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汗多、有臭味一定是脚气吗?
首先要说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脚气,临床上又叫“足癣”,是一种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角质层。脚汗多容易引起脚气,但并不等同于脚气。
在临床上,我们将脚气分为四个类型:
1.水疱型:急性期表现,瘙痒最为剧烈;
2.鳞屑型:最常见,表现为点状的脱屑,以足底为主;
3.角化过度型:常见于慢性足癣患者,特别是足跟处角质层增厚明显,有时甚至伴有皲裂;
4.浸渍糜烂型:主要表现为趾间发白、浸渍、破溃,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淋巴管炎。
从以上情况来看,脚气的诊断还是要看皮疹的临床表现,但确诊的话还是考虑实验室检查,我们可以通过皮肤刮片来判断,即取可疑部位的皮屑,显微镜下观察看是否有菌丝或孢子(免疫荧光检查更为直观、迅速),也可以同时做真菌培养,任何一项真菌阳性,均可确诊。
因此,脚汗多、有臭味不一定是脚气。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脚汗多、有臭味呢?
其实原理跟腋臭有些类似,主要还是要从足部汗腺的分布来说起。人类有3种汗腺,分别为小汗腺、顶分泌腺和顶分泌小汗腺。小汗腺可以导致多汗,而小汗腺主要功能是调节体温,通过小汗腺汗液蒸发来降低体温。小汗腺遍布全身,但手掌、足底和腋下数量分布最多,而手掌和足底出汗容易受情绪调节,人紧张或激动时,经常会出现手足多汗。
所以回到题目上来,由于多种原因(不透气鞋、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导致足部小汗腺分泌增多,而密闭、潮热的环境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同时汗液里会有很多代谢产物,细菌会分解这些产物而产生氨,它就是异味或臭味的元凶。
根据以上情况,针对以上情况,脚汗多、有臭味的治疗原则主要还是避免诱因、止汗等治疗
1.支持性疗法:勤换鞋袜,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吸湿鞋垫和粉剂。避免穿不透气鞋子,棉袜、羊毛袜或其他吸湿排汗袜可能会有好处。
2.使用止汗剂:比较容易获得,比如阿托品溶液或一些铝剂。
3.肉毒素注射:可以调节神经肌肉的传导,减少出汗,一般1-2周显效,可持续6个月,因此需要定期注射。
4.其他的包括口服抗胆碱药物,但国内应用不多。也有手术治疗,但因存在一定的创伤,也可能出现其他部位代偿性出汗增多,所以临床应用也不多。
因此,遇到脚汗多、有臭味的人,不能直接定性为脚气,也可能是多汗症,或者好久没有换鞋袜了等。或者出现了可以皮疹,自己无法判断的,可以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哦。
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皮肤病的种类繁多,致病因素也纷繁复杂,发病率高,但大多病症轻,不致命但是长点小疹小痘痒得难受。
今天好药师将全方位地为大家讲解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和脚气的病症、病因及推荐治疗方法,对该病症有疑问可在好药师微信号中咨询医师。【篇幅较长,建议收藏】
本文仅供参考,因个人情况不同请遵医嘱用药及治疗!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
一般因素
1、种族、性别与年龄
皮肤病的发病率可因这三种因素差异而不同。
如:白种人基层细胞上皮瘤发病率会高于有色人种;SLE等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女性会高于男性;中老年人的皮肤肿瘤发病率较年轻人较高。
2、职业
各行各业的有害因素不尽相同,因此患上皮肤病的几率也不相同。
如: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更容易患尾蚴性皮炎(又称稻田皮炎)。
3、季节与社会因素
随着季节的交替,各种皮肤病出现的几率和频率会有所改变。
如:冬天容易得冻疮、银屑病,夏天则是真菌性皮肤病较多。
常见病因
1、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压力、摩擦、温度变化、放射、光照、磁力、热辐射等等;
化学因素包括:化学试剂、酸碱度、腐蚀性药剂等等;
生物因素包括:寄生虫、微生物感染、蚊虫叮咬、病毒感染等等。
2、食物因素
有些食物的禁忌搭配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3、遗传因素
鱼鳞病、白化病等有明显的家族史。
4、精神因素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5、内分泌因素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常见皮肤病种类及治疗方法
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
病因:
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
1、遗传;
2、自身免疫病;
3、精神与神经化学因素;
4、黑素细胞自身破坏;
5、缺乏微量元素;
6、其他因素。
病症:
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
(1)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如甲氧沙林口服后照射紫外线。
0.1%甲氧沙林溶液用于白癜风,患处涂擦1-2小时后,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患处,每日一次,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白癜风胶囊,成分为补骨脂、黄芪、红花、川芎、当归等,本品益气行滞,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用于治疗白癜风。
甲氧沙林
白癜风胶囊
(2)大剂量维生素
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长期服用。
B族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协同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包括促进红血球的产生,预防贫血发生)。
维生素
2、手术治疗
皮损稳定无进展的患者可行自体表皮移植手术。
3、物理疗法
采用窄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或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
痤疮(青春痘)
痤疮,也称“青春痘”“粉刺”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病症: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治疗建议:
1、外用药物
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
维A酸类
2、口服异维A酸
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
异维A酸适用于重度痤疮,尤其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亦可用于毛发红糠疹等疾病。
异维A酸
3、日常护理
每日一到两次温水洗脸,清洁皮肤,不要用手挤压或搔抓皮损。忌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病因:
尚不明确,本病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
2、感染;
3、免疫异常;
4、内分泌因素;
5、其他因素。
病症: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治疗建议: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并非不治之症。适当的对症治疗可以控制症状。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不少患者需要长期医治,而各种疗法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外用药
新发的面积不大的皮损,尽可能采用外用药。药物的浓度应由低至高。选用哪一种药,要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病情。
(1)维生素D3类似物
本类药包括卡泊三醇、他卡西醇等,用于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
卡泊三醇
(2)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银屑病常用的疗法。头部和掌跖部宜用强效激素,弱效激素适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一般部位常用软膏和乳膏。
(3)维A酸片
主要成分为维A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同时用于治疗痤疮、扁平苔藓、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糠疹等。可作为银屑病、鱼鳞病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以及角化异常类的各种皮肤病。
维A酸片
2、物理疗法
可应用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MA),宽谱中波紫外线(BB-UVB)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疗法,水疗等。
腋臭
腋臭,也称臭汗症、狐臭。
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
病因: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
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大汗腺导致的臭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病症: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治疗建议:
1、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腋臭粉、20%~25%氯化铝溶液等。可杀菌和减轻臭味。
腋臭粉成分为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功能主治为辟秽,除臭。用于腋臭。
腋臭粉
3、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脚气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具有传染性,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病因:
脚气的病因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病症: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建议:
糜烂型:
应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皮肤干燥脱屑后再用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
克霉唑
水疱型:
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外涂;
复方水杨酸
角化型:
可使用各种抗真菌软膏,为了提高药效,晚上可以用塑料袋套在脚上,早晨再取下来;
达克宁
以上推荐用药仅作为参考,具体病症请务必咨询医师后对症用药!
年关将至,手头拮据的杨某正在盗窃一家旅店。为了不发出声响,他特地将自己鞋子脱下来。然而这一脱,反倒把他给暴露了。因为他的脚臭实在是太臭了,将旁边酣睡的旅店老板弄醒了,最后这位小偷被当场抓住了。谁能想到,平常令人作呕的脚臭也有惩恶扬善的一天。
对于很多人来说,脚臭可能是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梦魇。因为不管如何治疗,一脱鞋一光脚还是有熏倒周围人的魔力。他们也常因此备受嫌弃。诸如网上的“被你脚踩过的地方,方圆百里,寸草不生”、“你这双榴莲味的袜子真别致”等话语就如尖刀一样刺痛着他们。
那么,脚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除了人类,动物的脚臭又是什么味道呢?
实际上,无论你有多爱干净,我们每个人的脚都带有一定的气味。这跟我们的脚上发达的汗腺有关。与手上分泌的汗水不同,脚上分泌的汗水不会轻易地挥发到空气中,而是全部汇聚在皮肤和袜子上。恰好,脚部就有一类表皮细菌特别喜欢吞食汗水里含有的脂肪酸和蛋白质等。
而脚臭的产生正是在细菌在降解这些物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研究发现,如果你脚上的细菌数量越多、分泌的酶越多,脚自然就会越臭。可人体常见的细菌数以千计,究竟是哪些细菌让我们被人拒之千里?
与不脚臭的人相比,脚臭者的袜子上往往会产生更多的细菌分解物。其中,异戊酸,一种无色黏稠,有刺激性酸败味的液体化合物,是脚臭者独有的。不过这种物质在高度稀释后会产生甜润的果香。所以,异戊酸也常被用来生产香料,比如果味香精等。
除了异戊酸外,科学发现脚臭主要有五种细菌在捣鬼。它们分别是棒状杆菌、微球菌、丙酸杆菌、B-变形菌纲和短杆菌。有人将这些细菌形象地称为是“Toxic sock”综合征菌群。
说起脚臭的味道,大概可以用臭豆腐、烂榴莲、鲱鱼罐头汁,甚至是三者合一来形容。然而这还不算什么,真正无敌的恶臭是由上述的“toxic sock”综合征菌群侵入角质层所带来的。
比如有一位17岁的男运动员,数月来他的脚后跟和脚趾经常会发痒,灼痛。每当他光脚时,就有一股浓烈的腐烂臭鱼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里,连他自己会感到反胃。况且,不管是用沐浴露还是其他洗涤剂,这种味道怎么洗都洗不掉。
当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顽固性恶臭时,便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发现,这是棒状杆菌和微球菌家族中的细菌侵入角质层所导致。除了产生臭味外,这名男子的角质层就会因角质层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形成典型的凹坑。
遭细菌入侵的脚
可令人意外的是,这两种入侵的细菌不仅常见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它们的家族成员还常被人类添加到食物当中。
首先,棒状杆菌是一类细长的杆菌,因菌体的一端或两端粗大呈棒状而得名。而作为棒状杆菌种的一种,北京棒状杆菌就常利用正烷烃作碳源,发酵生产成我们常用的味精等。
微球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阳性、接触酶阳性、好氧或兼性厌氧的球状细菌。它常常出没在空气和食物之中。
微球菌
加入美食里的臭脚细菌可不只它们两个,造成脚臭的主力军丙酸杆菌、短杆菌家族更是常用来生产奶酪。
短杆菌常摄入死皮细胞并将氨基酸蛋氨酸分解为甲硫醇,产生异味。有趣的是,短杆菌属的黄色短杆菌则能发酵葡萄糖生产L-谷氨酸,用来酿制美味的奶酪等。
丙酸杆菌主要生活在厌氧条件下,因此它们的主要代谢过程是发酵,以此产生乳酸和丙酸。丙酸(propanoic acid)又称初油酸,是三个碳的羧酸,短链饱和脂肪。纯丙酸是无色、有腐蚀性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但同时丙酸能使奶酪具有独特的风味。所以,瑞士就常用弗氏丙酸杆菌来生产奶酪。该细菌利用发酵分解其他微生物产生的乳酸,产生丙酸和二氧化碳。
奶酪
而在香料行业,工艺上用丙酸制取香料丙酸异戊酯、芳樟酯、丙酸香叶酯、丙酸乙酯、丙酸苄酯等用于食品、化妆品、肥皂的香料。一旦工艺不够过关,就容易让这些香料散发出奇怪的气味。
与丙酸类似地,还有一种常见的细菌发酵产物叫做丁酸(butyric acid) 。它是短链脂肪酸,常在猪粪里面就能找到产生丁酸的细菌。丁酸的味道难闻,类似脚臭,常出现在腋臭、发酵干酪、粪便中。
相信不少人听过“脚臭盐”一词,它指的是食用盐有一股臭脚丫子的味道,尤其是当你用手反复搓后,臭味更是十分刺鼻。有人认为脚臭味来自用盐矿加工的硫化氢,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硫化氢有标志性的臭鸡蛋味道,和脚臭味明显不同。
这种脚臭味就是由丁酸导致的,用手搓“脚臭盐”产生的热量可以让丁酸挥发加快,因此味道更明显。如果不小心买到“脚臭盐”,相信大家都会主动将它扔掉。
另有研究表明,有些人的臭脚里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它类似纳豆芽孢杆菌,能通过使用亮氨酸脱氢酶从氨基酸亮氨酸中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从而产生奇臭无比的气味。
吃过纳豆的朋友就知道,那是浓浓的一股臭袜子味,实在很难理解它为何会成为日本的国民美食之一。
除了人类外,在自然界中动物也是有脚臭的,比如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北极熊走到哪,它的脚臭就能留到哪里。有人因此调侃道,北极熊的脚臭,连极地的寒风都会为之颤动。
此外,在收集了200多只北极熊的脚臭后科学家还发现,公北极熊对发情母熊的脚臭普遍有着更明显的反应、看起来会更加兴奋。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得到公北极熊的芳心,可能需要靠它的脚臭。至于北极熊的脚臭是什么味道,科学家并没有明确说明,可能被臭到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了吧。
北极熊的脚爪
而你家宠物狗的脚臭则被描述为是一股“玉米片”的味道。这种臭味很可能是由细菌变形杆菌或假单胞菌引起的。
如果你的宠物爪子开始闻起来非常难闻,或者发现有分泌物,发红等情况,则可能是细菌过度生长或感染。这个时候可能就要及时送它们去进行治疗了。其实很多动物会闻自己身上的气味来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其中最多的就是排泄物等。
看到这里,我们不免会联想到生活中有人喜欢闻自己臭袜子的怪癖。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从网络上看到类似的报道:某男子特别喜欢闻自己的臭袜子,结果某天闻到一半导致肺部真菌感染被送进了医院。因为袜子上携带的真菌有可能通过呼吸进入口腔、鼻腔等部位。
其实爱闻臭袜子并不是件奇怪的事,因为很多人都喜欢闻有臭味的东西。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良性自虐”(benign masochism),指的是一种从肉体的不适中得到精神享受的行为,即享受一些本是消极的行为。
原因在于人在某些情况下感知到了痛苦,但还未认识到这种痛苦不会对自己造成真正的伤害,整个人都会处于一种很难受的状态。当事情过去以后,人就会发现大脑被愚弄了,其实并不存在危险,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类似地,坐过山车、看恐怖或悲情电影、吃辣椒等行为都包含“良性自虐”的心理机制。身体和大脑会错误地感受到威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大脑被愚弄了,实际上并不存在危险,因此能从肉体的不适中得到精神享受的行为。可这样的快感又有谁是真正想要的呢?
Why Do Our Feet Smell Worse in the Winter?By Stephanie Pappas, Live Science Contributor | December 5, 2016 10:55am ET
The disgusting secrets of smelly feet .By David Robson 31 July 2015
Smallegange RC, van Gemert G-J, van de Vegte-Bolmer M, Gezan S, Takken W, et al. Malaria Infected Mosquitoes Express Enhanced Attraction to Human Odor. PLoS ONE, May 15, 2013
FUNKY FEET: WHEN YOUR PET’S PAWS SMELL LIKE FRITOS September 12, 2019 by Androscoggin Animal Hospital Staff
男子洗袜子前习惯闻一闻 结果差点丢了性命 2018/12/15扬子晚报
何昱文:北极熊用脚臭味通讯、传情!日期:2015-02-03 台湾动物新闻网
Foot Odor Microbes.microbewiki.kenyon.edu
“Toxic Sock” Syndrome Am Fam Physician. 1998 May 1;57(9):2215-2216.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