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气逐渐被热浪包裹,在闷热的环境下一些人开始发愁了,因为天气的缘故身上的狐臭藏不住了。
这些味道有的微弱不足以被人闻到,而有些严重的可能就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你是否被这些问题困扰过?实际上,狐臭在人类中是普遍存在的,就和感冒发烧一样常见而普遍,而且没有狐臭的人其实是基因变异的结果!
狐臭其实是腋臭的总称,又称汗臭症,我们人体身上存在大汗腺与小汗腺,存在于大汗腺内的细菌感染而产生的恶臭是其主要原因,而且大汗腺只存在于腋窝、乳晕、私处及外耳道,所以一般这些地方会更容易形成臭味。而小汗腺排出的是汗水,大部分是水分没有什么味道。
那么正常人身上都存在大汗腺,岂不是人人都有狐臭?答案并不是那么绝对,但是有狐臭的人的确是普遍存在的。追根溯源,狐臭从原始时期就存在于我们祖先的身上。我们的祖先从非洲大陆迁徙至亚洲温带后,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的第538位碱基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分泌,所以可以说,没有狐臭的都是“变种人”。
有一些人就会有疑虑,我虽然出汗多,但是没有狐臭啊,这是怎么一回事?那么由此就产生一个问题,出汗多的人是不是都会得狐臭,其实答案并不绝对。之前我们提到过,人体存在大、小汗腺两种,多汗是由于腋窝的小汗腺分泌的汗水过多导致的,而狐臭则是以大汗腺分泌功能亢进导致的,所出汗多的人不一定会得狐臭。再有,导致狐臭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大汗腺分泌功能亢进,而是大汗腺分泌物被体表的细菌分解后,生成不同的不饱和酸脂肪,才有了臭味。
有些家长会注意到,我的小孩本来以前小时候没有狐臭的,为什么长大了之后就有了狐臭呢?是不是被别的患有狐臭的人传染的呢?
其实,狐臭并不是被传染获得的,但是可以被遗传。不少患有汗臭症的人有家族史,常见于青壮年。
青春期前,由于大汗腺未成熟,分泌功能较弱,所以不会有臭味。
到了青春期时性腺分泌旺盛,大汗腺腺体结构发育完整,大汗腺发育数量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汗腺分泌也增多,腋下的臭味也就在成长成熟中逐渐散发出来。中老年以后大汗腺分泌功能减退,臭味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严格意义上来说,狐臭不是一种疾病,虽然它散发的气味影响人的感官,但却不会造成人体内器官的影响。由于中国人发生狐臭的概率很低,所以在我我们就会很在乎狐臭的味道,从而会造成一种心理负担。
而欧美国家发生狐臭的概率很高,所以他们觉得得了狐臭是很普通的事情而并不会把它当做一种疾病。
如果发现狐臭,并不需要自卑及排斥,及时地到医院就医才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狐臭的轻重程度,医生也会给我们不同的治疗手段,分为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我们可以选择西医治法,也可以选择咱们老祖宗代代相传的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主要运用药外用,或皮下注射药剂等。具体治疗的话应到医院遵循医嘱执行。
对于中医疗法,早在隋朝《巢氏诸侯论详》中就记载有“狐臭”,“漏臭”,“体臭”······等诸名。这表明中国古人对于狐臭已有过观察及命名。
古人认为腋臭有天生者,亦有为所染者,于腋下有如葱豉之气,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狐臭。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的智慧以及古人观察的细致。对于中药治疗的方案在查阅文献后得知,治疗狐臭可在外用特效中药,同时针灸或者内服辨证论治进行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在治疗狐臭的时候,不管是选择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我们都要听从医生的指导与建议,才可以更有效,更科学地治疗汗臭症。
狐臭也有个体差异日本学者曾经进行过详细的研究,狐臭与大汗腺的多少相关。狐臭的人大汗腺数量明显多于没有狐臭的人,年轻女性的大汗腺比男子多,所以女子发生狐臭的情况也就会多一些,尤其是在月经期前后、怀孕期间,因为性激素的影响而会使这种臭味更浓。
从上述可知,狐臭是从原始时代遗传下来的,由于我们的祖先从非洲迁徙到亚洲东部后由于气候适宜,狐臭基因也发生了突变,而且这个基因主要发生在东亚。其中中国人就占了95%,韩国人和我们一样都携带变异的基因,比例在99%以上,基本不用担心狐臭问题,但是日本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只用84%携带这样的基因。
在欧美国家中发生狐臭的占比远远要高于咱们国家,他们会用浓烈的香水来掩盖自己身上的臭味,所以去到国外,路过他们时会发现有一股浓烈的香水味,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香水产品的使用要比国人使用香水的频率高。
而且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的人种之间,体味也大不相同。这是因为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导致体味的不同。也有一些外国人会觉得我们携带变异基因的中国人也有臭味,但大多数的外国人认为,亚洲国家人身上的味道更多来自于他们食物的味道。
总之,狐臭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从原始时期就伴随着我们老祖宗一代一代的遗传下来的,所以我们面对狐臭时,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积极地配合医生,听医生的指导就可以得到治疗。
在远古的大地上,生命诞生了,伴随着进化的脚步,各种奇妙的物种相继出现。然而,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6000万年前,也就是距今非常遥远的时候,“狐臭”这一特殊气味诞生了。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距今4万年前的东亚地区,人类身上的“狐臭”竟然消失了。
“狐臭”是一种特殊的气味,据说与狐狸有关,因此得名。这种气味非常难闻,如同一股沉闷、腐臭的味道,时常令人难以忍受。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一种困扰,但对于古代人类而言,狐臭可能曾是他们生存和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和化石沉积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发现了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通过分析古代物种的遗骸,他们发现大约6000万年前,一种类似狐狸的古动物开始分泌出这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可能是为了吸引伴侣、传递信息或抵御外界威胁而产生的。
然而,距今约4万年前,东亚地区的人类却突然失去了身上的“狐臭”。这一发现令人疑惑不已。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突变?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人类的进化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在东亚地区的早期人类中,狩猎和采集是生活的主要方式。人类必须借助自身的嗅觉去寻找猎物和食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渐渐开始依赖于工具和农业生产。这也意味着,人类不再需要完全依靠自身的嗅觉去寻找食物。这个转变可能导致了人类身上“狐臭”逐渐消失的进化过程。
此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是人类“狐臭”消失的原因之一。在东亚地区的冰河时代期间,气候寒冷、干燥,人类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通过进化逐渐减少了皮肤上的毛发。随之而来的是,皮肤对于外界气味的敏感度也下降了。这可能导致人类身上的“狐臭”消失。
然而,这项研究的发现并不意味着东亚地区的人类完全没有气味。相反,人类身上还有其他气味,只是与“狐臭”不同。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研究这些气味的起源和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总而言之,6000万年前,“狐臭”这一特殊气味诞生了,它可能曾是古代人类生存和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距今4万年前,东亚地区的人类借助进化和环境变化的力量,竟然失去了身上的“狐臭”。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人类进化历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关于人类身上气味的奇妙发现。
文/万物君
炎炎夏日,你是否已经感受到身边人发出的销魂气味?
前两天,我发了《基因研究发现,中国人直发始于1.9万年前,变白始于7500年前》的文章,有网友在评论里问:“中国人是怎样没有体味的?”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今天就来回答下。
1所谓体味,自然是指狐臭了。
狐臭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直接原因,一个是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大汗腺的分泌物,被体表细菌分解后,产生一种可挥发的硫醇,它就是产生狐臭的化学物质。
间接原因是,大汗腺提供了体表细菌的“食物”。
所以,要想没有狐臭,要么抑制大汗腺的产生,要么抑制能使大汗腺分泌物转化为硫醇的体表细菌。
对于前者,东亚人做到了。对于后者,好像还没有人做到,毕竟它诞生于6000万年前。
2人类身上有两种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
小汗腺又叫“外泌汗腺”,遍布全身,只有少数部位没有,如唇红区。在炎热的环境中,小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使体温降低,从而保护身体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转。
大汗腺又叫“顶泌汗腺”,分布于腋窝等处。大汗腺较小汗腺腺体为大,腺体呈叶囊状,排泄管开口于毛根附近,不参与体温调节。
相比200万-500万的小汗腺,数量极少的大汗腺(腋窝处大汗腺大约有300~600个),对人类来说,似乎没啥作用。虽然也参与排汗,但比起小汗腺来说,可谓聊胜于无。
考虑到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它们有着发达的体毛,这种大汗腺也许对其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排汗、调情、熏走或吓走敌人。
一项研究显示,每到繁殖季节,雄性环尾狐猴腕部腺体会分泌出散发水果和花香气味的清澈液体。它们用这种芬芳液体摩擦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然后向雌性环尾狐猴挥动尾巴。
环尾狐猴
而人类,因为绝大部分体毛消失,所以大汗腺也就几乎没有排汗作用了。又因为人类不再需要用它来调情,或者吓走敌人,自然更不需要大汗腺。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产生难闻体味的不好作用。
3大汗腺的分泌物本身并没有味道。但其中的一些物质,如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3M3SH。
3M3SH 是一种可挥发的硫醇,是狐臭的物质载体。
科学家发现,制造这种化学反应的细菌,就是腋下的某些葡萄球菌,如人葡萄球菌。
也就是说,某些葡萄球菌摄入大汗腺分泌的无味的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然后将其转化为气味浓厚的 3M3SH。
葡萄球菌为何具有这种转化能力?很可能因为其中存在的 PatB 酶。
至于 PatB 酶如何拥有这种转化能力,研究者认为,PatB 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疏水性袋状结构,可以有选择性地、更有效地和硫醇相结合。
PatB 酶只在几种葡萄球菌里存在。研究者追溯其起源,结果发现,这些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可能产生于 6000 万年前。
在新生代6000万年前古新世时,灵长类从原始树鲍向着不同方向发展,产生了原始狐猴和眼镜猴。
到了5000万年始新世晚期时,原始狐猴进化产生了原始的猴和猿类。
到1000-2000万年前中新世,当时古猿中分化出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
大约300万年前,终于出现了最早能制造工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
也就是说,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与灵长目一起诞生,比人类诞生的时间早了很久。
如前所述,那些灵长目可能就是靠此吸引异性、熏走或吓走敌人。
4虽然狐臭是由 PatB 酶直接导致的,但如果人类抑制大汗腺的分泌,不再给PatB 酶提供原料,自然也可以抑制狐臭的产生。
据研究,与大汗腺分泌有关的基因,为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
大约4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来到东亚后,ABCC11 基因发生突变,其第 538 位碱基从 G 变为 A ,导致大汗腺的分泌物显著减少,从而控制了狐臭的“源头”。
换言之,没有狐臭的人都是基因突变的“变种人”。
蓝色—狐臭型,黄色—突变型
据统计,全世界有狐臭的人占80%,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及非洲。
没有狐臭的人,也即突变基因人群,主要分布在东亚。在中国人没狐臭的人占了95%左右,在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这一数字在日本、韩国分别是84%和95%。
大洋洲土著只有30%没有狐臭,白人里面只有10%没有狐臭!黑人中只有0.5%没有狐臭!也就是说,除了东亚人以外,外国人几乎人人都有狐臭!
5说个有趣的事情,狐臭可以用来辨别人种迁徙。
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也是大多没有狐臭,说明他们是从东亚迁徙过去的。
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韩国95%的没有狐臭,说明ABCC11基因变异可能发生于华北,当然,这只是猜测,未必科学。
日本84%的人没有狐臭,有狐臭的人集中在原住民阿伊努人中,而不是占主体的大和民族,说明二者有不同起源。
6有趣的是,ABCC11 基因不仅和体味有关,还决定人类的耳垢。体味小的人一般是干耳垢,而体味重的人则会有湿耳垢。
道理很简单,正常情况下,耳道里的大汗腺分泌旺盛,产生油耳。而当ABCC11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减弱,耳道里也就不冒油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有狐臭的人都有油耳,只能说相关性非常大。有统计表明,896名有狐臭者中860人有油性耳垢,所以并不是100%的关系。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