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男性肥胖类型(男性肥胖的危害图片)

时间:2025-03-28 19:25:14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胖子还分四种颜色?不是所有胖子都适合“少吃多动”!|第医线

图说:曲伸在曜影医疗内分泌代谢及甲状腺中心接诊一名患者 来源/左妍摄(下同)

世界肥胖联盟日前发布的《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高BMI(超重 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将从 2020 年的 42% 增加到 2035 年的超过 54%,5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患病率达到39%。

我国的超重、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肥胖率为16.4%,而超重和肥胖的总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6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眼下天气转热,减肥又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曜影医疗内分泌代谢及甲状腺中心主任曲伸教授表示,肥胖的病因和种类不同,治疗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少吃多动”都有效。

胖子可以分为四种颜色

昨天,记者在曜影医疗内分泌代谢及甲状腺中心看到,一名大学生在父亲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儿子在国外留学时吃胖了,现在有200斤。想请专家看看有什么代谢问题,指导他减肥。”父亲说。

还有一位前来随访的花季少女,在曲伸教授团队的指导帮助下,从160斤瘦到了120斤。母亲说,孩子曾因肥胖而自暴自弃,后来检查发现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对症治疗后,结合肠胃调节和营养干预,半年时间,简直判若两人,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说:曲伸在和一名患者交谈

曲伸说,平时来门诊减肥的女性多,尤其是对自己“有追求”的女性,比如随着年龄增长开始发福的,或者即将要找对象要结婚的。“我经常在路上看到男性肥胖者,但门诊却很少见到男性,因为他们大多不以为然。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肥胖才会产生健康危害,而轻度或中度肥胖仅仅只是体重稍微多一点,无伤大雅。其实,肥胖对成人、青少年的危害都非常大,只是很多人对它有误解。”

谈起肥胖的治疗,曲伸认为,肥胖是复杂的,过去经常宣扬的“少食多动”的方法为什么难以奏效?是因为肥胖的分型和治疗必须从代谢的角度考虑,不同的代谢异常决定了肥胖的特点,而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下一步治疗的策略。曲伸和团队结合中医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白、黄、红、黑”4色肥胖分类——

白胖子:代谢正常型肥胖,皮肤白润、光滑、弹性好;脂肪含量高但分布基本正常; 各项代谢指标及激素分泌正常。中医称之为“脂人”。

黄胖子: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脂肪分布多以腹型肥胖为主、赘肉较多;低代谢率、低激素水平,可伴有严重脂肪肝和其他代谢异常。精神萎靡,气血均乏,中医称“萎靡之人”。

红胖子:多为红胖血淤之人、血供丰富、皮肤菲薄,体表可见紫纹及毛细血管增生等;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代谢率高,激素水平偏高,易发高血压及心脑疾患。俗称“肥贵人”,易乏易饥。

黑胖子: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多见)、皮厚肉多;脂肪、肌肉均丰富;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代谢率高,多伴高尿酸等炎症状态。力大易饥,俗称“肉人”。

胖子按照皮肤颜色分为白、黄、红、黑四色?其实不是。曲伸表示,用白黄红黑来表述其实是为了直观理解,分类的根本还是基于代谢类型。

四种肥胖的分类 (网络图)

用BMI和腰围来评估肥胖

为什么有的人吃不胖,有的人“喝水都胖”?这可能与肥胖的中枢调控有关。从科学角度来看,肥胖症其实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

“实际上,一个人一辈子长成什么体形,有40%-70%取决于基因构成,是先天决定的。此外才是后天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长期久坐工作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促进了肥胖症的发生。心理因素和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

多胖才算胖呢?曲伸说,全球范围内通常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估人是否肥胖,BMI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根据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标准,成年人BMI在24.0-27.9被定义为超重,而大于28.0则被视为肥胖。但BMI并不能准确反映脂肪量或分布情况,中国人群的体脂分布趋向腹腔内积聚,更易形成腹型肥胖,因此腰围则是诊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在中国,不胖但是腰粗,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5cm,也很可能存在肥胖问题。”曲伸补充道。

因“胖”而异,个性化减重才有效

许多肥胖症患者为了减重采取了快速却不健康的方法,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这种“激进的方式”不可取。一般来说,治疗都要至少3-6个月,那些一个月减10kg的人,往往几个月后又会胖回去。

曲伸表示:“‘管住嘴迈开腿’的口号人尽皆知,但现实中,低卡路里、限时饮食、晚上不吃饭、生酮饮食等方法很难长期坚持。如果吃得太少,蛋白质摄入不够,身体没有肌肉,对健康危害非常大。”

图说:一名患者正在进行肝脏硬度及脂肪含量的检测

曲伸在国内首创了代谢病“中心化”管理模式,他认为个体化治疗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发病的病因对症治疗,尤其要考虑肥胖合并症,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护理或多种药物治疗。虽然生活方式干预依然作为国内外公认的首选肥胖治疗手段,但由于患者的代谢特征各不相同,临床实践难度非常大。因此,诸如外科手术、针灸等方法也会推荐给合适的患者。此外,基于四色肥胖分型,曲伸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些建议。

白胖子(代谢正常型肥胖):白胖子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科学指导减重并维持,防止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带来的物理性损伤,如关节炎症,心肺负担加重,但应避免过快、过度减重带来的生理改变。另外三种肥胖都属于代谢异常性肥胖,减重相对困难并容易反复,必须具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果。

黄胖子(低代谢型肥胖):黄胖子属于激素水平不足人群,必须补充相应的正性激素,促进器官功能,调节肠道功能紊乱,必要时还要纠正患者的营养失衡状态,避免节食和过度运动带来的继发损害。

红胖子(高代谢型肥胖):红胖子属于易燥之人,精力旺盛难以持久,需要抑制其高兴奋性,抑制食欲,增加有氧代谢,必要时要抑制正性激素水平的分泌对器官功能的损伤。

黑胖子(炎症代谢型肥胖):黑胖子属于精力旺盛之人,尤其是高胰岛素血症既能促进脂肪组织的合成又能导致营养的快速吸收和低血糖的发生,改变饮食结构,降低激素水平,抑制食欲是当务之急。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你了解自己的肥胖类型吗?

肥胖的分类及合理饮食控制方法

一、肥胖的常见分类

1. 按脂肪分布分类

中心型肥胖(苹果型):脂肪集中在腰腹部及内脏周围,与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糖尿病)风险高度相关。

周围型肥胖(梨型):脂肪多分布于臀部和大腿,健康风险相对较低,常见于女性。

2. 按病因分类

单纯性肥胖:占肥胖人群90%以上,由热量摄入过剩、运动不足等生活方式因素导致,无明确疾病诱因。

继发性肥胖:由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或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引发,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3. 遗传与代谢因素

部分人群因基因缺陷(如瘦素分泌异常)导致食欲失控或能量代谢低下,称为“遗传性肥胖”,需医学干预。

二、合理控制饮食的五大原则

1. 控制总热量,科学分配

每日摄入热量应略低于消耗量,建议减少300-500大卡/日,但不可低于基础代谢(女性约1200大卡,男性1500大卡)。

三餐比例建议3:4:3,晚餐以低脂高纤维为主,避免夜间脂肪堆积。

2. 优化营养结构

蛋白质(20-30%):选择鸡胸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增强饱腹感并保护肌肉。

碳水化合物(40-50%):以全谷物、燕麦等低升糖指数(GI)食物为主,避免精制糖。

脂肪(20-30%):优先摄入坚果、深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动物油脂。

3. 增加膳食纤维与水分

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如蔬菜500g、水果200g),延缓糖分吸收并促进肠道健康。

餐前饮用300ml水可减少进食量,全天饮水量建议1.5-2L。

4. 调整饮食习惯

采用“211餐盘法”:每餐2份蔬菜、1份蛋白质、1份粗粮。

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以上),减少高盐高糖零食。

5. 特殊人群个性化方案

糖尿病肥胖者需严格控糖,选择低GI食物;代谢综合征患者应减少饱和脂肪。

三、综合管理建议

饮食调整需配合每周150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并保障7小时睡眠以调节瘦素分泌。短期极端节食易反弹,建议通过3-6个月逐步减重5-10%,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科学分类与精准饮食干预,肥胖问题可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降低慢性病风险。

胖≠懒!90%的人不知道的5种肥胖类型,这种最危险!你中招了吗?

【肥肉也有身份证】你的肉属于哪一类?

一、病根藏在哪儿?——两大病因型肥胖

"从小胖到大"型(单纯性肥胖)

  • 特征:占胖友95%!全身均匀长肉,捏哪哪松软,家族可能有"易胖基因"

危险警报:看似没病,但10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可能组团来袭

  • 甩肉秘笈:

✅ 戒掉"三白杀手":白米饭、白面条、白糖

✅ 每天快走30分钟,比跑步更能坚持(带手机计步,超8000步有惊喜)

"突然膨胀"型(继发性肥胖)

  • 特征:1个月胖10斤,吃药/生病惹的祸!常伴乏力、浮肿等求救信号

  • 危险警报:甲状腺罢工、激素紊乱可能潜伏

  • 甩肉前提:先治原发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补激素

【体型泄露健康密码】看肉长哪最危险

苹果型(将军肚)

  • 自测:腰围>臀围,男性≥90cm、女性≥85cm

  • 死亡预警:内脏脂肪是颗"定时炸弹",糖尿病风险高5倍!

  • 急救方案:

戒掉奶茶和腌菜(精制糖 盐是元凶)

每天4组"1分钟快跑 2分钟慢走",比慢跑燃脂快3倍

梨型(大象腿)

  • 自测:穿裤子大腿磨破,坐下自带"游泳圈"

  • 健康隐患:静脉曲张、子宫受寒(尤其女性)

  • 美腿攻略:

♀️ 每天骑共享单车30分钟(坐垫调高,瘦腿更明显)

冬瓜 玉米须煮水喝,排水肿立竿见影

海绵型(全身松软)

  • 自测:捏手臂能拉起一层"波浪",肌肉含量<30%

  • 隐形危机:爬3层楼就喘,关节磨损快人一步

  • 逆袭指南:

早餐必吃2个鸡蛋,提升肌肉合成力

️♀️ 哑铃深蹲(矿泉水瓶也管用),增肌=自带燃脂发动机

⚖️【肥胖等级自测】看看你到哪一阶

  • 轻度(超重20-30%):微调饮食就能瘦,推荐"211餐盘法"(2拳蔬菜 1拳蛋白质 1拳主食)

  • 中度(超重30-50%):需医生定制方案,警惕代谢综合征

  • 重度(超重50% ):BMI≥35考虑切胃手术,但术后更要管住嘴

【反常识冷知识】

  • 局部瘦身是骗局!但练卷腹能让肚腩变紧实,视觉瘦5斤

  • 体重秤会撒谎!体脂率才是关键(男性>25%、女性>30%就算胖)

  • 熬夜比吃宵夜更易胖!缺觉1周=多喝3杯奶茶的热量

人生如逆旅,减重似登山。每一步的坚持,都是与脂肪的正面交锋;每一次的克制,都在为健康储蓄未来。

"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脂肪的堡垒看似坚固,但只要科学攻坚,终将土崩瓦解!"

"别让今天的懒,成为明天的痛!记住:你减掉的不是体重,而是未来的病痛;你雕刻的不是身材,而是人生的掌控力。

点击收藏此文,三个月后,你会哭着感谢此刻果断行动的自己!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