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01
孩子胖一点更可爱,孩子胖一点更健康,孩子胖一点才能长得高,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6%,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肥胖和超重已经大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所以家长们不要觉得孩子胖一点才健康了!
每次做儿童保健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体重是中上,甚至是上等就要注意了,如果孩子的身高比体重长得慢,那更加要警惕,你的孩子离肥胖不远了!
02
《儿科学(第八版)》就提到引起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或者体积增大!
人体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主要在出生前三个月,出生第1年,11岁~13岁三个阶段!
也就是说这三个阶段是孩子的“肥胖危险期”,如果孩子在这三个阶段体重超重的话,那极有可能孩子增长的是脂肪细胞的个数,到了孩子长大以后再想减肥那是难上加难。
比如说孩子在这三个时期肥胖,他的脂肪细胞可能是10万个,如果在这三个时期孩子没有长胖,那他的脂肪细胞个数只是3万个,孩子脂肪细胞越多,想要减肥就越难。
★肥胖会影响孩子内分泌的变化
孩子肥胖的话,血浆中的生长激素减少,睡眠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消失,在低血糖和精氨酸刺激下,生长激素分泌反应迟钝,直接影响到孩子身高的增长!
★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现性早熟
脂肪细胞会促进孩子雌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导致孩子骨龄提前,本来孩子能长到16岁的,但是因为骨龄提前了两年,14岁身高就定型了,也会影响到孩子身高的增长。
★肥胖会影响孩子的颜值
肥胖的孩子长不高,身上的肥肉又比较多,加上不喜欢运动,整个体型看起来非常的臃肿,孩子的颜值也会大受影响。
比如孩子小时候有一双大眼睛,但是却因为满脸的横肉把眼睛挤小了,把鼻子也挤得小小的,看起来五官也不好看。
★肥胖的孩子身高长不高,颜值受影响,孩子也容易自卑
比如同学们一起去跑步,肥胖的孩子跑得不快就成了最后一名,也容易被同学们排挤,被同学们嘲笑,孩子容易感到自卑。
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肥胖的三个危险期控制好体重。
1、一岁之前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相对于奶粉喂养来说,孩子更不容易发胖。
因为在吸吮母乳的时候,孩子其实在做体力活,一边喝奶,一边消耗能量,而且母乳中含有饱腹因子,孩子喝饱了一般就不愿意再喝了,喝母乳可以很好地预防孩子肥胖。
2、让运动变成孩子的生活方式
运动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孩子在一岁之前及时地让孩子多趴着,给孩子多爬,给孩子多锻炼,一岁之后孩子学会走路,每天带孩子户外运动一个小时。
让运动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能量消耗掉,让孩子身体的脂肪消耗掉,变成结实的肌肉。
让孩子看起来更结实更挺拔,也能更好地刺激孩子身高的增长。
3、避免吃宵夜
建议孩子在一岁要完全地断掉夜奶,到了孩子两岁之后,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即使是喝奶也在睡前两个小时吃。
因为吃宵夜的时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影响到身高,而且晚上吃宵夜,我们的身体没有办法消耗掉能量,会导致宵夜囤积在我们体内变成脂肪,导致肥胖。
4、从小正确地给孩子添加辅食
孩子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岁之前不放盐,孩子吃辅食的油尽可能是植物油,少给孩子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孩子的辅食多样化,才能给孩子提供多种的营养素。
而孩子的营养均衡,身体的脂肪才不容易堆积。
想要孩子通过吃东西长得更高,通过吃东西避免生病,推荐购买一本《儿童长高食谱》。
菁妈的女儿菁菁,今年也刚好上小学二年级,也是在长高的关键期,之前我做饭的时候孩子都不太爱吃。
于是就买了这本长高食谱回来,照着上面的食谱给孩子做菜,每一餐孩子都吃得很好,还说妈妈做的饭菜真好吃,而且照着上面的长高食谱做,孩子身高也长得比较快。
菁妈也跟好几个妈妈安利了这本长高食谱,因为这本书里面包含了上百道长高食谱,很多父母对于给孩子吃什么能长高是没有太多了解的,买回来就按照上面的食谱来做。
不仅仅有文字的教程,还有视频教程,家长每天做不同的菜做给孩子吃,孩子吃了就能长得更高。
而且还有孩子一些日常小病症的调理餐,比如假性近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等。孩子只有胃口好,吃得好,才能长得高。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孩子被100度开水烫伤,妈妈用一小时五字诀处理,医生:做得好
隐翅虫飞到孩子脸上,妈妈用3分钟处理法救了娃,医生:干得好
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提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重管理被明确地纳入各级学校。
近二三十年来,肥胖如洪水猛兽般在中国蔓延。本文着重同各位谈谈儿童肥胖的问题。
不知各位可否注意到这一现象:在很多城市小学校的教室里,坐在后排常有几位胖孩子,硕大的身躯可能为前排同龄孩子的2倍。上体育课时,胖孩子跑起来气喘吁吁。
据日前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资料,我国在 6-17 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 11.1% 和 7.9% ,6 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6.8% 和 3.6% 。
我国超重与肥胖的青少年和幼儿分别已经接近了总数的20%和10%。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家长们注意。你的孩子体重正常吗?
儿童健康关系民族兴旺,肥胖应该为全社会关注!
肥胖是一种疾病,医学上称肥胖的孩子是患了肥胖症。
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肥胖会导致少年儿童脂肪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容易患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哮喘等并发症。
少年儿童肥胖的患病危险多会延续到成年期。长大后继续肥胖,就疾病缠身,将缩短寿命。
肥胖对儿童心理会有很大影响。活动受限,凡事不如人,肥胖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一般说,孩子长到5岁,就会知道肥胖影响外观、运动能力,自尊心就要遭受伤害。女孩的自尊心较强,故肥胖女孩比非肥胖男孩更有尝试自杀的可能。
处在青春期的肥胖男孩容易发生男性乳腺发育症,报导称,随着我国青少年肥胖率的升高,合并男性发育症的10-17岁男孩明显增多。乳腺发育会给男孩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
日前,即2025年2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的公告,其第17条明确指出:“应将儿童青少年的体质指数控制在适宜区间,通过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笔者归纳,导致我国儿童肥胖的原因,除极少数孩子有遗传因素外,主要是以下几个。
1.一日三餐安排不当
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的一日三餐,比如,猪肉和油炸食品,能天然满足儿童的味蕾需求,受孩子欢迎。但却会令孩子多吃贪吃。摄入了过多的能量,便会使儿童发胖。
2.食欲旺盛
孩子是不知道怎样吃对身体有益的。有些孩子食欲特好,不少家长就一味满足孩子过量进食的要求,就怕孩子“饿”。家长如此纵容,孩子必然要多吃贪吃。
3.喜吃零食和洋快餐
蛋糕、坚果、糖果、甜饮料等零食,放在家里,让孩子随意自取自拿,食无定时,家长不予控制,甚至鼓励。不少家长还常带孩子去快餐店吃洋快餐。
4.过度溺爱,偏食者多
现今独生子女家庭多,独生子女除受父母溺爱外,还受祖父母辈的过度溺爱。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在独生子女中,偏食的孩子多,喜荤厌素者多。
5.户外活动的时间少
中小学生写作业的时间普遍长,不少孩子还沉溺于长时间地看电视、看手机,或者忙着上课外的应考学习班,遂导致每天户外活动严重缺少。活动少,摄入的热量就不能被及时代谢,转化为脂肪储存,便必然引发肥胖。
面临青少年和幼儿的肥胖的快速增长,国人该怎么办?
1. 如何让胖孩子的体重恢复正常呢?
对待肥胖的孩子,即已经患有肥胖症的儿童,家长应该主动领其就医,请专业人士作饮食调节和心理疏导。如有并发症,就该积极治疗。切莫拖延!
孩子的肥胖是家长错误地喂出来的,如果拖延不管,便是错上加错。
2.如何预防儿童增肥长胖呢?
一定重视孩子的饮食营养,做到营养平衡。何为营养平衡?简而言之,就是为孩子提供的饭食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当,不能少也不能多,还需有恰当的比例。家长应特别注意培养孩子自小就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
喂养小儿应尊重客观规律,孩子不想吃了,就不要硬喂。切莫怀着盲目的爱心将孩子当填鸭喂,更不该无限制的满足他们吃零食的要求。
为此,年青的父母就该积极的多学些科学育儿的营养常识。
日本立法规定,幼儿园与中小学校要为孩子供给营养餐,重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近日《柳叶刀》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日本20岁以下的孩子超重与肥胖率为4.5%,比我国低得多。举世公认,日本之所以成为当今全球笫一长寿大国,学生营养餐功不可没。
除饮食外,还必须让孩子每天都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
可喜的是,国家对青少年校园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 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新春伊始,国家教委,还出台了 “中小学生每天上一节体育课的规定”。
媒体赞之曰:孩子如何锻练,有了新指南。
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孩子超重与肥胖就必将远离,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率就将降低。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120余年前我国著名学者梁启超的一句名言。
愿我们的孩子幸福而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0年10月23日
2.国家卫健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2020年)》.2020年12月
3.刘政.中小学生营养指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
(图片取自网络;朝钢健)
六一儿童节马上到了,我们照例在这个时间点说说儿童肥胖的问题。
很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长大的。老一辈和年轻父母之间,对于孩子成长,经常存在的一种观念不同,就在孩子的饮食方面。
老一辈看不得孩子吃得不好,对于孩子各种馋嘴的要求,一般也都顺着来,对蛋糕、糖果、饮料以及汉堡,都是不加节制,即使孩子的体重不断增加,也会以胖点有福、孩子正在长身体等理由,来反驳别人。
如果你再次因此和老一辈有了争执,不妨让他们看看这篇内容,儿童肥胖的健康隐患,要比表面看起来的,要多得多。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多数是没有疾病影响的单纯性肥胖。
在儿童肥胖中,遗传因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父母其中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占1/3;父母双方均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超过一半。
这种遗传因素并不单指遗传基因,后天的家庭饮食生活习惯,也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因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进食过多,营养过剩以及运动过少等原因,都会导致儿童肥胖的发生。
如果你的家庭或是孩子自身存在上面这些因素,就要警惕孩子肥胖的风险了,需要家长及早进行预防和调整了。
肥胖儿童成长的烦恼:生理
因为儿童期的肥胖,影响的不仅是体型和行动能力,潜在的健康和心理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1
智力发育
虽然儿童肥胖并不一定会影响智力的发育。但在某些肥胖儿中,确实存在着由于肥胖导致的呼吸困难,血液粘稠度增高以及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脑细胞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患儿嗜睡、记忆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2
身体发育
小儿早期发胖会使开始行走的时间推迟。而且早期体重过重,加上缺钙,容易发生X形腿、O型腿及扁平足等畸形。
早期发胖还可以使生长加速,尤其是骨头的生长变快,导致骨龄提前,然而这样有可能导致骨头发育过早停止,骨骺过早关闭,从而使胖孩子小的时候显得比较高,到了别人蹿个儿时反而长得慢,导致“最终身高”却可能低于体重正常儿童。
3
疾病隐患
肥胖的孩子比体重正常的孩子患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的危险性要大得多。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血栓和心衰的人比体重正常者多1倍,冠心病多2-5倍,高血压多2-6倍,糖尿病多4倍,胆石症多4-6倍。
4
成年肥胖
儿童时期的肥胖与成年期再发胖有所不同,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但使脂肪细胞的变大,而且还伴有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这让成年时肥胖的几率大大增加。
有研究表明,15%-30%的肥胖成人在儿童期就胖。1-5岁肥胖儿童中有27%的人的肥胖会持续到成年,43%的6-9岁儿童的肥胖会持续到成人。
肥胖儿童成长的烦恼:心理
除了健康隐患,在心理测评中显示,大多数“小胖墩儿”存在心理轻度异常,其中3个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2个出现轻度的敌对症状,2个出现轻微的焦虑现象,少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问题等。
体型不美,活动不方便,在集体活动中常是同学们取乐的对象,常受到同学们排斥和嘲笑,妨碍他们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他们较少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渐渐导致抑郁、社交退缩和情绪不稳定等心理行为问题。所以小胖墩儿往往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显,表现出较多的焦虑情绪、悲伤、孤独、紧张、担心等行为特征。
从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的关系看,随着儿童肥胖程度加重,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能力、学校活动和学习能力均随之降低。
一方面由于肥胖儿自身体型不佳、活动不灵活,为保护自己不被同伴取笑,他们不愿意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减少与同伴的正常接触与交往。
另一方面是来自同伴的因素,同伴觉得其难看或因为他们在游戏中表现笨拙而不愿与其玩耍,儿童的肥胖症会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影响肥胖儿童正常同伴关系的建立。
和外在的影响相比,这种心理方面的影响更容易被家长忽略,因此在发现问题时,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接受肥胖的现实,科学认识肥胖的实质。
鼓励胖孩子参加小组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参加减肥夏令营等,在这样的团体中,他们还可以获得更多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当然,建立积极的生活环境,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寻求专业帮助,制订合理的个性化饮食与运动计划,帮助孩子减掉多余的体重,才是帮助孩子恢复自信和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