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渭南市中心医院 马英丽
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肥胖的发生不仅与遗传、饮食、运动等有关,还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肥胖之谜的旅程,寻找科学瘦身的秘籍。
和肥胖相关的内分泌因素有哪些?
内分泌系统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来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等过程。肥胖的发生与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进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血脂等。
激素分泌异常:肥胖患者常伴有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的异常分泌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进一步促进肥胖的发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系统。肥胖患者常伴有该轴系统功能失调,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进一步加重肥胖。
肥胖的干预方法有哪些?
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体重指数计算方法,将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的结果如果在24到28之间,就算超重,大于28,就是肥胖,需要及时干预,科学减重。肥胖主要是由于葡萄糖的过多摄入无法被身体快速消耗,能量过剩,从而导致胰岛素调节机制出现混乱,比如胰岛素抵抗等。因此,干预肥胖的首要工作就是快速消耗贮存在体内的能量。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科学减重的秘籍。
在日常生活中,降低高糖、高碳水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坚果等。精制食物比例降低,全麦、糙米比例增加,从而降低脂肪合成和积累,减轻肥胖。运动能够消耗能量,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游泳、跑步、骑车等有氧运动会首先燃烧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举重、俯卧撑等不但能锻炼肌肉,还能消耗能量。所以每周要坚持至少150分钟的运动,配合减脂饮食,控制体重。
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充足的睡眠、放松的精神状态等也是减重的有效手段。对于内分泌因素导致的肥胖,例如胰岛素抵抗患者,可以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增敏剂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医认为肥胖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等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埋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来改善脏腑功能、调节气血平衡,从而减轻肥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在以瘦为美的当下,减肥成为了许多人不懈的追求。人们尝试着各种方法,从节食到运动,再到服用减肥药和尝试各种新奇的减肥偏方,但求一瘦。然而,很多时候无论怎么努力,减肥的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经过多方探索,有人意识到,减肥的关键可能在于内分泌系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胡维提醒,内分泌系统就像是人体的一个神秘调控中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等生理功能。在减肥的过程中,内分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甲状腺激素是影响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人体的代谢率会明显升高,即使不刻意减肥,也可能会消瘦;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降低,身体容易发胖,减肥变得异常困难。许多长期减肥无效的人,可能正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出现了问题。其次,胰岛素也是减肥路上的关键角色。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但它同时也会影响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身体会倾向于将多余的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导致体重增加。对于一些胰岛素抵抗的人,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利用,进而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进一步加重肥胖问题。此外,性激素与体重也有密切关系。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身体的脂肪分布会发生改变,腹部脂肪容易堆积,减肥难度也会增加。男性如果雄激素水平过低,也可能会出现肥胖和肌肉减少等问题。
湖南中医附一提醒,当人们在减肥的道路上屡屡受挫时,不妨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分泌系统。通过医院进行全面的内分泌检查,了解自己的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水平和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
对于因内分泌问题而导致的肥胖,单纯的节食和运动可能效果有限,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综合的治疗方法。一方面,要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比例,以稳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度运动,不仅可以消耗热量,还能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调节内分泌功能。总之,减肥不仅是一场与卡路里的较量,更是一场与内分泌系统的博弈。当我们认识到减肥的尽头可能是内分泌时,就能更加科学地对待减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开启健康减肥的新征程。
当减肥的尽头指向内分泌时,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肥胖往往与脏腑功能失衡密切相关。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而致肥胖,可采用健脾利湿之法,饮食上多吃小米、南瓜、山药等健脾益胃的食物。
中药方剂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并可通过艾灸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若脾胃湿热,出现口苦、口臭、大便黏滞等症状,可清热利湿,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甜食等易生湿热之品,多吃绿豆、苦瓜、冬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中药可选用三仁汤等方剂,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针刺内庭、阴陵泉等穴位也有助于清利湿热。
对于因肝肾阴虚导致的肥胖,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症状,可滋补肝肾,多吃黑芝麻、桑椹、枸杞等食物,中药方剂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按摩太冲、涌泉、肾俞等穴位,可起到滋养肝肾的作用。若肾阳亏虚,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等,应温补肾阳,可食用羊肉、核桃、韭菜等温补肾阳的食物,中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以振奋肾阳。气血运行不畅也是导致内分泌失调和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有瘀血阻滞的肥胖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舌下脉络紫暗等症状,可采用活血化瘀之法,饮食上多吃山楂、玫瑰花、桃仁等食物,中药方剂可选用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针刺血海、膈俞等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疏通经络,可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曲池、肩井等。
推拿可选择全身经络推拿或局部穴位按摩,如腹部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堆积。中医强调情志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过度的焦虑、抑郁和压力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加重肥胖,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和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调节情绪。规律的作息对内分泌平衡至关重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适度的运动也是减肥和调节内分泌的重要手段,如散步、慢跑和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
总之,中医在减肥与内分泌的关系中,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调节气血、养生调理等多方面入手,为减肥提供了一种综合、有效的方法。但在应用中医方法减肥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中医有一个治疗单纯型肥胖症的方子,叫做消肥汤。什么是单纯性肥胖患者,就是说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消肥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炒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此方能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脂肪过多的实质,其实就是痰瘀水湿等病邪堆积于体内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东垣等将肥胖的发生归结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提出肥胖之人多痰湿的观点。张景岳则提出先天禀赋和后天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发生的根本。而清代的陈无铎则提出了气虚多痰致肥的观点,“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结合以上医家之言,肥胖的诱发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等。
致病因素主要是痰瘀水湿
无论是水湿还是痰瘀,都为阴寒之性,需要阳的温化、气的推动,才能清除出体外。气虚则推动乏力,阳亏则温化无权,致使水湿痰瘀堆积体内,形成肥胖。其治若纯以补气,有碍痰瘀,故当先清除病理产物,以开痰瘀之阻遏。
诸药合用,因药切病机,故颇见效验。
单纯性肥胖症与先天体质有关,加上平时饮食过于肥厚,久坐久卧缺乏运动,或者外感湿邪,由表入里等原因,导致膏脂痰湿蕴于肌肤。
中药减肥,主要是治本。身体上下气血津液循环正常,增肥、减肥都只是顺带的事情。单纯型肥胖患者除了需要按照体质调理,平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要多注意,肥腻食物少吃,还需增加锻炼。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