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附近的人都会咳嗽是狐臭吗(附近的人什么心态)

时间:2024-04-08 11:11:0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罕见体臭病:我能同时让100个人感冒

导语:一种令人沮丧的超能力。

我可以散发一种令人不适的气味。你也许会想到狐臭,甚至脚臭。可我身上的,远不只这么简单。

故事时间:2016年-2018年

故事地点:湖南

星期五,我才上了这个星期的第二节课。

大学里,我已经习惯被看作爱翘课的差生。和往常一样,因为我的出现,同学们出现了集体"感冒"的症状。全班一共40人,有十几个人开始此起彼伏地咳嗽,而老师从上课就清嗓子,直到下课。

我已经坐在教室最后面,尽可能远离人群,但仍无法控制住我的"超能力"。

三年前,我第一次注意到自己身上的气味能让人过敏。高中的一个午后,数学老师正在黑板上写下公式,教室里只有笔划过纸的“沙沙”声。

伴随着突如其来的一声“好臭啊”,后桌的同学猛地踢了一下我桌子。这种强烈的指向性,打破了一切的宁静,撕碎了我正常的生活。

在这之前,从没有人向我提及过气味的问题,我连忙给后桌同学道歉。那之后的几十分钟里,我在座位上如坐针毡,可同桌对我的气味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趁着吃饭的休息时间,我赶忙跑回宿舍洗澡。以为洗干净,一切就会好起来。但当我洗完澡,换了套干净的衣服回到教室,等待我的只有失望。

后排同学继续抱怨空气闷,嗓子不舒服。他小声嘀咕:“怎么他刚洗完澡,身上还是有股味儿。”

我变得焦虑不安起来,我身上到底有什么味道?为什么我自己一点也闻不到?由于青春期的敏感,自卑压垮了我去向同学求证的勇气。

每个星期,我们会进行一次座位调整,我开始特别注意新来的后排同学的反应。后排同学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们无一例外地会抱怨空气差,有的同学还会刻意起身,看我的垃圾袋里是不是放了腐败的食物。

我带着困惑去问父母,他们说:“你这是心理问题。”我去问发小,他们也说:“你身上哪有什么气味啊?”

但更多的困扰发生在我身上,使我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话。考试时,我后桌的同学将座位移到最后,导致传递试卷都没能正常进行;前排女生会喷很浓的香水,有次班上两个女生经过我旁边,开玩笑地说:“你靠近他试试。”

时间继续向前,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我的状态也越来越糟。一次英语课,老师随口的抱怨,和全班的哄堂大笑,终于将我的自尊心撕成碎片。

此后,我的生活里从未有一刻放松。我像疯子一样不停地琢磨这个奇怪的问题。

高三的生活很紧张,但因为身上这股莫名的气味,我已经没有办法再集中注意力学习。

每当晚自习结束后,我会一个人翻越两米高的铁门,去操场跑步。学校的操场竖有围墙,唯一的一道门,到了晚上十点后就锁上了。操场空寂,天色漆黑,只剩我一个人在操场上疯狂奔跑,来排解所有的压力和不解。

有次遇上下雨天,我索性脱掉了上衣,在湿滑的跑道上狂奔,直到浑身无力,一下子瘫软在草地上。跑步的时间,成了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回到宿舍,我还是打开小台灯,为理想做最后的挣扎。经常想着一道数学题,就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台灯亮了一个晚上,起来发现手上、脸上都留有蓝色的水笔印。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我从刚开始全班前十,下滑到40名左右,即便躲在被窝里,痛哭流涕地看了理想大学的宣传片100多遍,也未能改变我成绩下滑的事实。

在一次月考期间,我的情绪彻底崩溃了。那晚我回到宿舍,用衣服裹住台灯,漏出一点微光,在4A大小的本子上,写下5000字的退学信。里面我痛陈自己成绩下降,心理压力过大,又因为身上有气味,感到负罪,希望老师允许我退学。

第二天,我在班主任到教室视察时,抱着“人世无望”的心情,把厚厚一叠纸交给了她,她带着我去了办公室。

就在几个月前,我已经因为害怕不敢来学校,请假过一个星期。我被父母接回家,看了心理医生。回到学校后,每周定时两次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报道。在所有人眼里,我成了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只有我自己知道不是这样。

看着班主任浏览着我的退学信,压力和委屈一下涌上我的心头,我一时忍不住哭了出来。班主任却轻描淡写地安慰着,甚至说:“你说哪些人闻到过?我之前问过一些同学,大家都说没有。你这就是心理问题,不要因为怕考试就逃避,要迎难而上。”

当知晓我想退学后,我一个室友跑来安慰我,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变故而被迫退学。当我告诉他原因时,他和所有正常人的反应一样,大笑道:“你是傻逼吧,哪有什么味儿?”

他还天真无邪地凑到我衣服闻了闻,拉着我去向别人求证。答案全都是:你想多了,其实没有闻到什么气味。

我多希望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仅仅是因为一个少年的敏感,导致了这场奇怪的事件。但现实告诉我,故事远未结束。

在这场和“超能力”的博弈中,我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为了掩盖气味,我开始琢磨一些偏方:在校服里面,多穿一套皮衣皮裤;一进教室,先在桌上倒上一些风油精——半年里我用掉了几十瓶风油精。

一有空闲,我就开始在网上寻找像我这样的"超能力"患者。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体臭吧“。我像是挖掘到宝藏一样,仔细查看每个吧友的发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有的病友竟已有几十年的病龄,有的病友说自己的气味能传播几十米开外;有的甚至产生了被迫害妄想症,认为周围人在针对他。

高考之前,我在贴吧里发帖求助。有吧友在下面留言:可以试试缠保鲜膜,短时间可能对身体影响不大。

我在贴吧里发帖求助

就这样,我像神经病似的终于熬过了高三。转机出现在高三暑假的那个六月,那天我习惯性地在贴吧里浏览文章,希望能有病友分享他们的治愈经历。一篇“PATM“的帖子突然吸引了我的注意, 杭州青年时报当天报道了一起和我非常相似的病例。

对照发现,我实际是患上了PATM ( People Allergic to Me) ,即人们对我过敏症。症状表现为:一部分靠近我的人,会出现各种呼吸道不适症状,产生咳嗽,清嗓子等反应,还会伴随一定的刺鼻气味。

medhelp上的PATM社区

PATM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只是我们病友间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日本。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地都出现过和我们类似的情况,也都被误作心理问题。我认识的病友里,多为青少年群体。

目前世界罕见病目录里,仍然没有将我们这类病归为其中,也缺少专业医疗机构的认可。在日本,有病友做了皮肤气体检测,发现很多含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质超标。有病友觉得是鱼臭症,一种已经列入罕见病目录的疾病。也有病友觉得是肠胃方面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导致的。

这篇新闻如昙花一现,又迅速淹没在了互联网信息浪潮中。而此时“体臭吧”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依旧认为是有难闻的气味,另一派开始觉得气味不重要,一定有某种特殊物质引起了别人过敏。因为没有专业的医学研究,我们只能妄加猜测。

高中毕业后,我向一名同班同学求证我身上的气味。他随即转述给当时踢我凳子的后排同学。后排同学主动给我发消息,说:“我当时也没闻到什么。都过了这么久了,你别想太多。”

带着对自己疾病无限的疑问,我开始了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之后,我发现我的“超能力”变得更加无法控制,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受影响的人群也越来越多。我像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怪物,因为无法操控它们,而陷入惊恐之中。

到了北方,我仍然每天洗澡,但就算在澡堂里,别人也会受我影响咳嗽。在宿舍,我的5个室友都出现了呼吸道不适反应,其中一个室友说:"真奇怪啊,他一进来,我不到十分钟就感冒了。"

我继续徒劳无功,但自我安慰的解决措施,每天在口袋里放上两包活性炭,还不死心地往宿舍各种角落塞上一包。

一次上大课,百来号人坐满阶梯教室,伴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老师问:“班上是不是有什么病毒?” 我羞愧地低下头,偷偷溜出了教室,自此开启了我漫长的翘课生涯。

经过在自习室的多次实验,我已不敢再踏入自习室打扰大家。每当考试,我就带着课本去偏僻的楼梯间复习。此时室外气温已经零下,但比起寒冷,我更害怕别人对我的过敏反应。周围每一次咳嗽,都会使得我大脑一片空白,哪怕是他们自己风寒感冒,也被我归因于自己的气味疾病。

有天舍友找我借电脑,我在手机上发现他登陆了我电脑上的QQ。那时我已经加了不少PATM的群,但特别害怕别人知道我的情况。当他把电脑还给我时,我感觉他像是故意咳嗽来刺激我,我当场失控,一拳挥了过去。

我关注的一些日本PATMer

无论是挣扎还是愤怒,我都摆脱不了自己的“超能力”。我在日记里写道:自己就像是在钢丝上表演的艺术家,神经时刻紧绷着。无人理解,自生自灭。

我变得害怕人群,各种集会我都会请假,也拒绝加入各种社团;我开始学着抽烟,在游戏中麻醉自己,以逃避和人的接触。

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一个人骑遍了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当身上的气味被风吹散,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时,我才能获得片刻的喘息和自由。

去年九月,PATM患者昏暗的世界里,突然出现了一道微光。

一位50多岁的病友姜先生发帖,中南大学组织了一次关于体臭的医学项目研究。早在十年前,就有几位资深病友在努力和大学科研机构取得联系,但那时医疗条件还不成熟,直到2017年,才有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体臭医学项目研究在QQ群,在贴吧和微信群里面疯狂传开,病友们为此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有的病友负担不起往返的路费,我们还为此组织了捐款。

当天下午,各个地方的病友都陆续赶到。仅仅是参加一次检查,病友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是父母陪同;有的则是编造理由偷偷跑来;还有的病友被家人阻止,害怕这是个传销骗局。

三十多名病友们集合到一个房间开会,我发现病友们年龄跨度很大,从十几岁到五十多岁,最小的还在读高中。在那个房间里,我闻不到任何气味。

就在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给我们发取样工具,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时候,走廊里传来一个女孩歇斯底里的叫声。她已经休学在家几个月,当她见到我们之后,并没有闻到我们身上的气味,她感觉自己被骗,接受不了只有她拥有“超能力”的事实,在房间外崩溃大叫。

从研究室回来,已经是深夜。几个差不多大的病友相互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在聊天过程里,我也发现,“过敏”这件事从人身上扩散到了小动物,有个病友说自己每次抱起他家的狗狗时,狗狗也会打喷嚏。

而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气味,我们也都没有确定的答案。有的说是脚臭;有的说是口臭;有的说是烟味;还有的说是下水道味。传播方式除了空气,也出现通过电话、网络就能传播的情况。

最后,我们相互仔细闻了闻彼此的身体,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奇怪的气味。

这次长沙的检查,分批次有100多个病友参加,而“体臭吧“的关注人数,从2016年的6千人,增加到现在的2万人。

由于长期的紧张,焦虑,被周围人排斥,有个年纪小的女病友,甚至几个月都不出门,躲避在家。很多病友有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甚至患上精神上面的疾病,不得不依靠药物治疗。

三个病友的口腔气体检测报告

从长沙检查结束,我们这些病友都抱着很大的期待,但原本许诺三个月后出结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项目未能及时展开。时隔一年后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医学研究上的答案。

我们以为的希望,又一次成为梦幻泡影。

对于PATM患者,求医之路更是望不到尽头。刚开始去医院看病,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挂什么科室。

第一次,我挂了内科,当我说出自己的病情后,中年医生建议我改换精神科。我无奈走出医院,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再次陷入对病情的疑惑。

第二次,我改换中医。坐诊的是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老头头发花白,细细听我陈述完,微微点头。我暗暗惊喜,以为遇到了神医。接着,就见他起身凑到我身上闻了闻,还叫他的两个研究生也来闻了闻,最后在病历上大笔一挥,写下“缓解焦虑,凝神静气”的建议。

从内科、中医门诊到消化科、内分泌科,辗转十几次寻医无果后,我开始转向精神卫生科。在各项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医生给我开了奥氮平和盐酸帕罗西汀片,这是治疗精神分裂的药。晚上吃完一粒,我就能一口气睡上十来个小时,醒来只觉得头痛。

三年过去,一切都没有改变,周围人对我的过敏反应还在继续发生。翘课、夜不归宿、在大街上流浪,依旧是我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唯一的兴趣,是看看以前的照片。那些我正常时期的笑容,它们还在提醒我不要放弃挣扎。有时候,我也会自我调侃,想象今后和漫威合作,以我们这些患者为原型,创造出致敏侠IP。

我又一次翘课出去骑车,绕过学校操场,阳光穿过梧桐树,印出斑驳的树影。就像三年前,我被“超能力”选中的那个午后。

编辑 | 鲁瑶 作者周海生,学生

罕见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五六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

我国各类罕见病患者总数达千万人,但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缺乏治疗经验和研究,多数罕见病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也了解甚少。

事实上,每一个病患的故事都可以变成科学进步的里程碑。让更多的罕见病案例被看见,有利于推动社会各方面对于该疾病的关注。

本文来源于真实故事计划

推荐阅读:

所有医生注意!处方审核规范来了

详解“血气分析”,每个医生都要会!

信号来了!医生、院长年薪制或将全国推广

油耳朵是什么?为什么它总是伴随着狐臭?

有人说,没体验过采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种感觉,文雅点叫乐不思蜀,通俗点叫爽死了。是因为外耳道有很丰富的神经末梢,所以轻触外耳道就会有舒适感甚至快感。

但是小王从来不敢去采耳店。原来,他有一对不停“流油”的耳朵,生怕别人会嫌他恶心。

来自祖先的油耳朵

有小王这样烦恼的人,绝对不止一个。据统计,中国大约有10%-20%的人是油耳朵。部分人深受此困扰,使用耳机不便,每天必须要擦拭耳朵。

尽管如此,耳道还是会有黄色的粘稠液体流出到耳廓上,再加上油耳往往会伴随着狐臭,严重打击了个人自信心。

耳屎的学名叫耵聍(读右半边),分为干性和湿性。常见的干性耵聍干燥易碎,另一种又湿又黏,新生耳屎比较稀薄,容易流出耳道,令人非常厌烦。

油耳朵不是一种疾病,是遗传表现。和狐臭一样,人类祖先最早都是油耳,后来由于基因变异,才出现了干耳朵。

油耳较比干耳,能维持耳道湿润,更好地阻隔细菌入侵,也不会像干性耵聍那样有阻塞的风险。可以说是来自祖先、痛并快乐的馈赠了。

油耳朵都会有狐臭吗?

油耳朵和狐臭似乎总是一起出现,那么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人体的汗腺有 90% 是小汗腺,遍布全身,排汗较稀,一般是没有味道的。另一种是大汗腺,集中分布在腋下、胯下、乳晕、外耳道里。在腋下,大汗腺排出来的汗,含有各种蛋白质和脂肪酸,这才与狐臭有关。

这些分泌物被体表的细菌分解后,就会生成各种不饱和脂肪酸,这时就会有臭味。所以狐臭的直接原因是体表细菌作祟,间接原因是大汗腺提供了细菌的「食物」。

油耳和狐臭的形成,都是大汗腺惹的祸。

腋下大汗腺分泌多,细菌再分解,就会导致狐臭;耳道里的大汗腺分泌多,就导致油耳。

基因突变

油耳朵和狐臭的产生都与ABCC11基因突变有关联。

和狐臭一样,本来人人都是有油耳朵的。2000代以前,我们祖先走出热带非洲,进入亚洲温带以后,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分泌,狐臭也就消失了。

人类祖先最初都是油耳(G/G),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导致G突变为A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化,就出现了干耳。油耳在欧洲和非裔美国人中很常见,干耳在东亚人和美洲原住民中很常见。

油耳与狐臭都主要受同一个基因调控的,并具有遗传性,但油耳朵和狐臭没有必然联系。现实中往往两者是相伴的,但也存在只有狐臭或者油耳的人群。

不管干油都不能经常掏

耳屎听着恶心,却是耳朵不可缺少的大功臣。

耳屎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抵抗细菌、病毒的侵害。除此之外还可以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挡住外界的尘埃颗粒以及小虫子。

也不用担心耳屎会越堆越多,它能通过咀嚼食物、说话、咳嗽等行为自行排出。

门诊经常接收到掏耳朵刺穿鼓膜的病人。歌手张碧晨就因此事而左耳失聪过。频繁掏耳朵容易把耳屎推入深处造成堵塞,破坏耳道自然屏障造成细菌感染,也会越掏越多。

正常情况下,油耳和干耳都不需要处理。如果觉得油耳实在难受或是影响美观,可以偶尔轻轻擦拭一下外耳道口。

切忌不要养成频繁挖耳的习惯,掏前给器具消毒,不要用尖锐物体掏耳,在外耳道轻轻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耳屎自行掉出即可。

不管干耳油耳,都不需要我们过分关注。耳朵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如果有不适,也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为何有的人是狐臭,有的人是体香?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

年满20岁的小李,从初中起就被同学说身上有股“怪味”。四季之中,小李最喜欢冬天。

“冬天冷,出汗也少,身上的味道就不明显了。”

每每入夏,就是小李苦恼生活的开始。

“每天都要洗澡,勤通风,到了夏天就不敢和同学一起打球,怕他们会用异样的眼神看我。”

狐臭一直是小李心中的一根刺。去年冬天,小李去医院将狐臭去除。

“现在我也不用过度担心我的体味会影响到别人了,心中的大石头总算是搬开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被狐臭所困扰,那么狐臭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关于狐臭,你了解多少

大部分人会将体味和汗水联系在一起,人体有着数百万的汗腺,主要分为外分泌汗腺(小汗腺)与顶浆腺(大汗腺)。小汗腺分布在全身各处,主要分泌物是水。而大汗腺主要位于腋窝和身体部分区域,主要的分泌物为蛋白质。

人体的体味主要是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中最多的物质是脂质类物质,例如皮脂和汗液。体味与生活环境、年龄、饮食习惯、遗传物质等都存在着联系,最终就使得有的人体味是香的,有的人体味是臭的。体味重的地方主要在腋下、口腔、阴部、脚底。

狐臭是臭汗症中的一种,多发于青春期。腋窝大汗腺的异常分泌也是狐臭产生的原因之一。又因大汗腺的异常属于显性遗传,若父母双方都患有狐臭,子女患上狐臭的概率就会变高。狐臭不会传染,对身体的危害较小,但对患者的心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发展更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会使患者变得自卑、自闭。

腋窝是体表细菌密度最高的部位之一,因体表微生物需要潮湿的生存环境,而腋窝正好满足了这一条件。

在腋窝处“安家”的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棒状菌属、微球菌属等。当这些细菌大快朵颐时,本来无味的化合物就会被转化,其中最难闻的是含硫(S)的化学物质,它会使体味闻起来像生洋葱的气味。腋窝处存在的细菌越多,味道也会不断增大。

大汗腺所产生的蛋白质和脂肪也是细菌们的重要粮食。大汗腺分泌出的物质本没有味道,细菌在进食与繁殖的过程中,会将本来无味的蛋白质转化为其他化学物质。这并非人体本身的气味,而是细菌新陈代谢产生的气味。

狐臭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提高洗澡频率等方式来改善。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可以在合适的年龄通过手术进行去除。

除此之外,这些位置出现异味也要多多注意!

这些部位有异味,是不是病症“找上门”被口臭“拜访”的原因,看看你是哪一种

引起口臭的原因主要有肠胃问题与结石两类。其中,结石包括牙结石和扁桃体结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重口腔卫生,口腔中的细菌就会和口腔中的残留食物反应,最后形成一种叫做牙菌斑的黏性薄膜。牙菌斑会附着在牙齿上,若不及时清理,慢慢沉积就会形成牙结石。

扁桃体结石是一种带有臭味的泥状物,它存在于扁桃体隐窝中,因食物残渣被细菌消化而形成。

隐窝深、口腔卫生情况差、抽烟喝酒的人更容易产生扁桃体结石。扁桃体结石还会造成吞咽困难、嗓子疼、频繁咳嗽等,这使得扁桃体变得更易红肿。在进食或咳嗽时,扁桃体结石可以自然脱落,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而肠胃问题所导致的口臭,主要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腹部受凉、食物积滞在胃部不容易消化有关,因此会出现口干、口臭等症状。若是胃炎所导致的口臭,可以配合抑制胃酸分泌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奥美拉唑,还应配合保护胃黏膜类药物,如枸橼酸铋钾,能减轻患者胃部疼痛、灼热感、烧心、反酸的症状。

另外,排便不畅所引发的口臭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规律,多吃粗纤维类食物来促进肠胃蠕动。以此来排空胃部,达到减轻口臭症状的效果。

其次,部分人还有脚臭的困扰,但脚臭不一定是因为清洁不到位,还有可能是以下几点问题。

脚部的汗腺较为密集,这也是大多数人很容易出脚汗的原因。脚汗本身无味,但不透气的鞋袜会阻止脚汗的挥发,脚部的潮湿使得大量细菌开始活跃。细菌食用脚部表层代谢的皮脂和蛋白质来达到繁衍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细菌排泄出丙酸(臭酸味)、甲硫醇酸(硫磺和干酪味)、异戊酸(变质醋酸味),三酸强强联合,混合出了人们厌恶的脚臭味。

注重个人卫生,尽量穿透气性强的鞋子和纯棉吸汗的袜子,减少出汗,保持脚部干爽。进行大量运动后,要及时换洗袜子,并将鞋子通风,保持鞋内干燥。

每天除认真洗脚之外,还要定期清理脚底死皮。细菌没有了“粮库”,自然难以滋生。

在饮食方面,少食用容易引起出汗的食物,如辣椒、生蒜、生葱等。

如果发现自身手脚出汗增多,可以去医院排查一下是否患有局限性多汗症。单纯的脚臭并不是病,不需要乱用药物来治疗,也不需要各种偏方。

很多人会把脚气和脚臭混淆,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脚臭可能是脚气,但是脚气未必会出现脚臭。

脚气又叫足藓,是真菌引起的病症。它不仅能互相传染,还会使脚丫变得奇痒无比。除此之外,患有脚气的位置还会出现小水泡。脚气是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的。

上述的体味都臭臭的,那么传说中的“体香”又是什么?

揭开体香的神秘面纱

体香实际上就是体味,是每个人都会分泌的一种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从而产生自身特有的一种生理气味。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医院研究小组经试验证明,人的体味中的确存在吸引另一半的荷尔蒙,它能够直接引起大脑产生反应,使其产生小鹿乱撞的感觉。

体香并非只靠鼻子就能闻到,在鼻子中有一个特殊角色——犁鼻器。犁鼻器的作用就是只接受类似信息素的味道,从而使人们产生性冲动。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生都闻不到那种诱人的味道,因为犁鼻器已经是一种高度退化的器官,只有在胎儿和新生儿中,才会存有明显的犁鼻器结构。

体香是人体自带的一种基因特征,当你能够闻到异性的体香,并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就说明你们的基因是互补的,更容易被对方吸引。

体香就是“费洛蒙”,俗称信息素,是生物为了吸引异性而产生的,也是生物自带的一种“通讯工程”。

许多热恋中的情侣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第一次和恋人约会,总能从“ta”身上闻到淡淡的迷人香味。即使没有使用香水,“ta”的身上也会有着独特的味道。

体味与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关联。例如,婴儿身上都会带有一种奶香,因为他们这一时期的主要食物是奶。

另外,饮食清淡的人体味也会比较清新。捷克共和国的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两组,一组吃肉,另一组吃素。两周以后,收集他们腋下的汗水进行测评。结果表明,食肉组的汗水气味相比食素组汗水气味更加浓烈。

延伸阅读:为何总有一股“头油味”?

你知道吗,头皮也是细菌滋生的“理想住所”。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头皮皮脂腺分泌旺盛。头皮产生气味的主要病因包括个人卫生不佳、脂溢性皮炎、过度清洁等。目前,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新生儿和30-60岁的成年人更容易患上脂溢性皮炎,且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头皮分泌的皮脂原本是为了保护头皮,但如果油脂堆积过度,使得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也就是我们闻到的“头油味”。在清洗完头发的半天后,头皮就开始分泌油脂,若情况不严重,只需要定期的清理头皮即可解决此种症状。

总结

以上的大部分症状都可以通过清洁来治疗,若有必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严重者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规律的作息,这对体味的治疗也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体香也能吃出来》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5.7.38

[2]《腋臭》大众医学 2008.8.67

[3]《为何很多人会口臭 嘴里有味是什么病?》黑龙江科学2014.6.18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