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总有一些老师的八卦在同学间流传,比如我就记得一条,大家常常议论某位老师有狐臭,并露出意味深长的嘲笑神情。
直到大学学了医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说的“狐臭”,对黑人和白人来说压根不是什么问题,人家普遍都有,而且他们的网友也很奇怪,为什么东亚人几乎都不用除臭剂。
所以本篇没有止汗露和除臭剂广告
至少现在的考古发现还是倾向认为,大家都是从非洲大草原走出来的,那怎么我们就和他们变得不一样了呢?
不腋臭是东亚人的天赋
通常认为,腋臭来自于汗液中一些含硫的盐、羧酸、脂肪酸或类固醇,它们本身或许并没有气味,然而皮肤上的细菌可以将它们代谢成有气味的物质,所以勤洗澡还是有用的。
这些东西都是大汗腺(apocrine glands)分泌的,大汗腺分布在腋下和阴部这些毛发非常旺盛的区域。孩童时期它并没有啥作用,要等到青春期开始,在激素的作用下才会开始“发臭”。
腋下管理还是要做
不过,人16号染色体上一个叫做ABCC11的等位基因,像墙上搭的梯子,与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有关。在几万年前偶然的一次突变中,这个片段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从G变成了A,结果这个基因失去了功能,从而使得大汗腺不再排出产生气味的物质。
这个突变基因的频率仅在东亚人中较高。根据日本的一项研究,在79位腋臭患者中,有78位ABCC11的基因型为GG或GA,占到总161名参试者的35.4%,而英国对6495名女性的统计中,仅有117名,即2%的人群出现了变异,即基因型为AA。而根据数据库,G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在非洲约鲁巴人中可以达到1.000,而在日本东京居民中仅为0.111。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基因还和“耳屎”的干湿有关,即绝大部分东亚人耳垢都是干的,中(仅研究了汉族)日韩分别为10%,15%与5%,而欧美95%以上的人都是湿耳垢。同时,这个基因还会影响到了乳腺等多个组织或器官。
所以“油耳朵才腋臭”这个说法有点依据
东亚人中突变型基因频率如此高,这说明在进化的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环境压力选择。至于发生了啥,我们也没办法坐上时光机去以前看看。有一些观点认为,出现这样的改变是因为东亚的冬天太漫长了,ABCC11发生突变的源头——东北亚地区在冬天,几乎是除了南北极之外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减少大汗腺分泌有利于冬季生存,所以才让这一基因突变保留了下来。支持这一推论的证据显示,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纬度和ABCC11基因突变都存在相关性。
汗腺为什么和冷热有关?
然而,老祖宗给我们选的这块地方,除了冬天冷,夏天还热啊,所以如果真的不容易出汗,那我们早就被热死了,所以应该还有一些别的什么特征帮助我们适应这块大地。
2013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合作下,发现东亚人存在着EDARV370A突变基因,会使得毛发更粗,小汗腺(eccrine glands)更多,也能让我们拥有“铲形门齿”的特征。这个突变基因的频率,在中国一些地区的汉族中可以达到93.7%,比看脚指甲有没有分成两瓣靠谱多了。
关于铲形门齿可以看《中国人的门牙像个小铲子,是为了更好吃饭吗?》
这次突变大概发生在35000年前的中原地区,由于那时候地球恰好处于温暖湿润的时期,而即使在现代,入夏之后,副高就要以“不热死你就赖着不走”的强硬态度进入中原腹地。虽然我们今天能够躲在空调房里边避暑,几万年前的老祖宗可没这么好的条件,只好在自己身体上做点文章了。
这两则假说看起来有些互相矛盾,不过也不难解释其中的关联:大小汗腺虽然都与出汗有关,但遍布全身的小汗腺对体温调节贡献更大,而大汗腺的功能并没有如此显著,它除了分泌出来这些物质,在一些动物中与通过气味识别同伴有关。
马总是锃亮的,而且不像狗伸舌头散热就因为马有大汗腺
减少大汗腺分泌,可以让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裹着厚衣服到处狩猎的冬天里,不用花太多时间打理身体,且这些分泌物本身也是细菌或寄生虫滋生的温床,毕竟野外求生可没那么好的卫生条件。
气候还改变了我们的脸?
气候在演化的过程中,不光能影响出汗,还会影响外貌。虽然基因里有那么一些耐热的天赋,然而90年代古生物学家Dale Guthrie,从猛犸象适应寒冷气候的演化中,根据蒙古人种的外貌,猜测或许这一人种同样演化自气候十分寒冷的东北亚。这一人种包括了今天大部分东亚人,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
很容易看出来的蒙古人特征
图源:电影《蒙古草原,天气晴》
比如刻板印象里,东亚人的眼睛比较小,而且是单眼皮,这个假说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的眼睛显然没法像身体一样,裹上厚厚的衣服,只能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而一双闪灵灵的大眼睛,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只会更快被冻伤,所以较小的眼裂能够减少眼睛暴露在外的面积。而眼睑周围较厚的脂肪层,在我们闭上双眼时休息,也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左边为东亚人的眼周结构,右边为高加索人(也就是白人),可以看到我们眼周有更多脂肪。图源:参考资料[9]
这张图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眉毛没有白人那么浓,这是因为较淡的眉毛可以防止呼出的热气在毛发上结冰。此外,更小的眼裂也让我们在茫茫雪原中,不至于被反射出的强烈日光灼伤眼睛。毕竟即使在今天,如果要去滑雪也需要戴上护目镜。
懂了,去北极玩前先刮眉毛
蒙古人种的面部轮廓也更为平缓,有利于在风雪交加的保存面部热量,抵御直面而来的寒风。Guthrie本人也说,由于自己是一副典型的白人面孔,在阿拉斯加考察时,即使做了很好的防寒措施,但由于面部必须暴露在外,脸颊和鼻子都被严重冻伤。
最左边为白人头骨,右边为亚洲人头骨。鼻骨较低能让鼻腔不至于太突出面部而增加热量的损耗。图源:参考资料[8]
东亚人的体格也符合艾伦-伯格曼法则,即生存环境的温度越低,体积和表面积的比也会越小,以减少散热,所以在身材变得更高大的同时,身体“附器”也会更小,躯体轮廓会看起来更“圆润”,如北极兔和野兔对比,耳朵就更小,四肢也相对更短。而典型的蒙古人种的身材,较其他人种,尤其是非洲人,肢体会显得短一些,有点像五五开身材。
北极兔比其它兔子耳朵小巧
不同人种的体格对比,最左边为蒙古人种,右边分别为白人、澳大利亚原住民和非洲人。可以看到我们身材上更结实,一看就知道耐造。图源:参考资料:[8]
当然,这仅仅一种假说,况且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中,经历过很多次移民和民族融合,这些普遍意义上的蒙古人种特征,或许并没有那么明显了。尤其在我国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因地理原因,与南亚或西亚地区的其他人种有过基因交流,所以相当一部分人的特征,并不如华北或东北地区的人们那么明显。
假设假说成立,祖先为了适应东亚这个冬冷夏热的气候做出了很大努力,所以我们要为自己的身材和外貌感到骄傲。
参考文献
[1]. Nakano M, Miwa N, Hirano A, Yoshiura K, Niikawa N. A strong association of axillary osmidrosis with the wet earwax type determined by genotyping of the ABCC11 gene. BMC Genet. 2009 Aug 4;10:42. doi: 10.1186/1471-2156-10-42. PMID: 19650936; PMCID: PMC2731057.
[2]. Wilke, K., Martin, A., Terstegen, L. and Biel, S.S. (2007), A short history of sweat gland b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9: 169-179. https://doi.org/10.1111/j.1467-2494.2007.00387.x
[3]. Martin A, Saathoff M, Kuhn F, Max H, Terstegen L, Natsch A. A functional ABCC11 allele is essential in the biochemical formation of human axillary odor. J Invest Dermatol. 2010 Feb;130(2):529-40. doi: 10.1038/jid.2009.254. Epub 2009 Aug 27. PMID: 19710689.
[4]. Ohashi J, Naka I, Tsuchiya N. The impact of natural selection on an ABCC11 SNP determining earwax type. Mol Biol Evol. 2011 Jan;28(1):849-57.
[5]. Ishikawa T, Toyoda Y, Yoshiura K, Niikawa N. Pharmacogenetics of human ABC transporter ABCC11: new insights into apocrine gland growth and metabolite secretion. Front Genet. 2013 Jan 2;3:306. doi: 10.3389/fgene.2012.00306. PMID: 23316210; PMCID: PMC3539816.
[6]. Mao X, Zhang H, Qiao S, Liu Y, Chang F, Xie P, Zhang M, Wang T, Li M, Cao P, Yang R, Liu F, Dai Q, Feng X, Ping W, Lei C, Olsen JW, Bennett EA, Fu Q. The deep population history of northern East Asia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to the Holocene. Cell. 2021 Jun 10;184(12):3256-3266.e13. doi: 10.1016/j.cell.2021.04.040. Epub 2021 May 27. PMID: 34048699.
[7]. Baker LB. Physiology of sweat gland function: The roles of sweating and sweat composition in human health. Temperature (Austin). 2019 Jul 17;6(3):211-259. doi: 10.1080/23328940.2019.1632145. PMID: 31608304; PMCID: PMC6773238.
[8]. R. D. Guthrie. The Mammoth Steppe and the origin of Mongoloid and their dispersal. In Prehistoric Mongoloid Dispersal. 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1996
[9]. Weng CJ.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Semin Plast Surg. 2009 Feb;23(1):5-15. doi: 10.1055/s-0028-1110096. PMID: 20567720; PMCID: PMC2884894.
[10]. Carleton S. Coon. Racial adaptations: A Study of the Origins,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Racial Variation in Humans. Nelson-Hall, Chicago, 1982
[11]. Stock, J.T. (October 2006). "Hunter-gatherer postcranial robusticity relative to patterns of mobility, clima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for tissue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31 (2): 194–204.
[12]. Jack Wang and John C. Thornton and others, Asians have lower body mass index (BMI0) but higher percent body fat than do whites: comparisons of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0, 23-28,1994.
撰文 | 萧旭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全网首发,原创文章,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初中的岁月,总是充满了青涩和无知。在那个人人都渴望被注意的年纪,周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同学们记住了——她有狐臭。一如往常的体育课后,我们教室里弥漫着各种汗味,但大家都知道,只有一个角落里的味道是特别的。同学们纷纷躲避,我也不例外。直到有一天,我的座位突然被占了,我着急走着,最后发现教室里,唯独只剩下周芳旁边的位子空着。
当我犹豫着坐下的时候,一股无法形容的气味扑面而来。我努力把呼吸调得尽量浅,别提多尴尬了。但周芳只是安静地看着书,并没因为我的举动而露出不快。她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眼光和行动。我佩服她的淡定,也对自己的偏见感到羞愧。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交谈,她的声音有些低沉,却很好听,“李明,你可以叫我周芳。”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逐渐发现,周芳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她对古诗词了如指掌,数学题目总能迎刃而解。我们开始在放学后一起复习功课,讨论课本之外的知识。周芳有时会帮助同学们解答问题,她的乐观和聪明与身上的异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主动与她交流,包括原来那些背后议论的,我们班的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每当考试成绩公布,我们总能看到李明和周芳的名字挂在荣誉榜上。周芳的性格和智慧深深吸引了我,有时候甚至让我在意识的边缘游走,忘记了她身上那不易察觉的狐臭。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能够自然而然地和周芳打闹,甚至在一起合作完成课堂实验。有一次,她不小心将化学试剂洒在了我手上,本能地惊呼之后,她紧张地帮我处理伤口,始终未曾离开。周芳那日格外焦虑,我却笑着对她说:“周芳,你这么关心我,我怎么能怪你呢。”
时间就这样悄悄流逝,临近毕业的钟声似乎在每个清晨敲响,我并不害怕未来,因为在这段不平凡的初中时光里,我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和理解。周芳成了我不可或缺的朋友,而她,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改变了我的世界。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生活的琐碎也在岁月的河流中逐渐沉淀。又是一个夏季的午后,教室里安静得几乎可以听到落笔的声音。李明和周芳并肩坐着,两人现在已是班级里公认的学霸组合。然而,尽管成绩斐然,周芳的狐臭问题依旧是她不愿触碰的伤痛。
班级窗外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阴影,随着微风摇摆,好似在窃窃私语。这一天,李明意外地听到几个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话语,几个男生正窃窃私语地讨论周芳的问题,嘴角的笑意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讥讽。他们的话如蚊子叮咬,虽轻微,却让人难以忽视。
李明的脸上掠过一丝怒火,他握紧了手中的笔,却又无言以对。转眼间看向周芳,却见她只是默默地埋首于书本中,若无其事。在那一刹那,李明心里涌现出一个念头:他要为周芳找到摆脱这困扰的方法。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明偷偷上网查询,收集各种解决狐臭的资料。他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但只要能让周芳露出真正的笑容,他觉得一切都值得。李明把收集来的资料整理好后,找了个适当的机会,试探着向周芳透露这件事。
“周芳,你有没有尝试过……”李明有些犹豫地开口。
周芳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紧张。“尝试过哪方面的事?”尽管她尽力保持镇定,声音还是微微颤抖。
李明拿出他的“秘密武器”,努力用轻松的语气说:“这些是我找到的一些方法,说不定对你有帮助。”他的目光坚定而温柔,试图打消周芳的顾虑。
周芳望着李明手中的资料,眼中的防备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信任。在众多的目光和私语中,始终有李明这样的存在,让她感到不是那么孤立无援。
那一段时间,李明频繁地用小笔记本记录着他与周芳一起尝试的种种方法。他们变得更加密切,生活和学习上互相依靠,就像一对密不可分的队伍。
在课堂上,李明和周芳的搭档作业总能得到老师的夸奖,他们的创意和努力都在成果上得到了体现。有时,周芳会在课后教李明她自创的记忆法则,李明则会帮助她完善物理实验的设计。他们的合作无间,友情在每一个共同努力的瞬间,都变得更加稳固。
李明发现,周芳的笑容越来越多,面对他人时,她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自信。每当有人向李明提起周芳时,他总是自豪地回应:“周芳是我最好的同桌,也是最好的朋友。”收获了友情的他们,如同两棵同生共长的树,独立又相依。
周芳的日记本上多了很多新的内容,跟李明一起尝试的每一个狐臭治疗方法,她都一一记录下来,即使没有一个是真正有效的。就在李明想放弃的时候,科学老师宣布了一个校级科研项目的机会,这似乎打开了一扇窗。
“周芳,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参加这个项目?”李明把项目的简介递给周芳。
“这个……我们真的有机会吗?”周芳有些犹豫。
“当然!我觉得你的科学天赋完全可以的,我们可以一起试试。”李明鼓励道。
于是,在一个充满未知与好奇的科研旅程之中,两人不断尝试,不断探索。这个项目不仅提供了改善周芳状况的可能,还激发了她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李明,看这个!”周芳兴奋地叫住李明,她的眼睛在显微镜下熠熠生辉。
李明凑过去,看到了周芳所指的那些细胞图像,的确有几点异常的现象。由此,两人喜极而泣,他们仿佛找到了导致狐臭的某个关键因素。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开始更加专注于实验,日以继夜地研究,仿佛整个校园最闹腾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实验室。
“你看这个反应,真的很有趣!”周芳激动地指着试管内正发生的化学变化。
李明点点头,既感到惊讶又充满了好奇。“周芳,我们真的好像快要找到解决办法了!”
他们的成果首次公开展示的那一天,全校师生都对周芳投去了惊讶和钦佩的目光。那些曾经有过偏见的低声议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她不屈不挠精神的赞讲。
“周芳,你今天真的很棒!全校的人都被你震撼了。”李明激动地与她击掌庆祝。
周芳笑得像个孩子,那么纯洁与快乐。“都是因为有你在我身边一直支持我。”
李明和周芳在学校的科研项目上大放异彩,成绩显著,就连生物课的老师也听说了他们的大名。两个本应普通的初中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了校园里的亮点。
实验逐步取得成果,周芳的狐臭问题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她还因此对生物学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才智,为所有人上了一课: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缺陷,只要勇于面对、积极探索,就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辉。
周芳和李明站在讲台上,向学校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其他人,成为了校园传奇,也让所有人记住了两个名字:周芳和李明。
岁月如梭,那段特殊的初中生活已属往昔。周芳和我——李明,我们分别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周芳凭借着她过人的才智和毅力,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在某知名科技公司担任了重要的职位。而我,历经几年的打拼,也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但总感觉差那么一份动力和灵感。
直到那一天,我在一个重要项目陷入僵局的时候,已是科技公司领导的周芳出现了。她不仅以前瞻性的眼光和照亮方向的建议解救了我于危局,还亲自下场,与我并肩作战。是她,让我看到了突破困境的可能。
“周芳,真没想到,你给了我这么大的帮助。”我由衷地感激。
周芳摆摆手,那熟悉的浅笑映在她的脸上,“是你当年先帮过我,现在不过是我稍尽绵薄之力。”
在那之后,我们两人合作无间,仿佛回到了那段初中的日子,当时我们一起为科研项目奋斗的情景历历在目。在同舟共济的日子里,我们互相激励,一个激进一个稳健,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佳绩。
周芳不再是当年那个因为狐臭而默默忍受嘲笑的少女,她用她的聪明才智和不断努力,改变了自己,也感染并改变了周围的人。我始终觉得庆幸,很高兴当年做出了那个决定,与她同桌,并且成为了她的朋友和战友。
摊开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明朗宽广的科研天地,更有无限可能的未来。曾经,我们是校园里共同奋斗的同学,现在,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未来——谁又知道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个曾和我共度青春时光的周芳,终将是我这一生中无法替代的贵人。
内容纯属故事,以第一人称撰写,本篇包含虚构创作。
我惊讶地发现,竟然没有人愿意和陈馨儿同桌。这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上午,教室里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忽视的异味,大家都避开她,仿佛她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源。
"谁愿意和陈馨儿同桌?"班主任刘老师在讲台上问,眼神在教室里四处游走,却没有一个学生敢与她对视。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但随即又迅速转移,生怕被指定。
我心头一热,举起手来:"老师,我愿意。"
全班顿时静了下来,仿佛我做了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大家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刘老师也稍微愣了一下,但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李明,你就和陈馨儿同桌吧。"
陈馨儿低着头,不敢看我。我搬着书本走到她的旁边坐下,她悄悄地说了声谢谢,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她的声音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和感激,让我心里一软,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课间,几个男生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时不时瞄向我和陈馨儿,脸上露出一种嘲笑的神情。王强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带着戏谑的口气说:"李明,你不觉得那个味道很难闻吗?"
我皱了皱眉头,没有理他,转过身继续整理书本。陈馨儿坐在座位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我转头对她微笑,试图缓解她的紧张:"别在意他们,时间久了,他们会习惯的。"
她点了点头,露出一丝微笑,虽然笑容有些勉强,但让我觉得她已经在尽力适应。
放学后,我主动陪她一起走回家,途中我们聊了很多。她告诉我,她从小就有狐臭,这给她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她的家境并不好,没办法去医院治疗。我听着她的话,心里涌起一股怜惜之情,觉得她实在不该被这样对待。
"其实,我觉得你很好,别因为这些事情而自卑。"我真诚地说。
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眼眶微微湿润:"谢谢你,李明。"
从那天起,我和陈馨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分享心事。在我眼中,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生,更是一个聪明、善良、坚强的人。
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班里的同学依然对她冷嘲热讽,甚至有人故意在她的课桌上留下难听的话语。我看到她一次次默默地擦掉那些侮辱,却从未抱怨过一句。
一天,陈馨儿没有来上学。我有些担心,放学后便径直去了她家。她住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里,我敲了敲门,是她的母亲开的门。
"阿姨,您好,我是陈馨儿的同学,今天她怎么没来上学?"我礼貌地问。
她母亲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她身体不舒服,休息一天。你进来坐吧。"
我走进屋子,看见陈馨儿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她看到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李明,你怎么来了?"
"我担心你,特地过来看你。"我坐在床边,轻声问她:"你还好吗?"
她点点头,但我知道她并不好。她母亲给我倒了一杯水,向我道出了实情。原来,陈馨儿不仅有狐臭,还患有慢性鼻炎,时常会因为鼻炎发作而感到头疼。由于家境贫困,他们根本负担不起长期治疗的费用。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难过,但也更加坚定了要帮助她的决心。我安慰她母亲,说我会尽力帮助陈馨儿。她母亲感激地点点头,眼中有泪光闪动。
离开陈馨儿家后,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该如何帮助她。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我家的门口。进门后,母亲看到我,关切地问:"怎么这么晚回来?"
我把陈馨儿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孩子,你有这份心是好的,但我们家的条件也并不宽裕。"
我知道母亲说得对,但我心里依然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我决定先从小事做起,至少在学校里尽量让她感到温暖。
第二天,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倡议:"大家能不能不要再嘲笑陈馨儿了?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只是有点小毛病,我们应该互相帮助。"
班里顿时一片沉寂,所有人都看着我,似乎不敢相信我会在全班面前说这样的话。刘老师点了点头,附和道:"李明说得对,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希望大家能从今天开始,改变对陈馨儿的态度。"
虽然大家没有立刻改变,但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感觉到,慢慢地,陈馨儿周围的气氛有所缓和,虽然还有人时不时地露出不屑的表情,但至少没有了公开的嘲讽。
几个月过去了,陈馨儿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每一天都充满了欢笑和温暖。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维持太久。高中的分班让我和陈馨儿不得不分开。她被分到了理科班,而我则去了文科班。虽然我们不再是同桌,但我们的友谊依然坚固。我们利用课间和放学后的时间见面,互相鼓励,分享彼此的进步。
有一次,陈馨儿告诉我,她决定利用假期打工,攒钱去看医生。我听后既为她的决心感到高兴,又为她的处境感到心疼。我答应她,假期里如果有时间,我会去帮她。
那年夏天,我和陈馨儿一起在一家小餐馆打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我们相互鼓励,彼此支持,每当看到她疲惫但依然坚强的眼神,我都觉得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工作结束后,我们终于攒够了钱,陈馨儿去看了医生,开始了治疗。她的情况慢慢好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虽然治疗的过程很漫长,但她从未放弃。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而陈馨儿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一所名牌大学。我们相约继续保持联系,彼此鼓励,共同奋斗。
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但我和陈馨儿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都会互相倾诉,给予对方鼓励和支持。在我的心里,她早已不仅仅是那个有狐臭的女孩,而是我最亲密的朋友,甚至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四年大学时光匆匆而过,我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我成为了一名教师,而陈馨儿则选择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我们的生活虽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密切,但心中的那份友情却从未改变。
时间飞逝,转眼又过了几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再次见到了陈馨儿。她已经变得更加自信、优雅,仿佛完全换了一个人。她告诉我,她现在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也感激她曾经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的支持。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回忆起当年一起经历的种种,感慨万千。陈馨儿说:"李明,你知道吗?如果当初不是你愿意和我同桌,我可能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你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笑着摇头:"其实,你才是我的贵人
那次聚会后,陈馨儿和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她现在的工作在上海,而我则留在家乡的小城市当一名中学老师。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城市,但我们的友谊从未因为距离而疏远。
一个周末的下午,陈馨儿突然打来电话:"李明,我在你们城市出差,有空见个面吗?"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约在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见面。走进咖啡馆,我远远就看见了陈馨儿,她正在窗边的位置向我招手。她的笑容依旧温暖,仿佛岁月并未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好久不见,李明。"陈馨儿起身迎接我,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好久不见,陈馨儿。"我笑着回应道。
我们点了两杯咖啡,边喝边聊。她问起我的近况,我告诉她,我的工作很稳定,虽然收入不高,但非常有成就感。她也分享了她在工作上的一些挑战和成就,听起来她的事业正蒸蒸日上。
"对了,李明,有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说。"陈馨儿突然放下咖啡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什么事?"我有些好奇。
"其实,我公司现在有一个新的项目,正好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负责。而且这个项目地点就在你们城市,我想推荐你。"
我有些惊讶:"真的吗?可是我对商业项目不太了解啊。"
"没关系,这个项目主要是关于教育和培训,你有教学经验,而且你的人品我很信任。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陈馨儿说得很认真,眼神中满是期待。
"可是……"我有些犹豫,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别可是了,李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不想试试看吗?"她微笑着鼓励我。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接受这个挑战。于是,在她的推荐下,我很快进入了她的公司,开始负责这个新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
进入公司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事务,还要与各个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沟通,协调各种资源。刚开始的几天,我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但陈馨儿一直在旁边耐心地指导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李明,这个项目最重要的是沟通和协调,你有很好的教学经验,只要发挥你的长处,一定能做得很好。"她常常这样鼓励我。
渐渐地,我开始适应了公司的节奏,也逐渐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陈馨儿的帮助和指导让我感到无比温暖,也让我对她充满了感激之情。她不仅是我的朋友,更像是我的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走向成功。
一个月后,公司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教育研讨会,我被安排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负责整个会议的组织和协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求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研讨会当天,来自各地的教育专家和老师齐聚一堂,整个会场充满了热烈的学术氛围。我的任务是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进行,期间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陈馨儿也在会场,她时不时地过来帮我处理一些突发情况,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结束后,我感到一阵轻松和成就感。陈馨儿走过来,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干得不错,李明,我就知道你行的。"
我感激地看着她:"谢谢你,陈馨儿,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切。"
她笑了笑:"不用谢,这也是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在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和陈馨儿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我们不仅是同事,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都会互相支持,彼此鼓励。工作之余,我们也常常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享受难得的轻松时光。
一天晚上,我们一起吃完晚饭后,漫步在河边的公园里。夜晚的风轻柔地吹拂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感动,想起我们从初中同桌到现在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心里涌起一股温暖的情感。
"陈馨儿,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吗?"我突然问道。
她停下脚步,抬头看着星空,微笑着点了点头:"当然记得,那时候你是唯一一个愿意和我同桌的人。我一直很感激你,李明。"
"其实,我才是应该感激的人。是你的出现,让我变得更坚强,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我诚恳地说。
她转过身,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泪光:"李明,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遇到你这样的朋友。"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陈馨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朋友,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我鼓起勇气,轻声说:"陈馨儿,其实我一直想告诉你……我喜欢你。"
她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露出了温柔的笑容:"李明,我也喜欢你。"
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幸福,我们相视而笑,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光彩。
从那天起,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成为了恋人。虽然工作依然忙碌,但每一天都充满了甜蜜和幸福。我们互相支持,彼此陪伴,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有一次,公司安排我出差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开展一项教育扶贫项目。这个任务艰巨而充满挑战,但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陈馨儿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坚定地支持我:"李明,这对你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我相信你能行的。"
在山区的日子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我始终没有退缩。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贫困家庭和孩子,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我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教育资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每当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
陈馨儿每天都会打电话给我,关心我的情况,给我鼓励和支持。她的声音仿佛成了我在艰苦环境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
三个月后,项目顺利完成,我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和感动回到了公司。陈馨儿在机场接我,看到她的那一刻,我感到一阵莫名的感动和欣喜。
"欢迎回家,李明。"她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谢谢你,陈馨儿。这段时间真是太感谢你的支持了。"我感激地说。
"傻瓜,我们是恋人嘛,互相支持是应该的。"她笑着说。
我们的感情在一次次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坚固和深厚。我们一起规划未来,讨论结婚的事情,憧憬着幸福的生活。
一年后,我们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那天,我们的朋友和家人都来了,大家都为我们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看着她穿着洁白的婚纱,站在我面前,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婚后的生活虽然忙碌,但我们彼此扶持,共同进步。陈馨儿的事业蒸蒸日上,我的教育项目也逐渐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们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幸福。
有一天,陈馨儿兴奋地告诉我她怀孕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充满了喜悦,仿佛全世界都在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刻。我搂住她,激动地说:"太好了,馨儿!我们要有宝宝了!"
她也笑得合不拢嘴:"是啊,李明,我们要做爸爸妈妈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馨儿的肚子一天天变大,我也开始更加关注她的身体状况。每天早上,我都会早起给她做早餐,晚上陪她散步,尽量减少她的工作压力。我们一起看育儿书籍,讨论未来的育儿计划,期待着宝宝的到来。
有一天晚上,陈馨儿突然觉得肚子疼得厉害,我赶紧带她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们,她是临产征兆,需要马上住院。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握着她的手不停地安慰:"别怕,馨儿,一切都会顺利的。"
她紧紧握着我的手,虽然脸色苍白,但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坚定:"嗯,我不怕,有你在我身边。"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等待,我们的宝宝终于顺利出生了,是一个健康的男孩。医生把他抱到我们面前时,我看着他那小小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感动。陈馨儿疲惫地躺在床上,看着宝宝,眼中满是母爱的光芒。
"李明,你看,他多可爱啊。"她轻声说,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和幸福。
"是啊,他真可爱。"我轻轻抚摸着宝宝的小手,心里充满了无尽的爱意。
从那天起,我们的生活中心转移到了宝宝身上。每天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们都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宝宝,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学会了翻身、坐立、爬行,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妈妈”,这些都成了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
有一天,陈馨儿对我说:"李明,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那些像我小时候那样的孩子。"
我认真地听着她的话,心中也有了同样的想法:"是的,馨儿,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源,可以利用这些来帮助更多的人。"
于是,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会,专门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和医疗救助。这个想法得到了我们朋友和家人的大力支持,大家都纷纷伸出援手,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用积攒下来的钱和公司的一部分利润,作为基金会的启动资金。
在一次次的公益活动中,我们走访了许多贫困山区,看到了许多孩子因为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而过着困苦的生活。每当看到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的心里都充满了动力,决心要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在一次活动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叫小雨的女孩,她的经历让我深受触动。小雨从小失去了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境非常贫困。但她依然刻苦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由于家里没有钱治病,她的奶奶身体越来越差,几乎不能下床。
陈馨儿当即决定资助小雨一家,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并提供医疗救助。我看到小雨感激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感动。她紧紧握着我的手,眼中含着泪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救了我和奶奶。"
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微笑着说:"不用谢,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你要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到家后,陈馨儿对我说:"李明,看着这些孩子,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我握住她的手,安慰道:"馨儿,我们已经在做了,而且会一直做下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我们的公益事业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每当看到那些孩子们的笑脸,我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陈馨儿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一天晚上,陈馨儿对我说:"李明,你知道吗?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仅有一个爱我的丈夫,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搂住她,深情地说:"馨儿,我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你在我身边,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他聪明懂事,活泼可爱。每当看到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欣慰和幸福。我们教他要懂得感恩,懂得分享,希望他将来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了中年。虽然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我们的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帮助了越来越多的人。每当回忆起当年那段初中同桌的时光,我都感到无比的感动和幸福。
有一天,我们带着孩子回到了我们曾经的中学,站在那间熟悉的教室里,看着那些桌椅,我感慨万千。陈馨儿笑着对我说:"李明,你还记得吗?就是在这里,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故事。"
我微笑着点头:"是的,馨儿,这里是我们故事的起点,也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我们一起走到当年我们坐过的座位前,孩子好奇地问:"爸爸妈妈,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吗?"
我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微笑着说:"这里是爸爸妈妈相遇的地方,是我们故事的开始。"
孩子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
陈馨儿看着孩子,眼中满是温柔:"是的,宝贝,这里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回到家后,我和陈馨儿坐在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感慨万千。我们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我们的感情依然如初。她靠在我的肩膀上,轻声说:"李明,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我搂住她,深情地说:"馨儿,我也要谢谢你,是你让我变得更好。我们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的。"
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我知道,无论未来怎样,我们都会携手共进,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心中那份纯真的爱和无尽的感恩。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