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珍@活法儿
三伏暑热,公交、地铁、电梯这样相对密闭的环境是我最不愿意待的地方,要是遇上身上散发异常臭味的人,真是有苦难言。如果是汗臭还勉强能接受,要是遇上腋臭,简直能憋死人。
我想,闻味儿的人难受,散味儿的人心里也不好过,谁愿意让人嫌弃呢,还是得想办法调理啊。
汗臭与腋臭的区别汗臭
汗臭是一股酸臭馊味,只有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并不像腋臭的异味是持续散发的。汗本身并没有气味,其中水分占了99%,但在出汗后高温潮湿的皮肤表面,与细菌混合才产生臭味。最常出现汗臭的部位为腋窝、脚部、腹股等细菌容易积聚的地方。
腋臭
腋臭有一股野狐之气,所以也叫狐臭,非常刺鼻,味道也较强烈,是由腋下大汗腺分泌,而且是持续发散的,在出汗后更明显。
腋臭有遗传性,若父母都有腋臭,则小孩有八成机率会被遗传,若父母仅一人具有,仍有五成机率会有腋臭困扰。而且腋臭也受荷尔蒙、情绪等因素影响,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出现体味,也会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压力大时,加重腋臭程度。
腋毛上有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异常油腻物或伴有粘黏的液体,衣服上容易有淡黄色的痕迹。
另外,许多有腋臭的人都是油耳朵(耳屎湿性黏粘糊性),还因汗腺过于发达而多汗,经常是汗臭腋臭同时并存。
汗臭是因为出汗太多,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前胸等,属热象,多因肝虚内热或心经有热。除汗臭,讲究个人卫生很重要。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水或洗澡换衣服是避免汗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洗澡后可以在腋窝处拍上爽身粉,腋毛多的人要勤剔腋毛,保持皮肤干燥,减少细菌繁殖。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食疗,或找有专业的医生调理体质,减少出汗。
肝虚内热
肝胆二经分布在两胁,热邪郁积在体内,迫使津液循经出于腋下、腹股沟等,夜晚要比白天出汗多,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脸色无光泽,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调理宜滋阴,柔肝,清热。
取红枣10枚,乌梅7克,浮小麦15克,用纱布包包好煎煮,加糖调服。每日1次,连喝半个月。
心经有热
心经有热,心火循经上冲,薰蒸心液从腋下溢出。腋下频频出汗,烦躁,口干喜欢喝水,如果神情不安时出汗加剧,多有心气不足的现象。调理可常饮莲心黑豆小麦汤,以清热、养气血为主。
黑豆30克,浮小麦15克,莲子心2克,一起煮水喝。莲子心专门入心经的,清心火,引热下行,搭配黑豆补肾滋阴、补血,清热解毒,浮小麦止虚汗,养心安神。
腋臭:气血不和在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狐身候》提到:「人有气血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小儿多是乳养之人先有此病,染著小儿。」狐臭的原因一是遗传,二是生活习惯导致气血不和,加重腋臭。
湿热黄汗
多因过食辛甘肥腻致湿热内生,又或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以致湿热郁积体表,而诱发或加重腋臭。特点是腋窝汗出黏热,色黄散发臭味,还伴有心烦,口渴,大便粘马桶等。调理应清热利湿,养血通滞。
冬瓜750g(连皮)、鲜荷叶1张,加清水2500ml煮一小时,当茶频喝。冬瓜连皮一起清热祛湿效果更好,配上解暑清热,升发清阳的荷叶,能减少暑热,又能排出湿热之毒,有助于促进气血畅通。
阴虚内热
常见长期熬夜、三餐不规律的人,即便戒除肥甘厚味的饮食,吃一些清热利湿功效的食品,腋臭也没有改善。这种情况主要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阴虚内热,腋下散发臭气,多汗,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失眠,大便干结,平时可能伴有脾胃问题。调理应养阴,清热,敛汗,推荐生地黑豆水。
枸杞5g、生地3g、黑豆30克,加入锅中一起煮水喝。养阴清热,滋肾补血,对阴虚内热所致口渴咽干,烦热、多汗有很好的作用。
绿豆薄荷,天然止汗
腋臭除食疗、注意个人卫生外,还可以自己做一些止汗剂。
将绿豆粉炒至微焦,并加入少许薄荷粉末,来取代痱子粉,洗完澡待皮肤干爽时用。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用,可减轻皮肤搔痒及红肿,将其少量轻扑于腋下,不但能立即减少汗量,更可藉其清热利尿功用来清除体内多馀湿热。
如果觉得麻烦,那就买藿香正气液用吧,藿香正气液擅长祛暑湿、解表祛湿,而且味道也有助于芳香化湿,这个对腋臭真的有用,每天早晚用棉球占湿了擦腋窝,当天就能感觉到味道淡很多。
香皂去臭,或有奇效
每日早上,洗净腋部擦干后,用一块香皂,最好是手工皂,将皂面稍加湿润,轻轻涂抹患处,即可保证全天之内无臭味,效果奇好。
如果运动前这样做,可保证在出大汗的情况下,也不致出现腋臭。腋臭比较轻的人,只要坚持每天抹一两次,几个月后就会好,或着至少保持一二周内不用涂也不发臭。腋臭重的人就需较长期地坚持。记住切勿用碱性过强的洗衣皂涂抹,会伤皮肤。
仙草炖鸡,暑夏调补
仙草鸡特别适合夏季调补,对湿热或虚火引起的腋臭都有益。仙草具清热消暑功效,再配合鸡肉能补气益脾,不伤脾胃又可清热利湿。
【食材】
土鸡1只,仙草干2两,红枣6粒,枸杞20粒,盐适量
【方法】
1、将土鸡洗净、去除内脏,放入陶盅里。红枣洗净,用刀子在每一粒红枣边缘稍微切开,也放入陶盅里。
2、仙草洗净,放入另一个锅里,加入跟仙草同高的水量,煮约30钟,仙草的味道都释放出来後,把仙草渣滤掉,留下仙草汁备用。
3、将仙草汁、枸杞也放入陶盅里,一起炖煮约1~2个小时,等鸡肉完全熟透并入味,最後再加入调味料即可上桌食用。
作息规律,饮食甘淡
作息正常且规律运动最能改善体内气血和谐,对于改善腋臭是最佳秘方。同时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因辛辣与肥腻荤腥的食物会加重体内湿热,也容易造成脾胃负担,影响体内气血和谐。
多食用甘淡食物,例如:薏苡仁、鲫鱼、绿豆、冬瓜、赤小豆、豆腐白萝卜、马齿苋、白菜等。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湿、燥、火是正常存在的六气,只有在气候异常变化,或者人体正常抵抗力下降的才会导致成为邪气致病,有句话是“湿邪在,白病害;湿邪除,百病无”,所以我们要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有湿气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来一 一对照都有哪几种湿气
1、脾湿
症状:肢体的困重,头有昏沉感,睡醒后乏力,由于湿邪它侵犯人体以后,形成了痰湿,也会阻碍肺气,有肺病的人会出现哮喘,咳喘有痰,这就是脾湿的症状。忧思伤脾,比如说工作太晚或者熬夜、或者整天思考事情,用脑过度有可能造成脾的运化失常,导致食欲下降,然后全身的困倦无力。
2、肾湿
肾湿是指的湿邪侵犯了肾脏,当痰湿侵犯了肾以后,导致了腰中空冷如坐水中那种感觉,重如戴五千钱,这是我们古文中就有记载的,就是指这种寒湿侵犯了肾导致的肾浊病。因为脾湿以后产生了湿,会影响脾的健康运转,严重的时候就营养脾阳的升腾,这时候就会牵扯导肾,导致脾肾阳虚。
3、肠胃湿
症状:消化不良、大便的稀溏或便秘都有可能是这种脾胃湿滞导致的,因为中医说,大肠是和肺相为表里的,大肠和肺都是喜润的,害怕燥的,所以说肠胃的湿热,它有可能会反应到皮肤上的一些症状例如皮炎、湿疹这些病症。
4、肝胆湿
肝胆湿主要表现在胁肋的胀痛,在人体的两侧,中医叫胸胁,胸胁是循着肝经上来的,肝经要从足走腹的时候要绕阴气,所以会出现外阴的瘙痒或者白带的异常,也是肝胆湿热导致的。
有时候简单的饮食搭配,就能达到清热祛湿的功效。推荐4款简单的饮食方帮助大家
1、荷叶 鸡 草寇 陈皮
鲜荷叶2大张,母鸡1只,草寇30克,陈皮15克,胡椒,盐,料酒适量。
先将母鸡去毛和内脏并洗净,将盐、胡椒、料酒在鸡表面,腹内揉搓均匀,将草寇、陈皮装入鸡腹中,整鸡用荷叶包好入锅,隔水炖煮至鸡肉烂熟。
陈皮、草寇、荷叶健脾化湿、消痰的力量非常好,所以得了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也非常适合。荷叶有芳香的味道,蒸出来的那个鸡具、有荷叶的芳香,非常的好闻;里面加了草寇,有燥湿健脾、湿胃止呕等作用;加上了陈皮就有芳香理脾行胃,还有化痰祛湿这个作用,此款药膳非常适合补气养血、清热利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气血不足、身体肿胀、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人群。
2、丝瓜 山药
丝瓜络在中医就是一味药材,我们也会在中药里用上,比如说经络不通,有那种痰湿瘀滞要加上这味药。
把山药洗净切块,给它放在锅里面,加水以后煮大约30分钟左右再加上丝瓜,切好的丝瓜块,只要5~6分钟就可以了,稍微放点 油 盐即成。山药本身有健脾利湿功效,而丝瓜可以淡肾利湿,两者一起达到健脾淡肾功效。
3、竹叶茶饮
我们习惯夏天的时候会喝点菊花茶,反正喝一些这些祛火的茶,其实可以喝一些竹叶茶,把它就是取一小撮,然后泡在水里,像喝茶一样,竹叶中医来讲也是一味药材,淡竹叶,可以通小便,对于湿热导致的小便不畅,中医讲是那种淋症,这种泌尿系统的感染都可以配上淡竹叶,它是清除心火,对于心烦的病人都适用。注意的是竹叶偏寒,喝的时候不要大量饮用,适可而止。
4、茯苓 母鸡
母鸡肉150克,茯苓50克,葱末、姜末、盐各适量。鸡肉洗净剁成末,茯苓烘干,研细粉。鸡肉末,茯苓粉、葱末、姜末放入蒸碗中,加适量清水,入锅隔水蒸熟。
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腺嘌呤等成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治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水肿尿少、心神不宁等。母鸡能温中补脾,滋补血液;两者结合具有健脾和胃之功。
夏天你有哪些祛湿的好方法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哦!
养生就在生活中,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黎老师说健康!(*^__^*)
中医认為腋窝出汗属热象,多由肝虚挟热或少阴挟热所致。肝胆二经分佈於两胁,热邪内鬱,迫津循经出於腋下,故主要责於肝胆。另心经有热,心火循经上冲,薰蒸心液从腋下溢出。中医治疗以清热,调理臟腑经络為主。#超能健康团#
肝虚内热#头条健康#
腋下汗出,夜晚尤甚,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口乾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治法為滋阴,柔肝,清热。#健康乐享官#
举例方剂:一贯煎加知母、黄柏、煅牡蠣、麻黄根
心经有热#健康知识#
腋下频频出汗,烦躁,口乾欲饮,小便痛,舌红或生舌疮。中医治法為清热利湿。
举例方剂:导赤散
另外,若患者每於神情不安时加剧,多属心气不足,宜养心益气,用生脉散等可收敛汗液。#健康好物大赏#
腋臭辨証论治
根据中医理论,身体气味由父母遗传决定。体臭是汗孔泄出的一种浊气,表示体内气血不和,同时感受了湿热之毒,薰蒸於体表,以致臭秽难闻。过食辛甘肥腻致湿热内生,又或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以致湿热内鬱,都是重要诱因。腋窝、阴部、乳晕等都是肝胆经脉循行区域,因此与之关係密切。中医治疗以芳香化浊、解毒除秽為主。
湿热黄汗
腋窝汗出黏热,色黄散发臭味,还伴有心烦,口渴,大便不爽,瘙痒,舌红苔黄,脉浮或滑。中医治法為清热利湿,养血通滞。
举例方剂:茵陈蒿汤加黄芪、白芍、桂枝、苦酒(醋)
阴虚内热
腋下散发臭气,多汗,心烦,手足心热,口乾,失眠,大便乾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治法為养阴,清热,敛汗。
举例方剂:生地麦冬饮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