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腋下异味症状轻微
很多专业文献中将距离作为判断异味轻重的方法,比如说距离750px以上闻得到属于比较重,250px之内闻不到属于比较轻。笔者认为,味道轻重的表现受到诸如环境、温度、情绪等众多因素的干扰,不能一概用距离作为唯一判断标准,这样既不科学也不准确。
笔者认为的轻微症状,泛知周围的小伙伴们从来没有闻到过患者的腋下异味,尤其指的是仅有紧凑到腋下才能闻到味道的患者,这类患者没有特殊原因不适合手术。为什么呢?因为杀鸡焉用牛刀,过度治疗对于患者长远来说是不利的。
2.没有家族遗传史
腋臭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所以从理论上讲,遗传的概率的是相当高的,无论是代代相传或者隔代遗传,总能在族谱内找到遗传的影子。不是说非遗传患者不适合手术,而是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会把症状混淆,笔者在门诊看到过戴错帽子的患者不胜枚举。
3.曾经做过传统切皮手术
腋臭的治疗遵循的规律是从无创到有创,从微创到大创伤,任何倒过来的治疗顺序都无异于行蜀道。传统切皮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往往存在“跑道式复发”,再次手术难度系数堪比三米板跳水409B向内翻腾4周半屈体。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4.追求术后不留疤痕
手术不可避免会留下疤痕,改良小切口的长度在2-75px之间,这是手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当前腋臭治疗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来看,切口的长度是和疗效成正比的。微创甚至无创的前提是对症状的改善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
5.期待永不复发
很多人在谈到期望效果时用了“永不复发”这四个字,殊不知这样会另很多医生望而却步。先不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复发或残留的比例,今天就借此谈一下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永不复发是所有手术医生追求的理想结果,难道医生就等着未来某个时候你突然告诉他复发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手术前,再高明的医生也要让自己在未来能够尽可能少的收到该类反馈。要知道岳家军的悲剧不在于飞哥打不过金兀术,而在于其南宋皇帝也曾经拍着胸脯说永远信任岳将军!
6.接受过多次各种创伤性治疗后依然“复发”
笔者在门诊见到过做过最多手术的患者前后大大小小总共做过9次手术,从激光做到微创,再做切皮、又植皮,却依然痛苦不堪,抓救命稻草一般寻求再一次的手术治疗。这类患者异常敏感,自信全无,一条道走到黑。通常情况下他们没有家属陪伴,求医问药如同单骑闯关,屡战屡败。
7.体形特别肥胖的患者
肥胖是产生很多外科手术的禁忌症的元凶,腋臭手术也不例外。沉重的肩膀往往会在创面和包扎之间产生不可预知的摩擦力,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虽然手术进行的相当顺利,但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得不好,接下来就是旷日持久的换药恢复期,对医患双方都是身心上的折磨。
8.腋窝凹陷明显的患者
这是另一类令手术难度陡然上升的患者人群,深深凹陷的腋窝就好比一个陷阱让很多医生栽倒在里面,特别是从事该类手术不久的医院和医生。经验在处理这类伤口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9.年龄50岁以的上女性患者
年龄不是腋臭手术的禁忌,但处于更年期和妊娠期的女性患者是让手术疗效成为未知数的人群,她们的症状既误导患者本人,也会误导医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给手术埋下隐患,这是先辈们血的教训,不可轻易越雷池一步。
10.短期内有人生重大事宜要办。
拍婚纱照、举办婚礼、新入职、出国、治疗其它影响健康的疾病等等,短期内有上述这些重要事情安排的,绝对不适宜做腋臭手术。人生不能重来,有些事情错过了一次就错过了一生。反过来,腋臭的治疗也是一样,如果你认为这对你来说是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情,那其它事情也必须给其让路,充足时间的休憩是手术成败相当关键的因素!
记得在去年夏天我曾做过一例手术,患者的外婆在术前向我千叮嘱万嘱咐,说千万不要让她外甥女开完刀后手举不起来,因为她的外甥女是一位美术教师,需要每天抬手在黑板上画画的。术后恢复的情况还是令人满意的!那么为什么这位美术教师的外婆会有这样的顾虑呢?
现在很多年轻的患者们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开完刀后腋下会不会有疤痕,会不会花了钱虽然治好了腋臭却留下两条永久的蚯蚓一般难看的疤痕?其实这只是其一,仅在部分具有明显疤痕体质的患者身上才会发生,临床上更多的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不是隆起于皮肤的又粗又颜色深的疤痕,而是皮下组织内疤痕的挛缩导致皮瓣皱褶,严重的会产生明显的悬吊感。有些患者术后上肢抬不起来,抬到一定角度后会有剧烈疼痛;有些比较瘦的患者会告诉你“在腋下及上臂内侧看到一条筋被拉起来”,而我检查过之后发现,这是被腋下疤痕牵拉而绷紧的肌腱;还有些患者术后腋下区域的皮肤一层层的皱起来,或者模上去疙疙瘩瘩,以上这些都是由于皮瓣下面的疤痕所导致的,发生的概率远高于表面的疤痕。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这牵涉很多手术的细节,包括皮瓣修剪的厚薄程度,包括皮瓣下方脂肪层面(肌肉面)修剪的平整程度,包括皮瓣四周的松紧程度,还包括术后皮瓣下有无积血积液,加压包扎力道的均匀等等,这些技巧掌握在为你手术的医生手中,而你能做的是配合医生做好术后的恢复性功能锻炼。曾经遇到过一个胆小的女孩,开完刀都一个多月了,因为害怕而不敢活动上肢,生怕“刀口裂开”,而为她手术的医生也没有对她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导致腋下严重的疤痕牵拉。
综上所述,腋臭术后腋下疤痕增生的防范与补救是一门学问,特别是皮瓣下疤痕的预防问题,需要外科医师和患者共同引起相当的重视的!
搜索【名医生】加关注,每天为您推送疾病相关知识
对于腋臭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来说比较常见的就是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大家对腋臭术后护理方法知道多少呢?今天就请我们的医生们来为大家分析下,腋臭术后护理方法到底有哪些。
1、腋臭术后护理术后一周内,双臂不要完全下垂,至少要保持45度角。
因为腋窝处虽然外在伤口只有5毫米大小,但是腋窝皮下却已经完全游离,创面达整个腋毛分布区域的外围,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腋毛分布范围估算创面。如果上臂完全下垂,则腋窝皮肤会形成褶皱,愈合后外形不佳,而且不利于术后恢复。
2、术后腋窝区域会感觉麻木,至少持续半年到一年,是正常的,这就是腋臭术后护理方法。
3、腋臭术后护理应主动加强上肢活动,主动地牵拉上肢会促进疤痕恢复。可能活动中会有轻微疼痛感或牵拉感,者都属于正常现象。
4、腋臭术后在三个月内会出现腋窝牵拉感,或者会看到腋窝形成一条“筋”,这是正常现象。由于术后腋窝创面愈合,在皮肤下形成疤痕的缘故。疤痕在三个月左右达到高峰期,之后逐渐软化,舒展。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不用紧张。
以上就是我们的医生为大家介绍的腋臭术后护理方法。希望对大家的治疗及康复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患者们能够早日康复。
盛夏已至,校园里本应是充满欢声笑语、活力四射的场景,然而,对于一些患有腋臭的青少年而言,这个季节却成了他们的“噩梦”。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医生,我深知腋臭给孩子们带来的困扰远不止是身体上的异味,更在他们的心理、社交和学习等方面埋下了诸多隐患。今天,我就从专业角度,和大家深入聊聊青少年腋臭问题,希望能为孩子们驱散腋臭带来的阴霾,让他们重拾多彩校园生活。
腋臭,校园里的“隐形杀手”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于腋窝大汗腺分泌的汗液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特殊气味。青春期是腋臭的高发期,这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雄激素分泌增加,刺激腋窝处大汗腺分泌功能增强,大量分泌的汗液富含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经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后,就会产生刺鼻的短链脂肪酸和氨,从而形成腋臭。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12—18岁青少年腋臭发病率达12.3%,这意味着每10个青少年中,就可能有1个受到腋臭的困扰。而且,其中76%的患者因异味产生了自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同无形的枷锁,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业与人际关系。
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对腋臭的包容度较低。患有腋臭的孩子往往会成为被嘲笑、排挤的对象。课堂上,他们即使心中有完美答案,也会因害怕抬手回答时异味散发,而将举起的手默默放下,一次次的退缩让他们错过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打击,成绩也随之受到影响。课间休息,同学们三两成群嬉笑打闹,而他们却总是独自坐在座位上,不敢参与其中,害怕靠近同学时被闻到异味,担心因此遭到嫌弃。长期的社交孤立,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甚至产生社交恐惧,这种负面情绪又进一步影响到学习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更令人痛心的是,因为腋臭引发的悲剧并不少见。2003年11月,成都某中学的邓某因腋臭一年不敢上课;2014年1月,因腋臭遭到嘲笑,小明(化名)砍伤同学,获刑两年;2014年5月,槐荫区15岁少年因腋臭遭到耻笑欲跳楼自杀;2017年8月,广西某中学一名女生因狐臭在学校遭受欺凌,坠楼身亡……这些惨痛的案例,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腋臭问题绝不能被忽视^[3]^。
遗传因素:难以逃避的先天印记
遗传是导致青春期腋臭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学研究表明,约80%的狐臭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若父母一方患有狐臭,子女遗传概率约为50%;若父母双方均患病,遗传概率可高达80%。对于有家族遗传背景的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在激素变化的刺激下,原本潜在的狐臭问题更容易显现出来,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先天因素,无法轻易改变^[5]^。
精准治疗,为青春“祛味”
药物治疗:初期的“救急兵”
对于腋臭症状较轻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使用铝盐等止汗剂,可以减少汗液分泌;局部使用抗菌剂也可以帮助减少细菌滋生。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只能暂时抑制异味,不能根治,长期使用易引发腋下发黑、过敏、红肿,导致异味加重。而且,部分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后可能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皮肤表层受损,表现为灼热感、红肿及剧烈疼痛等不良症状。所以,在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循医生和药师的专业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
手术治疗:根治的“终极武器”
对于严重的腋臭患者,手术治疗是较为彻底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腋臭也有了新的突破。例如水动力汗腺清除术,它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此外,还有美国miraDry清新微波、微切口顶泌汗腺清除术等先进技术,也为腋臭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日常护理,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接受专业的治疗,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保持清洁干爽
每天坚持洗澡,特别注意清洁腋下区域,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去除多余油脂和细菌。对于出汗较多的青少年,每天可用温和的沐浴露或香皂清洗腋窝2—3次,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洗澡并更换衣物,确保皮肤表面的汗液和细菌被彻底清除。洗澡时,可使用柔软的沐浴球或毛巾轻轻擦拭腋窝,避免过度用力损伤皮肤。此外,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贴身用品,防止细菌残留。
合理饮食调节
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大汗腺分泌,加重异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西兰花等,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对于喜欢吃肉的青少年,可以选择鸡肉、鱼肉等白肉,替代部分红肉,减少油脂摄入。同时,每天保证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促进身体排毒,稀释汗液,降低异味浓度。如果青少年本身肠胃较弱,在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正确选择衣物
优先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化纤材质衣物。棉质衣物能让皮肤自由呼吸,加速汗液蒸发,降低细菌繁殖速度,从而减轻异味。对于体型偏胖的青少年,宽松版型的衣物更有利于空气流通,减少出汗。在颜色选择上,深色衣物相对更能掩盖汗渍和异味,可以作为日常穿搭的优先选择。此外,要注意勤换衣物,尤其是运动出汗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身体干爽清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腋臭问题不容小觑。作为医生,我呼吁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腋臭问题,一旦发现,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帮助孩子做好日常护理和心理调适,让他们在面对腋臭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莫让腋臭破坏青少年的多彩校园生活,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青春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希望每一位患有腋臭的青少年都能早日摆脱腋臭的困扰,重新拥抱美好的校园生活!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