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做完狐臭手术发炎囊肿(做完狐臭手术发黑怎么办?)

时间:2024-05-02 08:43:5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疝气手术后又鼓出来了,这是复发吗?

王先生患有疝气(腹股沟疝)多年,因惧怕手术未行治疗,前几天听朋友介绍说能做微创手术,遂来到济南显微外科医院进行了微创手术,确实恢复的很好,只用了三个小孔,三天就出院了,也没有任何痛苦。

但近来又感到疝气部位又有肿块,是不是又复发了?

王先生急忙来复诊,医生详细检查后说恢复的很好,这叫血清肿,不用处理,一月内即可消失,并给王先生做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血清肿?

血清肿是指局部血清液、淋巴液、脂肪液化等聚集在封闭的组织间隙中形成的无菌性液体,液体周围由无分泌性纤维软组织假包膜包裹。常出现在手术创面周边、病变部位、原组织或器官切除位置及植入材料周边等。

很多的外科手术后,创面周围有液体包裹形成包块,如:腹股沟疝术后、乳腺癌根治术后、腘窝囊肿术后、头面部手术后、吸脂手术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腋臭切除术后、各类骨折手术后等等,这些手术虽然都是无菌手术,但术后有局部的包块,引起患者的紧张。这就是血清肿!

血清肿的主要原因:

1、疾病自身因素

如:疝囊剥离后残留的腔隙、病灶长时间存在形成的固有间隙、病变周围组织疏松等,都会形成血清肿。

2、手术操作原因

手术创伤是形成血清肿的重要原因,术中剥离面大、止血不彻底、有大的死腔,都会引起血清肿。

3、吸收不彻底

手术后创面愈合时的炎性渗出物吸收不彻底,或体位变化等因素影响吸收形成血清肿。

4、淋巴管、血管的损伤

手术中小的淋巴管、毛细血管损伤,淋巴液、血清等渗出,术后血液中纤溶蛋白活性增加、凝血机制的变化等。

5、植入材料导物反应

植入材料植入患者体内,个体差异可以引起异物炎症反应,使周围组织液渗出增加,导致了血清肿发生。

6、合并其它疾病

如:合并贫血、凝血障碍、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或心肺相关疾病时,其组织再生能力及其对炎性物质吸收能力均较弱,术后发生血清肿风险也相应较高。

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分型

2012 年欧洲疝协会基于多个疝外科中心的数据资料,提出了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的分型:

0型:无临床血清肿;

Ⅰ型:临床血清肿持续 <1 个月;

Ⅱ型:临床血清肿持续 >1 个月;

Ⅲ型:有症状的可能需要治疗的血清肿,血清肿相关的次要并发症;

Ⅳ型:需要治疗的血清肿,血清肿相关主要并发症。

血清肿的临床表现

血清肿多表现为病变周围的包块,经验不足者可误认为疝复发,可引起术后的不适或疼痛、甚至化脓感染,也有可能导致疝补片移位、疝复发等,现在越来越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血清肿的诊断

局部包块有囊性感,超声是首选检查,诊断性的穿刺抽吸可确诊。

血清肿的治疗

有关报道血清肿发生率高达 90%以上,而临床实践中,很多血清肿没有临床症状无需处理。

常用治疗方法:穿刺抽吸、负压引流、加压包扎、切开引流、囊肿切除、囊壁硬化、抗感染、理疗等,治疗效果也很好。

有狐臭的人真的是太太太太心酸了

炎炎夏日里

肯定有一种味道

让你记忆深刻

它是很多人

痛苦的源泉

它就是

狐 臭

~~~

每年到这个时候

网上又掀起了一股

讨论“狐臭”潮

而有“狐臭”的人

在大家的口水和目光“攻击”下

几乎成为“社交绝缘人”

“狐臭”

到底是什么

有没有办法“一治永逸”呢

别说,还真有

且听浙大二院皮肤科专家怎么说

明确第1点

狐臭不是病

狐臭,医学上称为腋臭,这严格意义上不算疾病!

但是有这个困扰的朋友们,感觉比生病还痛苦,因为伴随而来的,是自卑、孤僻和自信的丧失。

腋窝温暖潮湿,较不透风,常有大量葡萄球菌等细菌滋生,当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排泄到皮肤表面后容易受到其分解,就会产生油性有机物质“短链脂肪酸”,从而发出难闻的臭味,夏季排汗增多时会加重。

从年龄分布来讲,青春期是腋臭最容易发生的时候,气味最浓烈,且女性较多。另外,腋臭有遗传性和家族性,在我国发生率高达6.41%。

明确第2点

狐臭可治

首先讲一个案例。

2020年7月的一天,皮肤科主任满孝勇专家门诊诊间来了一对母女,女孩很漂亮,而且母亲说她成绩非常优秀,但是看起来一点都不自信!

原来女孩已被身上的体味困扰多年,现在虽然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但是一想到开学后的集体住宿和军训,就恐惧不安。

满主任根据情况,为这个女孩进行了微波治疗

今年夏天,这对母女又来复诊了。如今,这个女孩一年前判若两人,没有腋臭后,军训、集体住宿、社团活动等人际交往完全无压力,更好地展现了她的优秀,越来越自信美丽!

小小的狐臭治疗

真的可以极大影响

一个人的未来

那确诊狐臭后

该如何选择合适且正确的治疗方式呢?

浙大二院皮肤科拥有成熟的腋臭治疗方式。下面简单介绍和比较一下三种治疗方式:

01

手术治疗

手术无疑是最能彻底的清除异味的手段了。

通过1~3cm的切口,那些芝麻粒大小的大汗腺可以被清除80~90%,适合味道特别重(例如间隔2m以上就能闻到),以及不在乎疤痕,只需要永久彻底的去处味道的同学。

不过要注意,手术一定会遗留疤痕,有的人可能不明显,但也有人会很明显甚至会增生,因此疤痕体质和非常在意疤痕的同学就要慎重考虑啦。

手术治疗的优势:最经典,清除率高。

手术治疗需要加压包扎制动两周左右,如果有出去玩的计划,那要提前好好规划一下哦~

02

无创微波热凝治疗—微波治疗

微波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腋臭多汗的神器,也是全球唯一通过中国CFDA、美国FDA认证的仪器。

它通过微波的作用将热量聚集在大小汗腺所在的真皮和脂肪的交集区域,让组织凝固坏死,同时通过探头的冷却作用保护真表皮不受伤。

通过微波的治疗,能让异味改善70~80%,治疗满意率高达90%以上。

与肉毒素不同,微波的疗效是永久的,仅有极少数患者选择在半年后进行2次治疗。

微波治疗的优势:完全没有疤痕,不会有人知道你曾经做过祛味的治疗,并且疗效是确切的并且永久的,做完微波无需加压包扎伤口换药等,想出去玩还是可以尽情玩,术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即可。

浙大二院皮肤科自2016年开始运用微波治疗腋臭和多汗症,到现在已经治疗了近500例患者,绝大部分都是一次就终结了狐臭,只有13位患者复做了一次,其中有1例做了三次。

03

注射治疗—肉毒素

肉毒毒素可以附着在神经刺激大汗腺分泌的接头上,这样需要分泌的信号就无法传递给大汗腺了。失去了指令的大汗腺动弹不得,根本无法工作,这样特殊的“气味”就无法再生产,所以肉毒素效果是非常好的。

不过,当4-9个月后肉毒素被代谢掉,新的神经接头生长出来,大汗腺就会复工,味道也会再次出来,此时就需要做第2次注射了。

长此以往经过3-4次注射,大汗腺在长期瘫痪的状态下会萎缩掉,因此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再来注射啦~~~

不过,由于大汗腺并没有被去除,以后还是可能需要再来注射。

肉毒素的优点:非常方便,看完门诊即可注射,疗效确切而且起效快,一般一周左右起效,非常适用于江湖救急。并且肉毒素治疗是仅在双侧腋下有些针眼,完全不会影响大家暑假各种出去玩的计划。

是时候

和这特殊的“体味”说再见了

从此开启一段

能自信地、无忧无虑地

与人交往的崭新人生

专家简介

满孝勇

皮肤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擅长皮肤外科体表各种常见肿物色素痣切除手术,还有综合治疗瘢痕疙瘩;还擅长微波无创和手术微创治疗腋臭和多汗症;尤其对皮肤恶性肿物如鳞癌、细胞基底癌以及指甲趾甲等甲病和四肢终末端皮肤异常有丰富手术治疗经验。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三全天,周五全天(解放路院区)

周二上午、周日上午(滨江院区)

张宪旗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皮肤肿物切除手术,包括色素痣、脂肪瘤、囊肿等;面部痣及小肿物微创美容切除;Miradry微波无创和手术微创治疗腋臭、多汗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周日上午(解放路院区)

周三上午(滨江院区)

周炯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皮肤激光治疗、果酸/水杨酸焕肤剥脱美容及微波腋臭和多汗症治疗,以及肉毒素注射。

门诊时间:

周二下午、周日上午(解放路院区)

周三下午(滨江院区

作者丨皮肤科 王婷婷

审核丨皮肤科 满孝勇

责编丨童小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

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脚气怎么治?该如何用药?

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皮肤病的种类繁多,致病因素也纷繁复杂,发病率高,但大多病症轻,不致命但是长点小疹小痘痒得难受。

今天好药师将全方位地为大家讲解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和脚气的病症、病因及推荐治疗方法,对该病症有疑问可在好药师微信号中咨询医师。【篇幅较长,建议收藏】

本文仅供参考,因个人情况不同请遵医嘱用药及治疗!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

一般因素

1、种族、性别与年龄

皮肤病的发病率可因这三种因素差异而不同。

如:白种人基层细胞上皮瘤发病率会高于有色人种;SLE等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女性会高于男性;中老年人的皮肤肿瘤发病率较年轻人较高。

2、职业

各行各业的有害因素不尽相同,因此患上皮肤病的几率也不相同。

如: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更容易患尾蚴性皮炎(又称稻田皮炎)。

3、季节与社会因素

随着季节的交替,各种皮肤病出现的几率和频率会有所改变。

如:冬天容易得冻疮、银屑病,夏天则是真菌性皮肤病较多。

常见病因

1、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压力、摩擦、温度变化、放射、光照、磁力、热辐射等等;

化学因素包括:化学试剂、酸碱度、腐蚀性药剂等等;

生物因素包括:寄生虫、微生物感染、蚊虫叮咬、病毒感染等等。

2、食物因素

有些食物的禁忌搭配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3、遗传因素

鱼鳞病、白化病等有明显的家族史。

4、精神因素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5、内分泌因素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常见皮肤病种类及治疗方法

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

病因:

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

1、遗传;

2、自身免疫病;

3、精神与神经化学因素;

4、黑素细胞自身破坏;

5、缺乏微量元素;

6、其他因素。

病症:

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

(1)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如甲氧沙林口服后照射紫外线。

0.1%甲氧沙林溶液用于白癜风,患处涂擦1-2小时后,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患处,每日一次,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白癜风胶囊,成分为补骨脂、黄芪、红花、川芎、当归等,本品益气行滞,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用于治疗白癜风。

甲氧沙林

白癜风胶囊

(2)大剂量维生素

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长期服用。

B族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协同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包括促进红血球的产生,预防贫血发生)。

维生素

2、手术治疗

皮损稳定无进展的患者可行自体表皮移植手术。

3、物理疗法

采用窄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或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

痤疮(青春痘)

痤疮,也称“青春痘”“粉刺”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病症: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治疗建议:

1、外用药物

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

维A酸类

2、口服异维A酸

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

异维A酸适用于重度痤疮,尤其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亦可用于毛发红糠疹等疾病。

异维A酸

3、日常护理

每日一到两次温水洗脸,清洁皮肤,不要用手挤压或搔抓皮损。忌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病因:

尚不明确,本病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

2、感染;

3、免疫异常;

4、内分泌因素;

5、其他因素。

病症: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治疗建议: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并非不治之症。适当的对症治疗可以控制症状。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不少患者需要长期医治,而各种疗法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外用药

新发的面积不大的皮损,尽可能采用外用药。药物的浓度应由低至高。选用哪一种药,要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病情。

(1)维生素D3类似物

本类药包括卡泊三醇、他卡西醇等,用于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

卡泊三醇

(2)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银屑病常用的疗法。头部和掌跖部宜用强效激素,弱效激素适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一般部位常用软膏和乳膏。

(3)维A酸片

主要成分为维A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同时用于治疗痤疮、扁平苔藓、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糠疹等。可作为银屑病、鱼鳞病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以及角化异常类的各种皮肤病。

维A酸片

2、物理疗法

可应用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MA),宽谱中波紫外线(BB-UVB)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疗法,水疗等。

腋臭

腋臭,也称臭汗症、狐臭。

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

病因: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

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大汗腺导致的臭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病症: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治疗建议:

1、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腋臭粉、20%~25%氯化铝溶液等。可杀菌和减轻臭味。

腋臭粉成分为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功能主治为辟秽,除臭。用于腋臭。

腋臭粉

3、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脚气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具有传染性,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病因:

脚气的病因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病症: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建议:

糜烂型:

应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皮肤干燥脱屑后再用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

克霉唑

水疱型:

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外涂;

复方水杨酸

角化型:

可使用各种抗真菌软膏,为了提高药效,晚上可以用塑料袋套在脚上,早晨再取下来;

达克宁

以上推荐用药仅作为参考,具体病症请务必咨询医师后对症用药!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