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漂亮的邻家妹妹,可以算是青梅竹马,从小就嚷着要嫁给我,可长大后却成了一生劲敌,逮到机会就告我状。明明只给校花带了张试卷,她就到我妈那里告状,说成我给校花暗送秋波,导致我被爸妈胖揍。
只因有次放学回家,云淑浅被狗吓到崴了脚,叫我帮她揉揉,我不揉我不愿意,她就要到我妈那去告状。最后在云淑浅的淫威下,我屈服了。此时我给云淑浅脱下鞋子准备揉脚,一股刺鼻的气味让我沉醉,她却嘻嘻笑道我的脚好看吗?别人想揉还揉不到,一副小人得知的表情。
我说云淑浅,你这虽然好看,脚还白白嫩嫩的,但这辣眼睛是怎么回事?云淑浅一听顿时急眼了,回到家还去告诉我妈说我欺负她,又被一顿暴揍。
那之后我们好久没说话,再加上班级的流言蜚语,我俩渐渐的变成了死敌。可由于我俩是同桌,逮到机会就踩脚水杯,经常找不到和她理论几句,还跟我妈告状,说我上课睡觉实在是太烦人了。关键是她还跟牛皮糖似的,从小学到大学甩都甩不掉,还到处说我坏话,说我是大变态,喜欢有狐臭的女生,导致之后都没有女生敢接近我,更别提找个女友了。
生活无趣的我写上了小说,还因此认识了个女生笔友,虽然没见过面,但却无话不谈,就连兴趣爱好都惊人的相似。于是乎我在网上和她吐槽,云舒浅说她脚臭,还坏事做尽,她也分享她的烦心事,网上认识两年了还没见过面。
于是乎我们俩约好今天下午见面,关上电脑,心情有些激动,迈着鬼步麻溜的去卫生间洗澡,把淡淡的胡渣刮洗干净,换上还带着淡淡洗衣粉香气的衣服。当笔友这两年在网上聊得来,线下应该也很聊得来,如此的灵魂契合,好似缘分注定。
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发型,就迫不及待的出门了。此时对面房门也在同一时间打开,走出一位女孩子,一米65左右的身高,穿着白色荷叶边的雪纺长裙,皮肤尤其的白皙,完美的五官说不出任何缺点,不过在我眼里不过是飞机场而已。难得一见了,穿裙子这是要去相亲呢?别离我这么近,你身上的味道熏到我了。
云舒浅皱着秀巧的鼻子,小手扇风,小小的楼道里上演着少年少女互动的场面。班长大人这是要去哪啊?关你何事啊?宋佳木同学,倒是你作业还没做完吧,还有闲情出门吗?你是班长又不是学位,这你也要管,我只是好心提醒你,免得李阿姨问我呢。
云淑浅瘪了瘪小嘴,眼睛却在偷偷现察我的反应。一提到李阿姨,也就是我老妈,我就立刻受到了暴击,只言又语的模样着实是让少女心情愉悦。我懒得跟她继续斗嘴,免得破坏了一会和笔友见面的好心情。
我走在云淑浅前面,故意和她拉开距离,两台电梯中,我快速按下比较快的那台,云淑浅也不和我一起走到另外一台电梯前等候。从一楼出来,恰好又跟云淑浅碰面了,看来你的选择也不怎么样吗?云淑浅脸上挂着笑意,挖苦你一下,心情美丽多了顿时我感觉身上有蚂蚁在爬,真想上去赏她一个大逼斗。
点赞关注,下集马上更新。
微信公众号“大发小苑” 作者 础青
大母猪对武大郎说:“你早早离开以后......”
武大郎觉得她这样对着自己说话,把专员撇在一边是本末倒置,便呵责道:“挑主要的说,看着太君说话!”然后退到了专员的身后。其实他也是害怕专员的那双眼睛,不敢正视。
专员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武大郎,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放缓语气对大母猪说:“你说,武田太郎早早离开?后来呢?不要害怕,慢慢地,仔细说。”
见老鬼子的目光中没有了煞气,大母猪也放松了下来。
“昨天,翻译官早早地离开了醉春阁。田中太君好像很喜欢山樱桃花,他吃着狗肉喝着酒,絮絮聒聒地念叨起他家乡的樱花树和他的女人凉子,后来又唱起了日本歌曲,还让我和他一起唱,我听都听不懂,哪里会唱?幸亏我女儿元宝解围。”
打扮得像个大学生似的小母猪,鱼肚白的旗袍装上衣勾勒出丰乳蜂腰,下身搭配着藏青色的长裙,金黄色的头发扎成两条齐肩小辫,头顶上还插着一小枝山樱桃花,略施粉黛的脸上,洋溢着青春气息,整个人显得端庄秀雅。大母猪都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学会的那首叫《樱花》的日本歌曲,而且还会边唱边跳。
小母猪一反常态的逢迎,转眼就把田中从乡愁的悲戚中拯救出来,两个人站起来手拉手唱歌跳舞,坐下来搂抱着喝酒吃肉。田中一会儿叫她元宝、小猪猪,一会儿叫她凉子。
根厚收拾好赌桌赌具,从西厢房出来,在院里经过正房东屋的大窗户时,看见屋里这两个快活得忘乎所以的人,气得站在那里攥着拳头咬牙跺脚,大母猪见状急忙把他推进了东厢房。
一进屋,大母猪就让根厚脱裤子,不脱,就把他推到炕沿边坐下,然后揭开他撕烂的裤子,像个母亲一样,小心翼翼地往他大腿上抹獾油。嘴里唠叨着,这獾油治烧伤可是最好的,疼不疼?忍着点儿,一会儿就好。根厚本就话少,此时头歪向一侧低着,呼呼喘着粗气,两只手攥紧伸开又攥紧,手指骨节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大母猪见他后脖颈通红,以为是害羞,说,你和元宝那点心思我早就看出来了,我都快成你妈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说着话,她侧身探过头想看看根厚的表情,根厚的头却更低了。又嗔怪道,上次在自己的胳膊上扎了一刀,这回又拿火炭烧大腿,你大该教你个别的法子,应对那些耍横的赌鬼。
根厚比元宝大两岁,今年十七。五岁那年,亲生父亲下窑挖煤时,被顶板冒落的石块砸烂脑袋,当时就死了。父亲一死,家里就断了粮,母亲带着他苦熬了一年,眼看着娘俩都要饿死了。一个下雨天,母亲把他推进了醉春阁院里,让他去房檐下避雨,说是给他找吃的去,走后再无音信。后来听一个煤贩子说,母亲跟着一个拉骆驼的人走了。
母亲走了,原来住的草棚子也被风吹散了架。骨瘦如柴的根厚白天在街上流浪,讨不到饭就捡垃圾充饥,天黑了就去醉春阁的房檐下睡,刘老板忙不过来时,他还能帮忙打个下手、跑个腿。
这孩子肯吃苦,嘴上不爱说话,眼里却有活。慢慢地,他在醉春阁能干的活越来越多。有几次,刘老板有意在他饿得饥肠咕咕的时候,让他往西厢房的赌桌上送点心,并在暗中观察,发现他从不偷吃,便有了收作义子的想法。
也是山樱桃花开的季节,那天刘老板摆了酒席,请来乔掌柜、赵掌柜、樊先生、铁匠等人,正式认了根厚为儿子,并给他改了姓名叫刘根厚。从此根厚改口叫刘老板“大”——大发本地人把父亲叫“大”。
刘老板教他识字算术,也把一身的好武艺传给了他。在富足的醉春阁院里,衣着体面的根厚像春天里疯长的野草,十来年的功夫就长成了一颗粗壮的大树,比刘老板还高出半头。铁匠说,这身材是随了他死去的亲大。他亲大就是身高马大,力气大得无人能比,活着的时候每天从煤窑底下背上来的大碳,都比别的窑工多。
大发街人都知道,根厚对刘老板像狗一样忠实。
元宝跟母亲来到醉春阁那年,根厚十二岁,已经能写会算,一套形意拳打得虎啸生风,上房翻墙如履平地。青梅竹马的两个孩子上山逮蚂蚱、下河摸泥鳅,焦不离孟。随着年龄渐长,自然生了爱意。元宝一直不接客,也是在为根厚守玉。所幸俩人的爱情得到了刘老板的默许,虽然嘴上没有承认,心里打算着过几年,他们再大些就给成亲。大母猪巴不得早日成就这桩好事,自己就成了醉春阁的半个东家,后半生有了着落,可就在她做着美梦时,鬼子田中来到了大发街。
田中在醉春阁院子里,大白亮天、众目睽睽之下糟蹋元宝时,根厚正好去了街上的缸房买酒。当他挑着两坛酒回到醉春阁时,元宝正在西厢房往房梁上扔绳子,多亏房梁高她够不着,否则就上吊死了。而当时,大母猪和刘老板正被刺刀顶着,在厨房给这帮日本人做饭呢,见根厚回来,刘老板马上接过酒坛子,给他使眼色,让他赶快出去找元宝。
刘老板知道根厚的性子,他打开一坛酒招呼日本兵用碗舀着喝,乘机跑进西厢房,摁住了正要往出冲,眼珠子要滴出血来的根厚,压着声音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照看好元宝。今天你要出来,我就再也不认你这个儿子了!”根厚被刘老板擒得动弹不得,从喉咙深处突然暴发出一声狼嚎一样撕心裂肺的吼声,这吼声让刘老板都不禁寒毛卓竖,也吼醒了元宝,她丢开紧紧攥在手里的绳子,扑过去,跪在地上死命地抱住了根厚的双腿。
根厚知道元宝天生带着狐臭的毛病,但他并不在乎,自己什么脏的地方没睡过,什么臭的东西没吃过?更何况她能弹会唱、识字读书,这样的姑娘寻遍大发街也没几个。
大母猪给根厚包扎好伤口后,就回去招呼喝酒的人们去了。
西屋里大母猪嬉笑招呼,东屋里小母猪陪酒陪唱,两间屋一边一个女人,不偏不倚。刘老板得了空,来到东厢房看儿子。
“伤的怎样?”
“烫了几个燎泡,甚事没有。”根厚气鼓鼓地说,“如果你答应的话,杀田中那个牲口也不在话下!”
刘老板连忙捂住他的嘴,附在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话,安抚他躺下后,才又回正房忙乎去了。
田中在小母猪的顾盼巧笑轻歌曼舞中,一杯接一杯地喝酒,不知喝了多少酒,还破天荒地往小母猪怀里塞了一块银元。
灯油即将燃尽的时候,小母猪醉得晕晕乎乎睡倒了。刘老板扶着一步三晃的田中出了门,在院里又给他指了指那棵山樱桃树的位置。接着,西屋喝酒的人们也都出来了。见翟先生深一脚浅一脚醉得走不稳路,刘老板就叫起了东厢房里睡觉的根厚,让他送翟先生回家。转过身来又对楞大头、侯雯他们几个说,今天各位没尽兴,我陪几位爷玩儿几局,咱们换个新法——轮流坐庄。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大把明晃晃的银元,这正中了赌汉们的下怀。
因为刘老板从不亲自上赌桌,也勾起了几位掌柜的们的兴趣,便一窝蜂地都涌进了西厢房。
这一夜的掏宝桌上,可谓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后半夜时刘老板面前的银元、钞票已经翻了倍,而参赌的人竟没有一个彻底输干退场的。仿佛每个人都有翻本的希望,但桌上的钱转来转去却都停在刘老板面前。他打了个哈欠说,老啦,实在熬不住了。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众人的反对:
“不能赢了钱就走哇?”
“天还没亮啊!”
“再玩一会儿吧。”
刘老板拱手道,我去把根厚叫起来陪各位。钱,一分不带走。实在是困得不行,我要去睡觉了。
“快去、快去把根厚喊起来。”赌徒们当然高兴,心想赢不了老的,还赢不了小的?
最终是武大郎在山樱桃树下的三声枪响,才惊散这场赌局。
下集预告:
《土匪“请财神”,日军剿匪》
张崩楼带人闯进了杂货店,因为没搜出多少钱财,临走时绑了乔掌柜的老婆,留下话,拿二百大洋到香柏林沟去赎。第三天,乔掌柜还没凑够钱,晚上就有人把他老婆的一只耳朵扔进了院里,包耳朵的麻纸上写着‘二百五十大洋’的血字。最后,乔掌柜花了三百大洋赎回了只剩下一只耳朵的老婆,那女人回到家时,已经被糟蹋的不成人样了。
《东周列国故事》连环画改变自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自1981年起到1984年,历时3年出版完成。该画册汇集当时很多连环画名家集体创作,全套共计50册。该画册也曾陪伴站长的少年时代,值得推荐观赏。连环画描写春秋战国时期战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百家争鸣、列国纷争的伟大时代。记载了无数国家和个人在这段数百年的动荡不安中府仰沉浮。它比《三国演义》内涵丰富,人物智谋比《三国》强。全书精彩纷呈,描绘了许多个人。连环画忠实而精彩的记载着那时的情景,仿佛让我又重新回到了战国时期。仿佛又听到了那马蹄的厮杀声,仿佛自己是其中的一位战兵,一位谋士或一位皇帝.......
画家介绍:张新国1962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著名中国画、宣传画家。现任国家高级美术师,国家、省、市人口报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政协平山县委员会委员,平山县觉山寺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平山画院名誉院长等职。
1战国七雄中,秦楚齐三国最强,楚怀王做了“纵约长”,与齐国深相交好。张仪觉得这是他推行“连横”亲秦政策的障碍,便要求秦惠文王,让他到楚国去劝说怀王绝齐亲秦。
2惠文王大喜道:“相国愿去,那可好极了!”张仪马上缴还相国印信,告辞惠文王出朝,轻装简从,离了咸阳,直向楚国而去。这是公元前313年间的事。
3他到了楚国,先找到了楚怀王的宠臣靳尚,送了许多珍宝,请靳尚把他介绍给楚怀王。靳尚满脸堆笑,收下礼物,一口答应。
4次晨,靳尚带着张仪来到宫门,叫张仪暂住那里等待,自己先进宫去禀明楚王。楚怀久闻张仪的名声,不敢怠慢,忙叫快请。
5怀王请张仪坐了,问他这次到楚国有什么事?张仪说是专为联结泰楚邦交的。怀王叹道:“寡人何尝不想这样呢!可是秦国屡次侵伐楚国,寡人怎能和秦国亲善呢?”
6张仪连忙表示歉意,说:“这是过去的事,请大王把它忘了吧!目前的形势是:如果秦国和齐国结盟,齐国就可称霸诸侯;如果秦国和楚国修好,楚国就可压服齐国。可是寡君宁愿和楚国亲近,而与齐国绝交。”
7怀王问:“秦齐是婚姻之国,为什么要断交呢?”张仪道:“因为齐国背信弃义,忘记了亲戚之好,寡君怀恨在心,特派小臣前来修好,情愿奉还商於六百里土地。”
8怀王忙问:“你这话真的吗?”张仪道:“小臣还敢戏侮大王!寡君不但愿意奉还商於六百里土地,而且希望和大王结为兄弟,彼此男婚女嫁,世世代代和好下去。”
9原来那商於六百里土地,本是楚国的,现在楚怀王听说秦国自愿归还,自然高兴,便道:“既然秦王有这样美意,寡人怎好辜负!便依先生的话,跟齐国绝交就是了。”吩咐左右,送张仪往宾馆休息。
10张仪走后,楚国在朝众臣都纷紛向怀王献酒祝贺,只有客卿陈轸和上大夫屈原两人却站在那里,眉宇间露出忧虑不安的神色。
11陈轸排开众臣,上前奏说:“据小臣看,大王只宜受吊,不宜受贺。”怀王觉得诧异:“寡人不费一兵一卒,安坐而得六百里土地,这还不好吗?”
12陈轸认为张仪的话不可相信。说:“请大王想一想,秦国无故归还土地,还不是为破坏齐楚联合,如果和齐国绝了交,秦国不把土地还给楚国,楚国能把秦国怎样?”
13陈轸向怀王建议,先派使臣随张仪到秦国去,受了土地,再和齐国绝交,也不算晚。上大夫屈原也说:“陈轸的话极是,张仪是个反复小人,他的话决不可信。”
14屈原又说:“如果先和齐国绝交,秦国又不给土地,楚国必然孤立;万一齐国依附秦国,合兵伐楚,楚国将会亡国的。”众臣听两人说得有理,都默默点头。
15靳尚怀着鬼胎,开口说话了:“不和齐国绝交,秦国肯先给土地吗?”怀王连连点头:“对!对!”陈轸还想说话,怀王挥挥手:“陈卿不必再主,请看寡人受地。”
16当下,怀王叫人把张仪请来,当他的面,差人带着绝交书前往齐国。又把楚国的相印交给张仪,赠给他许多奇珍异宝。叫将军逢侯丑随张仪前往秦国,接受土地。
17张仪和逢侯丑登车上路,直奔咸阳。一路上,张仪与逢侯丑饮酒谈心,热络得象兄弟一般。
18这天早上,已经距离咸阳不远,张仪故意在早餐时多饮了几杯,在登车时,假装失足跌倒。从人慌忙把他扶起。张仪连声呼痛,逢侯丑不知是计,急得跺脚。
19张仪叫从人把他抬上车,回头对逢侯丑说:“我足伤很重,急着就医,不能奉陪了。你且去馆驿住下,等我伤愈,自然会来同你进朝。”说着,径自驱车走了。
20逢侯丑到了馆驿里,等候多日,不见张仪到来。后来打听得张仪在家养伤,便驾车到他府中探望。守门的回说,相国不能接待,改日再行相见。
21逢侯丑一连去了几次,始终不曾见着张仪。他后来改换主意,径到宫门,求见秦王,谁知守宫侍卫,先已接到秦王的密旨,不肯给他通报,把他挡在门外。
22这样过了三个月,逢侯丑急得没办法,便向秦王上了一道表文,说明张仪在楚国时,亲口答应归还商於六百里土地,要求迅速交割土地,以便自己回楚复命。
23表文送上不久,秦惠文王派人来传话:“如果张仪确实答应过交还楚国土地,寡君自然应当信守诺言。但听说齐楚尚未绝交,寡君恐受楚国欺骗,须等张仪病愈后,再作商议。”
24逢侯丑再去探访张仪,还是空跑了一趟。回到馆驿,便把秦王的话和前后经过情况,写了一封信,差人送给楚王。自己依旧留在秦国,等待张仪病愈。
25楚怀王接到逢侯丑的报告,非但没有觉悟到受了张仪的欺骗,反而认为秦王还怕楚国和齐国没有真正绝交,就决心进一步搞坏齐楚两国的关系。
26于是,他派勇将宋遗直到齐国边境上,把齐湣王的丑事,添油加酱地大声宣扬开来。
27齐国的边吏把楚将把无辜辱骂的话,回报了齐湣王。齐湣王听罢大怒,就派使者去秦国,表示愿意与秦国联合起来,共攻楚国。
28张仪听到齐国使者到咸阳,知道计谋已成,便称病已好了,入朝去见秦王。刚到朝门口,恰巧碰着逢侯丑,故作惊讶问:“将军为何不去受地,还留在这里啊?”
29逢侯丑不禁一愣,道:“秦王专侯相国当面说明白。今幸相国病愈,请速奏明秦王,早日划定地界,小将好去回复楚王。”张仪假装糊涂道:“这事何必告诉秦王,我所说的是我的封地六里,自愿献给楚王。”
30逢侯丑惊得呆了:“寡君命小将来接受商於之地六百里,没有听说只有六里啊!”张仪道:“大概是楚王听错了。秦国的土地,都是经过百战得来的,岂肯以尺寸给人。何况是六百里呢!”
31张仪说罢,头了不回地入朝去了。逢侯丑急忙跟上去,却被守门的卫士挡住了。
32逢侯丑恍然醒悟,知道上了张仪的当。他无计可施,只得收拾行李,没精打采地回楚国。
33逢侯丑见了怀王,把情况照实奏明。怀王气得咬牙切齿道:“张仪果真是反复小人,我捉到他,必要生吃他的肉!”
34怀王随即传旨发兵攻秦。陈轸上前说:“今天臣可以开口了吧?”怀王想起前事,好生惭愧,便说:“寡人没有听先生的话,致被张仪欺侮,先生今日有何妙计?”
35陈轸道:“大王已经触怒齐国,如果再和秦国作对,势必两面受敌。倒不如先送两个城池给秦国,约它联兵攻齐。这样还可把失去的两城,从齐国那边获得补偿。”
36怀王一则因为齐国并无错处,二则自己受了秦国的欺骗,一口气咽不下去。便不听陈轸的话,即日拜屈 为大将、逢侯丑为副将,发兵十万,直奔秦国的蓝田。
37楚军未到蓝田,秦王已经得讯,命魏章为大将,甘茂为副将,发兵十万去抵敌。一面又差使者往齐国,请齐王发兵相助。
38桊军扼守要隘,以逸待劳,趁楚军远来疲乏,还未安营立寨,就发兵猛攻。屈匄仓促列阵,引军厮杀。
39两军正酣战间,忽听东边山后,金鼓齐鸣,一支打着齐国旗帜的人马,飞驰而来。原来是齐王接受秦国的要求,派大将匡章,领兵会攻楚军来了。
40屈匄虽然英勇,怎挡得住两面夹攻。苦斗多时,终究抵敌不住,只得败退下来。
41秦齐两军乘胜追击,先后杀死了屈匄、逢侯丑等七十多名将校、六万多人马,夺下了汉中一带六百里土地。楚军只剩得一万多人,逃回本国。
42败报传来,满朝震惊。怀王急得手足无措,先派屈原出使齐国,谢罪求和。然后又派陈轸为使,去见秦将魏章,要求撤军。
43陈轸来到秦营,向魏章说明来意,只要秦国答应撤军回国,楚国自愿奉献两个城池。魏章不敢作主,留陈轸住下。一面差人请示秦王定夺。
44过了几天,秦惠文王的使者来了,说秦王想把商於之地,换取楚国的黔中之地,只要怀王答应了,秦军便可撤退回国。魏章把秦王的意思告知了陈轸,并要他带秦王的使者同去楚王。
45陈轸和秦国的使者见了怀王,说明了秦国的条件。怀王表示:楚国情愿把黔中之地奉献秦国,也不想要商於之地,但要秦王把张仪交给他,由他处置。
46使者回到秦国,把怀王的话,禀报了惠文王。惠文王皱着眉头一时难以决断。
47那些嫉妒张仪人,都说:“用一个人去换几百里土地,那还不值得吗?”惠文王说:“张仪是我的股肱之臣,寡人情愿不要土地,也不能让张仪去送死!”
48张仪看到这情形,表示愿往楚国。惠文王说:“你激怒了楚王,去了必然被杀,寡人怎能忍心?”张仪道:“只要为秦国换得土地,即使被杀,死了也值得。何况未必死呢?”
49惠文王大喜,问张仪有什么妙计。张仪说他在楚国时,听说怀王有狐臭的病,一次,他新宠爱一个美人,怀王夫人郑袖非常嫉妒,对美人说:“大王最讨厌别人呼出的鼻气碰到他,你以后和他在一起,必定要掩住鼻子。”
50那美人信以为真,真的这样做了。怀王感到奇怪,一日问郑袖:“为什么美人见到我常常用手掩住鼻子?”郑袖回答:“必定是讨厌大王体臭。”怀王大怒,命人将美人的鼻子割了。郑袖遂得专宠。
51张仪又说:“楚国有个宠臣,专门讨好郑袖,说话很顶用。臣与他关系很好,自料能得他的庇护,可以不死。但是,臣到楚国后,大王要命魏章陈兵汉中,佯作进攻之势,楚王必不敢贸然杀臣。”惠文王同意了,便遣张仪赴楚。
52这天,张仪行到楚国都城近郊,停住车马,先打发一个亲信带了礼物,去拜访靳尚。
53那亲信到了靳府,见了靳尚,送上张仪的书信,然后取出礼物说:“这是张相国送靳大夫的。”
54靳尚一边看信,一边听那亲信说:“相国拜上大夫,他万一在楚被杀,秦王必然兴兵来报仇,那时玉石俱焚,连大夫也有不便。如果大夫能救他性命,将来知恩报恩,决不会亏待大夫!”
55靳尚想起张仪上次欺骗怀王,自己差点受到连累,心里还有点害怕。但看到眼前的这份厚礼,又舍不得丢开,决定再担一次风险。他收下礼物,叫来人回复张仪,只管放心前来。
56张仪得到亲信回报,马上来请见怀王。怀王没有跟他见面,就把他投入监狱,预备选个吉日,在太庙把他处决。张仪因为打通了靳尚的关节,心里并不惊慌。
57那靳尚得悉要杀张仪,急忙溜进后宫,见了郑袖,没头没脑的便说:“夫人将不能得到大王的宠爱了!”郑袖吃了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
58靳尚便道:“听说秦王没有想到大王会这样恼恨张仪,所以派他来。如今知道大王要杀他,情愿把侵占的土地归还楚国,还要把女儿嫁给大王,以赎回张仪。你想秦女来了,大王必定尊重,夫人还想独得大王的宠爱吗?”
59郑袖大吃一惊,要靳尚想个办法阻止这事的进行。靳尚叫她故作不知,而用利害得失去劝说怀王,让他将张仪放归秦国,事情就可以完了。
60当晚,郑袖忽然哭泣起来,怀王问她为何伤心。郑袖答道:“因为秦楚失和,大王劳费神思,有伤玉体。我想秦国待大王也算尊重的了,大王要把土地交换张仪,地还没交,秦王就遣张仪来了,这不是尊重大王吗?”
61她接着又说:“听说大王要杀张仪,如果因此触怒秦王,现在秦兵还在汉中,必然增兵添将,进攻楚国。那时您我还能过安稳日子吗?所以妾早晚忧心忡忡,不思饮食,已有几日了。”
62她说到这里,偷偷瞧了怀王一眼,又进一步说:“再说做臣子的都是各为其主,张仪做了秦相,偏袒秦国,这也是常情。如果大王厚待张仪,他也会偏爱楚国的。”
63怀王听了,安慰郑袖:“夫人不必担心,且待寡人从长计议。”郑袖听到这话,转忧为喜。当晚无话,次日,便把怀王这些话暗中通知了靳尚。
64靳尚得讯,寻个机会劝说怀王:“大王杀了张仪,对秦国并无损害,反而丢掉了黔中几百里地方。如留着张仪,倒可以为秦楚结好留个后步。”
65怀王本也舍不得割去黔中之地,又怕秦国报复,再起兵端。现在经靳尚一说,就顺水推舟,传旨把张仪放了。
66张仪来拜谢怀王。怀王依旧把他看做贵宾,厚礼相待。张仪便对怀王说了许多与秦和好的好处,说得头头是道,不由怀王不信。
67于是,怀王便打发张仪回国,还要他回秦之后,多为秦楚结好做点事情。张仪连声应允,只怕怀王变卦,出朝后立即登车如鞭,奔回秦国去了。
68上大夫屈原刚从齐国回来,听说怀王放走张仪,急进朝谏道:“张仪上次欺骗了大王,大王发誓要吃他的肉,怎么又听他的邪说,要去事奉秦国?这样反复无常,必将引起天下的公愤!”
69怀王听屈原一说,如梦方醒,着实懊悔不迭。他急忙派出一支人马,命他们去把张仪追拿回来。
70追拿的人一直追到秦楚交界的地方,那张仪早在两天前就逃出楚国地界了。追拿的人只得回报怀王,怀王也无法可想。
71张仪回到秦国,便来见惠文王说:“臣冒着万死一生,侥幸逃回,能再见大王之面。看来楚王极怕大王,但请大王把汉中之地还一半给楚国,使楚对秦有好感,也使臣不失信于楚王。”
72张仪又道:“臣不是要当楚国的说客,不过借此笼络楚国,取得秦楚联和的声势。臣然后前往齐国,劝说秦齐联合,推行‘连横’之计,打破六国结成的‘纵约’。那么并吞韩赵魏三国,易如反掌。”
73惠文王听张仪说得有理,决定依计行事。当下就派使臣带着汉中五县的文书到楚国去,并叫他请求怀王把女儿许配给秦太子荡为妃。
74使臣到楚国见了怀王,把秦王的意思说了。怀王大喜,以为张仪果然没有欺骗他,答应把女儿许配秦国太子,又要求秦王把他的女儿配给他的小儿子子兰为妻。
75使者回国禀明惠文王,惠文王欣然同薏。之后,两国男婚女嫁,往来十分亲密。
76惠文王感念张仪的功劳,封他为武信君,给他五个城池作为封地。又准备了许多黄金白璧,让张仪坐了高车驷马,到列国去游说,以实行他的“连横”之策。
77张仪先到齐国去见齐湣王,先对他恭维一阵,然后说:“小臣一直盼望东西对立的齐秦两大国携手,先平韩赵魏三国,那时南楚北燕,可以不攻自破,由齐秦平分天下,各自黎帝,岂不是好?”
78他又说:“现在秦楚联姻,韩赵魏三国相继与秦国联和;如果大王再不和秦国结盟修好,必然会感到孤立,要不必说要在东方称帝了。”他这番连哄带骗,威胁利诱的话,居然说动了湣王,愿意和秦国结好。
79张仪在齐国游说成功之后,又到赵国、燕国、极力夸大桊国的威力,迫使那两国先后派遣使臣,到秦国去献地求和。
80张仪“连横”的计划得到成功,便得意地回秦国向秦王报功。他还没有到咸阳,传来消息说,秦惠文王死了,太子荡即位,称为武王。
81秦武王生性粗鲁,从做太子时就讨厌张仪的狡诈。那些嫉妒张仪的人,这时也纷纷说他的坏话。张仪非常害怕,天天提心吊胆,想尽快逃离秦国。
82正好来了机会,原来齐湣王发觉受了张仪的欺骗,一怒之下,派孟尝君连络列国,共同背秦,再谈“合纵”。齐湣王自为“纵约长”,约定谁能捉住张仪,赏给十城。
83张仪听到这个消息,就去见秦武王献计说:“听说齐王极恨小臣,只要小臣在哪国,他就进攻哪国。现在派小臣往魏国去住,引得齐魏相攻时,大王便可进攻韩国,怕不唾手而灭韩国。”
84秦武王应允。张仪就投魏国,代替公孙衍做了魏国的相国。公孙衍却逃往泰国,把这些情況报告了秦武王。
85齐湣王得悉张仪做了魏国的相国,果然大怒,立即调兵遣将,准备兴师伐魏。
86魏哀王得到消息,十分惊惧,立时召张仪来商量。张仪附着魏王的耳朵,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魏哀王似信非信,但自己也想不出办法,只得叫张仪去依计而行。
87张仪回到府第,马上把门客冯喜叫来,悄悄的教了他一番说话,要他即刻出发去齐国见齐湣王。
88冯喜到了齐国,伪装楚国的客人去见齐湣王,对他说:“听说大王极恨张仪,这是真的吗?”齐湣王道:“真的。”冯喜又说:“大王如果真恨张仪,请不要去攻伐魏国。”
89齐湣王觉得奇怪,问:“这是为什么?”冯喜道:“小人刚从咸阳来,听说张仪曾对秦王说,齐王恨透张仪,张仪到哪里,必兴兵攻打哪里。秦王送张仪到魏国,目的是要挑动齐魏相斗,他好趁机在北方用兵。”
90冯喜接着又说:“大王如今要伐魏,正好中了张仪的计谋。大王如果不伐魏,秦王就不再相信张仪,张仪在魏国,也就没有什么作为了。”齐湣王觉得有理,就不再伐魏。
91冯喜回到魏国,把经过报告了张仪,张仪立刻进宫禀知魏王。魏哀王大喜,赏给张仪许多珠玉珍宝。
92从此,魏哀王对张仪言听计从,格外宠信。谁知到了第二年,张仪突然得病,医治无效,不几日就死了。魏哀王痛惜张仪,为他举行了隆重的丧礼。
93张仪死后不久,秦武王也死了。他的弟弟稷接位,称昭襄王。昭襄王从小相信张仪,便把张仪离间齐楚两国的策略承袭下来。他以楚怀王派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为由,出兵攻占了楚国几座城池,然后发使到楚去。
94秦使把信交给怀王。那信上大意是说,秦楚原是兄弟之国,又结为婚姻。现在大王忽然送太子到齐国做人质,这分明是要与秦为敌。寡人愿与大王在武关相会,当面订立盟约,世代和好下去。这是公元前299年间的事。
95怀王立即召群臣来商议,说:“不去吧,只怕激怒秦国;去吧,又怕再受秦王的欺骗。你们看,怎么办?”屈原道:“秦国乃虎狼一样的国家,他欺骗楚国,不是一二次了,大王如果去了,必定不让回来!”
96相国昭睢也说:“屈原说的是忠心话,大王还是不去的好。现在应该调兵遣将,加强防守,以防秦兵侵伐。”在朝群臣,大多赞同那两位老臣的意见。
97只有靳尚说:“不对!楚国不是秦的对手,现在秦国愿意和好,如果拒绝,秦必添兵伐楚,那就懊悔迟了。”子兰已娶秦为妻,以为有了婚姻关系,必然无碍,竭力撺掇怀王前去。
98怀王一向把靳尚和子兰当作心腹,给他们一说,就决定去武关赴约。他打发秦使先回国去报讯,随后带靳尚,轻车简从,径往武关。
99昭襄王得到使者的回复,立即调兵遣将,巧作安排,单等怀玊前来。那怀王一行人来到武关时,只见关门大开,却不见昭襄王出迎,心上疑惑不定。
100正在这时,忽见先回泰国报讯的使臣,出关谒见说:“寡君已经来了三天,专候大王驾临。现请大王进关,到馆驿相见。”怀王已到这里,无法推辞,便随使者进关。
101忽听得号炮声响,两边秦兵便把关门紧闭。怀王更加惊疑,忙问泰使:“为何这样急把关门闭了?”使者道:“这是秦国的规矩,在战争的年代,不得不这样做。”
102走了好久,还未到达馆驿。怀王忍不住问使者:“你家大王到底在什么地方?”使者指着远处的一座房子说:“快到了,寡君就在那里。”说着,喝令御者,加鞭速行。
103赶到那边,只见门前排列着旌旗麈盖,使者吩咐停车。屋子里一簇人出来,为首的是一位锦袍玉带的年轻人,在车前躬身施礼,自称是秦王的弟弟泾阳君。
104怀王没法,只得下车进馆。坐还未定,只听得外面人喊马厮,秦兵万余,将馆驿团团围住。
105怀王更加紧张,忙问泾阳君:“寡人轻车赴约,为何用兵马围困?”泾阳君道:“寡君因为有病,不能出门,又怕失信于大王,特差我来迎接大王,请大王到咸阳与寡君一会。些少军卒,为保卫大王,请不要猜疑!”
106说着,泾阳君指挥从人,不由分说,便架着怀王出门上车,径向咸阳大道而去。
107怀王在车上回头探望,不见了靳尚,教人遍寻无着,料知他已经私自逃走。他忍不住流着泪,跌足叹道:“都是靳尚和子兰把我误了。悔不该没有听屈原、昭睢的话!”
108这一天,车马到了咸阳,直到宫门前停下。泾阳君下车,邀请怀王进宫,和秦昭襄王相见。
109那昭襄王高坐殿上,两旁站着文武众臣,以及各国的使者。楚怀王刚到殿前,就有侍卫过来,叫他在殿下跪着,称臣朝见
110楚怀王怒不可遏,高声责问昭襄王说:“寡人因为秦楚有婚姻之好,所以轻身赴约。您假称有病,把寡人骗到威阳,还不以礼相待,你这是想干什么?”
111昭襄王冷笑一声:“大概您忘记了吧?您不是跟我先王约定,把黔中之地换张仪的吗?那张仪早已到楚,而您却不给我土地。今天就为这事,请您到此。您早上给我土地,晚上就送您回楚。”
112怀王道:“您纵然想要土地,也该好言商量,何必用这样的阴谋诡计?”昭襄王笑道:“要不是这样,您是不肯给我土地的。”
113怀王要求和昭襄王订立盟约,请他派人跟自己到楚国去接受土地。昭襄王把头一摇:“盟约是不可凭信的。您必须差人回楚,先把土地产交割清楚,寡人就给您备酒送行。”
114秦国的大臣都来劝导大王,要他答应割地。怀王更加冒火,大骂昭襄王:“你把我骗到这里,又强迫我割地,就是死了,我也不答应!”昭襄王大怒,命武士将怀王押走。
115昭襄王把怀王软禁在咸阳,天天派人去威逼怀王割让黔中之地。怀王因怕再次受骗,不管软诱硬逼,死也不肯答应。
116昭襄王正对怀王没有办法,忽然听说有楚国使者到来,便传命立即召见。
117楚使者上了殿,向昭襄王道:“楚国赖祖宗神灵保佑,已迎太子横接了位,楚国又有国君了。”昭襄王绞尽脑汁,设计拘留了怀王,结果落个白费心机,不觉老羞成怒。
118昭襄王随后任命白起为大将,蒙骜为副将,领兵十万进攻楚国,一连夺了楚国十五个城池,方才班师回国。
119那怀王被拘留在秦国一年多,看守的人因日子久了,逐渐懈怠起来。一日,他趁看守的人在吃酒赌钱,便改换服装,逃出囚地。
120出了咸阳城,本想逃回楚国,走了不久,忽听得后面人喊马厮,知道是秦王发觉后,派兵追来了。便不敢再向东走,转道抄小路向北往赵国奔去。
121怀王历尽艰辛,好不容易到了赵国,不料赵王恨他反复无常,又怕触怒秦王,传命不准收留,把他赶出赵国。
122怀王叹了一口气,禁不住落下泪来。他无可奈何,只得改道向南,去投魏国。走到半路,后面泾阳君带兵赶到,将他捉住。
123泾阳君把他押回咸阳,仍旧软禁起来。怀王经过这一番奔波周折,依然没有逃出秦国,心里又气又恨,吐血不止,不久便死了。
124昭襄王看到怀王已死,便将他收殓了,差人将棺木送回楚国去。
125楚国百姓听到消息,他们可怜怀王受骗,身死异域,纷纷前往迎丧。
126楚怀王的死,使各国诸侯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训。他们一面担心秦国的侵伐,一面也气愤秦王不讲道义,因此,又再次修订盟约,重新“合纵”摈秦。(待续)
未完待续。请欣赏下集《孟尝君》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