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女孩子若是患有狐臭、腋窝多汗症,简直苦不堪言,该案或许有所帮助。
狐臭腋窝多汗症
作者/矢数道明
30岁未婚妇女,为治疗狐臭而来院。听其主诉,从14岁起,即开始腋下出汗,自己感到其臭气难闻。经皮肤科治疗不愈,并说此病做手术亦徒劳,甚为悲观,拒绝结婚。患者肌肤洁白,肥胖,皮肤肌肉松软,虚胖,面颊潮红似苹果。初诊时2月下旬余寒虽烈,但从其厚毛衣上一看就知道必定濡湿变色。脱掉上衣,有数条汗液从腋窝流出。冬夏皆如此,夏季更重,不敢到人前。其他自觉症有全身倦怠、动悸不眠、肩酸痛、下半身冷、喝牛乳不久变胖等。
余诊之为风湿所致之防己黄芪汤证,即与此方。于是开始服药,翌日起大量排尿,出汗减少,自己亦甚感惊奇。服至5日时,已不担心腋窝出汗之苦。患者如同复活似地喜悦,因担心夏天再犯,半年期间服药到7月,在严酷暑夏季亦无变化,曾经苦恼15年之腋窝多汗症完全治愈而停药。(《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患者存在两个疾病,即腋臭与腋窝多汗症。腋臭是腋窝大汗腺分泌的臭味物质,或分泌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臭味。腋窝的大汗腺属于顶浆分泌腺,其分泌功能在青春期开始活跃,青壮年时达到顶峰,老年阶段则减退。其分泌物多脂,呈油性黏液性,被细菌或酵母菌分解成短链脂肪酸与氨,这是臭味的主要成分。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大汗腺。腋窝多汗症属于局限性多汗症。通常在焦虑、兴奋等紧张情况下出现。
患者“面颊潮红似苹果,可能存在交感输出增加的因素。从“脱掉上衣,有数条汗液从腋窝流出”来看,患者属于重度多汗症。因此,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多汗症,而不是腋臭。
“肌肤洁白,肥胖,皮肤肌肉松软,虚胖”,这是标准的防己黄芪汤体质。“全身倦、动悸不眠、肩酸痛、下半身冷”,这些都是伴随症状。“于是开始服药,翌日起大量排尿,出汗减少”,那么,大量排尿与出汗减少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是排尿之后组织间隙水分减少,影响了汗腺分泌吗?如果是这样,那么,选用其他具有利尿作用的处方也应该有效。显然,这个猜测不成立。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防己黄芪汤干预了汗腺的分泌,先是出汗减少,后オ有尿量增多。汗与尿是水液外出的两个途径,汗多则尿少,汗少则尿多,但反之未必亦然,尿量多,汗液不一定少。因此,大量排尿是汗出减少的结果。另外,腋窝多汗症治愈后,腋臭是否也治愈?案中没有明示,推测也应该有所减轻。
狐臭腋窝多汗症
作者/矢数道明
30岁未婚妇女,为治疗狐臭而来院。听其主诉,从14岁起,即开始腋下出汗,自己感到其臭气难闻。经皮肤科治疗不愈,并说此病做手术亦徒劳,甚为悲观,拒绝结婚。患者肌肤洁白,肥胖,皮肤肌肉松软,虚胖,面颊潮红似苹果。初诊时2月下旬余寒虽烈,但从其厚毛衣上一看就知道必定濡湿变色。脱掉上衣,有数条汗液从腋窝流出。冬夏皆如此,夏季更重,不敢到人前。其他自觉症有全身倦怠、动悸不眠、肩酸痛、下半身冷、喝牛乳不久变胖等。
余诊之为风湿所致之防己黄芪汤证,即与此方。于是开始服药,翌日起大量排尿,出汗减少,自己亦甚感惊奇。服至5日时,已不担心腋窝出汗之苦。患者如同复活似地喜悦,因担心夏天再犯,半年期间服药到7月,在严酷暑夏季亦无变化,曾经苦恼15年之腋窝多汗症完全治愈而停药。
注解体会:
患者存在两个疾病,即腋臭与腋窝多汗症。腋臭是腋窝大汗腺分泌的臭味物质,或分泌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臭味。腋窝的大汗腺属于顶浆分泌腺,其分泌功能在青春期开始活跃,青壮年时达到顶峰,老年阶段则减退。其分泌物多脂,呈油性黏液性,被细菌或酵母菌分解成短链脂肪酸与氨,这是臭味的主要成分。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大汗腺。腋窝多汗症属于局限性多汗症。通常在焦虑、兴奋等紧张情况下出现。
患者“面颊潮红似苹果,可能存在交感输出增加的因素。从“脱掉上衣,有数条汗液从腋窝流出”来看,患者属于重度多汗症。因此,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多汗症,而不是腋臭。
“肌肤洁白,肥胖,皮肤肌肉松软,虚胖”,这是标准的防己黄芪汤体质。“全身倦、动悸不眠、肩酸痛、下半身冷”,这些都是伴随症状。“于是开始服药,翌日起大量排尿,出汗减少”,那么,大量排尿与出汗减少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是排尿之后组织间隙水分减少,影响了汗腺分泌吗?如果是这样,那么,选用其他具有利尿作用的处方也应该有效。显然,这个猜测不成立。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防己黄芪汤干预了汗腺的分泌,先是出汗减少,后オ有尿量增多。汗与尿是水液外出的两个途径,汗多则尿少,汗少则尿多,但反之未必亦然,尿量多,汗液不一定少。因此,大量排尿是汗出减少的结果。
“狐臭”在传统医学中被称为“体气”、“狐气”、“狐燥” 等,许多中医古籍对其病因病机、治疗用药都有所记载。首先,正如《杂病源流犀浊》所记载:“腋臭,漏液,皆先天湿郁病也”,传统医学认为腋臭多与先天因素有关,认为“其症多禀乘于父母,秽浊之气由腋下而出”; 其次,传统医学认为,由于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环境等的不同,多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天气闷热、 多汗等原因造成造成“湿热之邪内蕴”,浊气”外排于体表,是造成腋臭的主要原因。这两点与之前所提到的现代医学对腋臭病机的认识是相互印证的。
在治疗思路上,中医认为应当排除湿热,同时调理个人体质。可一边用特效中药,祛邪杀虫,同时辨证论治,以化湿泄热等思路进行治疗。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狐臭难题,以防疾病复发。
唐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有天生胡臭者,为人所染胡臭者,天生臭者难治,为人染者易治。”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有腋下胡气之目,李时珍《本草纲目》亦引之。以后历代医家如朱丹溪、李时珍均对本病有所研究, 如《本草纲目》对本病的疗法竟达四十一种之多。祖国医学认为腋臭之发病, 系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并指出脐、腹股沟、肛周等均可发病。前人的这些认识和治疗经验确是难能可贵的。
而医圣张仲景家传的《久积良方》中则记载了以红粉、枯矾、石膏、龙骨、丁香五味中药材制作腋臭粉的组方。
君药:红粉、枯矾,止痒杀虫,辟秽除臭。
臣药:石膏、龙骨,清热敛汗、祛腐生肌。
佐药:丁香,行散滞气,除秽消肿。
诸药合用,直达病所,清热祛湿,辟秽排浊,共奏祛臭之效。
将药粉涂于腋下,通过导管,迅速渗透进大汗腺,化湿、泄热,打通淤积的通道,调控大汗腺的分泌,在药效持续期间,将大汗腺的分泌物调整到常人水平。
通过对症下药,找到科学、安全、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体味问题,才能持久通透清爽,重获自信人生。
传统医学认为狐臭多与先天因素有关,认为“其症多禀乘于父母,秽浊之气由腋下而出”; 其次,传统医学认为,由于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环境等的不同,多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天气闷热、 多汗等原因造成造成“湿热之邪内蕴”,“浊气”外排于体表,是造成腋臭的主要原因。这两点与现代医学对腋臭病机的认识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在治疗思路上,中医认为应当排除湿热,同时调理个人体质。可辨证论治,以化湿泄热等思路进行治疗;而医圣张仲景家传的《久积良方》中则记载了以五味中药材制作腋臭粉的宝贵组方,通则不臭,持久清新。
狐臭一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该病虽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但因腋部的特殊臭味,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严重可危及患者心理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大汗腺的分泌异常导致。在天热出汗后最明显,可同时伴有色汗(以黄色多见),少数患者外阴、肛门和乳晕等部位也可累及。多数患者有外耳道耵聍,俗称“油耳”。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有遗传特点,青春期最为明显,老年期有减轻或消失的趋势,月经和妊娠可使腋腺分泌活跃而加重。
成分:皂角200g(打细粉,单包),紫硇砂、密陀僧、明矾、铜青、白附子、辰砂各50g。6味药全部混合打粉,越细越好,利于吸收(至少能过80目筛子)。拟名为“七物祛臭散”。
使用方法:先取皂角粉20g放在砂锅里,加约2L水,煎30min。外洗数次,不要擦干皮肤,根据腋下大小取适量6味药的混合药粉,敷在局部(药粉很薄一层,太多会瘙痒),然后用透气纱布,或者清洁棉布等包好,防止药物漏出。
使用时间:每天晚上开始敷,早上拆掉。每日1次,每日使用,连续数日。
本方是外用药,直达病所,快速祛邪杀虫。而中药内服相对所需时间较长,外用药相对内服中药,有物美价廉,起效快的优势。而西医常采取手术,但有复发情况,同时术侧肩关节活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腋臭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易感染,手术后一旦感染多数会形成瘢痕,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可见中药外用比手术也有不少优势。
综上,若要从中医思路治疗狐臭,可一边用中药,祛邪杀虫,同时针灸或者中药内服辨证论治,主要从肝、胆和胃三经着手,补血疏肝,健脾化湿,清胃泻热等思路进行治疗。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狐臭难题,以防疾病复发。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