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肥胖但肌肉多(胖了肌肉会少吗)

时间:2025-03-30 00:42:2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肥胖问题,分享中医的这几个调理方法,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肥胖这事儿从古时候就有啦,《礼记》里说:“肤革充盈,人之肥也。”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肥,多肉也。”不过,最近国家好像对肥胖问题特别重视。

在全国两会上,相关负责人讲:现在危害咱中国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很多致病因素都跟每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还有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就像体重不正常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有一部分癌症也和体重不正常有点关系。这么一看,肥胖问题已经变成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大麻烦啦。咱们祖国的医学对肥胖问题早就有了解。《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里讲,土型的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而水型的人“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小头,广胸,小肩,大腹,大手足”。

《灵枢·卫气失常》里讲:“黄帝问:怎么判断人是胖是瘦呢?伯高说:人有脂、膏、肉的区别。黄帝又问:那怎么区分呢?伯高说:肉腘结实、皮肤紧绷的,是肥。肉腘不结实、皮肤松弛的,是膏。皮肉不分离的,是肉。黄帝接着问:那身体的寒热情况又怎样呢?伯高说:膏型的人,肉柔软,纹理粗的身体寒,纹理细的身体热。脂型的人,肉结实,纹理细的热,纹理粗的寒。黄帝又问:那胖瘦大小又怎么说呢?伯高说:膏型的人,气多,皮肤松弛,所以肚子大还下垂。肉型的人,身体宽大。脂型的人,身体瘦小。”

《黄帝内经》里说的膏人的脂肪主要在腹部,身子小但肚子大,脂肪集中在腹部,肚子的样子,比脂人大得多,和现在医学说的腹型肥胖差不多。中医觉得肥胖症的原因主要和天生的体质不一样、吃东西没节制、太懒不活动还有心情不好有关。

《素问·通评虚实论》里指出:“有钱有地位的人,容易得因为吃太好得的病。”《素问·奇病论》说:“肯定是经常吃甜的好的还吃得多。”《临证指南医案》把肥胖的形成说得更具体、详细,认为:“湿气从身体里产生,肯定是这人酒肉吃得太多,或者爱喝茶汤太多,或者吃生冷瓜果还有甜腻的东西。这人长得白还胖,肌肉软软的……”还有人说“好吃的东西吃多了,能助阳气生长、产生阴气。产生的阴气,变成脂肪液体,浸到血管里,血管膜就变了”。

《脾胃论》说:“脾胃都好,就能吃还胖。”这就说明主要原因是吃的太好,老爱摄取。所以,可以认为肥胖是因为饮食结构和习惯不合理,导致脾脏虚弱运行不好,让身体对吃进去的东西新陈代谢乱了,然后就产生痰、瘀、水湿,通过经络、血管积累在皮肤、内脏甚至全身,甚至影响到胃肠、心、肝、肾等其他脏腑功能不正常,表现为身体胖得超过常人,或者伴有气短没力气、便秘或者拉肚子等相关症状的一种综合情况。所以肥胖在中医里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积聚”。

对于肥胖这种情况,中医通过分辨症状来治疗,吃中药汤或者结合外面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很快消除。不过要跟大家说一下,肥胖的原因不一样,每个人天生的体质也有差别,所以得根据具体的病情来调理。给大家推荐几个调理肥胖的中医办法,可以吃中成药或者喝中药汤来对症调理。

化湿法呢,是用在因为脾脏运化不好,湿气聚积造成的肥胖上,症状就是肚子胀满。像泽泻汤、二术茯苓汤、防己黄芪汤这些都是代表的方子。

祛痰法,是针对痰浊型的肥胖。症状有气虚导致的胸闷、老想睡觉不爱动、舌苔又白又腻、舌头胖、脉搏滑。症状轻的可以用二陈汤、平陈汤、三子养亲汤,严重的就用控涎丹、导痰汤这些。

利水法,有轻微排水和强力排水的区别。症状是肥胖还浮肿、尿不正常、肚子胀、脉搏又细又沉。轻微排水用五皮饮、小分清饮,强力排水就用舟车丸、十枣汤这类的。

通腑法,主要是以轻度拉肚子为主。大多用在特别爱吃肥腻香甜东西造成的肥胖上。症状是肚子特别大、一动就喘、舌苔又黄又厚、脉搏有力。可以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者单味大黄片。

消导法,用在没食欲的肥胖类型上。症状是胖还不爱动、肚子里积食胀满、舌苔白。一般来说,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疏肝利胆法,用在肥胖同时还有肝郁气滞或者血瘀的人身上。症状是胖还带着胁部疼、脾气急、头晕、没精神、肚子胀、舌苔黄、脉搏弦。通常会选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逍遥散这些。

健脾法,对于肥胖来说,用健脾补胃的方法是对的。症状是脾虚气弱、胃口不好、身体没劲儿、舌苔白颜色淡、脉搏又细又弱没力气。常用的方子像参苓白术散、异功散、枳木丸、五苓散这些。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调理办法,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也特别重要。肥胖的人吃东西要清淡,别吃太肥太甜、酒也别喝太浓,多吃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适当补充点蛋白质,要低糖、低脂、低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别吃太多、别暴饮暴食,别吃零食;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配合吃药膳。适当去锻炼锻炼或者干点体力活,比如根据自己情况选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拳击这些,也可以做点适当的家务劳动。运动别太猛,怕身体受不了,关键是能坚持,一般别中途停下。减肥得慢慢减,让体重慢慢降下来,接近正常体重,别一下子减太快,不然会伤了身体的正气,让体力下降。

肥胖是病,体重难减是你的脾“病了”!中医一方,脾好了体重降了

小张,21岁,平时喜欢熬夜,喜食宵夜,近3年来明显发胖,体重异常增加,现体重100kg。自己试过运动加饮食调理,但效果不佳就放弃了,后转求中医帮助。

初诊,患者精神状态尚可,形体肥胖,肌肉松软,口干多饮,平时自觉压力大,易焦虑,食欲及睡眠尚可,小便正常,大便黏腻。舌体胖大,质暗红,有齿痕,苔黄腻。此外,患者血压偏高,尿酸及胆固醇也略有偏高。

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等综合考虑,辨证为湿热瘀结证。

临床上,由湿热瘀结导致的肥胖较为常见,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肥胖,腰部脂肪堆积,大肚腩其实根源可能在于湿热瘀结。

那么,针对这一病因导致的肥胖,应该如何减重呢?

清热燥湿,理气活血,从源头治“病”!需要注意,在实际调理的过程中,需根据患者情况针对用药。比如本案患者,治疗原则是清热燥湿,理气活血

拟方:黄柏、苍术、薏苡、牛膝、麸炒白术、法半夏、陈皮、茯苓、佛手、厚朴、砂仁、紫苏梗、炙甘草。

结果怎么样呢?

半个月后,患者自述诸症减轻,血压恢复正常,体重为95kg,仍多食易饥,食欲和睡眠尚可,小便正常,大便质软成形。舌红,苔黄腻。守前方,加黄连,续服一个月。

此后患者每月定期复诊,方药随证化裁,四个月后告知体重已下降到75kg

【方解】

方中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药。苍术、薏苡仁、白术、茯苓健脾祛湿;陈皮与半夏合为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厚朴既可燥湿消痰,又可下气宽中;厚朴、陈皮、苍术又可合为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上均为臣药。牛膝活血祛瘀;砂仁化湿行气;紫苏梗理气宽中;佛手疏肝理气,化痰和中,以上均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全方,燥湿与清热药并用,祛中焦湿热之邪,使湿与热邪俱去,稍加性温行气药,既可调理气机,恢复脾胃升降,又可防止寒凉伤胃。除湿热之外,患者还存在瘀血、气郁之证,舌质暗红是内有瘀血之象,行气药与活血药物同用则气行血畅,气血和顺,脏腑安和,三焦通达无阻,有助于精微四布之功

此后均围绕患者的变化用药调理,药后可见其体重明显下降,其他症状也没了

我怎么又胖又瘦啊?!警惕少肌性肥胖 →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调侃的“豆腐渣工程”吗?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松松垮垮,不堪一击。殊不知,我们的身体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豆腐渣工程”的受害者!而这场“豆腐渣工程”的幕后黑手,正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健康隐患——少肌性肥胖

少肌性肥胖 是指

肌肉减少(肌少症)与 体脂过多(肥胖)

同时存在 的状态

“我怎么又胖又瘦啊!”

想象一下

你的身体就像一座城市

肌肉是坚固的建筑

脂肪则是四处游荡的“拆迁队”

当“拆迁队”势力日益壮大

而“建筑工人”却日渐懈怠

这座城市就会逐渐被“豆腐渣工程”侵蚀

变得外强中干,危机四伏

更可怕的是

少肌性肥胖往往披着“健康”的外衣

让人放松警惕

你以为体重没有变化就万事大吉?

殊不知脂肪已经悄然攻占了你的肌肉领地

让你的身体机能每况愈下

甚至埋下各种慢性病的隐患!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少肌性肥胖的神秘面纱

捍卫自己的“健康城市”

─=≡Σ((( つ•̀ω•́)つ

秒懂肌少症与肥胖的诊断标准

PART/1 肌少症的诊断标准

肌肉量减少

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或人体成分分析仪BIA等测量四肢骨骼肌量,可诊断为肌少症。(DXA男性<7.0kg/m²、女性<5.4kg/m²)(BIA男性<7.0kg/m²、女性<5.7kg/m²)。

肌肉力量下降

常用握力来评估,一般男性握力<28kg,女性握力<18kg,提示肌肉力量下降。

肌肉功能减退

通过 6 米步行速度、坐起试验等评估,6 米步行速度<1.0m/s 或5次起坐试验时间≥12秒或SPPB≤9分,可认为肌肉功能减退。

PART/2 肥胖的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BMI)

BMI = 体重(kg)÷ 身高 ²(m²),BMI≥28kg/m² 可诊断为肥胖。

体脂率

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法等方法测量,一般男性>25%,女性>30%可视为肥胖。

腰围

通常男性≥90cm,女性≥85cm,可认为是中心性肥胖,也是肥胖的一种重要类型。

腰臀比(WHR)

男性≥0.9,女性≥0.85,也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怎样安全 “甩肉” 不踩雷?

PART/1 原则

避免快速减重

快速减重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加剧,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

注重营养均衡

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支持肌肉修复和代谢健康。

结合运动干预

通过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增加肌肉量,减少体脂。

PART/2 饮食调整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促进肌肉合成,防止肌肉流失。推荐食物:鸡蛋、鱼类、鸡胸肉、豆类、低脂乳制品。建议:每餐摄入20-30克蛋白质,早餐尤其重要。

控制总热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减少体脂积累,改善代谢健康,但不过度节食。推荐食物:全谷物、绿叶蔬菜、低糖水果、坚果(适量)。避免食物:精制糖、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

补充维生素D和钙

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推荐食物:牛奶、酸奶、奶酪、深海鱼、蛋黄。补充建议:如果日常饮食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促进肠道健康,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推荐食物:燕麦、全麦面包、蔬菜、水果。

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轻消化负担,稳定血糖水平。建议:每天可安排3餐正餐 2次加餐,加餐可选择坚果、酸奶或低糖水果。

PART/3 运动干预

抗阻训练(力量训练)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推荐动作:深蹲、靠墙俯卧撑、弹力带训练、哑铃练习。频率: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重量。

有氧运动

燃烧脂肪,改善心肺功能。推荐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频率: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不影响说话为宜。

平衡训练

预防跌倒,提高身体稳定性。推荐动作:单腿站立、脚跟脚尖行走、瑜伽平衡动作。频率: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事项

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PART/4 生活方式改变

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和新陈代谢。

减少久坐

每小时尽量起身活动3~5分钟,增加日常活动量。

心理调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性暴饮暴食。

为你定制 “轻盈小目标”!

老年人减重应以健康为首要目标,避免追求过低的体重或快速减重。减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体重下降,还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确保减重过程中肌肉量不流失。

老年人理想体重目标: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BMI在20.0~26.9kg/m²范围内被认为是相对健康的。但老年人身体情况较为特殊,一些肌肉量减少、身体较为虚弱的老人,BMI可适当放宽至22.0~27.9kg/m²。

叮~小结时间到!

“肥胖 肌少症” 的老年朋友们要注意:减重可大有讲究,得把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全方位 “动员” 起来!

在饮食上,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像牛奶、鸡蛋、鱼虾,让蛋白质成为肌肉的 “坚固后盾”。

运动方面,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得 “强强联合”。抗阻训练能给肌肉来一场 “力量派对”,哑铃操、深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帮您练出结实肌肉;有氧运动则像给身体 “吹吹风”,散散步、打打太极,把体脂慢慢 “吹跑”。两者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减少体脂、增加肌肉量,让您的健康状况 “一路飙升”。

建议寻求医生或者营养师 “出谋划策”,量身定制一套专属减重方案,助您轻松和肥胖、肌少症说 “拜拜”!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 李理)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