中的常用药。集合三者的长处,可以使面黑消退,皮肤白皙润泽。再配上滋养皮肤,延缓衰老的白蜜,功效就会更加显著。

  • 3.肥胖

荷叶灰方

(《证治要诀》)

[应用效果]减肥降脂。荷叶灰是减肥方中效果最好的,适合肥胖较严重的人,即使对顽固性肥胖都极为有效果。

[组成药物]煅荷叶适量

[调制方法]烧存性,研末,收贮备用。

[使用方法]每次用10-20克,米饮调服,每日3次,连服1个月。

[方药解说]《证治要诀》:“治阳水浮肿: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荷叶灰服之令人瘦劣。今假病。欲容体瘦以示人者。一味服荷叶灰。故可以退肿。”是治疗水肿和顽固性肥胖的最佳中药材之一。注意:月经期间要停服,同时喝荷叶灰的同时不要与红糖同服,以免糖分与味道略咸的荷叶灰冲突,造成呕吐情况发生。

荷叶灰由于制作方法比较复杂,有新闻报道安徽毫州涉嫌集体制作出售假荷叶灰,另外也有很多冒充同仁堂的荷叶灰,均为假货。

  • 4.面黄

千金翼面膏

(《千金翼方》)

[应用效果]令人面色悦泽,如桃花光。

[组成药物]香附子大者十枚,白芷一两,茯苓一两,零陵香二两,麝香半两,白蜡八两,蔓菁油二升,无即猪脂代之,牛髓一斗,养髓一斗。

[调制方法]上药切,以油、髓微火煎五物,令色变,去滓,纳麝香,研千遍,凝用。

[使用方法]澡豆洗面后涂傅之。

[方药解说]本方配制方法是先把牛羊髓和蔓菁油放入锅中,然后放入切好的香附子、茯苓、白芷、零陵香及白蜡,用火文煎熬,等药物颜色变为焦黄时起锅,滤去药渣,加入预先研好的麝香,拌搅均匀,凝结成膏后备用。注意加麝香时药油的温度宜合适。太高则麝香的有效成份容易损失;太低则不宜搅拌均匀。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方使用的白蜡,是蜂白蜡。

  • 5.面皱

栗荴散

(《新修本草》)

[应用效果]令皮肉急缩可展,又治老人面皱。

[组成药物]栗上薄皮。

[调制方法]捣为末,蜜和。

[使用方法]涂面。

[方药解说]栗荴即栗子的内果皮,一般都丢弃不用,药铺也不备本品,其实它是一味美容良药,性味甘平而涩,用蜜调涂,能使脸面光洁,皱纹舒展,是不可多得的皮肤防老防衰药,很有开发前途。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消瘰疬,化骨鲠,如《食物本草》单用本品捣烂,外敷以消瘰疬;《本草纲目》烧存性研末,吹入喉中以化骨鲠,都有一定疗效。

  • 6.面无光泽

麋角涂发

(《食疗本草》)

[应用效果]令人光华,赤白如玉可爱,并令人面不皴。

[组成药物]糜角。

[调制方法]以浆水磨泥。

[使用方法]涂面。

[方药解说]糜角是麋鹿的角,是补养药中的血肉有情之品。李时珍指出:糜角“补阴,左肾血液不足者宜之”(《本草纲目》)。糜角具有良好的抗老防衰作用,用它涂面,让皮肤吸收,也有效果。浆水由粟米饭浸制而成,具有营养肌肤,使皮肤变得白皙的作用。两者配合,相得益彰。此外,麋鹿的骨头也有很好的美容润肤作用,《嘉祐本草》指出:“煮汁酿酒饮,令人肥白,美颜色”。如能配合应用,效果就会更好。

  • 7.雀斑

黑牵牛涂法

(《摘玄方》)

[应用效果]治面上雀斑。

[组成药物]黑牵牛末。

[调制方法]鸡子清调。

[使用方法]夜傅日洗。

[方药解说]黑牵牛是牵牛花的种子。这是一味力量较强的泻水退肿要药,如《儒门事亲》治疗停饮肿满的禹功散,就用它为主药。民间有用牵牛子晒干研末,加入粉中敷面的习惯,认为可以使皮肤滑润光泽,不生斑点。由于牵牛子具有滑利的特性,善于涤除垢浊,因此用来治疗雀斑,很见功效。它没有腐蚀性,又含油脂,既能祛除雀斑,又能保护皮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雀斑祛除药。牵牛花是花中的平民百姓,但可以与凌霄媲美而无愧色。

  • 8.粉刺

牵牛方

(《普济方》)

[应用效果]治妇人粉刺,面上黑子。甚者不过三,效。

[组成药物]黑牵牛不拘多少。

[调制方法]以童子小便浸令软烂,研极细。

[使用方法]先以生姜自然汁涂患处,却以药涂之,诘旦用温酒洗净。

[方药解说]这个验方善于治疗妇人粉刺及面上黑子,黑子指的是雀斑。一般都在晚上使用,使用前用生姜自然汁涂在患处,涂后皮肤微有热辣感觉时,再涂搽黑牵牛膏,晨起用稍稍加温的黄酒洗去。生姜汁味极辛辣,易于透过皮肤,消散粉刺及雀斑;牵牛子苦寒滑利,清除粉刺及雀斑的作用更是妙不可言。至于洗去药物的“温酒”,一定要用黄酒,因为黄酒具有“润皮肤”(《本草拾遗》)的作用。

  • 9.酒皶鼻

栀子丸

(《千金要方》)

[应用效果]治酒皶鼻疱。

[组成药物]栀子仁三升,芎䓖四两,大黄六两,豉三升,木兰皮半两,甘草四两。

[调制方法]上六味末之,蜜和,如梧桐子。

[使用方法]服十丸,日三,稍加至十五丸。

[方药解说]酒皶鼻的形成,大多数是肺胃积热上蒸,又遇风寒外束,血瘀凝结;或者因为在治疗的时候,凉血清热,活血通脉是最重要的措施,适当运用一些疏风开腠药物,也十分必要。本方还是偏于寒凉的,因此服用本方宜渐渐递加,不宜大剂量骤服,否则很容易出现腹泻、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胃气受伤的证候。一般可以服用三、五天增加一粒,如服药期间胃纳正常,二便无变化,那么便可循序渐增。

  • 10.疤痕疙瘩

赤地利散

(《太平圣惠方》)

[应用效果]治火烧疮,灭瘢。

[组成药物]赤地利二两。

[调制方法]捣罗为末。

[使用方法]以生麻油调傅疮上,以瘢灭为度。

[方药解说]本方专门治疗烧伤的疤痕疙瘩,方中的“疮”字即“创”字。赤地利又名旱辣蓼、山荞麦、五毒草,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品南方各省及四川、山东等省都有生长,药用其根,农历八月采取,洗净晒干备用。本品除有灭瘢作用外,还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可用于痈疽恶疮、蛇虫咬伤、痢下赤白及赤白带下等病。

  • 11.黑痣

藜灰膏

(《太平圣惠方》)

[应用效果]治黑痣生于身面上,宜用此方。大者不过三遍,神验。

[组成药物]藜灰五两。

[调制方法]上以水一大碗,淋灰汁,于铜器中盛,以重汤煮令如黑膏。

[使用方法]以针微拔破痣处点之。

[方药解说]藜俗称“灰苋菜”,用来去痣,须用藜茎,李时珍的经验是用本品“烧灰,和荻灰、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点疣赘黑子,蚀恶肉”(《本草纲目》)。本方仅用一味藜茎,烧成灰,用水淋灰上,取汁,再淋,再取汁,三四遍后,取汁放入铜质容器,然后隔水炖煮,待浓缩到稠厚时取起即成。使用时先用针尖拔破患处,再点以藜灰膏。由于本品具有轻微腐蚀性,因此不宜沾到好肉。

  • 12.赘疣

去疣目方

(《千金要方》)

[应用效果]去疣目,即落。

[组成药物]石灰。

[调制方法]苦酒渍六七日,滴取汁。

[使用方法]点疣上。

[方药解说]赘疣好发于手背及面部等处。由于本病的性质与黑痣不同,但两者的治疗方剂往往可以通用。本方以石灰为主药,因为它擅长腐蚀体表赘生物,据《本草图经》记载:“古方以诸草杂石灰熬煎,点疣痣黑子”,《神农本草经》等书上也有类似记载。苦酒即米醋,具有消坚软积作用,两者配合,效果更显。本方配制简单,使用方便,但要注意两点:一是浓度要适当高一些,才能充分发挥功效;二是要频频点涂,方可较快奏功。

  • 13.皮肤干糙

澡豆(《千金要方》)

[应用效果]主手干燥,常少润腻,神良。

[组成药物]猪胰五具,白茯苓、白芷、藁本各四两,甘松香、零陵香各二两,白商陆五两,蒴藋灰一两,大豆末二升。

[调制方法]猪胰干之,大豆末绢下。上九位为末,调和讫,与猪胰想和,更捣令匀。八九月则合,冷处贮之。

[使用方法]欲用,稍稍取以洗手面。至三月以后勿用。

[方药解说]本方主要用于皮肤干燥,缺乏柔软华润的感觉,同时起到营养和洁净皮肤的双重作用。本品是忍冬科植物,极易繁衍,俗称“接骨草”或“接骨木”,因为它善于治疗跌打损伤,经动物实验证实,本品确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至于本方的调制,将九种药物先分别研成细末,过筛,然后合在一起拌匀,密贮于阴冷处。

  • 14.手足皴裂

手足皴痛方

(《胜金方》)

[应用效果]治手足皴痛,极秒。

[组成药物]川椒四合,猪羊脑髓不拘多少。

[调制方法]川椒以水煮之,去渣;猪羊脑髓挼烂。

[使用方法]手足渍之椒汤中,半夏顷出令燥,须臾再浸,候干涂猪羊脑髓。

[方药解说]本方先用椒汤浸渍,籍以祛寒止痛,并有开腠理,通血脉的作用;然后涂上猪脑髓或养脑髓,可以较快地吸收,使皮肤得到滋润,皴裂可以愈合。川椒是花椒中的上品,效果好,应用时须知道鉴别。本方亦说是僧深的秘方,僧深又称“深师”,是南北朝时宋齐之间的和尚,医名四播,尤其是治疗脚气病,更有独到之处。

  • 15.毛发干枯

猪胆汁洗法

(《普济方》)

[应用效果]洗其发,自然如漆光泽。

[组成药物]猪胆一枚。

[调制方法]取汁倾水中。另以乳香油浸七日外。

[使用方法]以水洗发,干后抹乳香油。

[方药解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猪胆汁“入汤沐发,去腻光泽”,《太平圣惠方》还用它来治疗白发,可见这是一味能去油腻。乌头发的良药。用本法洗头后,再抹上乳香油,更能使头发漆黑光亮。乳香油的配制方法是取纯净的乳香,打成米粒大小,浸入黑脂麻油中,一般乳香与麻油的比例是1:16,过七天之后,就可以取出来应用了。

  • 16.毛发黄赤

发黄方

(《千金翼方》)

[应用效果]治发黄。

[组成药物]腊月猪膏、羊矢灰、蒲灰等分。

[调制方法]和匀。

[使用方法]傅之,三日一为,取黑止。

[方药解说]本方之所以要选用腊月的猪膏,因为不容易变质,猪膏具有滋润毛发,催进毛发生长,使毛发变得乌黑光亮的作用;羊矢灰是一种极好的乌发剂;蒲灰是香蒲全草烧成的灰,能除垢去腻,用在本方中,可使猪脂与羊矢灰充分发挥功效。以上三药配合,可以营养毛发,使原来黄赤的毛发很快地变得乌黑起来。

  • 17.毛发变白

大豆煎

(《肘后方》)

[应用效果]染发须白令黑,黑如漆色。

[组成药物]醋浆、大豆。

[调制方法]上二物,以浆煮豆烂,去豆煮稠。

[使用方法]涂发。

[方药解说]本方曾被隋炀帝的后宫所采用,成了一个宫廷秘方,《隋炀帝后宫诸香药方》这本书中就收载了本方。方中的大豆,是一种补肾行水、调营祛风的药品,它善于乌须黑发;醋浆即米醋,配合黑大豆,可以使白发变黑。本方的调制是先将黑大豆浸泡醋中过一二夜,然后加热煮烂,过滤去渣,再用小火浓缩药液,待稠后即成。使用时先将头发洗干净,等干燥后涂药。

  • 18.毛发脱落

治眉毛脱落方

(《太平圣惠方》)

[应用效果]治眉毛脱落,宜用此方。

[组成药物]莲子草。

[调制方法]捣绞取汁,磨生铁。

[使用方法]涂之,以手揩摩,令药气透内。一日可三两度涂之,为妙。

[方药解说]本方用莲子草捣烂绞取汁,以汁涂眉毛脱落之处,涂时用手指揩擦。必须使药力透达,效果才会显著。生铁的功效,据《日华子本草》说,能“黑鬓发”,用在本方中的目的是要使用长出来的眉毛黑。莲子草能使眉毛长,生铁又能使眉毛黑,长而去黑,那么就毫无遗憾了。此外,眉毛稀薄,也常常使人难堪,可单用莲子草汁涂敷,确有效验。

  • 19.毛发不长

长发方

(《千金要方》)

[应用效果]以洗沐,则发不落而长,甚有验。

[组成药物]麻子三升,白桐叶一把。

[调制方法]麻子碎,白桐叶切。上二味,以米泔汁二斗,煮五六沸,去滓。

[使用方法]以洗沐。

[方药解说]本方原出《肘后方》,孙思邈经过验证,认为确实有效,才把它收入自己的著作中。《太平圣惠方》中有一个“洗头令长发方”,用梧桐叶与大麻仁各半斤,捣碎,以米泔汁一斗,煮至五升,去滓,每日洗头,半月即发长。其实就是本方,只不过把白桐叶换成梧桐叶罢了,可供参考。

  • 20.头痒白屑

治头痒白屑方

(《千金要方》)

[应用效果]治头中风痒白屑。

[组成药物]蔓荆子、附子、细辛、续断、零陵香、皂荚、泽兰、防风、杏仁、藿香、白芷各二两,松叶、石南各三两,莽草一两,马鬓膏、猪脂、熊脂、松膏各二升。

[调制方法]上十八味,父咀,以清醋三升,渍药一宿,明旦以马鬓膏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

[使用方法]用以泽发。

[方药解说]头皮燥痒,搔落白屑,属于风燥的,使用本方极为合适。方中以附子、细辛、续断、防风、白芷、松叶、石南、莽草、皂荚祛风止痒;蔓荆子、杏仁、马鬓膏、主治、熊脂、松膏润燥除屑;零陵香、藿香、泽兰香发去臭。调制时除二膏二脂外,都打成粗末,用米醋跑进过夜,次日早晨捞起沥半干,与二脂二膏合并,以小火煎煮,三上三下,等白芷颜色变黄,离火过滤,其膏即成。平时常用涂发,可以消除头痒白屑。

  • 21.牙齿黄黑

玉池散

(《普济方》)

[应用效果]治牙齿垢腻不洁净。

[组成药物]升麻、藁本。甘松、兰草、香白芷、川芎各一两,细辛、青盐、生地黄、地骨皮各二两,皂角三挺,麝香少许。

[调制方法]上为细末,并入一处,研匀。

[使用方法]每日早晚揩牙,如常用。

[方药解说]本方善于治疗牙齿垢腻不净,并能清洁口腔,所以称为“玉池散”,而玉池则是道家对扣的一种称呼,如《黄庭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官”。以上药物除地骨皮之外,全是芳香药品,因此使用以后,满口芬芳,不但垢腻尽去,牙齿洁净,而且口臭得除,齿痛可防,实为护养牙齿的一个良方。

  • 22.口臭

主口香去臭方

(《千金要方》)

[应用效果]主口香去臭。

[组成药物]甜瓜子。

[调制方法]作末,蜜和丸,如枣核大。

[使用方法]每日空心洗漱讫,含一丸,亦傅齿。

[方药解说]本方在《三因方》中名为“生香膏”,主治“口气热臭”,甜瓜子去壳取仁,研细后加炼蜜调成膏,食后含化。甜瓜古书上称为“甘瓜”,所谓“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曹植《与朝歌令吴质书》),指的就是本品。甜瓜食用后将其子洗净晒干,可供药用,本方即用为主药,它性味甘寒,功能清肺润肠,和中止渴,清肺则渴自止,润肠则中自和,肺胃内蕴之热得以清解,则不仅口臭可除,而且口渴亦随之而愈。

  • 23.腋臭

治胡臭方

(《千金要方》)

[应用效果]治胡臭。

[组成药物]辛夷、芎䓖、细辛、杜衡、藁本各二分。

[调制方法]上无味以淳苦酒渍之一宿,煎取汁。

[使用方法]傅之。欲傅取临卧时,以瘥为度。

[方药解说]本方用米醋浸泡药物一夜,然后再加水适量,煎取浓汁,注意煎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只要临睡之前擦洗干净腋窝,涂上药汁就行。方中所用的五种药物,都具有浓郁的芳香,可以理气,可以活血,可以疏风,可以燥湿,因此对腋臭颇有疗效。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病人不宜食用芸苔、五辛之类。腋臭患者除上述食物不宜食用之外,饮酒对病情不利,必须戒止。经常洗澡,勤换衣服,保持腋窝清洁,也十分必要。

  • 24.黑瘦

肥白方

(《肘后方》)

[应用效果]服尽五升,不出一月,即大能食,肥白,试用之。

[组成药物]大豆黄。

[调制方法]炒,春如作酱滓,取纯黄一大升,捣,筛,炼猪脂和令熟,丸。

[使用方法]酒服二十丸,日再,渐加至三四十丸。

[方药解说]服用本方能增进食欲,使瘦人变为肥白。制法是取黑大豆淘洗干净,加水浸泡,等到外皮微皱,即可捞出,放入竹箩内,上盖湿蒲包,每日淋水一二次,并保持一定的温度,促使发芽,待芽长到1厘米时,在竹匾内摊开,先放有风处吹半干,然后再移至日光下晒干。据《名医别录》记载,本品主治“五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痛,去黑衦,润肌肤皮毛”;刘完素还认为有“补肾气”(《宣明论方》)的作用,足见本品具有很好的补益功效。

这种水果每天只要吃几颗,提高免疫,补气胜似老母鸡!

现在天气依旧比较寒冷,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每到这个时候,有一种常见水果,就被众多养生学者轮番推荐,它历史悠久,既可解馋,又可滋补,甚至和人参齐名;它全身是宝,其果肉可以有效地补脾益胃,果核能够理气止痛,果壳具有收敛之功效。它就是我们常见的龙眼,又名桂圆!

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无毒。甘能入脾,是滋补的佳品。

李时珍云:“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清朝王士雄更是认为它“大补气血,力胜参芪。”

桂圆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班固的《汉书》上就记载了朝廷给前来觐见的远方使者赠送龙眼、荔枝等作为回馈的史实。

又因为桂圆营养丰富,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补气、补血的效果非常好,因此,有“北人参,南桂圆”之称。

益气养血 胜老母鸡

新鲜的桂圆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而桂圆干则方便储存,是作为零食和烹饪配料的优质之选。

虽然二者口感不同,但是无论是干果还是鲜果,功效都一点不差。

1

益气养血

桂圆有益气养血的功效,适合缺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气血耗伤的人服用。

尤其是对于有面色蜡黄、头发干枯、指甲焦脆、恶寒、精神萎靡、容易疲劳等气血不足表现的人群来说,都可以通过食用桂圆以改善不适。

2

养心安神

在众多类型的失眠中,有一种是因为思虑太过,气血不足而导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

针对这种失眠,可以通过食用桂圆来缓解。

《本草求真》记载:“龙眼甘润兼有,既能补脾固气,复能保血不耗,则神气自尔长养,而无惊悸健忘之病矣。”

此外,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还曾用龙眼治好了很多学习压力很大、心慌焦虑、大便出血的学生。

因此,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压力较大不想吃东西,或者是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吃点龙眼都是不错的选择。

3

补脾健胃

桂圆味甘、性平温、无毒,入心、脾、胃经。

桂圆有补脾健胃和加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帮助脾胃产生更充足的气血。

古人赞其: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

因此,胃口不好的人群食用桂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欲,有润肺开胃的作用。

4

提高记忆力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桂圆又名“益智”,实验证明,它确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清代名医王孟英也曾经用“集中神品、老弱宜之”来形容桂圆,认为它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对营养神经和脑组织有良好的作用。

5

抵抗衰老

现代研究表明,桂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且桂圆肉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能辅助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素质等作用。

桂圆壳、核都别扔

除了名声在外的龙眼肉,我们经常会丢掉的龙眼壳、龙眼核也是中药哦。

1

桂圆壳

桂圆壳味甘、性温,归肺经,能祛风、解毒、敛疮、生肌,有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

将桂圆壳煎水外洗,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

另外,由于桂圆壳有祛风解毒祛邪气的作用,取一把龙眼壳,用冷水下锅,煮20分钟,煮得浓浓的喝下去,能预防头晕头风。

2

桂圆核

桂圆核是止血,定痛的良方,对创伤出血的治疗效果尤其好。

《纲目拾遗》中记载:“张觐斋云,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瘢;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

意思就是,家中有儿童的,可以常备几个桂圆核,一旦孩子发生了磕碰外伤,用桂圆核磨粉可以祛疤。

方法:去掉龙眼核外层黑色的皮,将龙眼仁研磨成细粉,均匀地洒在伤口里,可止血生肌;还可用纱布包裹龙眼核粉,覆盖在伤口处,然后胶布固定,可以防止伤口感染。

另外,《本草纲目》记述,取龙眼核6枚、胡椒14粒同研成细末,可用于擦治腋部狐臭。

桂圆怎么吃

桂圆的吃法很多,一般可以生吃、蒸煮和泡茶,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

1

直接吃

一般来说,新鲜的桂圆可以作为水果直接吃,提示但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

如果是晾制好的桂圆干,不妨试试下面这种补益心血的方法:

取干龙眼一枚,在嘴里去核取肉,然后细细嚼成膏,和口中津液一起咽下,像这样一共吃九枚。

分别在凌晨5点左右、上午、下午、临睡前各吃一次,每天吃四次,连吃一个月。

《冯氏锦囊秘录》中载此法是“取坎填离之法,劳症者,勤行一月,无不愈者,方士秘之。”

2

入膳吃

桂圆红枣莲子汤

材料:桂圆8颗、红枣10颗、莲子20颗、银耳3朵、红糖15克、清水1升。

做法:银耳泡发,去除黄根,莲子泡发。将桂圆肉、红枣、莲子、银耳用清水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倒入1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继续炖煮20分钟。煮好后,趁热加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心脾、治脾虚泄泻、虚肿,补气血,安神,治失眠、健忘、惊悸的功效。

代参膏

做法:取桂圆肉30克,白糖3克,共置碗中,放笼中蒸之。

功效:补益气血,可与人参、黄芪相媲美,故被称为“代参膏”,适合于老幼和体质虚弱者。

圆肉甜蛋羹

做法: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再加进炒好的黑芝麻20克,共同煮沸10分钟,打入2个荷包蛋,加红糖或白糖适量,煮至蛋熟即可。

功效:补心养肾。适用于心肾不足、精血亏虚的的心悸、失眠、烦躁的人群。

桂圆枸杞鸡肉汤

做法:取桂圆20克,乌骨鸡500克,枸杞子15克、玉竹10克,精盐适量。乌骨鸡洗净、切块、焯烫后捞出入锅,再将桂圆、枸杞、玉竹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然后再改小火慢炖4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养生,补益气血。

3

泡着吃

桂圆冰糖茶

做法:取桂圆肉25克,冰糖10克。把桂圆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每日1剂,随冲随饮,随饮随添开水,最后吃桂圆肉。

功效: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

龙眼酒

做法:取桂圆肉250克,白酒500毫升。将龙眼肉干放进瓶中,注入白酒,密封保存,百日后可开封饮用。每次饮用15~30毫升,每日1~2次,连服数日。

功效:有养心、健脾、安神的功效,尤善治思虑过度、心脾亏虚、心悸失眠。

适合人群:适合终日思虑、心血亏虚、心神不宁、心悸失眠、食少体倦、面容憔悴萎黄者饮用。

注意:湿盛中满、内有痰火者及孕妇不宜。不宜饮酒者慎服。

怎样才能吃桂圆不上火?

①适当使用,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桂圆可以少吃一点,通常每天吃五六个桂圆是不会上火的。

②与菊花、西洋参等降火食材搭配。将桂圆与菊花、西洋参等养阴清热的药物一起煮食,既可补气血,又可改善或避免上述上火症状的出现。

③一些人群不宜食用。

桂圆的两大禁忌

从中医角度来说,桂圆性温润而腻滞,所以热性体质、阴虚火旺及舌苔厚腻者不宜食用,患有胃肠肝胆疾病、代谢疾病以及急性发热、急性肠胃炎的患者都不宜食用桂圆。

1热性体质不宜吃

龙眼性偏温补,多吃容易上火,故不适合热性体质者;

肠胃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也不宜吃;

因龙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合适食用。

2烟熏龙眼不宜多吃

烟熏龙眼,燥性增加,不仅破坏了补脑安神的功效,而且吃后更易上火,故建议食用新鲜或者晒干的龙眼干。

冬季节是吃龙眼的好季节,尤其是现在,天气寒冷,不少人容易因四肢血液循环差而出现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症状,此时适当吃点桂圆,能够有效补气补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

来源: 约见名医

吃完桂圆,核不要扔,主任医师教你用桂圆核,敛疮生肌不留疤痕

讲到龙眼、桂圆,相信有很多朋友都爱吃,一听到这个就得“流口水”。平时我们吃桂圆,剥完皮,往嘴里一扔,然后把核和果肉一分离,就直接把核给吐了,只留下满嘴的清甜。但其实,桂圆的核也是有大用的,大家可以留着,千万不要扔!#品质医声超能团##健康真相馆##真相来了#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白广德主任医师告诉我们,桂圆核是一味中药材,有妙用,可以用桂圆核来治疗外伤,治愈速度快还不会留疤。

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桂圆核仁可“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痕;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桂圆核具有敛疮生肌、去瘢痕的功效。

我们该如何使用桂圆核来治外伤不留疤呢?

我们首先把桂圆核外面的黑色外壳给去掉,取出里面的仁,把它放在钵中研磨成细粉。要是我们哪里受了外伤,直接把细粉轻轻地撒在伤口上就可以了。我们也可以在撒上细粉,敷完后,覆盖一层纱布,用胶布固定,这样能防治空气中的细菌感染。

这样就能够达到止血生肌的作用,而且愈合之后不会留下疤痕。

除此之外,桂圆有理气止痛、止血、收湿等功效,可用于疝气疼痛、疥癣、湿疮等。可散风邪风,治心虚头晕、耳聋、眼花。可温肾利尿,止血定痛,理气化湿,甚至还可以用于治疗瘰疬、腋臭。

大家下次吃完桂圆,桂圆核就千万不要再随便扔掉了。

@品质医声@芒果医声@红网医声@头条健康情报局

编辑:钟轶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