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左边狐臭更臭(左边有点狐臭)

时间:2024-07-13 15:39:41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胳肢窝里味道大,实在影响朋友圈,送你个窍门专治腋臭

腋臭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问题,虽然腋臭不会影响人的生活能力,但是这对人的心里往往会产生很多的影响。腋臭会影响社交,影响自己的朋友圈,所以这个比实质性的疾病还要让人苦恼。

现在针对腋臭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手术法,一种就是外用药物涂擦的方法,二者都是各有利弊。

先练说说手术法,手术法其实就是切除大汗腺,使得这个地方不再分泌汗水,就不会产生不好闻的味道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每个腺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切除这一个地方的汗腺,别的地方的汗腺是可以替代出汗的,但是切除身体的一部分来进行治疗依旧不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个人比较推荐从腋臭的源头寻找原因。中医认为腋臭其实是体内有湿邪的一种外在表现,就是体内湿邪上行于腋下,因此会出现这些不好闻的味道,从祛除湿邪的方面考虑,往往也能收获很好的效果。

但是腋臭毕竟是个外在表现没明显的疾病,我之前尝试过使用内服中药祛除湿邪来控制腋臭,发现疗效一般不会很好,因为湿邪的祛除是一个很长久的过程,并且有的时候,患者腋臭,但是并不一定是有很明显的湿邪,可能只是湿邪表现在腋下的一种表现而已,这个时候用全身的祛除湿邪的中药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效果了。

所以可以尝试局部外用祛除湿邪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有明矾,这个外用祛除湿邪的效果很好,但是要是使用的量太大了,腋下就会感觉比较燥,这也不太好,有的时候用量太大,甚至会将腋下皮肤烧坏。我的患者我让他们回去用明矾化成水,然后外擦,有的患者就能明显的见到效果,有的擦多了,皮肤擦破了的情况也有。

推荐明矾配成3%左右的浓度,每天擦两到三次,要是觉得自己皮肤可以耐受,可以适当的加大用量。

也有用明矾和田螺搭配治疗腋臭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用的成本太高,这里面有麝香,所以贵,我在这里先把方子跟大家说一下。胆矾1克,水粉1.5克,麝香0.5克,田螺2个。先将螺盖拔下,然后将上述3种药放入田螺内,置放一夜,螺肉即会液化成水,和此水搽腋下,一日2~3次,效果良好。

腋臭不是一下子就能祛除的,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还是要有耐心,当然腋臭患者饮食也是应该注意的,比如少吃甜食,还有少吃辛辣的食物,这些都是治疗腋臭的关键。

秘籍|头臭腋臭脚臭口臭?这些秘密招式让你做夏日香香小可爱

因为硬核小姐姐是一枚体质就不容易有臭味的小仙女(嘻嘻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今天的除臭秘籍全是从小伙伴们本人和家人以及期刊论文中搜集而来,全方位帮你治标又治本,做个香香的小可爱~

A:头臭

01 初级——没洗

来,跟着小姐姐读:不洗头,就会臭。

好吧,看在大家事务忙碌,总有没洗头的时候。这里教一些头皮迅速除臭除油的方法。

头皮免洗喷雾肯定是最好用的,但是买哪一款呢?下面我总结了小伙伴们使用过的几款免洗喷雾的使用优缺点。

干洗喷雾一定要正确使用才有效果噢,一是距离发根15cm喷,二是喷完要等待喷雾变干,然后低头用干净的梳子或手揉搓梳理把屑屑都抖光

当然没有买这些又急救怎么办呢,那就拿出你的散粉吧~。还是一样的操作,一是把散粉拍到头发油腻的地方,二是也要等待吸油完毕,然后然后低头用干净的梳子或手揉搓梳理把粉粉都抖光

02 中级——洗不干净

很多女生特别关注洗发水的推荐,换了好多想找一个好用的,很多男生洗啥都不好用竟然转入了肥皂除螨皂洗头的行列。硬核小姐姐也是国内外许多洗发露都用过,后来发现换洗发方法竟然比换洗发露有用多了,现在随便买个无硅油洗发露就能满足我清爽干净持续久的要求。

这里就要感谢美发大神——吴依琳了。来看看她的洗头方法。

左边是洗发前,右边是洗发后。当然这是加了吹风和夹板的效果,但是左边就算加了也不会有这种效果。

下面来步骤介绍。

这个方法最多人问的就是,洗发露能直接往头皮招呼么?其实很多科普账号都辟谣过的,洗发露的刺激性并不大,而且硬核的小姐姐刚好找到了一篇论文,实验了干洗和湿洗。

给大家标注重点!一:干洗湿洗相比头皮没有显著负面生理变化;二:连续洗头五天头屑下降头皮屏障改善并且持续两周。这里重点给我妈看,天天洗头并不会伤害头皮!并且对头皮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1]

当然这篇论文对比的是理发店干洗和湿洗,洗过的小伙伴都知道理发店洗一次头都几十分钟,所以还是给大家推荐这种干洗方法,我们自己操作会更方便快捷。

03 高级——洗干净了还臭

这种情况就是生病了呀,最好还是遵医嘱,不推荐直接处理。

B:腋臭

01 初级——出汗多有点异味

很多小可爱是没有狐臭的,但是夏天到了出汗多了就会有点异味。这时候怎么办呢。

首先,其实大部分小伙伴的腋下是没有洗干净的,毕竟还是算比较柔嫩的地方,搓泥/夹夹/灰的时候不会搓到那里,所以即使使用香皂或者沐浴液洗过还是会残留皮脂和微生物,第二天出汗就会容易有味道。

接下来是小姐姐的实测:

使用香皂或者沐浴液洗完全身后第二天如果出汗凑近闻会有味道;如果使用香皂或者沐浴液洗完全身后,再专门用香块/沐浴乳揉搓洗净腋下,第二天就算出汗凑近闻也基本上没有味道了。

02 中级——出汗多有点狐臭

这种情况其实最尴尬,又不到要做手术的程度,又影响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

症状轻的小伙伴有在用”止汗露“的,这里又到了做表格的时间啦。

至于气味较重的人也有用狐臭药品的,这个只有小伙伴的家人们有在用一款效果较好的,叫做名露腋臭露,一瓶99元,说是用了很多款最好用的,但是我看它的成分很简单,估计相同成分的效果都差不多。

03 高级——严重狐臭

同上哈~!还是去看医生。但是有些小伙伴担心手术复发怎么办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常见腋臭手术(小切口大汗腺剪除;微创负压抽吸;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的优劣。

并发症率:小切口>微创>肉毒

半年复发率:肉毒>微创>小切口

重症疗效:小切口>微创=肉毒;正常疗效:三者相等[2]

C:口臭

01 初级——吃东西后有臭味

这种情况除了吃口香糖和香口糖,喷雾等等,最好的方式是用杯水漱漱口再喝点水,味道能去掉至少80%。

如果是吃了大蒜,把上面的水换成牛奶,养胃又去味。[3]

02 中级——牙没刷干净

此时请百度”巴氏刷牙法“,除了颤动手法还记得至少要刷满三分钟。

尤其注意最后一颗牙和舌苔的清洁噢,它们可能就是你的异味来源了。

如果觉得巴氏刷牙法学不会太麻烦,可以用电动牙刷,最近也是被牙医科普了,电动牙刷真的比手动刷牙干净。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之前土豪打架的两款7.9元包邮的电动牙刷。

03 高级——真口臭

这种时候就快去看医生吧,不是牙周炎之类的[4]就是幽门螺杆菌超标[5],牙周炎和年老掉牙有强相关性[6],幽门螺杆菌超标和胃癌有强相关性[7]噢~

D:脚臭

01 初级——出汗有臭味

这种情况参考腋臭,先确认洗澡的时候把小脚脚的泥/夹夹/灰都搓干净了,如果是运动的话试试止汗露有奇效噢~

02 中级——总是臭臭的

这时候先仔细检查小脚脚每天接触的东西~!鞋啊袜子啊都换一套。

我读大学的时候也有段时间脚脚臭臭的,天呐我可是小仙女。

我每天仔细洗,注意通风,换鞋换袜子都没用,后来发现……是我们寝室用的地垫有问题……我们夏天想光着脚走就买了淘宝一片一片拼装的地垫铺在寝室,进屋就脱鞋。也不知道是地垫质量差还是被室友传染了……

我把地垫扔了以后,又恢复了我香香小可爱的身份。

03 高级——脚气

就算不脱皮也是有可能有脚气的~!特别臭的先去看医生吧~!不要以为只是臭臭不用看医生,脚气是全身皮肤(包括私密处)都有可能传染的疾病[8],还会传染给身边的人。

参考文献

[1]刘源园.干洗对中国人头皮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刘程.三种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7.

[3]冯小鹿.巧除口蒜味[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7,04:46.

[4]刘萍, 范亚贤. 口源性口臭的原因分析[J]. 北京口腔医学, 2003, 11(3):148-149.

[5]张厚德, 曾忠铭,杜泽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口臭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6):442-443.

[6]华瑛. 老年牙周病的特点及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J]. 健康必读旬刊, 2010(8):15-15.

[7]赵春莲, 张艳, 韩亮, et al.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2):90-94.

[8]蒲昭和. 脚气与霉菌性阴道炎有密切关系[J]. 农村百事通, 2005(11):53-53.

结尾

最后,硬核抠门长期征稿,不限字数若采纳10-100元一篇。

之后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省钱赚钱薅羊毛干货教程,省出可持续绿色低碳新世界,敬请关注我们公众号“硬核抠门”~!

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私信硬核小姐姐噢。

洪纬读《身体的气味》︱“隐疾”给人带来多大伤害?

洪纬

《身体的气味:隐疾的文化史》,陈桂权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184页,36.00元

封城的日子里,你最希望做的却无法立刻实现的事情是什么?我的愿望是能够和朋友们线下聚聚会,去图书馆翻翻书,看看博物馆,逛逛水族馆……总之,就是走出方寸之间,回到大千世界。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愿望。而一旦进入人群,我们便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闻到千奇百怪的体味。

关于人体散发出的气味,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著名的个人哲学思考录——《沉思录》中向读者发问:

遇到患有狐臭的人,你会生气吗?

遇到患有口臭的人,你会生气吗?

你怎么善待这样的麻烦?

这位皇帝认为这些气味是很自然的东西,人类应该理性对待。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要对这个问题做到理性,谈何容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不知不觉会充分调动全身的感官系统探知对方,包括嗅觉、触觉、听觉、视觉乃至味觉。大家对汗臭和脚臭都不陌生,它们给我们的嗅觉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令人相当不快。倘若遇到有严重狐臭或口臭的人,这种刺激感可能会更加强烈。

俗语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狐臭和口臭并不引发疼痛,仅仅是给交往对象带来一些感官上的“麻烦”,它们是否能被归为“病”类呢?在《身体的气味》中,作者陈桂权博士将它们归为被称为“隐疾”的一类疾病。在现代习惯用语中,隐疾多指性病,事实上,在古代它所指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凡涉及隐私或者难言之隐的病症都可计入其中,而那些表征不明显的病症和问题也可用隐疾来指代。陈博士在《身体的气味》中着重讨论了几个当下比较敏感的主题:狐臭、口臭、性病和脚气病。

作为一位非医学史从业研究人员,作者没有囿于医学史的内史范畴,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文化层面,吸纳了众多明清笔记小说、当代小说和逸闻轶事,畅其旨趣。阅读该书时,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隐疾给当事人生活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展露无疑。用这些史料来探讨隐疾文化史最为恰当不过,也是书写一部大众史学读物的巧妙之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引发狐臭的原因认识不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传染病,抑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譬如,唐代医家孙思邈便认为得狐臭有天生与传染两种途径。这些传统观念或曰医学理论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伴侣的选择。四川省凉山诺苏人认为狐臭具有遗传性,与这些“病患”联姻被视为大忌。在成都市,相亲过程还有这么一个阶段:男方托人到女方家中去看门户,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待嫁女子叫到身边来坐,闻闻有无狐臭。

在婚姻不自由的年代,女子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子则享有相当不同的待遇,婆家对媳妇不满意,要么休妻要么纳妾。其实在古人的现实生活中,休妻、纳妾并不是由着男人的性子来。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便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浪荡子龙光因妻子有狐臭想纳妾,妻子同意,可惜老爹不允,龙光便与妻舅串谋,害死了亲爹。

史学家黄永年说,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异族骂为畜生。出于对异族的偏见与歧视,汉文化将腋气与“胡臭”联系起来,进而再将“胡臭”变成“狐臭”。这种叫法延续至今,根蒂是歧视异类的文化隐疾。古代志怪小说也有描述人与狐狸精发生情愫,并最终染上狐臭的故事,从中更能直观体会汉文化对“狐臭”的偏见。在河南省某些地区,狐臭又被称为“门病”,被认为是门第不清所致。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狐臭不具有传染性,全因个体腋下大汗腺过于发达所致,只是它具备遗传性。经过一定的治疗,狐臭可以得以消除或者减轻。

至于口臭,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重点是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在《身体的气味》中,作者对口腔清洁史做了一番清晰的梳理。大概最晚在东晋时期,人们已经知道用盐末揩齿来清洁牙齿。后来人们又发明出了劳牙散、揩牙散之类的牙粉,以指点药,揩在齿上。宋代佛门弟子在日常起居中也很重视洗漱、揩牙。宋代《禅院清规》规定早晨起来盥洗漱口,步骤如下:“使用齿药时,右手点一次,揩左边,左手点一次,揩右边。不得两手再蘸。恐有牙宣(笔者注:牙龈出血,严重化脓)口气过人。” 《红楼梦》中大观园内的公子小姐们在漱口之前都会先用青盐擦一遍牙齿。青盐常被做成棱柱形状,方便使用。除了用手指揩牙,古人还会用揩齿布,我国大约在晚唐时期就有揩齿布了。

虽然洁牙剂可以追溯至古代,但是,西方牙粉和牙膏被引进中国时,还是经过了一番曲折的。在十九世纪末,洋货牙粉和牙膏在中国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公务人员、社会名流、名妓等,刷牙成为“文明人”的象征之一。对新生事物,人们需要一段接受过程,担心用毛刷长久地刷牙,牙齿会坏掉。1876年的《格致汇编》就说:“有人喜欢用牙粉刷牙,此质虽能令牙齿变白,但久用之,则外壳消磨净尽,而牙易坏。” 其实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我于硕士期间做口腔微生物学研究时,一位在国际知名公司负责口腔护理产品研发的专业人士便告知,有些品牌的牙膏里添加了一些磨损牙釉质的物质,期望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尽管过程曲折,在1915年,汉口民生化学制药公司已经开始制造国产牙膏。

关于上述各种洁齿方式在社会上的普及度,我们不可过于乐观。历史上,莫说程序复杂的揩齿,就连能够做到简单漱口的人也不多。2004年,一项调查显示,现代中国人的刷牙率虽然猛然上升,但至少还有三亿人不刷牙,而且大部分坚持每天刷牙的人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1880年代的布朗牙粉广告(来源于Ebay网站)

口臭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比如,东汉典故“刁存含香”讲的便是老臣子刁存口臭的故事。据称,在商讨政务时,刁存的口臭让汉桓帝实在有些受不了,但又碍于老臣身份不便明言。一日,朝务完毕,皇帝赐刁存一片丁香,令其含在口中。刁存口含丁香,却不知何故,只觉得口中辛辣、刺舌,又不敢咀嚼。他以为自己犯了大错,皇帝赐他与毒药。回到家中,他抱定必死之心,与家人诀别,经朋友家人鉴定所含之物是丁香后,方才恍然大悟。

到了民国阶段,女子争取到了更多的权利,男女婚姻恋爱也主张自由。1939年,在上海发行的一个期刊《五云日升楼》里讲了一位宁波女子因丈夫口臭提出离婚的故事。该女子时年二十五岁,受过一定教育,在1935年奉父母之命嫁给了当地同样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富二代大学生。二人结婚四年,却从未同房,最终女方聘请律师向法院提出调解离婚。

相较于女性,在古代,男性享有更多的特权,他们对色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半点隐晦。中国娼妓业的长期合法化经营,文人骚客对青楼妓院的情有独钟,便是例证。性话题属于中国文化中隐的部分,在现代习惯用语中,“隐疾”亦逐步演化为单指“性病”。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性学方面的知识也是相当丰富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对中国古人在性方面的文化与风俗有比较全面的考察,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古代房内考: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在儒释道三家中,道教的学说与实践对中国古代的性文化贡献最多。“长生”是道教修行的宗旨之一,在南方道教中别有一支专攻房中术,持采阴补阳的理论,企图以男女交合的方式实现延年益寿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男子对妓女的追求使他们付出了严重的健康代价,在寻花问柳中身染疾病,“花柳病”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明代至民国期间,梅毒一直是危害中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现在主流观点,梅毒是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美洲新世界反馈给旧世界的瘟神。在远航海员与当地娼妓的共同作用下,梅毒辗转传到了东南亚、东亚地区。美国作家德博拉·海登在《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谜》一书中提到,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林肯、福楼拜、莫泊桑、尼采、王尔德等多名国外历史名人都身患梅毒。据传,在中国历史上,明代正德皇帝十分好色,生活荒淫,三十一岁便短命呜呼,且无子嗣。有人说他死于天花,有人说他死于梅毒,但是梅毒说似乎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对普通人,隐疾给个人的正常社会交往、家庭婚姻关系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民国时期,上海报纸上关于男子身患隐疾,不敢与妻同床的故事屡见不鲜。例如,在1932年,上海一家服务于现代都市女性的杂志,《玲珑》刊登了一则“新婚夜不敢同床,原来丈夫患隐疾”的故事,讲的便是男子婚前与妓女有染,导致严重性病,以至于心感愧欠,不敢面对新婚妻子。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病毒、细菌、真菌横扫世界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最后,陈博士还触碰了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即“脚气”和“脚气病”。在现代社会里,“脚气”通常是指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足部疾病,俗称香港脚。患者奇痒难耐,严重者甚至引发恶臭。该病给当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不及上述几类隐疾,但是在群居之处,传染性极强,患者也不愿意大大方方地讨论。说“脚气”主题具有争议性,主要还是源自疾病的名称。在中国历史上,“脚气病”被广泛记录,宋代车若水著有《脚气集》,题为疾病名称,但内容非也。著《脚气集》时,车若水身患脚气病,据考据,这是一种非真菌引发的疾病。《身体的气味》是一本史学著作,陈博士将重点放在了史学方面,他并未对真菌引发的脚气这一现代病置于过多的笔墨。他重点将古代“脚气病”的文化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指出我国古代所指的脚气病可能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也可能是由于士人长期服食丹药造成的重金属慢性中毒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综上所述, 隐疾不仅给当事人带来身体上的煎熬,也带来了羞耻感。部分隐疾还给个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了治疗,严重时还会引发厌世或自杀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身体的气味》,我们可以看到,隐疾的概念从最初的“身体被衣服遮蔽处的疾患”这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慢慢缩小为特指的某些疾病,比如腋气、口气和性病,直到今天成为性病的代名词。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对“隐疾”持有的态度是逐步趋向开明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除了需要满足基本生存,还需要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因此,我们有必要树立这样一个疾病观:患者及时就医;旁人给予精神支持。这应该也是陈桂权博士书写《身体的气味》时最希望表达的一个愿望吧。

责任编辑:于淑娟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