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大眼睛白皮肤(狐臭大眼睛白皮怎么办)

时间:2024-06-17 15:26:31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夏天有狐臭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狐臭而不自知的人

夏天,在环抱紧促、高温蒸烤下的

地铁、公交车里

总能遇到一两个“有味道”的小哥哥小姐姐

有些甚至迷之自信地展开腋下抓扶手

而他周围的人要么躲开,要么扭头

各个眉头紧蹙、屏住呼吸

难道他自己闻不见吗?

难道他已经习惯啦?

有疑惑的不只你一个

尤其是那些味道大到熏眼睛

但又不得不长期相处的情况下

真的是太难了!

然而,不自知的真相只有一个:

时间太长,他(她)习惯了!

一个人的狐臭可能从11岁就已经开始了。

从青春期就开始闻,鼻子真的会失灵

据统计,中国人的腋臭发病率约为6%,常见于11-20岁的青年人群。青春期之后,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会导致汗腺分泌旺盛,体味也会更加浓郁。

狐臭具有明显的遗传特性,但不会相互传染。

研究数据显示:如果父母都有狐臭,那么子女有75%-100%的遗传几率;如果双亲只有一方有狐臭,那么也有50%的遗传可能。

另外,狐臭不是传染病,一起工作、生活,甚至亲密接触都不会传染狐臭,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上渐渐也有了狐臭,可能是气体扩散这种初中物理问题造成的。

自我感觉良好中......

狐臭的臭味是细菌在汗腺作怪的结果。

人体的汗腺有两种,其中占10%的顶浆腺,发布在腋下、阴部、肛门、乳头和肚脐等周围。

它本身的分泌物并没有味道,但是,由于细菌作怪产生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于是异味就产生了。

这种味道和狐狸肛门排出的气体相似,所以取名为“狐臭”。

狐臭不是病,只是对原始基因的一种保留。

数百万年,人类的老祖宗几乎都有狐臭,其中一支老祖宗漂洋过海来到东亚后,受到气候的长期影响,发生了基因突变,从此大多数人(仅限中国地区)就摆脱了狐臭,变得清新起来~

在日本,只有84%的人没有狐臭

在白种人中,只有10%的人没有狐臭

而黑人兄弟,没有狐臭的只有0.5%

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是不是引人遐想,沁人心脾,但你知道吗,这里的汗香其实指的就是现在的“狐臭”,是不是画风瞬间就变了。

自查狐臭段位,你能产生多少厘米的气味防护圈。

自查你的气味防护圈

轻度

在30-40cm以内可以闻到,一般不易察觉。

中度

30-40cm外到100cm内闻到腋下异味,腋毛上会有极少黄色分泌物结晶。

重度

1米开外的距离都可以闻到,腋毛上会附有较多黄色分泌物结晶。

有狐臭,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加以改善。(仅限轻度段位)

1.穿宽松、棉质、轻薄的衣服,平时勤洗澡、多换衣。

2.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来避免其刺激汗腺增加分泌。

3.注意调节情绪。暴躁、焦虑等不良情绪,都可能影响内分泌,加重腋臭。

4.选择一款符合自己气质的香体露、止汗剂。

一劳永逸治狐臭的方法也有,但不能保证100%的彻底根治。

手术这事儿,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

常用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有:YAG激光插入法、YAG激光手术、腋窝大汗腺皮肤切除术、皮瓣修剪法、微创大汗腺清除术、吸脂疗法、腋臭剥离术等、黄金射频、肉毒素局部注射、微波治疗等。

每种治疗方法的具体操作不同,治疗效果、适合人群也不相同,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如果你身边有有狐臭而不自知的人,可以通过转发文章的方式善意的提醒他(她),毕竟隔得远,打不到你,也免去了他(她)的尴尬~

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脚气怎么治?该如何用药?

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皮肤病的种类繁多,致病因素也纷繁复杂,发病率高,但大多病症轻,不致命但是长点小疹小痘痒得难受。

今天好药师将全方位地为大家讲解白癜风、痤疮、银屑病、腋臭和脚气的病症、病因及推荐治疗方法,对该病症有疑问可在好药师微信号中咨询医师。【篇幅较长,建议收藏】

本文仅供参考,因个人情况不同请遵医嘱用药及治疗!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

一般因素

1、种族、性别与年龄

皮肤病的发病率可因这三种因素差异而不同。

如:白种人基层细胞上皮瘤发病率会高于有色人种;SLE等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女性会高于男性;中老年人的皮肤肿瘤发病率较年轻人较高。

2、职业

各行各业的有害因素不尽相同,因此患上皮肤病的几率也不相同。

如: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更容易患尾蚴性皮炎(又称稻田皮炎)。

3、季节与社会因素

随着季节的交替,各种皮肤病出现的几率和频率会有所改变。

如:冬天容易得冻疮、银屑病,夏天则是真菌性皮肤病较多。

常见病因

1、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压力、摩擦、温度变化、放射、光照、磁力、热辐射等等;

化学因素包括:化学试剂、酸碱度、腐蚀性药剂等等;

生物因素包括:寄生虫、微生物感染、蚊虫叮咬、病毒感染等等。

2、食物因素

有些食物的禁忌搭配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3、遗传因素

鱼鳞病、白化病等有明显的家族史。

4、精神因素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5、内分泌因素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常见皮肤病种类及治疗方法

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

病因:

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

1、遗传;

2、自身免疫病;

3、精神与神经化学因素;

4、黑素细胞自身破坏;

5、缺乏微量元素;

6、其他因素。

病症:

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

(1)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如甲氧沙林口服后照射紫外线。

0.1%甲氧沙林溶液用于白癜风,患处涂擦1-2小时后,用长波紫外线照射患处,每日一次,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白癜风胶囊,成分为补骨脂、黄芪、红花、川芎、当归等,本品益气行滞,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用于治疗白癜风。

甲氧沙林

白癜风胶囊

(2)大剂量维生素

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长期服用。

B族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协同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包括促进红血球的产生,预防贫血发生)。

维生素

2、手术治疗

皮损稳定无进展的患者可行自体表皮移植手术。

3、物理疗法

采用窄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或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

痤疮(青春痘)

痤疮,也称“青春痘”“粉刺”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病症: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治疗建议:

1、外用药物

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

维A酸类

2、口服异维A酸

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

异维A酸适用于重度痤疮,尤其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亦可用于毛发红糠疹等疾病。

异维A酸

3、日常护理

每日一到两次温水洗脸,清洁皮肤,不要用手挤压或搔抓皮损。忌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病因:

尚不明确,本病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

2、感染;

3、免疫异常;

4、内分泌因素;

5、其他因素。

病症: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治疗建议: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并非不治之症。适当的对症治疗可以控制症状。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不少患者需要长期医治,而各种疗法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外用药

新发的面积不大的皮损,尽可能采用外用药。药物的浓度应由低至高。选用哪一种药,要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病情。

(1)维生素D3类似物

本类药包括卡泊三醇、他卡西醇等,用于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

卡泊三醇

(2)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银屑病常用的疗法。头部和掌跖部宜用强效激素,弱效激素适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一般部位常用软膏和乳膏。

(3)维A酸片

主要成分为维A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同时用于治疗痤疮、扁平苔藓、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糠疹等。可作为银屑病、鱼鳞病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以及角化异常类的各种皮肤病。

维A酸片

2、物理疗法

可应用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MA),宽谱中波紫外线(BB-UVB)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疗法,水疗等。

腋臭

腋臭,也称臭汗症、狐臭。

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

病因: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

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大汗腺导致的臭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病症: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治疗建议:

1、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腋臭粉、20%~25%氯化铝溶液等。可杀菌和减轻臭味。

腋臭粉成分为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功能主治为辟秽,除臭。用于腋臭。

腋臭粉

3、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脚气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具有传染性,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病因:

脚气的病因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病症: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建议:

糜烂型:

应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皮肤干燥脱屑后再用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

克霉唑

水疱型:

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雷琐辛擦剂、1%克霉唑霜等药物外涂;

复方水杨酸

角化型:

可使用各种抗真菌软膏,为了提高药效,晚上可以用塑料袋套在脚上,早晨再取下来;

达克宁

以上推荐用药仅作为参考,具体病症请务必咨询医师后对症用药!

狐臭的原因及去除方法是什么?

又是一年的夏季,很多狐臭患者的症状就越来越明显,其实狐臭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让狐臭感到非常尴尬,因为患者的社交等问题,致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治疗之前患者应该多注意,那狐臭的原因及去除方法有哪些?

汗臭和狐臭的区分

狐臭的原因包括小汗腺臭汗症的汗液既可源于小汗腺,也可源于顶泌汗腺,正常情况下无色无气味。当汗液大量分泌又未能及时清洗时,将浸渍角质层,使蛋白质脂质易于被寄生在皮肤表面的细菌所分解而产生臭珠。

夏季出汗散发味道

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狐臭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有统计显示,另外,狐臭的人种学倾向特别明显,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患有患有狐臭这占绝大多数,因此他们中没有狐臭反而少见。此外,某些饮食因素如大蒜、葱等可以从小汗腺排出而产生臭味。顶泌汗腺所分泌的汗液除水分外,还有脂质及蛋白质。狐臭的原因为由于顶泌汗腺所在部位如腋窝、外阴,多毛,多皱褶,有较多的寄生菌生长,它们分解了顶泌汗腺分泌物中的有机物,产生短链脂肪酸及氨而发出臭味。狐臭的病因还有种族及遗传因素。

狐臭患者坐公交车的尴尬

还有,在夏天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多洗澡,衣服脏了,出汗了就要经常换,还有多穿宽松透气的衣服,以免汗液堆积,加重狐臭,保持腋下干爽。

穿宽松棉质的衣服

狐臭的危害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特别是在夏天,狐臭的患者更加应该重视疾病的治疗。除了要治疗疾病,我们还应该多注意。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