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心血管健康的深远影响。
肥胖不仅仅是一个外观问题,它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本文将探讨肥胖如何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提供一些干预和管理的建议。
·肥胖对心脏的直接影响:增加心脏负荷。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导致循环血容量增加,心脏需要更用力泵血以满足全身需求。长期超负荷工作易引发左心室肥厚、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降低心脏效率。心肌代谢异常,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会干扰心脏正常代谢,导致心肌细胞供氧不足、心室壁增厚及心腔扩大。
·肥胖诱发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肥胖者高血压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机制包括血容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常伴随高血脂、高血糖,加速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冠状动脉堵塞风险。
心律失常与心衰:BMI每增加5单位房颤风险上升29%,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心肌电活动异常相关。心肌肥厚和代谢异常可进展为心力衰竭。间接代谢异常的影响:代谢综合征。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存,形成代谢综合征协同加剧心血管损伤。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者易出现夜间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和心律失常风险。
干预与管理建议:体重控制。目标:BMI控制在18.5-23.9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方法:低热量饮食(减少饱和脂肪、精制碳水)、规律有氧+抗阻运动。疾病监测与治疗。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必要时使用降压药或降脂药。严重肥胖者可考虑代谢手术或抗肥胖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
总结:肥胖通过多重机制(如机械负荷、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直接或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是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核心策略。了解肥胖对心血管健康的深远影响,有助于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心脏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3月4日讯(文字/视频 通讯员 范文娟 全媒体记者 周倜)“肥胖问题是个系统性的代谢问题,严重危害着健康,引发多种慢性疾病。”今天是“世界肥胖日”,当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潘宏伟呼吁,大家务必注意控制体重,给心血管减负。
眼下,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预计到2035年,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可能超过40亿,全球每5个青少年中将有2个超重或肥胖。在中国,18岁以上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合计超过50%,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也上升迅速。
“肥胖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潘宏伟介绍,肥胖导致脂肪堆积,心脏重量增加,表现为左心室肥厚,这种肥厚是心脏对长期高容量和高压力负荷的反应,心肌细胞出现肥大和纤维化,进一步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不仅如此,还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和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管损伤。同时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或导致高血压、心房颤动等。
那么,如何科学管理体重?潘宏伟认为,学会“挑食”是关键。
他认为,肥胖不能进入“素食”的误区,长期素食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皮肤弹性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学会“挑食”就是选对食材,选择新鲜的、完整的食材,特别是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又没有太多热量的食材。
“我们一定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鱼肉、虾肉、鸡胸肉、鸭胸肉、驴肉、牛羊瘦肉、猪后腿肉等。”潘宏伟介绍,烹饪方法追求简单就好,能够水煮就不爆炒,能够清蒸就不油炸,调料要少,保持食物的本味。三餐按时吃,避免长时间饥饿感带来的暴饮暴食。
“燃烧脂肪需要氧气的参与,氧气参与越高,脂肪燃烧越充分。如快走、慢跑、骑车、爬山等户外运动都是不错选择。”潘宏伟建议,刚开始运动时消耗的是葡萄糖,运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消耗脂肪,低强度的快走在所有运动中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可以通过每日微信步数来制定运动量。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湖南日报3月4日讯(文字/视频 通讯员 范文娟 全媒体记者 周倜)“肥胖问题是个系统性的代谢问题,严重危害着健康,引发多种慢性疾病。”今天是“世界肥胖日”,当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潘宏伟呼吁,大家务必注意控制体重,给心血管减负。
眼下,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预计到2035年,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可能超过40亿,全球每5个青少年中将有2个超重或肥胖。在中国,18岁以上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合计超过50%,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也上升迅速。
“肥胖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潘宏伟介绍,肥胖导致脂肪堆积,心脏重量增加,表现为左心室肥厚,这种肥厚是心脏对长期高容量和高压力负荷的反应,心肌细胞出现肥大和纤维化,进一步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不仅如此,还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和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管损伤。同时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或导致高血压、心房颤动等。
那么,如何科学管理体重?潘宏伟认为,学会“挑食”是关键。
他认为,肥胖不能进入“素食”的误区,长期素食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皮肤弹性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学会“挑食”就是选对食材,选择新鲜的、完整的食材,特别是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又没有太多热量的食材。
“我们一定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鱼肉、虾肉、鸡胸肉、鸭胸肉、驴肉、牛羊瘦肉、猪后腿肉等。”潘宏伟介绍,烹饪方法追求简单就好,能够水煮就不爆炒,能够清蒸就不油炸,调料要少,保持食物的本味。三餐按时吃,避免长时间饥饿感带来的暴饮暴食。
“燃烧脂肪需要氧气的参与,氧气参与越高,脂肪燃烧越充分。如快走、慢跑、骑车、爬山等户外运动都是不错选择。”潘宏伟建议,刚开始运动时消耗的是葡萄糖,运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消耗脂肪,低强度的快走在所有运动中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可以通过每日微信步数来制定运动量。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