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
【概述】.
腋臭又称为狐臭、臭汗症等,是由患者腋窝、外阴等部位的大汗腺(又叫顶浆腺)过度异常分泌排泄的汗液,脂肪酸比普通人高,呈淡黄色,较浓稠;脂肪酸达到一定浓度, 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
正常大汗腺的分泌每个人都有,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体味,但是如果大汗腺异常过度分泌,这种体味过于浓厚,就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因为腋下是大汗腺分布最多的部位,所以狐臭最常见的部位是腋下。
大汗腺的分泌一般是在青春期性腺开始发育之后才会分泌增多,所以狐臭大部分是青春期左右开始出现。
【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腋窝、足部、外阴部、肛周及女性乳房下等汗液不易蒸发的 部位,而以腋臭最为常见。
特殊臭味天热汗多时明显,开始发生于青春期,青壮年时期最为严重, 老年时逐渐减轻,女性多见。
【检查】
目前无特殊有效检查方法,腋下闻及狐臭味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1.药物注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局部皮下和皮内注射。
2.手术治疗:小切口真皮血管网皮瓣大汗腺剪除术。
图1-5:我们的手术展示,图6-7门诊遇到的其他淘汰手术方法
我们的方法,刀口设计与腋窝皱纹重叠,疤痕隐蔽美观
正如我的开篇科普文章《面对当今腋臭治疗的信息泛滥,患者该何去何从?》里所提到的,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当获取医疗讯息变的越来越容易时,辨别和梳理这些讯息,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则显得越来越困难了。由于环境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出现腋臭的症状的儿童逐年增多。家长们抱着为孩子负责任的心态希望早发现早治疗,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毕竟不是专科医生),常常是好心办了坏事。
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个人体会,首先我想明确的一点是:儿童时期的腋臭是无法根治的。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和青春发育期的提前导致儿童时期出现了腋臭症状,但是在这一期间汗腺处于增生状态,无论通过何种方法去除汗腺仍有复发的可能。但是无法根治不等于就是不治疗。那么这个阶段的家长们能够为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1心理干预
年幼时的心理阴影会对个人的成长甚至性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许多成年人自闭不合群的性格可能是源于年幼时由于自身的缺陷被周围小朋友排斥,嘲讽导致的。儿童腋臭患者中许多程度并不严重,除了常洗换衣物,保持腋下干爽外,无需特别处理。所以个人认为比起对于儿童腋臭症状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心理干预。这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反复引导和告诉小朋友这是非常自然的常见现象。家长们切勿当着孩子的面相互埋怨,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厌恶和焦虑的情绪,过分粗放或者溺爱型的干预方式在国内十分普遍,但是对于孩子的身心皆是有害无利。当孩子有异味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处理(如擦洗、清洁消毒)和适当的引导关心才是正确的干预方式。
2药物治疗
对于异味明显的儿童,通过一些止汗露或杀菌剂的使用,大多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期使用含止汗、杀菌作用的外用药,不可避免的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性,带来腋下皮肤干燥、退屑、缺乏弹性及色素沉着。因此建议在除了易出汗的公共场合外,尽量避免长期连续使用,且应尽量选择比较温和的外用药为宜。通常来说杀菌效果明显,用药间隔周期较长的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会比较大,但效果会好一些,日用型止汗露则相对温和,当然效果也相应差一些。
3
注射治疗
研究证明: 将肉毒素注射用于腋臭治疗确有很好的效果。其通过抑制大汗腺的分泌而达到控制异味的作用。一般单次注射可以抑制腋下汗腺分泌达4-6个月。,现今的临床证据并未显示明显的毒副作用。但由于需要反复注射,所以不推荐年龄过小的儿童患者。12周岁以上是较好的注射年龄。注射疗法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对后续治疗没有影响,逐渐成为了手术前较为理想的过渡疗法。
4微创治疗
在这个年纪选择微创治疗,一种注定会复发的治疗方法,这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起初我是反对的。但看到许多的儿童及青春期患者因为严重的异味导致生活、社交以及学习都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肉毒素注射尚不普及以及费用高昂的情况下,我也渐渐开始接受了这样一种折中的选择。即在较小的创伤下,极大地减轻患者的异味,等到患者满足了手术根治的年龄,再通过手术根治腋臭。但在国内,微创治疗的选择面实在太广,方法和种类也琳琅面目,家长一定要谨慎选择,以免为后续治疗造成麻烦。
5手术
在年满16周岁之前,基本不要考虑任何类型的手术治疗。
腋臭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儿童时期出现了腋臭的症状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正确的引导十分关键,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但从我接诊的患者来看,家长们往往忽视对于小孩的心理干预,偏好把”皮球”踢给医生,或者当着我的面指责小孩,最后往往以一句”医生也说了治不好的”作为他们对小孩关心的结尾。在此,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对此引起重视,运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引导他们。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引导是首位的,治疗则放在次要位置。而对于治疗来说,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正确方法才是获得满意效果的保证。家长朋友们切勿操之过急,盲目跟风,多了解多咨询是合理选择的前提。在这个阶段从某种角度来说,不治疗好过于乱治疗。
作者信息
刘正尼医生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疝与体壁外科、腋臭手术专科。
天方腋谭医生集团高级合作伙伴、签约手术专家。
天气一炎热,拥有着一副姣好面容、迷人身段的莉莉,却特别害怕出门,更不敢在人多的时候挤公交车。
上班时更是小心翼翼的,因为自己汗湿的腋窝总会发出难闻的气味,深怕旁人察觉到而表现出厌恶的样子。
为了掩盖自己身上浓重的臭味,莉莉想尽了各种办法,依旧无济于事。只要一出汗,恼人刺鼻的臭味就散发出来,在公众场合更是显得非常尴尬。
后来莉莉才知道身上这种怪味,在医学上被称为“臭汗症”,俗称“狐臭”。
事实上,生活中像莉莉这样受狐臭困扰的人为数不少,尤其是分泌旺盛的年轻人,更是狐臭的易发人群。
对于这种刺鼻的体味,老一辈人这样流传道:是因为自己或家里人曾经无意间碰到过狐狸或者摸到过狐狸后才被传染上的。当然了,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为什么人类会有“狐臭”?由于人腋窝处的这种刺鼻的体味,很像狐狸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狐臭”,不过其发生跟是否碰到或摸到过狐狸可是没一点关系。
狐臭其实是一种体臭,在出汗时气味尤其浓烈,这种恼人的怪味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人体身上大大小小的汗腺多达数百万个,主要分为两类:小汗腺和大汗腺。
其中小汗腺几乎遍布全身,大约占汗腺的九成,一般在手掌、足底、面颊这些地方。小汗腺排出的汗液是无色无味的弱酸性物质,主要成分是水,几乎没什么味道。
而大汗腺(也被称为顶浆腺),主要集中分布在腋下、胯下、腹沟处等,排出的汗液除了水之外,还含有各种蛋白质和脂肪酸。
其实多了这些物质,分泌出来的汗液也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味道。
然而别忘了,我们人体表面的细菌数量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像腋窝这种部位褶皱多,通风不好,还有许多腋毛,更是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如此一来,大汗腺的分泌物被体表的细菌分解后,生成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发酵腐败后散发出一种辛辣刺鼻的臭味,也就是“狐臭”。
简单来说,这种刺鼻的怪味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汗腺的分泌物,而是汗水太多,体表的细菌把汗水给“弄馊”了。
看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一脸疑惑,汗腺人人都有,细菌每个人身上也有,为什么有的人却没有狐臭呢?重点来了!
没狐臭的人都是“基因变异者”其实在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确实人人都有狐臭,可以说,在当时有狐臭的人才是正常的,没有狐臭才会被人家笑话。不过,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根据资料记载,大约在2000代以前,人类祖先从热带非洲走向温带亚洲,在进化演变过程中,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一个“掌管”大汗腺分泌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变少,小汗腺成为排汗的“主要角色”。
这便意味着,体表细菌的生长条件也变差了,人体的“清爽基因”横空出世。因此,没有狐臭的人其实都是“基因变异者”。
而这个突变基因人群大多分布在东亚,在中国人当中就占了95%左右,这个“清爽基因”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摆脱了被怪味困扰的命运。
我们的邻居韩国,大约有90%的人也是这个基因突变的受益者,而日本人运气相对差点,只有84%的人是“基因突变者”。
在欧美国家,大多数人仍然保留着人类祖先身上这个十分原始的味道,仅有10%的白人以及0.5%的黑人没有狐臭。
倘若有机会接触到外国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基本都有一股浓浓的香水味,大多数是为了掩盖身上那股令人不太愉悦的异味。
此外,有日本学者对狐臭做过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有狐臭的人和没有狐臭的人都要大汗腺,但是在数量、质量以及位置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有狐臭的人群,大汗腺都特别发达,分泌功能比较旺盛,数量显著多于没有狐臭的人,而且在表皮下的位置也比一般人要深。
或许还可以这样理解,狐臭者的基因更接近祖宗,只是在时代文明的变迁里,让这种气味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异味。
狐臭会传染吗?怎么消除?狐臭其实不具有传染性,却有明显的遗传性,与人体第16号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相关, 一般来说,家里人有狐臭,下一代出现狐臭的概率也大一些。
科学研究发现,有湿润耳垢的人,更容易产生狐臭,这是因为耳朵和腋窝一样,都含有大汗腺。
在我们国家,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狐臭,从而导致国人很在意狐臭的味道,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想方设法地去消除,甚至有的人会因此形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而在发生概率较高的西方国家,他们认为有狐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当做一种病。
由于大汗腺在青春期前尚未发育成熟,没有分泌功能,故而不会发生狐臭。而到了青春期,大汗腺结构发育完整、数量增多,狐臭也就散发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没有狐臭,长大却有的原因。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根除狐臭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手术,不过狐臭除了来自腋下,身体的其他地方也会散发出体味,想要奢求一点体味也没有,目前是不太可能了。
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多运动、少吃刺激性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异味。
--END--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