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儿童肥胖分度(儿童肥胖分度如何计算)

时间:2025-03-28 19:21:3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防治肥胖 北京市延庆区各学校从细节做起

近日,话题#我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登上微博热搜,引网友热议。目前,全球有超10亿肥胖人口。据世卫组织,到2025年,将有大约1.67亿人因超重或肥胖变得不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是,由于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开始上升,影响到一些孩子的身心健康。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了“超重肥胖”防控的总体目标,即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年—2030年0至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比基线下降70%。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北京市延庆区的学校如何让孩子们远离肥胖吧!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幼儿园

肥胖儿的管理好做法

延庆区第一幼儿园将肥胖儿管理融入到一日生活当中。通过开展“儿童肥胖的行为矫正和膳食指导”等知识讲座,家长认识到肥胖不是健康,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各种疾病,更新家长观念。通过体检监测,建立个案,每月与家长沟通管理情况。利用发放家长调查问卷,召开肥胖儿家长会,针对性家访等形式分析判断明晰幼儿胖因,老师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

倡导合理饮食,日常做起,区分饱与撑的感觉,家园携手共同矫治。利用多种形式让肥胖儿动起来,如加强户外运动(持续时间10分钟以上),肥胖儿争当小值日生,保健医组织肥胖儿童集体训练(疫情期间除外),家园携手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庭室内外运动、做小家务)。

通过“怎样才健康”“蔬菜宝宝有营养”“什么食物要少吃”等多种保育活动,帮助孩子在认知上主动转变,将一些“被迫执行”逐渐转变成“自律行为”。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与小奖牌奖励,对肥胖分度连续三个月有好转的幼儿,保健室发小奖状鼓励。

假期时,发放“假期饮食、运动记录表”,记录每餐摄入食物的数量,记录高热量零食以及夜食的摄入情况、运动项目等,开学后进行综合评价。

肥胖儿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将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家园一致配合,才能显现其效果。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幼儿园

健康生活 远离肥胖

首先,在微信群互动,关注体质锻炼。各班微信群发起每天线上户外活动:小班亲子游戏、中班拍球游戏、大班花样跳绳,通过每天互动打卡,形成浓厚的运动氛围,保证了幼儿的运动量。

其次,日常生活健康饮食。教师提示肥胖儿进餐时细嚼慢咽,通过数两遍1-10来降低进餐的速度,使幼儿产生饱腹感,避免吃得过多或过快。推荐食谱少吃垃圾食品,形成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

最后,家园合作,一起关注。鼓励肥胖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户外锻炼或劳动,建立肥胖儿专案,和个别家长沟通,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北京市延庆区第五幼儿园

肥胖止步 健康无忧

首先,从教育指导入手,注重管理实效性。日常进餐过程中,教师提示肥胖儿进餐时细嚼慢咽。小朋友之间相互提醒,吃饭快的肥胖儿速度有所放慢。同时,班级开展均衡膳食的健康教育活动,幼儿具备了初步的健康意识,能够区分并选择健康食物,有利于他们健康行为的养成。

其次,评比健康之星,增强幼儿的积极性。鼓励肥胖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户外锻炼或劳动,对于体重维持在原有水平和下降的幼儿进行表彰奖励,每月评比“健康之星”。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肥胖儿的积极性。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幼儿园

“吃动平衡”管理策略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降低因儿童期肥胖引发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病率,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幼儿园对肥胖儿开展了“吃动平衡”的管理策略,即增强幼儿的户外活动量,控制幼儿的饮食摄入量,通过记录幼儿每餐进食的食物量来分析其能量的摄入量,在通过户外运动的时长和心率的情况,掌握幼儿运动的消耗量,从而得出幼儿肥胖的原因,结合吃动平衡理论,调整幼儿的进食量和运动量,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们的肥胖率有了明显的改善,争取通过家园共同的努力,让孩子早日回归正常体重。

北京市延庆区沈家营幼儿园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沈家营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对肥胖儿的指导工作。保教教师专门学习防治肥胖工作的相关培训,研讨工作措施。对全园超重、肥胖幼儿建立专门台账,并与所在班级教师一同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将肥胖儿指导工作落实在一日活动当中。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相关材料等征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保健教师定期为他们测量体重检验方案效果调整指导方案。幼儿居家期间,保健教师及时召开保健工作会,专门研究调整肥胖儿的指导方案。教师通过微信群关注肥胖儿的居家饮食、锻炼等情况,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通过视频的形式及时与家长和孩子保持互动,为孩子们加油打气,指导家长积极做好幼儿的肥胖防治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小学

防治肥胖 健康生活 我们有妙招儿

预防学生肥胖,学校是主战场之一,在校长“和宜”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康庄小学结合自身足球发展特色,以体育运动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结合学生情况制定了系统、科学、全面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加强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家校互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锻炼习惯,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学校不定期聘请专家为教师、学生进行相应健康专题讲座,(包含体育锻炼指导、近视防控、科学合理饮食等)由理论指导实践。

结合本校学生情况,学校体育组老师率先示范引领,制定了每日课程,包含眼保健操、足球操、七彩阳光、武术操、康小体能操、花样跳绳、趣味运动小游戏、个性化体育活动等。这些花式课程的制定循序渐进,有舒缓有提高,班级中的“小胖墩”由开始的跟不上,到慢慢练出兴趣,增强了体质。

学校定期举办“校园体质健康争霸赛”,极大触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利用体育课、大课间、居家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力争在本次争霸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们及时指导、有效反馈,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更加温馨。

与家长们联动起来,“亲子运动”是一个好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家长共同督促下、协助孩子完成体育运动,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恒心、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北京市延庆区香营学校

减重“超越”班成效显著

2021年9月,香营学校对在校149名学生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检测,全校有30名(19.6%)学生达到肥胖标准,其中小学有18名(占小学学生数的17.6%),初中12名(占初中学生数的23.5%)。BMI指数最高的1名学生达到38.6,体重高达118.2公斤,血糖、血压、血脂、胆固醇都远远高于正常数值,心脏负荷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针对学生的肥胖情况,香营学校成立降低肥胖率的专项工作组,制定降低肥胖率工作方案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计划和周末体育锻炼计划,依据学生体质摸底数据,成立减重“超越”班,为减重的同学科学建立“一生一档”,通过饮食、训练保障相关举措能够落地实施。

开展“平衡膳食健康教育课”,让同学们充分认识食物的分类以及营养成分的含量,了解平衡膳食对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合理膳食。监督“超越”班的同学午餐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杜绝因不合理饮食造成体重反弹。

严格落实“两操一课”,每天课间操1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操要求班主任跟操,随时督促;4名体育教师给予协助,冬季课间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跑,同伴督促,互相鼓励不掉队。下午课间操安排在放学之前,每天其他同学训练结束放学时,“超越”班同学会额外增加15分钟体育锻炼时间,由一名体育教师组织专项训练,进行时间长、中等强度的训练项目。

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起初,“超越”班部分家长,对于多留15分钟的体质训练十分抵触,更不用说居家期间体育锻炼问题了。学校针对此类情况组织“家校沙龙”,体育老师与“超越”班每一位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介绍中高考体育健康测试的改革动向,明确体质健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同时,借此机会为家长普及肥胖的危害和原因以及减重的饮食方式及运动常识,签订增强体质协议书,倡导家长协助学生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计划。建立“超越”微信群和天天跳绳APP运动小队,方便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反馈学生在家的运动情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答复,并提供科学的锻炼方法,布置运动任务。

学生居家期间,体育锻炼分层布置不滑坡。班级体育作业小学分为低、中、高3个组别,初中1个组别,每天锻炼1小时(上午、下午各半小时)内容涉及眼保健操、心肺耐力、柔韧、力量等方面,包括高抬腿、开合跳、敏捷摸球、俯卧撑等项目。每天定时更新作业内容,并通过天天跳绳app进行监督。“超越”班学生我们单独建群,既有饮食上的建议也有运动上的要求,除了完成班级项目之外,每天增加了2分钟跳绳、仰卧起坐30个、一分钟开合跳各3组,并且在群内打卡,体育教师负责监督。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寒假期间,我们每周安排一次线上体育锻炼测试或回访,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训练内容上的调整。

学校根据“超越”班学生锻炼情况,进行积分,每月评选出9名“运动小达人”,1-2名“进步之星”,进行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自2021年9月份至今,经过同学们的努力锻炼,平均每名学生减重2kg。肥胖人数减少1名,下降0.7个百分点。很多同学不仅仅是体重发生变化,更多的是身体发生变化,超越班的同学们体育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在减重过程中逐渐有了自信。

北京市延庆区第四中学

防止学生肥胖 从预防开始

为切实防治学生肥胖,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延庆四中进行一系列预防肥胖的措施。

强化学生肥胖防控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体育医务监督结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生肥胖防控工作计划和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学生肥胖干预前的意愿调查、学生体重控制资料的搜集整理、填报与干预跟踪工作。

举办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课堂宣讲,线下模拟监测,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每学期举行校园篮球赛。居家期间组织线上体育课,课间操,每天完成准备、慢跑、做操、素质等一系列形式训练,使学生了解超重和肥胖的危害,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

学校为学生搭配营养餐。少盐少油合理膳食。并且开展膳食营养教育培养学生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不光顾无证食品小摊。

(文:本报记者 郝彬;来源:现代教育报)

面对胖娃,怎能视而不见!

儿童肥胖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6岁至17岁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已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也达到10%,已受到广泛关注。

儿童肥胖的定义

儿童肥胖是指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体重超出正常儿童生长标准的一种状态。

肥胖的分度

肥胖程度通常根据体重超过同年龄段,同性别正常儿童体重的百分比来划分。轻度肥胖指的是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20%至29%,中度肥胖是超过30%至49%,而重度肥胖则是超过50%。

儿童肥胖的危害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它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胆囊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骨关节的损害等。此外,儿童肥胖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社交障碍等。

儿童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的原因复杂,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疾病、药物及肠道菌群的改变、精神心理因素等。环境因素包括孕期环境、食物选择环境、父母亲不良饮食环境和生活习惯、身体活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如农药,除草剂,塑料制品的暴露)等。遗传因素也在儿童肥胖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一些疾病、药物以及肠道菌群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精神心理因素,特别是精神创伤,也是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儿童肥胖的治疗

儿童肥胖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饮食调整: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前提下,控制每天的热量摄入。采用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蛋白的饮食,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开始控制饮食时,不能使儿童体重急剧下降,应以体重不增加为目标,再根据体重情况,逐渐减少热量摄入。多吃杂粮、鱼类、蔬菜和豆制品,其次为家禽和瘦肉类。土豆、山芋、甜食材料及糖果尽量不吃。

增加运动:儿童应每日增加运动,养成习惯。运动可消耗热量,使脂肪细胞释放游离脂肪酸,脂肪细胞体积变小,还能消耗多余的糖类,使其不转变为脂肪,同时也能增强肌肉,使身体强壮。运动疗法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日常生活的活动增加和减少静坐行为。

心理行为治疗:包括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的调整。进食定时定量,餐具采用浅碗和小盘子,进食速度要慢,进食完毕后,应立即端走剩余的饭菜,以免继续进食。生活方式的调整则要改变孩子不喜欢活动的习惯。

药物治疗:目前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的预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孕期管理:孕妇应该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尤其是孕后期三个月,不应过度进食。孕期适当的体育活动也是推荐的,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婴儿期喂养:鼓励母乳喂养,并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肥胖的风险。同时,应避免让孩子过度依赖奶瓶和安抚奶嘴。

儿童期饮食教育:教育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饮食和偏食。应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如快餐、甜点、含糖饮料等。

增加身体活动:鼓励孩子参与规律的身体活动,如玩耍、跑步、游泳等。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久坐和观看屏幕时间。

家庭支持:家长应成为孩子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监督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定期监测: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并与同龄儿童的标准生长曲线进行对照,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

早期干预:对于已经有超重或轻度肥胖的儿童,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以防止肥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

儿童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面对胖娃,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了!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重视。

记者:苏珊 通讯员:邢梦娟 编辑:王乐涛 校对:刘恬

肥胖是亚健康还是病,分的清吗?

【以前大家都认为肥胖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亚健康,但随着医学进展,医学家发现肥胖和内分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肥胖认定为一种病。】

肥胖不等于肥胖症

对于肥胖与肥胖症是否等同的疑问,肥胖与肥胖症并不完全等同,肥胖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和一系列症状,即称为肥胖症,是疾病的一种。如果只是轻度肥胖,则可看为是亚健康。

那么,肥胖到哪种程度才算是“病”呢?随着医学进展,医学家发现肥胖和内分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肥胖认定为一种病。

国际上流行用体重指数(BMI)来为肥胖分度,即体重除以身高平方的比值。正常值为18~24,24~28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大于30是中度肥胖,大于35是重度肥胖。比如说,一个人身高1.70 m,体重85 kg,则其BMI=85/1.7/1.7=29.41,属于轻度肥胖。

一个人的体重指数若超过28可认为患上肥胖症,还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问题。如:脂肪肝、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痛风、骨质疏松、关节障碍、肿瘤等等都与肥胖症关系密切,所以,肥胖症是一种内分泌疾病。

肥胖与内分泌互为因果

肥胖和内分泌疾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学术领域上没有定论。不过,我认为内分泌和肥胖是互为因果关系的。肥胖中的一种类型是单纯性肥胖,是因饮食和运动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堆积体内,最后引发肥胖症,从而导致内分泌的紊乱,这种肥胖是因,内分泌疾病是果;而内分泌疾病也可引起肥胖,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皮质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等疾病均可以导致患者肥胖。

据了解,肥胖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单纯性肥胖,因过量饮食、缺乏运动所致;第二类,内分泌性肥胖,是因为内分泌科疾病导致的;第三类,家族性特发性肥胖,常常找不到原因,检查内分泌并无异常,吃得也不多,一般有遗传基因和遗传背景。另外,肥胖也可由肠道腺病毒感染、精神压力大等引起。

肥胖导致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紊乱又加重肥胖!所以,肥胖和内分泌互为因果关系。

那么,可以初步分清身边的肥胖人群是亚健康、还是肥胖症。

【注】孟化,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微创外科专家。擅长胃肠肿瘤手术、肥胖微创减重手术、糖尿病手术、食管反流手术等疾病。每周二下午北京友谊医院专家门诊。

孟化博士个人网站:www.menghua.org

更多精彩文章,订阅公共微信“孟化医学在线”。关注微信号搜索“menghuayixuezaixian”,查找公众号“孟化医学在线”

(图来源网络)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