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油用薄荷脑﹑樟脑﹑桂皮油﹑桉叶油等加石蜡制成的膏状药物,发明人是福建人客家人胡文虎。当人们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者有轻度烫伤时,涂抹患处,即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此外,当伤风、头痛时,取其涂在印堂、太阳穴处,便有清凉缓解之效。
平时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瓶清凉油,它除了能预防中暑还有其它生活小妙用。可以解决生活中不少的麻烦事。
缓解感冒鼻塞相信很多人感冒的时候,都经历过鼻塞,呼吸不畅通,只能用嘴巴配合呼吸,非常难受。打开清凉油的瓶盖,放在堵塞鼻子下方约0.5cm的位置,用手按住不堵塞的鼻子,让堵塞严重的鼻子慢慢地吸气、呼气,重复5-10次,鼻子就会变得畅通了。或者涂一些清凉油在嘴唇到鼻子之间的部位,清凉油变淡了再涂一遍。
天热出汗,狐臭难闻,恨不得将自己隔绝出人群,超级尴尬有木有?!清凉油具有清凉散热的功用,可以减少汗液,从而减轻狐臭。每天早、中、晚洗净腋下,用清凉油涂抹,坚持下去,可以有效减轻狐臭。
轻度烧烫伤,轻轻涂抹于患处,可缓解疼痛,避免水泡出现,处理越早效果越好。
方法:被烧被烫3~5分钟内(越快效果越好),用清凉油覆盖患处,覆盖厚度不低于1~2毫米(面积越大则需厚度越厚)。一般只需敷用十几分钟至半小时,但面积越大需时愈长。
缓解咽喉痛咽痛初起时,清凉油涂在颈部,用手掌反复推擦至皮肤发热,1~2小时后缓解或消失。自身扁桃腺初感有恙,用清凉油磨擦扁桃腺位置的外部皮肤,直到发热。一个回合至少连续涂抹3次,别舍不得用。早、中、晚时段,尤其是睡前效果最佳。当然,也可根据自身需要,再吃点消炎药,一般次日见效。
止痒消炎夏天蚊虫多,一旦被叮咬,皮肤又痒又痛。这时候,涂点清凉油在瘙痒的位置,清清凉凉的,特别舒服。清凉油含有樟脑、薄荷油、桉油等成分,具有止痒止痛的效果,而且用起来非常安全,不用担心过敏。
减轻头痛头痛的时候,把清凉油涂在太阳穴上,具有提神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头痛症状。
清凉油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如果你晕车或者晕船,记得带一瓶清凉油,提前在太阳穴上涂一些清凉油,就不会那么头晕恶心了。
单纯性腹泻将清凉油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沟槽内涂抹,并来回搓擦,直到皮肤感到微热为止。同时在肚脐上涂少量清凉油相配合,对单纯性腹泻有一定疗效。清凉油涂抹于肚脐,用手掌搓热后捂2~3分钟,用于夏日受凉引起的腹泻。
去除鞋臭味先准备2张纸巾,在纸巾上涂抹一点清凉油,再把纸巾揉成团塞进鞋子里。放置一个晚上可以去除鞋子里的臭味。
清除墙上字迹小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难清理吗?只需要用纸巾蘸点清凉油擦拭墙上的马克笔字迹,立马干净如新。
去除卫生间里的异味卫生间里有一股异味怎么办?只需要准备一盒清凉油,将它打开放在卫生间里,可以轻松去除卫生间里的异味。清凉油中含有薄荷油、樟脑油、桂皮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与臭味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消除异味。
来源:科技日报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风油精、清凉油和藿香正气水成了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
近日,更是有关于风油精、清凉油妙用的微博流传,说它们不止有祛暑、止痒、驱除蚊虫的作用,对于好多病甚至还有奇效。有网络文章甚至称:“一女子在肚脐上滴了两滴风油精,一个月后痛经居然缓解了很多!” 但是清凉油、风油精真的有这么多功效吗?伏天,人们除了常备风油精、清凉油外,家里必不可少的药物还有藿香正气水,一旦中暑,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它,但藿香正气水真的是解暑神药吗?
风油精口服要谨慎小心中毒
风油精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有统计显示,风油精每年销量数千万。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恒表示,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组成,具有清凉散热,止痒止痛的功效。
“风油精的功效虽然‘强大’,但其成份中的水杨酸甲酯并非完全无害。”李恒解释说,“水杨酸甲酯这种成分能够刺激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也意味着外用或局部涂擦可产生皮肤血管扩张、肤色发红等刺激反应,皮肤可能会产生灼热感,甚至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因此,千万不要在皮肤溃破处涂抹风油精等刺激性药物,孕产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人群也要慎用。
有人说,口服风油精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如果咽喉不适,可以每次口服3至5滴风油精,连用3天。“虽然有些风油精使用说明上写明可以口服,但还是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口服,以免出现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李恒强调,因为风油精含有水杨酸甲酯和樟脑成分,作用大但毒性也大,150毫克/千克水杨酸盐就会引发中毒。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特别提示,要避免使用含有水杨酸甲酯和樟脑的药物。樟脑属于一种亲脂性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和黏膜被充分吸收。研究表明,如果一次性摄入太多樟脑,就可能引起中毒,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口咽刺激,甚至会引发癫痫。美国每年上报至中毒控制中心的儿童樟脑中毒事件大约有11000例,最常见的情况是6岁以下的儿童探索性地摄入含樟脑的产品。
清凉油不是“万能油”不能乱用
生活中,清凉油被誉为“万金油”,很多人认为它不仅能清凉祛暑、止痒、驱蚊虫,而且还能够治疗狐臭、烧烫伤、头疼……因其体积较小,被很多人随身携带,时不时就拿出来抹抹。但是小小清凉油,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吗?
“清凉油是‘万金油’,这是老百姓几十年来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民间偏方’。”湖北省中医院主任药师严劲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因清凉油属于外用药,通常用量小,而且透过皮肤吸收,所以外显的副作用小,久而久之就被百姓看作是“有益无害”的“万金油”。
严劲松介绍,清凉油的主要成分与风油精相似,是薄荷脑、薄荷素油、樟脑、桉油、丁香油、肉桂油、樟脑油,主要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
薄荷脑和樟脑都能激活皮肤感受器,产生凉爽的感觉,而人在凉爽时,通常觉得精神振奋。所以,炎炎夏日,清凉油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
蚊虫叮咬引起的红包和痒感,一是因为蚊子的唾液诱发炎症,二是因为人体对蚊子的唾液产生了免疫反应,释放了大量组胺,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
薄荷素油的抗炎作用和樟脑的局部麻醉作用,对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而,用清凉油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也是合适的。
把清凉油当作日常保健用药可以,但是如果想靠它治病去疾,恐怕会让你失望了。
“比如,有人说经常用清凉油涂抹腋下,久而久之可以根除狐臭。这个说法是没有循证医学理论支撑的。”严劲松说,根据“芳香辟秽”原理,的确可以通过涂抹清凉油减轻狐臭异味,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狐臭。再比如,很多人说清凉油能治疗感冒,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清凉油的说明书写的是“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清凉油的确对伤暑、风热感冒的头痛症状有缓解作用,但是不适用于风寒感冒。
“轻度烧烫伤时,将清凉油轻轻涂抹于患处,可缓解疼痛,避免水泡出现,处理越早效果越好。”网上的这种经验分享随处可见。对此,李恒表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于烧烫伤,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刻用凉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直至灼热感明显减轻,然后涂抹烫伤膏或者就近就医。如果涂抹清凉油,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会刺激损伤皮肤,并且会给医生此后的诊断和清创带来麻烦。
藿香正气水对高温中暑没有疗效
天气太热,有点头晕、恶心,像中暑一样,来一瓶藿香正气水。生活中,这样操作的人不在少数。藿香正气水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解暑神药吗?
对此,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柳洪胜表示,霍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具有辛温燥湿作用,对于在“桑拿天”中因湿度大、暑热挟湿而引起的胸闷、恶心呕吐等症有较好疗效。但对于“阳暑”和“暑热感冒”(俗称“热伤风”)则不适宜。
通俗地说,霍香正气水主要适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比如有些人由于夏季吹空调较多,食用冷饮、瓜果蔬菜较多,出现发热恶寒、不想吃饭、伴有恶心腹胀,甚至腹泻、腹痛等症状,服用霍香正气水可谓对症下药。
“但对于日常我们所说的高温中暑,藿香正气水既没有预防作用,也没有治疗作用。”柳洪胜强调,像户外工作者在高温状态下,大量出汗,脱液,严重的时候引起头晕恶心,甚至晕厥休克,这种情况下服用藿香正气水就是不合适的。
有专家表示,确实有不少人误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人们俗称的中暑,一般是由于高温、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的肌肉痉挛。从中医角度上讲,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水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就不适合治疗中暑。
从西医角度分析,中暑时最关键的在于尽快降低体温(在阴凉处休息、补充含糖或电解质饮料),肌肉痉挛可以冰敷或按摩;如出现意识丧失(如热射病),体温大于40摄氏度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抢救,及时进行补液治疗。而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至50%的酒精,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者甚至会加重病情。
生姜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除了具有调味作用外,生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除了服食生姜外,用生姜涂擦治疗疾病,同样可以起到奇妙的作用。
风寒感冒:用生姜 葱白
风寒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可用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6克,共捣成糊状,加白酒调匀,纱布包裹,涂擦胸、背、手心、脚心及腘窝,涂擦后,覆被安卧,半小时左右可出汗,汗出则热退。
咳嗽:生姜 黄酒
生姜30克切细,捣烂,绞汁,入白芥子10克,加黄酒共研和为糊状。以纱布蘸糊,擦拭患者的肺俞、大椎、膻中3个穴。每次擦10分钟,以局部灼热为度。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清稀量多,遇寒加重者。
呕吐:生姜 乌梅
用开水将生姜3片,乌梅(去核)3个,浸泡待软。用生姜蘸浸泡液频频擦舌,每日5~6次。适用于妊娠呕吐。
小儿脱肛:生姜 蒜泥
小儿脱肛,多为小儿禀赋不足,气虚下陷引起。可将蒜泥和生姜适量,在百会穴处剪去头发敷上,约6~12小时取下。若有小疤,待小疤结痂后再敷,直至病愈,或用上药敷涌泉穴亦可。
腹泻:生姜葱白擦内关
将生姜30克捣烂,葱白30克切断,加水300毫升,煮沸30~40分钟,乘热用食指蘸药液在患者的拇指及小指部的掌面向外推擦12次,再向内关、手臂方向推擦各12次,叫做“关二扇门”,每日1~2次,连用2~3日或病愈为止。适用于寒性水泻。
脱发:生姜切片
将鲜生姜切片,直接涂擦患处,每次5分钟左右,使局部产生轻度灼热感为宜,每日3~4次,20日为一疗程。
关节炎:生姜汁
生姜性微温,有温肌作用,生姜切片外用可缓解风湿关节炎疼痛。将切碎的生姜榨汁滴入温水中,用毛巾蘸温水擦洗患部。重复3~4次,使局部肌肉发红发热为宜。
狐臭:鲜姜涂擦
生姜久服除臭气,生姜涂擦可以治疗狐臭。将鲜姜洗净,捣碎,用纱布绞压取汁液。涂汁于腋下,每次10分钟左右,以局部灼热为宜。一日2次,连续一周。
冻疮:生姜汤
生姜25克,加水煎煮。用温姜汤擦洗原发部位,每日5~6次,连续一周。
贴膏药前,最好先用生姜擦患处。
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净拭干,然后再贴。这样既能让膏药更好的与患处接触,更换方便;也更能发挥药效,事半功倍。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