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 还有血腥味(狐臭出血怎么办)

时间:2024-07-18 11:06:5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老人身上的“老人臭”哪来的?老人臭、狐臭、月经臭,如何改善?

臭味,各有各的不同,每一种臭味都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难闻”!相信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身上臭烘烘的,不仅会影响社交,也会让自己心里自卑。人刚出生时身上并没有臭味,臭味到底是哪里来的?有什么解决办法?

第一种臭——老人臭

它像一种发霉、腐朽的味道,又像是铁锈的味道,总之不太好闻。有的老人为了掩盖身上的味道偷偷涂香水,理由让人心酸,原来是她的子女嫌弃她有老人味,每次一来她的房间就会皱鼻子,让她感觉伤自尊。

或许还会有人在心底里暗自吐槽,这老人一点都不爱干净,平时都不知道洗澡。其实大家误会了,很多异味并不是没有洗澡。

老人臭是哪里来的?

人体会散发2-壬烯醛,年轻时代谢旺盛,这种物质很容易被清除,而到了老年期代谢减慢,这种物质浓度变高,味道就会很难闻。再者,老年人比较年轻人,他们身上的确更容易有异味。

可能有人不理解,老年人油脂分泌减少,平时也没什么活动量,哪里来的臭味呢?衰老后皮肤失去弹性,产生很多皱纹,皱纹里会堆积油脂、灰尘,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味道。

有的老人肠胃有问题,经常打嗝反酸,异味会从口腔中冒出来,而有前列腺、尿路感染的老人,产生的排泄物也会有异味。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闻起来就比较怪了。

自己闻不出老人臭,如何分辨?

不能保证每天一次或一周三至四次的洗澡频率;

有肝病、糖尿病、皮肤病、尿毒症等疾病;

房间背阴,床褥很少换洗、晾晒;

枕头套、被套上有“老油”;

家人不愿意进自己的房间;

以上五条占了其中两条,身上有老人臭的概率很高,也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人,在身上或房间里闻一闻,有的话及时告知自己,然后做出改变。

第二种臭——狐臭

这种臭一般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夏天,胳膊一抬周围的人都要往后退三步。很多人因为狐臭这个问题自卑,不敢穿短袖,天天喷香水,到处找治疗方法。不仅患者会自卑,社会对狐臭的接受度也很低,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身边天天有臭味。

其实每个人都会淌汗,有的人出汗还特别多,先不要为自己狐臭感到自卑,因为这是基因的正常表现,而那些没有狐臭的人,才是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只不过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个人形象,受不了狐臭这个味道。

狐臭患者的味道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凑近了才能闻到,有的人经过旁边就能闻到,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出汗量、饮食结构不一样,如果平时喜欢吃肉,又特别喜欢运动,味道会更重一点。

第三种臭——月经臭

女性月经期身上也容易有臭味,这个味道来源就是月经。经血本来就有血腥味,再加上闷热、出汗、妇科病等因素影响,身上的味道就会变得难闻。通常自己不会闻到,但是身边人能味道。

从月经味道上也能看出身体是否健康,如果是淡淡的血腥味,或者什么闻到都没有,说明身体比较健康,如果在腥味里还混杂着臭味,可能和卫生巾更换不及时有关。

如果卫生巾按时更换后还有味道,可能和阴道炎、盆腔炎等疾病有关,另外,闻到酸酸的味道也要重视,最好在月经结束后找个时间做妇科检查,查看子宫状况,有问题及时调理。

体臭的人别怕,有解决方法

老人臭——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控制慢性病,按时吃药。有皮肤病要涂抹药膏,积极治疗。加强个人卫生,自己洗或找子女和护工帮忙,重点清洗褶皱、大汗腺分布的位置,最好用搓灰布搓一搓,促进皮肤代谢。改善饮食,不要吃太多大蒜、韭菜、洋葱。排尿排便后及时用水冲洗臀部,保证没有异味残留。

狐臭——手术,切断臭味源头

勤洗澡、换衣服,出汗后的衣服不要继续穿着,尽量选择宽松、浅色、透气的衣服。天热时避免高强度运动,减少身体出汗。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保持清淡的饮食。腋下有汗时可以用灭菌剂,防止滋生细菌。以上方法只适合轻度狐臭患者,如果情况很严重,建议做手术切除腋窝汗腺。

月经臭——治疗,改善妇科问题

量多的时候增加更换卫生巾的频率,不要超长待机,也可尝试卫生棉条、月经杯等卫生物品,可减少闷热防止异味过重。穿宽松轻便的内裤和外裤,少穿牛仔裤。有妇科炎症的女性不要拖延治疗,及时咨询医生改善症状。月经期每天洗澡,保持清洁才能减少味道。

文中说到的三种臭,你最不能忍受哪一种?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离不开疾病、卫生、衰老三个因素,衰老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加强卫生,治疗疾病,相信能做好这两点,臭味会减少。

参考资料:

[1]人老了,是不是真的会有“老人味”?·健康时报.2021-10-02

[2]女明星有狐臭被吐槽?!汗臭VS狐臭,哪种更臭?·健康之路官方.2022-06-13

[3]大姨妈太烦人了!这些知识都不了解,还想做女神?·科普中国.2018-03-08

史上因体臭太浓导致飞机迫降,乘客不治身亡真相揭晓

民航事儿】据《每日邮报》5月31日报道,一架从荷兰飞往西班牙大加那利岛的Transavia航空波音737客机,在抵达目的地前临时改变航线,紧急转向到葡萄牙迫降,迫降原因竟是一位男乘客的体味实在太臭,导致多名乘客出现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据悉,起初机组人员打算采用“洗手间隔离”的方法将该乘客与其他乘客区隔开,但由于其身上的臭味实在令人无法忍受,机长最终决定迫降葡萄牙,将他请下飞机。事后,泛航航空证实了飞机临时改道的说法,并称此举基于“医疗原因”。据当时机上一名比利时乘客回忆称,该名男乘客好像几个星期没洗澡,体臭熏天,导致多名乘客明显不适。

而据《纽约邮报》消息,媒体证实这名乘客竟为俄罗斯摇滚音乐人苏其林(Andrey Suchilin),他下机后被立即送医,被诊断出是在旅行途中染病,部分肌肉组织遭到食肉菌啃食坏死,才会散发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苏其林随后被送往重症病房救治,但不幸于6月25日不治身亡。

报道称,这名音乐人是在加那利群岛游玩时感染的细菌。其妻子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在上飞机之前就去看过医生,但被告知只是“普通的沙滩感染”,医生开了普通的抗生素。上飞机之后,其病情迅速恶化,导致飞机迫降。

Transavia航空​737客机迫降在葡萄牙

俄罗斯摇滚音乐人苏其林

据了解,食肉菌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由不同细菌引发的坏死性筋膜炎,是对于链球菌或者能造成肌肉组织损坏的菌类总称。因这些病菌感染皮下的筋膜引起发炎,临床病程快速而严重,死亡率高,所以才被冠上吓人的“食肉菌”名称。

一、体臭异常常常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

正常人体是没有异常气味的。

当人患某些疾病时,由于疾病所导致的代谢异常,如带有某些特殊气味的酮体等代谢产物或代谢中中间产物就会异常增加,有时可以通过身体汗腺分泌的汗液、皮肤粘膜异常渗透、呼吸道分泌物、胃肠道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发出异常气味。因此,出现这些异常气味,常常标志着人体患有某些疾病。

二、“闻”诊识病——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而现代医学除通过“视、触、叩、听”和理化检查外,也非常注重“闻”诊,将人体产生的某些特殊气味纳入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通过异常气味识别疾病

高明的医生,常常通过异常气味识别,甚至早期识别部分疾病。

以下25种人体身体及其呼出气体、汗液、咳痰、呕吐物、大小便、白带、伤口脓液等分泌物等,所散发的异常气味,常常可以有效辅助,甚至早期诊断部分疾病。

1、肝臭味 罹患爆发性肝炎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常呼出一种特殊性臭味,俗称肝臭。由于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二硫化物不能被肝脏代谢,在体内发的一种特殊气味。肝臭味表明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2、烂苹果味糖尿病病人病情严重时,大量脂肪在肝脏里氧化而产生酮体,并扩散到血液中,致使呼出的气息中带有丙酮,患者呼出的气体就会带有烂苹果味。烂苹果味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

3、尿臊味 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病人,病程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俗称尿毒症),由于无尿,某些毒性物质(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就会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或氨味,它是病情趋于危重的一个信号。另外,脐尿管尿瘘的病人的尿从脐部瘘管漏出来,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小便,其身上也可散发出难闻的尿臊味。

4、粪臭味 患有膀胱结肠瘘的病人,肠道里的粪便可通过瘘管进入膀胱,溶于尿液中,因而排出的尿通常带有粪臭味。此外,脐尿管粪瘘的病人粪便从脐部瘘管漏出来,大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大便,其身体也可散发出难闻的粪臭味。

5、腐败腥臭味 患有膀胱炎或化脓性肾盂肾炎的病人,由于尿内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会有腐败腥臭味散发出来。

6、大蒜味 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其呼出的气体、呕吐物可散发出刺激性蒜味。

7、枫糖味 又称烧焦糖味,是枫糖尿症的病人最常散发出的气味。枫糖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的危害在于可毒害脑细胞,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引起病人智力显著减退,甚至成为白痴。

8、猫尿味 常见于高甘氨酸血症,这是一种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病人表现为智力低下,骨质疏松,血液中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易发生感染或出血。

9、烂白菜味 由于体内缺乏酪氨酸转化酶,导致酪氨酸代谢障碍而潴留于血液中,身体便会发出一种类似烂白菜的怪味。病人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并且容易并发佝偻病、肝功能不全以及低血糖症,常可发生低血糖晕厥或抽风。

10、啤酒花烘炉味 主要见于蛋氨酸吸收不良综合征,又称啤酒花烘炉尿症。病人以尿和汗有特殊的干芹菜、酵母样或者啤酒花烘炉气味为特征。由于肠道对蛋氨酸的吸收转运系统的功能障碍,蛋氨酸不能被肠黏膜吸收,经肠道菌群作用而将蛋氨酸分解,形成大量α-羟丁酸,吸收入体内经尿排出,特殊气味系由α-羟丁酸所致。主要症状有头发变白、智力低下、抽风等。

11、脚汗味 又称汗足臭综合征,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脚汗气味,智力低下和共济失调等症状。由于短链脂肪酸的代谢异常,体内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的活性消失,异戊酰辅酶A不能进一步氧化,致使异戊酸及其衍生物蓄积在体内而引起。病人的呕吐物、呼气、尿液、皮肤乃至血液均散发出一股特殊气味,为一种乳酪气味或者汗足的强烈臭味。

12、鼠尿味 常见于苯酮酸尿症,这也是一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的遗传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先天性缺乏时,苯丙氨酸不正常转化成酪氨酸,体内的苯丙氨酸蓄积,并可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大量苯丙酮酸及其代谢产物的蓄积,并可经尿中排出散发出一股像鼠尿般的怪味。

14、鱼腥臭味 主要见于鱼腥臭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隐性遗传病,由于人体肝脏缺乏三甲基胺氧化酶,致使三甲基胺在体内不能被肝脏代谢,大量蓄积。病人的汗液、尿液、呼出气体中排出大量具有鱼腥臭味的物质——三甲基胺。

15、口臭 口腔发出难闻气味,一般见于口腔炎症、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

16、狐臭味 常见于腋臭的病人,由于腋窝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细菌的作用,散发出特殊的狐臭味。在青壮年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狐臭味也尤其重。

17、酸性汗味 常见于发热性疾病,如风湿热或者长期口服解热镇痛药物的病人。

18、浓烈的酒味 见于大量饮酒后或者醉酒者。

19、恶臭味的脓液 应考虑气性坏疽或者厌氧菌感染的可能。如脓液呈现粪臭味,则可能意味着“噬肉菌”感染,这位导致航班备降的俄罗斯摇滚歌手,就是因为在进食贝类海鲜时被带有嗜血菌的贝壳划伤感染,从而导致了广泛性筋膜炎,肌肉等人体组织腐败,散发难闻的粪臭味,使周围被熏人群欲呕吐,航空公司也意识到该旅客可能患有严重的疾病,果断以“医疗原因”采取航班备降措施。非常遗憾的是,患者本人最终不治身亡。

20、呕吐的内容物呈酸味 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而发酵,常见于幽门梗阻或者贲门失弛缓症的病人。

21、呕吐物呈现粪臭味 应考虑肠梗阻的存在。

22、痰液呈现血腥味 多见于大量咯血的病人或是肺脓肿或者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人。

四、体臭异常,谨慎乘机旅行

疾病状态下,健康依赖医疗的积极干预,飞机不是医院。由于人体气味常常是疾病的重要表现,因此,我们在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气味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前往医院就诊,而不是选择航空旅行。在疾病得到妥善有效治疗后,然后再咨询医生和航空公司的意见。

而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在办理乘机手续时发现有异常体臭的旅客,也应该予以注意,应仔细询问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征询医生的意见,判定其是否适宜商务航空旅行。(武汉天河机场医疗急救中心 田剑清

用妇科洗剂去私处异味,还有可能越洗越严重?

前两天,有个朋友问了我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他觉得女朋友有点阴道异味,趁着七夕节给她买了洗液,结果女朋友用了之后味儿反而变严重了……

这不,在良心的谴责下,他就来问我补救措施了。

Emmmmm…… 阴道周围有一定的气味,这不是正常的吗?

而且“阴道洗液”不能随便买来用,这已经科普过好几遍的知识点,咋还有人不知道呢?

一看到“大汗腺”,可能有的人就觉得眼熟:这不是导致狐臭的那个汗腺吗?

没错,就是它。

大汗腺也叫顶泌汗腺,它是人体的一个正常结构。

除了在腋窝下,它在乳晕、脐周、肛周、包皮、阴阜和小阴唇周围也有分布。

大汗腺分泌的液体,是一种浓稠的乳色分泌物。它的脂肪酸含量比汗液更高,而且能在皮肤表面的细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发出臭味。

想用洗液把这种味道洗掉?

不可能的。只要大汗腺持续分泌,皮肤表面存在细菌,味道就会一直存在。

所以不管男女,有点狐臭、私处有点味道都是很正常的。

阴道不仅仅是“有点”味道,而是有着比较浓烈的味道,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可能就是某些妇科疾病。

阴道分泌物又叫白带,它主要是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子宫内膜的分泌物和阴道黏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合而成。

正常情况下,白带呈现出白色糊状或蛋清样,一般是没有什么异味的。

如果白带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气味,并且它的颜色质地也有所变化,就需要引起我们关注了:

鱼腥味➡️细菌性阴道炎

白呈现灰白色、质地稀薄,有一定鱼腥味,还伴随着外阴瘙痒,可能是细菌性阴道炎导致的。

血腥味➡️宫颈癌、宫颈息肉

在白带中混有血液,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感染、放置宫内节育器或子宫黏膜下肌瘤等问题导致的。

在健康的阴道中,有多种菌群寄生在其中,如占据绝对优势的乳酸杆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B群链球菌、粪肠球菌、支原体、假丝酵母菌、消化球菌和类杆菌……

它们相互牵制,构成一个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如果随意使用洗液“杀菌”“变香香”,很容易打破这个平衡,反而让人得上阴道炎,让异味越来越严重。

私处异味严重,还是早早去医院就医,让医生做个妇科检查,确诊之后对症下药吧。

(本文经过百科名医医学团队及专家审核)

参考资料:

[1]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