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最令人恐惧的不是高温的天气,而是腋窝产生的臭味。在公交车上、地铁里,一抬手,周围的人都捂住鼻子,朝你投来异样的眼光,你恨不得地上马上出现一条缝,能让你钻进去;每次穿白色的衣服出门,晚上回家后,腋窝处总是遗留黄色汗渍。一到夏天,很多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尴尬,那么,腋下有异味就是狐臭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去除异味。
狐臭也叫腋臭,是由于人体大汗腺排出的汗液中,脂肪酸含量比普通人高,当脂肪酸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再经过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作用后,产生了一种叫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而引发的特殊气味,特别是到了夏天,气温高,大汗腺更加活跃,排出的汗液更多,更容易出现汗臭味。狐臭一般见于青春期的女性,只发生在腋窝、脐窝、乳晕、外阴、肛门和外耳道等部位,只不过腋窝产生的汗液更多。
大部分的狐臭是遗传导致的,除此之外,剧烈运动、出汗多、经常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也可能会诱发。
汗臭还是狐臭?很多人难以区分自己身上的异味,搞不清楚是汗臭还是狐臭,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主要看是否有细菌参与分解。有些人剧烈运动后,腋下就会产生异味,这种异味有两种情况。
一是汗味,就是有机物质分解后散发的气味,一般不会有细菌参与。通常只有大量出汗后才会产生,气味一般不明显,并且通过洗澡换衣服,气味能有所改善。
二是狐臭,是由于人体内的脂肪酸经过细菌分解后,产生了不饱和脂肪酸而引发的一种难闻气味,气味更加浓烈,非常刺鼻,有的时候不出汗也会有臭味。并且狐臭患者腋下有黄色小颗粒结晶,夏天穿白色的衣服,还会残留黄色、灰色、黑色的汗渍,近距离时(一米以内),可以闻到明显的臭味,两三米时较少闻见。如果还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狐臭,就建议去皮肤科检查。
因此,腋下有异味不一定就是狐臭,要注意区分。
有什么方法能避免这种尴尬?1. 汗味
汗味一般在青春期过后,气味会减轻或者完全消失,平时如果运动后气味比较重,就可以勤洗澡勤换衣服,少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或者穿透气性好的宽松舒适的衣物,异味一般都能消退。
2. 狐臭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止汗剂,或者喷一点香水掩盖臭味,止汗剂可以减少汗液排出,臭味就会变淡,对于轻微的狐臭是有一定效果的。平时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注意个人卫生,随身携带湿巾纸或者手帕,及时擦汗,勤洗澡,勤换衣服等,也有助于缓解狐臭症状。
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就可以选择去医院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肉毒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肉毒素治疗:指在腋窝下注射肉毒素,抑制小汗腺分泌,汗液分泌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就会跟着减少,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注射后效果至少可以维持6-9个月,如果在这期间,仍然出现狐臭,就需要根据情况再进行一次补充注射。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在双侧腋下都切开一个小口,然后直接去除腋下的大汗腺,最后缝合,从根本上解决汗腺分泌过多的问题,一般手术后,就能彻底去除臭味,不过会遗留疤痕,且恢复时间比较长。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这些患者不宜手术治疗,青春期前,未满18岁的青少年,由于汗腺还未完全发育,做手术容易导致残留,复发率比较高;严重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比较差;月经期的女性患者,容易加重出血,形成血肿。
在日常生活中,洗澡的时候用肥皂清洗腋下,每天清洗两到三次,能破坏细菌生长环境,也有助于缓解狐臭,如果因为上班或者上学不能清洗,出汗时就可以用湿巾纸擦洗腋下,还要注意在夏天的时候,不能因为有狐臭,而选择用长袖遮盖,这样只会使汗液分泌更多,且不透气,臭味会更加浓烈,因此要穿宽松、舒适的衣服。
文丨迷局科普
编辑丨迷局科普
广西北海一位帅小伙端着一坨粪石,前来参加鉴宝活动。
专家闻过后直呼真香,据说这一坨粪石还是古代皇帝最爱,又有人说这是真龙所留之物。
那么这一坨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何连专家也无法给出具体估价?
粪石的传说汉代的时候,一位渔民在海边打渔时,突然在海里捞出来一个灰白色的蜡状漂流物。
要说普通的物品吧,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怪就怪在这块土疙瘩上,却散发着迷人的清香,而且香味还经久不散。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捡到这么好的宝贝,自然要上交给皇上呀。于是呢,这块土疙瘩便被进贡到了皇宫。
虽说皇帝见多识广,什么黄金美玉、稀世珍宝都见过了,可唯独眼前的这块土疙瘩还是头一次见。
从外表看,土疙瘩长得真不咋地,可是它散发出清香的气味,却让人心醉神迷,谁也说不清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于是皇帝就请教身边的炼丹术士,术士看过之后,也觉得不可思议,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奇怪的东西。
但既然被皇上问了,总不能说不知道吧,于是便故作镇定地说道,这是海里的龙在打瞌睡时,嘴里流出的口水,口水流到了海里,于是便凝聚成了石头。
皇上一听是真龙所留之物,顿时龙颜大悦,于是便将它命名为龙涎香。
龙涎香
龙涎香所谓“涎”也就是口水的意思,这里指龙流出的口水散发的香味。
龙涎香也被称为“龙腹香”,从外表看,龙涎香是一种呈灰色或黑色的固态蜡状可燃物质,和琥珀非常像,因此西方人称之为“琥珀香”。
由于龙涎香能散发出甘甜土质香味,这种气味儿类似于异丙醇的气味,而且这种香味经久不散,受到历代皇家贵族的喜爱,因此也是皇家的御用香料。
王室成员经常把它当做装饰品佩戴在身上,富家子弟会在煮茶时喷洒些龙涎香粉,此外,龙涎香还被当做一种熏香使用。
熏香
或许你听说过我国的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但未必听说过我国还有着由来已久的熏香文化。
早在我国盛唐时期,各种文化相继得到发展,这其中,熏香文化也逐步发展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慢慢地还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艺术。
燃香、品香、熏香,简单的三个步骤,就蕴藏着熏香者的心境。
在我国古代,熏香还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古代的许多达官显贵、皇亲国戚在聚会时,都会焚香静坐。
随着文化的交融,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入了日本,还将熏香文化也带到了日本,后来熏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熏香的品种非常多样,有丁香、杜衡、郁金、檀香、麝香、白芷、独活、甘松、安息、藿香等数十种。
后来龙涎香和檀香、沉香、麝香被称为我国四大香。时至今日,龙涎香依旧被作为高级香料使用。
龙涎香不仅气味芳香,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早在我国《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龙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
但由于龙涎香世所罕见,很难采集,所以很多时候,古代的人们都是从其他国家购买的,或者从远方的国度进贡。所谓物以稀为贵,龙涎香的市场价格自然非比寻常,在古代,龙涎香与黄金的价格相当。
不得不说,术士这个马屁拍的是既稳又准,稳的是能让皇上龙颜大悦,准的是龙涎香的确是某种生物身上的物质所形成的。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物质并不是龙的口水,而是鲸的粪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龙涎香的形成原来在辽阔的海洋里,生活着一种抹香鲸,这种鲸鱼的体长可达20米,体重可达50吨。
由于体型庞大,所以抹香鲸需要大量进食,成年抹香鲸一天的进食量就能达到1000千克。抹香鲸主要以乌贼、章鱼、鱼类为食,而且每顿饭都要吃掉数百只乌贼。
1993年,科学家在调查被杀死于大西洋北部海域的17头抹香鲸时发现,这些抹香鲸的胃中有将近29000只乌贼,种类包括40种。
被进食的乌贼会进入抹香鲸的消化系统,这些乌贼身体的大部分很快便会被消化掉。但由于乌贼的鹦嘴不好消化,这些大量的乌贼的鹦嘴便会积聚在抹香鲸的肠道内。
乌贼
此时抹香鲸的肠道内会分泌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将这些不易消化的物质层层包裹住,最后通过嘴巴或肛门排出体外。
刚从抹香鲸体内排出的物质会有一股粪便味儿,这些物质漂浮在水面上,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演化,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龙涎香。
然而并不是每一头抹香鲸,都能够产生龙涎香,据统计,平均每100头抹香鲸中,仅有4头肠道里面有这种物质,而每一次龙涎香的发现,都意味着一头抹香鲸的死亡。
因其不易生成、产量稀少,加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所以市面上龙涎香的价格,才几乎与黄金不相上下。
不过要说的是,龙涎香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龙涎香的品级龙涎香到底是什么气味儿呢?关于这一点其实众说纷纭,很大程度上,和龙涎香本身的品质有关。
下等的龙涎香会有一股难闻的腐臭味,亦或者闻不到气味;中等的龙涎香则有一股海水的咸味,夹杂着土质的香甜;上等的龙涎香,带有一股木质的清香和琥珀的香甜。
至于极品的龙涎香,其气味更是千变万化,有的是清甜的果香,有的是芳润的木香,还有的是盛开的百花香。
其中,下等的龙涎香呈现浅黑色,这种龙涎香通常是抹香鲸刚排入海中不久的排泄物;中等的龙涎香外表呈现浅灰色,通常需要几十年的演化;而上等的龙涎香外表则呈现白色,这种龙涎香基本要经过上百年的沉淀和自然雕琢。
根据品质的不同,龙涎香的售价也不同,通常每磅可以卖到几千到几万不等。而极品龙涎香,每克更是能卖到3000元的天价。
因为它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因此受到许多香水商的追捧,商人们为了提高香水的品质,就大量收购龙涎香,将龙涎香添加在香水里,作为定香剂。
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进而导致抹香鲸被大量捕杀,据统计,每年至少有5000多头的抹香鲸被捕杀,就为了获得4%的龙涎香,时至今日,抹香鲸的数量仍在不断减少。
因为难以生产,只能通过自然的,所以龙涎香基本都是被人无意间捡到的。
据英国媒体报道,泰国一位60多岁的男子在海滩上散步时,突然发现一块奇怪的石头。然后他和堂兄打电话,让他帮忙将石头搬到家里。
后来经过鉴定确认,这是一块重达100多斤的龙涎香,结果卖到了2100万元的高价。
也门一群渔民在海上打渔时,发现一头抹香鲸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而且尸体还散发着一股奇怪的气味。
渔民们觉得抹香鲸体内可能有龙涎香,于是将鲸鱼的尸体拖到海岸边,后来切开一看果然发现一块重达127斤的龙涎香。
虽然是刚从抹香鲸肚子取出的,还没有经过自然的雕琢与洗礼,一般这样的龙涎香品质一般,而且价格也不高。但由于其重量太大了,因此也卖到了1000万元的高价。
只听人们说过视金钱为粪土,不过一坨抹香鲸粪却堪比数两黄金,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甚至有网友感慨:只要足够强大,连拉屎都是香的。
不得不说,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可话说回来,通常生物的粪便都会散发臭味,为什么抹香鲸粪会散发香味呢?
香味的来源其实,抹香鲸刚排出的粪便并不具有香味,相反,气味还非常难闻,但经过上千年的演化,才具有了特殊的气味。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种气味儿主要来自于其中的粪臭素,粪臭素又叫三甲基吲哚,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粪便、甜根、蜜腺樟木、煤焦油中。
不过这种物质有个奇怪的特点,就是浓度特别高的时候,它会散发出一股浓烈的屎臭味;如果将它稀释到一定浓度时,它会散发出狐臭味;如果继续稀释,它又会散发出孜然的气味儿。
如果稀释到1000倍,这时就更奇怪了,你将会闻到茉莉花香的气味;接着稀释,你将会闻到水果的香味。
茉莉花
稀释后的粪臭素还是配制茉莉花型的重要原料;将粪臭素和吲哚、喹啉等物质配伍,还可制成灵猫香膏;此外,粪臭素还能用于饮料、糖果、口香糖等食品添加剂。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呢?
龙涎香的鉴定再回来说小伙端的东西,据小伙介绍,他来自于广西北海,有一天在外游玩时,突然捡到了一块石头。
当时这块石头已经被人敲碎了,被人扔在了江边,显然扔的人不识货呀,小伙看到后,觉得可能是琥珀。
于是捡了回去,上网查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块龙涎香,而且重量足有5千克左右,按照市场价格,也应该有500万以上。
那么,这一坨到底是不是龙涎香呢?专家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通常真正的龙涎香有三个特点:首先龙涎香呈现固体蜡状;其次龙涎香经过海水的浸泡,外表会有许多的孔洞;最后,点燃的龙涎香,会产生一种淡淡的香味,点火烧过的龙涎香会呈现胶质状。
经过专家的一番确认,最终判断这是一块真正的龙涎香。
不得不说,捡到宝贝不仅要看运气,还要有识别宝贝的眼力,所以在海边游玩的朋友,要多留意了,说不定哪一天游玩的时候,也能捡到一块龙涎香,到时候可别沧海遗珠了哦。
不过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其实龙涎香是非常稀有的,即使经常在海边游玩,也很难遇到一块龙涎香,所以平时在海边时,还是要注意安全。
夏天出汗多,有些人一出汗就有难闻的异味儿散发出来。在人满为患的车厢里、空气不流通的电梯里,气味尤为明显。汗味重等于狐臭吗?如何区分?
“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需医学美容中心、烧伤外科主任医师徐盈斌教授指出,狐臭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腋下等大汗腺比较丰富的部位,汗液分泌物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在皮肤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分解以后产生的特殊气味。一般来说年轻人、女性更多见。
汗味儿也是有机物质分解后产生的特殊味道,如何区分是单纯汗味儿还是狐臭?徐盈斌表示,关键要看有没有细菌参与分解。汗臭没有经过太多的感染性细菌分解,是比较单纯的汗味儿;而狐臭是有细菌参与分解产生特殊的、浓烈的味道。
此外还可以从以下表现加以区分:狐臭患者一般腋毛上会有黄白色的结晶小颗粒;所穿的白色衣服上会有灰色或黑色的汗渍、汗斑;狐臭在一米以内的近距离味道比较明显,而在两三米外较少闻到;此外狐臭患者往往闻不到自己身上的狐臭味儿。
延伸阅读
腋臭症
腋臭俗称狐臭 ,是分布在体表皮肤如腋下、会阴、背上部位的大汗腺分泌物中产生散发出的一种特殊难闻的气味。病名。腋下汗出有特异臭味之病证。又名狐臭、胡臭。“病源人腋下臭,如葱豉之气者,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之狐臭,此皆血气不和蕴积,故气臭。”“肘后疗人体及腋下状如狐狸气,世谓之胡臭。”
日常护理
1、护理狐臭要多补充水份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狐臭是比较严重的,那么用香水只会让你的味道变得更难闻,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手术方式来彻底的去除。
有很多人选择用香气来遮盖味道,但是这只是求一时之需,如果你是轻微狐臭还可以尝试,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狐臭是比较严重的,那么用香水只会让你的味道变得更难闻,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手术方式来彻底的去除。但是预防狐臭可以从饮食入手,不是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吗,预防狐臭应要做合理饮食。
2、夏天里多吃西瓜,冬天多喝水
一天里饮水量一定要在2升左右才有效果。多吃富含水分的蔬果瓜类。西瓜、冬瓜、生菜、白菜和橙子都富含水分,多吸收高纤多水分的食物可增加排便速度,将肠胃内的有机物质排出体外,细菌难以滋生,自然可减低狐臭味。
3、平时饮食应减少重口味的饮食
烧烤、油炸、过咸甜过辣过多鱼腥、肉类的食物。经常的吃一些蔬菜,这个对于我们的人体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蔬菜中的纤维素虽然是不能被人体的肠胃所吸收,但是本身还是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那么就会增加粪便的软度,从而有利于排便,也是可以更好的排除了体内的细菌和毒素,有效的减少经汗腺从皮肤排出体外的,减轻狐臭。还要经常的吃水果,这个对预防狐臭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大洋网 百度百科
流程编辑 TF003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