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头条##岳阳市中医医院#
炎炎夏日,比起出汗多来说,
一阵阵由腋下散发出的异味
成为许多人的困扰
今天岳阳市中医医院就来聊一聊这烦人的腋臭!
腋臭,俗称狐臭,医学上称为臭汗症,20至30岁的青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在中国,每100人中就有6人受此困扰。腋臭在很多情况下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如果父母中一方有腋臭,孩子遗传这一问题的概率大约是50%。
腋下的异味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汗液本身在分泌时通常是没有味道的,但我们的腋窝处于温暖潮湿环境中,常有大量细菌滋生,当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排泄到皮肤表面后,汗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产生挥发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氨,从而出现了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岳阳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介绍,目前,解决腋臭问题主要有“五大法宝”。
1、暂时控制异味的方法
(1)注意清洁
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腋部干燥与清洁。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不要穿过紧的衣物。可以将腋毛刮去,注意不要刮伤皮肤,减少细菌依附的空间,降低细菌数量,从而抑制腋臭。
(2)外用药物
目前还没有能根治腋臭的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在腋部涂抹止汗、杀菌的药物,可以达到缓解腋臭的目的。比如乌托洛品溶液、1%聚维酮碘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0.5%新霉素溶液或者止汗露等,都有助于局部杀菌和减轻臭味。但具体用法和用量,一定要遵从医务人员指导。
2、注射A型肉毒素
肉毒素治疗腋臭的原理是通过注射肉毒素来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抑制汗腺的神经支配,阻断神经刺激大汗腺分泌的信号使大汗腺无法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身上的“味道”。
由于夏天炎热多汗,通常建议在每年的春末夏初进行一次肉毒素注射。该方法适应人群广,注射后无需休息。但是,肉毒素的治疗效果不是永久性的,因为大汗腺并没有清除,一般可以持续半年左右。
3、黄金微针
黄金微针治疗是运用黄金包裹的微针矩阵状排列刺入肌肤深层,在针尖处发射射频能量,将能量集中于汗腺组织,热解破坏大汗腺与小汗腺,持续降低腋下排汗,清除腋下异味。
黄金微针对轻度异味腋臭效果明显,术后注意腋下清洁卫生,不需要特殊护理,不影响学习与工作。对异味较重的腋臭,一般通过多次治疗,也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4、微创手术治疗
可采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大汗腺剥脱术治疗腋臭,在直视下剪除大汗腺。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具有疗效更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术后要避免双上肢剧烈活动,休息1-3周左右。
5、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狐臭多与先天禀赋有关,禀于先天,承袭父母腋下秽浊之气,熏蒸于外,从腋下而出;或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致使湿热内蕴;或由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不能畅达,以致湿热秽浊外堕,熏蒸于体肤之外而引起。可以通过中医外治或中药口服调理气血,散风除湿、止汗除臭、清热除湿,达到缓解狐臭的效果。
消灭腋臭的武器有不少,但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以及异味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案是不同的。切莫“乱用药”“乱投医”,科学认识,精准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市中医医院 桦林 张蕾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在天气炎炎,衣着清凉的时候,有些人因体质原因,腋下隐隐的气味,在夏季更加明显,抬起胳膊时,一股清风吹过,弥漫着青草的味道,还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怎么才能去除这种尴尬呢?
腋臭,也被称为狐臭,主要是由于腋窝等部位的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旺盛。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中含有一些有机物,本身没有特殊气味,但当这些汗液排出体外后,腋窝处温暖潮湿,很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会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从而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刺鼻气味,这就是腋臭。
另外,腋臭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有腋臭,子女遗传腋臭的概率约为 50%;若父母双方都有腋臭,子女遗传的概率则高达 80%。
腋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腋下发出难闻的气味,尤其在出汗后更为明显。
腋臭对生活的影响影响社交和人际关系
腋臭会让患者在公共场合或者人际交往中感到尴尬,甚至被他人排斥或嘲笑,从而影响患者的形象和自信心。
影响心理
腋臭会让患者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影响生活
腋臭会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诸多的不便,如选择衣物、洗澡、运动等,都要考虑到腋臭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腋臭的应对方法日常护理
保持个人卫生是减轻腋臭的基础。勤洗澡,特别是要注意清洁腋窝等部位,及时清除汗液和细菌;勤换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有助于保持腋窝的干爽,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止汗剂和除臭剂
市面上有很多止汗剂和除臭剂产品可供选择。止汗剂可以减少汗液分泌,除臭剂则能掩盖或中和异味。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正确涂抹在腋窝等部位,但要注意有些人可能对某些成分过敏,使用前可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进行测试。
药物治疗
对于腋臭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甲醛溶液、氯化铝溶液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汗腺分泌,减少细菌滋生,从而减轻腋臭气味。但药物治疗通常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需要持续使用。
手术治疗
如果腋臭较为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腋臭切除术、腋臭微创刮除术等。手术可以直接去除大汗腺,从根源上解决腋臭问题。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瘢痕形成等,术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
“一治永逸”的腋臭微创手术
那么,有没有办法“一治永逸”呢?别说,还真有——
多采用小切口大汗腺微创清除术,通过一到二个小切口,分离切口皮下,将皮瓣翻转以后在直视下剪切毛囊皮下脂肪及汗腺组织,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腋臭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不明显等优点。
之前遇到一位同事的亲戚,21岁的女孩,因为腋臭严重,找了多次工作都因为腋臭短时间就被炒鱿鱼了。找了超市收银员、包子铺卖包子、理发店洗头等等工作都被顾客投诉失去工作。自从来我院手术后,当天就没有腋下异味了,人也恢复了自信,工作也找到了。
总体而言,腋臭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患者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夏天对很多人来说是穿得轻松、挥汗如雨的季节,但对一些人而言,却成了“社交灾难”的高发期。有人一抬手,汗湿衣背还可以接受,但若同时伴随着一股明显的异味,场面就变得微妙了。
腋臭,又叫臭汗症,正是这样一种“看不见却能闻到”的难题。它并不罕见,也并非重病,却极度影响生活质量,从自信到社交,从求职到恋爱,处处都是“隐形的门槛”。
很多人以为腋臭就是“汗太多”所致,于是拼命抹香水、用止汗喷雾、频繁洗澡,结果不仅无效,有时反而更糟。因为腋臭的根源,并不简单是出汗过多,而是大汗腺的分泌物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
这些物质一旦被微生物“加工”,就会释放出那种熟悉而又让人难堪的味道。也就是说,汗本身不臭,臭的是汗的“副产品”。
现实中,腋臭常被误解为“卫生问题”,于是很多人羞于启齿,甚至不愿就医,怕被贴上“不干净”的标签。但其实,遗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腋臭,子女患病概率高达80%以上。
即使只有一方带有相关基因,也有较高的可能性被“传承”。这不是懒惰或不讲卫生,而是身体的“天赋异禀”。
更尴尬的是,腋臭的“活跃期”刚好卡在青春期到中年这个阶段,也就是人最在意外表和社交形象的年纪。尤其在夏天,轻薄衣物遮不住气味的“突破”,再加上高温让汗液分泌更旺盛,问题就成倍放大了。
有些人甚至因此产生社交回避倾向,习惯性地穿深色衣物、避免在密闭空间停留、用极端方式藏住“身份”,长期下来可能对心理造成隐形压力。
我们常见的一些自救方式,比如喷香水、用香体露、涂精油,其实只是用更强烈的气味“盖住”原本的味道,效果短暂,且容易出现混合异味,反而加重别人的嗅觉不适。
有些人尝试频繁洗澡,甚至用碱性肥皂“去油”,但这可能破坏皮肤屏障,让细菌更容易滋生,适得其反。还有一类人寄希望于“多喝水排毒”,虽然水的确有助代谢,但对腋臭的缓解作用微乎其微。
值得注意的是,腋臭并非完全无迹可寻。有些人小时候没有明显气味,到了青春期突然“爆发”,这往往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青春期体内激素波动,会刺激大汗腺发育,进而增加分泌物的量和种类。
一项发表于《中华皮肤科杂志》的研究发现,青春期前后大汗腺的发育与腋臭的气味强度呈正相关,且与腋下pH值变化密切相关。这说明腋臭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身体发育的一部分,只是有的人气味更明显,有的人不易察觉。
也有人疑惑,为什么夏天特别容易暴露腋臭?其实这和温度、湿度、衣物材质都有关系。高温促使汗腺活跃,湿度增加则让皮肤表面更容易成为细菌“温床”。
如果再穿上不透气的化纤衣物,那就是给细菌“盖了个温室”。所以,选择棉质、透气、宽松的衣服,其实是防止异味扩散的一种“物理降温”。
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细节,容易被忽视却影响大。比如刮腋毛这件事。有人觉得干净利落,有人担心影响皮肤健康。
其实腋毛本身并不产生气味,但它能增加汗液的滞留时间,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栖息地”。适度修剪可以减少异味产生的“温床”,但过度刮除或频繁刺激,反而可能引起毛囊炎或皮肤微损伤。
再说饮食,虽然腋臭不是吃出来的,但某些食物确实会“助推”味道的形成。比如辛辣、油腻、高蛋白的饮食,会让汗液中含有更多易被细菌分解的成分。
而大蒜、洋葱等富含挥发性硫化物的食物,也可能通过汗液散发体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戒掉这些食物,但适度调整饮食结构,是可以从源头上“温和减味”的方法。
也有不少人尝试用一些市面上的“天然成分”产品,比如号称含有茶树精油、明矾粉的止汗剂。虽然这类产品的确在短时间内能减少汗液分泌或抑制细菌活性,但长期效果如何,还需更多研究验证。
有些人反映使用后出现皮肤刺激或红疹,这时候就要警惕是否对某些成分过敏,千万别为了“无味”而忽视了皮肤健康。
真正让人感到无奈的,是那种“我什么都做了,但味道还是在”的情况。这时候,比对抗味道更重要的,或许是接纳自己。
腋臭并不等于不卫生,也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它只是一个生理特质,像肤色、身高一样,无法完全由自己决定。很多时候,别人的“敏感”其实没有我们自己想得那么严重,真正困住我们的,是自己过度的焦虑与羞耻感。
但话说回来,理解自己的身体,并不代表放弃改善。有意识地调整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衣物、饮食、清洁方式,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温柔照顾。
即便不能彻底改变气味的生成机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它的“存在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尝试,不是为了逃避别人的眼光,而是为了让自己在夏天也能自在地伸出手臂。
如果你是那个每到夏天就开始焦虑的人,或许可以试着换个角度想: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但可以控制自己对身体的态度。
从“遮掩”到“理解”,从“恐惧”到“共处”,这条路或许不容易,却值得一走。毕竟,我们的身体,不是问题,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一鸣, 杨钰莹, 刘梦婷, 等. 青春期腋臭患者大汗腺发育特点及皮肤pH值变化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4, 57(3): 198-202.
[2]李娜, 郑晓红, 韩文静. 腋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 31(12): 1802-1805.
[3]陈杰, 张思敏, 胡志伟. 腋臭相关遗传变异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 39(4): 425-429.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