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网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喊话减肥”,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一时间,“国家喊你减肥”“国家不同意你胖”等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3月13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体重管理门诊”揭牌,健康管理中心、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消化科、普通外科、骨科、心血管内科、中医科、康复科、心理科、营养科等11个科室集结,为公众体重管理共同发力。
省内多家三甲医院也纷纷开设体重管理门诊。那么,体重管理为啥要去医院,各种减肥门诊有啥特色?多学科专业力量如何共治肥胖?近日,记者探访了济南多家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体重管理门诊”
医院纷纷设置体重管理门诊
3月13日早上8点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肥胖专病门诊前已是人头攒动,诊室内,内分泌科主任黄延芹正逐一接待前来就诊的患者,“昨天一天共接诊93位患者,年龄最大到70岁左右。患者平均两周能减掉五斤左右,体重基数大的两周最快能减掉十来斤。”
同一时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门诊内,34岁的刘女士正赤脚站在分析仪上,握住机器的两侧把手……几分钟后,一份身体成分分析报告“新鲜出炉”。“女性脂肪含量一般占体重的25%-28%,你现在32%是超标准的,超出的部分就是你要减掉的脂肪。”内分泌与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潘喆指着报告上的数字说。
2007年-2023年,我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由31%升至39.2%,肥胖率由13.7%升至25.2%。去年,省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鼓励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
自此,山东医疗机构纷纷出招,以多学科会诊(MDT)为主要模式的减重新阵地成立,全民体重管理在齐鲁大地“热”了起来。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门诊医生为患者测量腰围、臀围。
门诊减肥更“靠谱”
“管住嘴、迈开腿”的方式对于一般或轻度的肥胖或许有用,但对于自制能力较差或体重基数过大的肥胖人群来说,减重药物和手术更加“靠谱”。潘喆介绍,近日前往医院肥胖门诊咨询司美格鲁肽的患者日益增多,“司美格鲁肽主要通过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抑制胃排空、增加饱腹感,达到减重目的。”
“一般来讲,减重手术可以减掉多余体重的80%左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郑春宁介绍,近年来,袖状胃切除术等因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而成为主流。但减重手术主要适用于部分单纯性肥胖群体和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且需综合考虑患者BMI、腰围以及年龄等多因素,由MDT模式最终确定手术等级。
据了解,BMI(体重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其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²),目前,我国建议采用24.0kg/m²≤BMI
MDT模式进入减重门诊,也让肥胖的提早干预、多病共治成为可能。受肥胖引起的多囊卵巢影响,结婚多年,36岁的李女士一直无法受孕。来到山东省中医院后,黄延芹帮助患者一边减重,一边调理月经。一段时间后,李女士成为了一位准妈妈。
我国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远高于糖尿病,许多肥胖患者前期并不重视,后因呼吸衰竭、心衰、糖代谢异常等疾病入院。黄延芹介绍,中医讲“脾虚湿盛”是肥胖之基本病机,MDT模式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配合按摩、拔罐、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可以“益消补泻”,还可以调理内分泌、妇科等问题。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门诊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潘喆看诊。
门诊背后的人性干预
减肥这件事,一位医生说了不算。40多岁的刘先生已经胖到380斤了,初次到山东省中医院肥胖代谢性疾病MDT门诊挂号就诊时,几个科室专家一起给他定减肥方案,有人建议做胃流转支架治疗,有人建议做缩胃手术……刘先生都不敢,只想用中医特色减肥方法。“我们尊重他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他定制饮食方案,配合中药治疗和中医特色技法辅助,三个来月他就减了60来斤。”黄延芹说。
体重管理门诊是阵地,个性化诊疗是方式,MDT模式背后是对医疗形式和患者意见的综合考量。
减肥路漫漫,患者往往要承受不小的心理负担。“压力大的时候,只有吃能让我放松。”28岁的互联网从业者小陈坦言,但随之而来的体重问题,又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焦虑;有位患者因不孕就诊,CT检查时因体型过大无法进入仪器,心理几近崩溃……
“我的门诊号只设置了15个。”潘喆向记者透露,“肥胖的治疗不仅是开药那么简单,有一半的时间,我都需要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每一位患者走进来,我都希望能给他足够的关注和时间,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如何让心理干预时刻融入服务场景,或许会成为体重管理的下一个议题。
体重管理和慢性病防控的基层互补
24岁刘女士刚入职不久,提到去门诊减肥,她形容自己“有心而无力”,“大医院离家太远,每次复诊都要去挂号排队,一来二去耽误时间太长,很难和领导说我要‘请假去减肥’。”
“家门口的医院居然有了‘体重管理门诊’。”到济南某社区医院就诊的吴女士惊喜发现,“门诊医生能免费指导大家科学饮食,“微信群打卡”等活动也特别有趣,我减肥更有动力了。”她说。
体重管理是日常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记者注意到,济南文化东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西医结合减重门诊、青岛隐珠街道东楼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西医结合减重门诊、威海鲸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减重门诊等依托基层医疗机构的减重门诊已相继开设。
淄博张店中鲁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院也有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减重门诊的打算。“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公共卫生服务、慢病服务的主阵地,对于所辖居民的健康情况了解更多,更能精准定位有减肥需求的群体,方便追踪管理。”她说。
“慢性病防控尤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家都要为体重管理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单位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说。推动体重管理和慢性病防控的基层互补,或能让更多群众受益。
来源 :大众新闻
来源:【竞舟】
近年来
一到暑假,医院的减重门诊
就挤满了前来看诊的患者
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许多高考结束的学生
选择在进入大学前前来减重
中小学生来减重的也不在少数
……
近日,舟山市中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的“肥胖门诊”正式开诊,通过制定科学的饮食运动处方,对肥胖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科学减重,抵御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影响。
记者了解到,该门诊的整治范围为超重肥胖及肥胖相关慢性疾病人群,比如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肥胖相关疾病。医师将根据科学评估结果指导合理饮食、运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穴位埋线、中药内服、中药茶饮、中医特色外治疗法、GLP1受体激动剂等多种个体化治疗方法,帮助“胖墩墩”科学减重。
有需要的市民注意了
市中医院“肥胖门诊”开放时间
为你打听来了
↓↓↓
周六上午:肥胖门诊
地点:门诊620诊室
周二晚上:中医内科门诊
时间地点:治未病中心 18:00-20:00
但在众多减重患者中
不少人对减重都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
大家要注意了!
误区1
借助医学手段可帮助减肥?
减肥门诊经常会迎来不少苗条的姑娘,她们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再瘦一些?”“你这已经很标准了,还要减什么呢?”医生表示,再减可能会影响健康。可姑娘很执拗,说自己坚持节食减肥已经好几年,终于瘦了不少,但还不满意,希望通过中医的办法,再减掉一些。
医生提醒,过度减肥不可取,否则会引发闭经等其他健康问题。还有,即便通过医学手段,也不是想瘦多少就能瘦多少的。只要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都没有必要再减重了。
误区2
节食能减肥?
据介绍,门诊来的减肥者,90%以上的都曾采取过节食的方法,有的不吃中饭,有的不吃晚饭,即便吃饭,也吃得很少,饿了就喝水充饥。有的就更加极端了,采取辟谷的办法,接连好几天都不吃主食,只喝水。
医生提醒,这些都是误区,节食减肥一定不是科学且持久的减肥方法。节食会导致营养失衡,短期减下来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和水分的流失。而节食因为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基础代谢率低,人体消耗热量变少,热量就很容易堆积在体内。此外,由于人体的细胞具有记忆功能,节食会让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饥饿状态,一旦恢复饮食,细胞就会疯狂地摄取热量,导致吸收过多。
门诊中还有另一个极端的减重患者,那就是饮食方面一点也不控制,也不想运动,把减重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医生的身上,希望用药后就能“躺瘦”。医生表示,这也是不现实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减肥,都需要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
误区3
只吃素不沾荤能减肥?
吃素减肥,也是很多肥胖者信奉的做法。
医师提醒,光吃素不能瘦,反而会让身体抵抗力下降。摄入100克瘦肉,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至1%,而米面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70%至80%,有些水果、蔬菜和奶类的碳水化合物都比瘦肉高,尤其是选择西瓜这类高GI水果,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得高,不仅不能减重,还有可能增重(GI指的是"食物葡萄糖生产指数",也称为"上升糖指数"。GI越高,糖的消化和吸收越快,糖化反应就越快)。
此外,缺少肉类的饮食方式,会让人体蛋白质缺失,长此以往不仅肌肉严重丢失,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
误区4
只吃粗杂粮能减肥?
粗杂粮不是只有纤维,还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可以用来代替部分米饭,但不可完全代替一日三餐,过多摄入无益于减肥。单一吃粗粮,一方面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另一方面不吃肉类和鸡蛋类食物,蛋白质的匮乏会让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降低。因此恢复正常饮食后,就容易反弹。
营养摄入不能过于单一,均衡的饮食才是硬道理。
记者:吕雯卉
通讯员:石冰沁
部分综合:宁波晚报
责任编辑:蔡萍
本文来自【竞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3月13日,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门诊内,内分泌与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潘喆在接待患者。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喊话减肥”,“体重管理”又一次成为社交平台热词。以体重管理“小切口”,推动应对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自去年6月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会同多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3月13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体重管理门诊”揭牌,健康管理中心、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消化科、心理科、营养科等11个科室集结,为公众体重管理共同发力。省内多家三甲医院也纷纷开设体重管理门诊。体重管理为啥要去医院?多学科专业力量如何共治肥胖?近日,记者探访了济南多家医院。
山东居民肥胖率达25.2%
3月13日早上8点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肥胖专病门诊前已是人头攒动。诊室内,内分泌科主任黄延芹正逐一接待前来就诊的患者,“昨天一天共接诊93位患者,年龄最大的70岁左右。患者平均两周能减重5斤左右,体重基数大的两周最快能减掉十来斤。”
同一时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门诊内,34岁的刘女士正赤脚站在分析仪上,握住机器的两侧把手。几分钟后,一份身体成分分析报告“新鲜出炉”。“女性脂肪含量一般占体重的25%-28%,你现在32%是超标准的,超出的部分就是你要减掉的脂肪。”内分泌与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潘喆指着报告上的数字说。
2007年-2023年,山东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由31%升至39.2%,肥胖率由13.7%升至25.2%。去年,省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鼓励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
自此,山东医疗机构纷纷出招,以多学科会诊(MDT)为主要模式的减重新阵地成立。
多学科共治更“靠谱”
“管住嘴、迈开腿”的方式对于一般或轻度的肥胖或许有用,但对于自制能力较差或体重基数过大的肥胖人群来说,减重药物和手术更加“靠谱”。潘喆介绍,近日来医院肥胖门诊咨询司美格鲁肽的患者日益增多,“司美格鲁肽主要通过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抑制胃排空、增加饱腹感,达到减重目的。”
“一般来讲,减重手术可以减掉多余体重的80%左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郑春宁介绍,近年来,袖状胃切除术等因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而成为主流。但减重手术主要适用于部分单纯性肥胖群体和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且需综合考虑患者BMI、腰围以及年龄等多重因素,由MDT模式最终确定手术等级。
MDT模式进入减重门诊,也让肥胖的提早干预、多病共治成为可能。受肥胖引发的多囊卵巢影响,结婚多年,36岁的李女士一直无法受孕。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后,黄延芹帮助患者一边减重,一边调理月经。一段时间后,李女士成为了一位准妈妈。
我国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远高于糖尿病,许多肥胖患者前期并不重视,后因呼吸衰竭、心衰、糖代谢异常等疾病入院。黄延芹介绍,中医讲“脾虚湿盛”是肥胖之基本病机,MDT模式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配合按摩、拔罐、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可以“益消补泻”,还可以调理内分泌、妇科等问题。
体重管理背后的人性关怀
减肥这件事,一位医生说了不算。40多岁的刘先生体重达380斤,初次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肥胖代谢性疾病MDT门诊挂号就诊时,几个科室专家一起商定减肥方案,有人建议进行胃流转支架治疗,有人建议做缩胃手术……刘先生都不敢尝试,只想用中医特色减肥方法。“我们尊重他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他定制饮食方案,配合中药治疗和中医特色技法辅助,3个多月他就减了60来斤。”黄延芹说。
体重管理门诊是阵地,个性化诊疗是方式,MDT模式背后,是对医疗形式和患者意见的综合考量。
减肥路漫漫,患者往往要承受不小的心理负担。“压力大的时候,只有吃能让我放松。”28岁的互联网从业者小陈坦言,但随之而来的体重问题,又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焦虑;有位患者因不孕就诊,CT检查时因体型过大无法进入仪器,心理几近崩溃……
“我的门诊号只设置了15个。”潘喆告诉记者,“肥胖的治疗不仅是开药那么简单,有一半的时间,我都需要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每一位患者走进来,我都希望能给他足够的关注和时间,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如何让心理干预时刻融入服务场景,或成为体重管理的下一个议题。(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