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上课闻到狐臭(闻到狐臭怎么办)

时间:2024-04-22 10:05:45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医学博士:儿童狐臭要警惕青春期提前,孩子消极自卑?父母要关注

上个月,我亲戚家的孩子来我家玩,8岁的女孩文文,活泼漂亮,和我儿子整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有次,我们开车出去玩,车里开了空调,我儿子突然叫着说:“好臭啊,什么味道?”坐在我们中间的文文突然不说话了,脸色有点凝重。当时文文穿的是一条无袖的连衣裙,听我儿子这么说,我嗅了嗅空气,闻到了一股腋臭味,也就是俗称的“狐臭”。根据车上人员情况推断,我猜测味道是文文身上传出来的。

文文平时经常穿着宽松的有袖T恤,这是第一次在我们面前穿无袖装。我打断儿子的话说:“天气太热,我们出汗多就有汗臭味。”

儿子突然凑到文文身边,然后捂着鼻子说:“就是你身上发出的味道,好臭的汗味。”平时活泼外向的文文此时一言不发,很难为情,我安慰她:“没关系的,等下回到家赶紧洗澡就不会有汗味了。”

事后,我发信息给文文妈,提了文文腋臭的问题,她说,怪不得文文近来上学总是闷闷不乐甚至有些抵触,洗澡也洗很久,洗完后还要反复闻问妈妈有没有闻到异味。

我提醒文文妈,别忽略这个问题,“儿童狐臭”确实存在,如果处理不当,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不良影响。

被排斥的小女孩

什么是儿童狐臭?
  •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狐臭是怎么来的?

人体中分布着300万个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

小汗腺的汗水=99%的水分 1%的氯化钠(就是盐),看成分可以知道,小汗腺产生的汗水是没有臭味的,我们流的绝大部分汗都来自于小汗腺。你可以回忆一下,平时流汗,刚流下来的汗只没有臭味,只是有点发咸。

但如果没有及时洗澡,又一直流汗,就会有一股酸臭味,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里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成分,这些成分在汗水的浸泡下,会被生活在皮肤上的细菌分解,分解过程中就产生了“酸臭”的汗味。

大汗腺的汗水=水分 氯化钠 蛋白质 脂肪酸 胆固醇……总之,成分丰富。等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下等毛发浓密的部位,而这些地方很容易滋生细菌。加上大汗腺流出的汗水成分丰富,聚集了大量细菌进行分解,这个过程会产生比一般的“酸臭”更臭的味道。

如果一个人的大汗腺分泌太过旺盛,他的腋下就会产生特别难闻的味道,在医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腋臭”, 俗称“狐臭”。

  • 其次,儿童狐臭其实离我们不远

美国医学博士和儿科教授威廉西尔斯在其著作《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中提到了儿童狐臭:

有些孩子活跃的汗腺较多,皮肤上藏纳的细菌也较多。孩子全身共有数百万个汗腺,在童年期早期,这些汗腺没有发育,所以孩子很少出汗;大约在童年期中期,汗腺部分发育;青春期,汗腺完全发育,开始真正地工作。

但有的孩子青春期出汗比其他人开始得早,甚至6~8岁就会开始,且出汗特别多,尤其是腋下汗多,导致了前青春期便发生“腋臭”,也称儿童狐臭。

儿童狐臭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 青春期提前?

西斯尔博士提醒父母:儿童狐臭可能是青春期提前的信号。

所以,有儿童狐臭的孩子,家长要留意孩子的身体情况,最好能带孩子做一次健康检查,到正规医院里检查孩子有无青春期提前的其他信号,例如腋下或脸部毛发增长、胸部增大或长出阴毛等等。

  • 校园霸凌?

如果孩子没有青春期提前的信号,那家长大可把儿童狐臭问题当做“无害的小毛病”,因为它不影响孩子的健康,但也别因为这样而忽略对孩子的心理开导。

我的一位朋友,在小学里担任心理辅导老师,她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三年级的梅梅因为儿童狐臭问题被班里的同学排斥,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甚至组团“欺凌”她,会说她“太臭”,在她面前捂鼻子;会恶作剧地扔她的文具;把她的作业本藏起来……女同学也不和她玩,笑话她“可能是经常不洗澡才会那么臭。”

梅梅因此闷闷不乐,无法专心上课,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在家看书时看到主人公在学校被欺负的描述,跟妈妈说:“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后来,妈妈带着梅梅求助了学校的心理老师……

别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了。而且,有些时候,校园里孤立、排斥的软欺凌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更甚于行为上的欺凌。

  • 消极自卑?

另外,家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露出紧张、懊恼、把儿童狐臭当大事严阵以待的情绪。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就说过,孩子对大人的情绪感受能力很强,但解读能力很差。说的是如果大人心情不好,语气稍有不悦,孩子马上就能感受出来了,但他无法确认大人的情绪为何而来。如果父母在看待儿童狐臭这事上过于严肃紧张,孩子可能会由此有多种想象,比如“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病”“是因为我太臭了,所以别人都不喜欢我。”“是不是这种病不能治了?”……

很多孩子会因为周围人对儿童狐臭的不接纳态度而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严重的会抑郁,影响日常生活。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共同应对儿童狐臭?
  • 首先,从心理上重新定义“儿童狐臭”。

西尔斯博士建议父母多用“小毛病”这个词。他认为在讨论孩子许多异常的行为、体征、身体麻烦的时候,用“小毛病”这个词比用“病”、“症”之类的词好。

小毛病的意思是说某种东西是无害的,但和别人不同,这不会让孩子太过敏感或产生不必要的担心。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毛病,这是你的小毛病,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解决……”用“小毛病”陈述,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没问题”、“别担心”的信心。

西尔斯博士直言,在儿科实践中,医生们会经常使用“小毛病”这个词,因为它的褒贬性不那么强,听起来也不那么让人担心,能调动小患者的积极情绪。

  • 其次,从汗臭味产生的原因想方法。

虽然基因决定了孩子出多少汗,决定了孩子是否会有儿童狐臭,似乎我们无能为力。其实不是,从狐臭的发生原因,我们可以知道,汗液本身不臭,是因为接触到皮肤才会产生臭味。要改善汗液的气味,也是有方法的。

儿科教授西尔斯认为,帮助孩子减轻狐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注意皮肤清洁。

皮肤散发臭味始于大量细菌分解汗液中的脂类物质。皮肤上的细菌越少,臭味就越淡。家长可通过臭味的产生原因,教育孩子做好个人卫生。

有位妈妈说,她提醒孩子,讲究卫生,用沐浴露和水洗掉皮肤上的“虫子”才能让他的汗不臭。孩子明白了为什么需要洗手、洗澡,他就更愿意去做。

父母要教多汗的孩子勤洗腋下,尤其是在玩耍之后。

2.保持身体干爽。

最臭的汗来自身体折叠起来的部位,如腋下和腹股沟。穿宽松的棉质衣物、让皮肤自如呼吸,让空气流过这些部位等,都可以推迟细菌的盛宴,从而延缓臭味的出现。

皮肤越干爽,细菌“大吃”汗液的时间就越少,产生臭味的时间也越少。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洗澡后需彻底擦干身体,特别是皮肤的某些部位(比如腋下、腹股沟和趾间的皮肤褶皱),这样能更好地预防臭味产生。

3.不吃零食等垃圾食品。

皮肤也会有负担,它需要纯净的食物来“喂养”。

孩子吃的食物能够影响汗水的气味,因为汗水属于身体垃圾处理息系统的一部分,吃进身体里的垃圾越少,身体需要处理的垃圾就越少。

西斯尔博士提到,在儿科实践中,医生得到过很多次的验证:给孩子吃“纯净”膳食(吃有机食品、未加工的纯粹食物)的妈妈们发现孩子的汗臭减轻了。

家长要让孩子学习到这一点:垃圾的食物会制造出垃圾的汗水,比如有很多添加剂的零食、膨化、腌制食品等。

4.若有必要,使用除臭剂而非止汗剂。

除臭剂用于掩饰汗臭,而止汗剂实际上是一种堵塞汗孔、减少出汗的化学品。儿科医生不建议前青春期的孩子使用止汗剂,因为许多止汗剂里含有刺激性化学品,而且堵住的毛孔很容易引起炎症,如有必要,还是用比较温和的除臭剂。

给孩子用除臭剂没问题,不过它是一种辅助手段,用了除臭剂仍然要遵守上述的几种控汗要求。

  • 第三,言行一致地帮助孩子理解这个“小毛病”。

出汗过多是一种遗传倾向,尤其是手掌和脚底多汗。如果孩子遗传了这种倾向,把它当成小毛病就好,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有什么问题。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情绪,要向孩子解释:

有的人就是出汗比别人多,有的人吃辛辣食物时出汗更多,情绪也会让人流汗,比如紧张时,手掌和上唇周围较易出汗。

狐臭就是种出汗多的小毛病而已。

另外,父母最好别把孩子的狐臭太当回事。因为大多孩子都很敏感,他们常常会觉得:“我的汗是臭的,所以我是臭的。”所以,父母不仅仅要在语言上宽慰孩子,还要在行为上表示接纳,别嘴里安慰孩子没事,行为却表现备受困扰的样子。

因为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孩子觉得你受到的困扰越少,他自己的困扰就会越少。

  • 最后,补充说明的一点。

有家长说不是可以通过手术把狐臭祛除吗?

手术并不适合儿童狐臭,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即使有些成人做了大汗腺切除手术,但你只要留意网上新闻就会发现这种所谓的“根除狐臭”手术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比如无效果、会复发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咨询而非相信虚假夸张的广告乱投医。

如果发现孩子有儿童狐臭,家长需要从心理和生理上给予孩子帮助,让孩子知道,这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麻烦,没什么大不了,而且,父母是其坚实的后盾,会和他共同面对,一起解决。先接纳身体的这个小毛病,再积极应对解决。

转校生身上的腋臭味

初一第二学期,我选择住校。因为学校距离家有三十里地,每天天不亮骑一破自行车就和村里的那帮发小风风火火往学校赶。那段路不好走,我们足足要骑好长时间,具体多长时间不记得了!因为这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至从住校,不用再起那么早了,也不用担心会晚点。但住校有一点不好,宿舍管理员规定几点熄灯,熄灯后就算不困也必须睡觉。

我们宿舍的床铺属于那种通铺,学校为了节省房间!把军队里睡的那种上下铺全都靠在一起,一个房间里只把中间空出一米多宽的地方,供学生们上下铺和来回走动用。

那时候一个房间大概要睡三十个人吧!一个人只占用一米多点的地方!要放在现在,我会觉得不但很挤,最主要的就是空气不流通。

我和我的发小睡在一起,我们同届不同班,我在五班,她在三班。白天我们很少碰面,只有晚自习后才能闲聊一会就睡觉。突然有一天,二班新来一个转校生,而且分配宿舍的时候就把她分配在了发小旁边。

白天我们各自在各自的班级里上课学习,到了晚自习后,我们在宿舍碰到了。她先我一步上床睡觉,我有点事耽搁了!待我上床睡觉时她俩聊的正起劲。我刚躺下,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呛鼻的味道,我说“这是什么味,你没闻到吗?”这时躺下我下铺的那个同学嘀咕到“这是狐臭味,呛的我一直没敢把头伸出来!”哪里来的这种味,怎么昨天还没闻到。

她气呼呼的小声说“新来的那个,就是睡在你好朋友旁边的那位,她身上发出来的”。说完,她又把头蒙起来了!我转过头来,偷偷伸手拽了拽发小,压低嗓子说“她身上有狐臭味,你没闻到吗?刚刚你俩还聊的那么起劲”。

她说“我没闻到啊!”我听到后惊愕的看了看她。你的鼻子没事吧!全宿舍都闻到了,怎么就你闻不到?睡在我右手边的那个同学开玩笑的说“你别是嗅觉失灵了”。

那多半宿,我们整个宿舍都没怎么睡着,距离近的蒙着头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我呢!更是被熏得眼冒金星,把头蒙在被窝里憋的慌,把头伸出来又被室内的空气给硬生生又熏回被窝。

直到后半夜三点多,宿舍里才没有动静,一个个才昏昏沉沉的睡着。天亮后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哈欠连天,浑身软的像棉花一样拿的脸盆往外走。

一个星期后,那个转校生不声不响就走了。

其原因可想而知。

狐臭风波 —春风化雨的力量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夏日,烈日热得人格外的烦躁。当时的午饭是回家吃,返校后则先在教室集体午睡,午睡的“床”就是我们的长条桌子和凳字。学校的长条桌一般一尺来宽,凳子只有三寸左右。两个孩子坐一桌,一般较胖的同学睡在桌子上,瘦的那个睡在凳子上,偶尔也会轮换一下。

那天恰好是轮到我当午睡管理员,我装作老师的模样在过道里“巡睡”,突然听到有个同学的呼噜声,可能大多数同学都睡着了,那个呼噜声显得格外响亮。寻声走过去,我发现班里的张林正酣睡中,有节奏地打着呼噜。我凑近仔细地观察他的呼噜劲,觉得他特别享受这种呼噜,这种节奏似乎让他睡得更香了。我萌发了想逗逗他的念头,完全忘了自己“巡睡”的职责。

我先用一个带橡皮擦的铅笔头轻轻地滑他的脸,可他只是用手背搓了两下脸蛋,接着翻个身又睡着了。我又拿起铅笔在他手下画圈圈,他顺势把手捏成拳头,又继续酣睡了。最后我大胆地给他一通升级版挠痒痒,选择挠他的腋窝,因为他脚上穿着厚厚的千层底鞋子。记得当时他穿着蓝白相间的海军背心,我瞅准时机把铅笔伸到他的腋下。一连挠了好几下他才迷迷糊糊地醒来,口水挂在嘴边,手不停地揉着眼睛,一脸无辜地问我,“组长,我不是在乖乖睡觉了吗?”我赶紧诡辩说,“你的呼噜太响了,同学们都要被你吵醒了!再打呼噜,就站教室外面去!”他像小猫一样乖巧地说,“我不打呼噜了,可以继续睡觉吗?”我示意他继续睡觉。

午睡结束后就该下午第一节课了。上课时我拿起那只唯一的铅笔开始写字,总觉得那根铅笔头上有股味道,那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我根本没听,因为心思全放在“破解”铅笔头散发的味道了。记得有次偷听大人们聊天,他们说有些人天生就有狐臭味,狐臭味就是身体里散发出的臭味。我经过反复推断,最后断定铅笔头上的味道就是大人们口中说的狐臭味道。当时我也没有闻到过真正的狐臭味,只听大人们说村子里某家某户有狐臭,周围人不愿与他们通婚,怕遗传给后代。我像大侦探一样,猜测着张林可能就是大人们所提及的那家人的孩子。

下课后我大声地宣布,“张林有狐臭,不信你们来闻闻我的铅笔头。”好多凑热闹的同学一下子围过来,开始轮流嗅起我的铅笔头来。可能是因为我是老师“乖宝贝”,也可能因为我是相当影响力的班干部,很多同学嗅完铅笔再去嗅张林,一个个向我赞同道,“张林有狐臭!” 一时间张林被捣乱的人嗅来嗅去,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小绵羊”,不会“咬人”。我对自己的新发现洋洋得意,终于知道大人们神神秘秘地谈论的狐臭是啥味道了。

第二天清晨,我刚到班级坐下来就听到一个粗粝的声音在嚷嚷,“谁说你有狐臭?指出来给我看看!我看看谁在嚼舌根!看我不把他(她)的嘴撕烂!”这个声音离我越来越近了,只见一个胖乎乎的妇女拉着张林站到教室前面,“小绵羊”抬头朝我坐的位置迅捷地看了一眼,马上低下头去。我心里害怕极了,害怕那个“母老虎”把我的嘴撕烂,更怕自此之后被班里的同学耻笑。我浑身禁不住地开始哆嗦起来,偷偷地朝寂静的教室瞄了一眼,接着就故作镇定地写起作业来。“母老虎”不停地数落张林,说他太没出息了,太窝囊了,被人欺负了都不敢举报。最后她开始“怂恿”班里的同学来揭发我,当时感觉每一秒都过得好慢,感觉自己随时都可能被同学给“供出”来。我甚至曾想过向“母老虎”主动认错,最终因为惧怕她的暴揍而退却了,我朝班里的同学发出“认错”的眼神,期望他们能给我悔改的机会,不要检举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班主任来到了教室。她一进来就微笑着安慰起怒气中的“母老虎”,“哎呀,你这么大个人,孩子们的胡话你也当真呀!他们在背后也给我们老师起了绰号,我们要是一个个去生气,那不早就气死了!”班主任向她保证,以后绝不会有人再说张林有狐臭,此事她会查个水落石出,让那个同学给张林道歉。听到班主任说的这些话,我意识到“母老虎”不会打我了,颤抖终于停止下来。可心里还是害怕在全班面前向张林道歉,因为我是模范生,模范生犯错误是很丢脸的事情。上午的课正常地一节节上过去,我的心结却越拧越紧,我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那个道歉仪式的来临。我甚至想到了干脆逃学回家或者中午回家吃饭后请假,这样就可以躲避下午可能发生的道歉仪式。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仔细可,班主任说改为品德课。她开场就问,“听说你们在研究狐臭?那今天咱们就说说狐臭吧。我先给你们科普一下吧,免得你们再闹笑话。”她言简意赅地说,狐臭又称腋臭,人人都有腋臭,这个味道因人因时而变,有的腋臭味重,有的味轻,大多数人在热天流汗时才能闻到。接着她鼓励我们互相嗅嗅,描述自己嗅到的味道。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老师报告,有的说是酸菜味,有的说是蒿草味,有的说是大蒜味,有的说是杏子的酸味……。班主任说“你们看,我说各有各的狐臭味吧?你们吃啥东西就会散发啥味道,外国人吃洋葱多,所以他们大多数是洋葱味。咱们甘肃人,大多是有大蒜味的。以后不准再说狐臭,因为咱们都有狐臭味。”全班笑作一团!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写了一个道歉的小纸条塞到张林的文具盒里,发现纸条后他朝我微笑了。

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心底里感激这位给狐臭独特解释的班主任老师,正是她的错解,挽救了两个孩子的尊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