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出汗,但有些人特别容易出汗,尤其是在运动健身之后,出汗后会留下奇怪的体味,的确会让很多女生尴尬。而且如果健身之后,还约了人一起吃饭,带着一身汗臭味怎么行呢?所以该如何消除汗臭,解锁女神香呢?
1.香氛去味
没有什么比健完身约了人一起吃饭,突然意识到你身上闻起来有股奇怪的异味更尴尬了。时间紧迫,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香氛来去去味道哟!
(1)香水除味
香水可即刻帮助我们掩盖住难闻的体味,最好要多尝试一些香水,找到跟自己体味最契合的香调,有些香水将香味融入到离子液体中,离子液体与汗水接触之后,可散发出香味,在身上喷上这类产品,汗水越多,散发的香气反而更浓呢。
<怎么用> 首先,我们要将香水跟人体保持一定距离,大约15公分左右,然后喷出香水喷雾,我们在喷雾中站立大约3分钟左右,香水雾气会融入到我们身体各个角落,怡人味道均匀且更持久。
香水主要涂抹位置:而香水主要喷洒位置也需知道,主要是身体的主要脉搏位置,如手腕部位、耳背及脖子周围的脉搏位置、手臂内侧及膝盖、大腿内侧这些都是合适涂抹的位置。
衣物喷洒香水:香水光喷在身上,香气还是不够持久,尤其是健身流汗会带走香味,所以可以将香水喷在衣服上,高浓度香水会对衣服造成一定伤害,所以最好用清淡花果香调的香水,少量喷洒在衣服衣领、裙摆等地方,久闻不腻还能浑身散发淡香,轻松盖过健身后留下的异味。
Tips:①不要一次性混用多类香水,混合的香味可能就不是你原来喜欢的味道了;②还有阳光可直接照射到的肌肤位置最好不要喷洒香水,可能会造成斑点; ③健身时,容易出汗的面部与腋下,不适合喷洒香水,香水与汗水直接接触可能会产生奇怪的味道。
(2)除臭剂除味
健身后的体味,可能是汗臭混杂着腋臭的气味,产生最主要原因是细菌分解蛋白质导致。寄生在皮肤上的细菌所分解产生的酸,分别是丙酸和异戊酸,丙酸气味酸臭,就是俗话说的汗酸味,散发汗酸味真的会让女生很尴尬哟。
<怎么用>这类汗酸味想要快速掩盖过去,除臭剂是不错的选择。除臭剂与香水不同,它可以直接用在出汗较多且散发异味的部位,如腋下、脚背等,而且除臭剂只用于除去气味,效果可维持至少12h,且不会阻碍我们出汗。
喷雾除臭剂:在离腋下及其他异味较重的部位,大约10公分的距离喷洒上适量的除臭剂,利用天然植物中除臭成分可以对臭味因子进行包解分解,并进行中和反应来达到强力除臭的效果哟。
棒状除臭剂:而棒状除臭剂相对喷雾的效果,会更加持久,早上出门前涂抹在易出汗、易散发异味的部位上涂抹上棒状除臭剂,效果可以持久到晚上回家,健身之后出汗也不易产生汗酸味。
Tips:①用了除臭剂,是不能止汗的,如果不喜欢粘腻的触感,可以放置吸汗垫布在腋下,让汗液不会沾污外套;
②如果觉得自己的臭味比其他人的更难消除的话,可以减少食物中大蒜等成分,调味品可能会增加体臭哟。
(3)止汗剂除味
虽然用了除臭剂止住了健身后的汗酸味,但是黏糊糊的汗液还是止不住的流,止汗剂就拍上用处了。止汗剂中含有ACH水合氧化铝,它可以阻塞毛孔,有效抑制汗腺分泌,直接涂抹在皮肤上,让其余皮肤充分接触,抑汗效果更明显。
<怎么用>止汗剂随时随地都能用的,健身的时候如果汗流不止,或者其他情况下流汗过多,将止汗剂直接涂抹在出汗的位置,防止汗液浸湿衣物,造成尴尬的局面。
喷雾类止汗剂:用了止汗剂可减缓运动产生汗液分泌速度,并不会对人体热平衡造成影响,喷雾类止汗剂由于定热膨胀原理,压缩的气体喷出来会起到一定程度的降温效果,给我们带来清凉感,不过也不能长时间的喷洒,喷洒1-3s即可。
走珠类止汗剂:走珠止汗剂通常是透明或乳液状,与喷雾不同之处是承载方式不同,达到的最终效果还是类似的。只需将走珠止汗剂均匀的涂抹在出汗处,就能明显的抑制汗液分泌。
Tips:①止汗剂只能作用在肌肤表面,如果皮肤上有伤口、湿疹或者皮肤炎等症状,不要用止汗剂,容易造成服敏感;
②还有就是晒伤的肌肤,刺青、乳头、外阴等部位都不能用。
2.沐浴留香
除了用香氛来调节健身残留的体味之外,沐浴也是不错的留香方式。沐浴露除了能清洁肌肤之外,香香的气味还能调节心情、舒缓压力,不喜欢用香水的,用一些香味持久的沐浴露也是不错的选择哟。
(1)入浴剂还你香香滑嫩肌
入浴剂可以说带有浓厚的日本特色,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女主泡在充满绵密泡泡的浴缸中,仿佛公主一般。而能产生绵密泡泡的入浴剂有很多,有块状与粉末状,放入浴缸能产生香味与颜色的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怎么用>这类能产生香味与颜色的入浴剂,也被称为Bath ballistics(起泡弹),在浴缸内放满温水,水温大约在37℃即可,然后加入入浴剂,它不会产生多余的泡泡,但是产生的香气可以安神、舒缓疲劳。
而且入浴剂往往带有碳酸成分,放在水里会哔哩吧啦迅速溶解,可以加快我们身体血液循环,用完皮肤光滑无敌,还能加速溶解肌肤表面残留的汗液与细菌,让全身干净清爽留有余香。
Tips:①用入浴剂洗完澡之后一定要擦干全身,避免细菌的再次滋生;
②关于入浴剂的香味,最好用玫瑰味、青柠味、洋甘菊等清淡花香味道,闻多了不会觉得腻或头晕,比较适合泡澡;
③还有就是在用入浴剂泡澡时,最好要一定的通风,不然容易缺氧发晕,还有就是泡澡前后都要多喝水。
(2)沐浴露洁净皮肤表层
沐浴露与肥皂相比,触感没有硬邦邦的感觉,氨基酸沐浴液保湿效果格外明显,相对于硫酸盐类表活剂为原料的沐浴露PH更接近我们肌肤,可温和滋润肌肤,不会造成刺激。
<怎么用>每个人都在用沐浴露,但是你真的用对了么?在用沐浴露之前,我们应先打湿身体,这样才不易冲跑沐浴露,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之后将带有香气的沐浴露倒在沐浴球或沐浴手套上摩擦全身,大约反复1-2分钟,用温水冲洗干净即可。
干皮留香法:对于干皮而言,沐浴露想要留香持久,就要先确保沐浴露的保湿功效,氨基酸表活剂且带有各类香气的沐浴露比较适合干皮用,泡沫质地细密不碎,洗完干净不干,也不假滑,肌肤有了充足的水分,才能让沐浴露留香时间更持久。
油皮留香法:而油皮优质分泌比较旺盛,分泌的油脂容易覆盖住沐浴露的香气,所以要用弱碱性、清洁力度较大的沐浴露,带走多余的油脂起到控油效果。在用天然植物如薰衣草香味的沐浴液,杀菌效果更佳,且留香会更持久。
3.发香迷人
想要一天到晚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即使是在健身后也隐约飘散出香味,那么不能忽略头发哟,头发是最容易吸味道的部位,一旦健身出汗,头皮散发出来的味道也是最让人不敢恭维的。所以如何让发香保持迷人呢?
(1)为何头发易有异味?
①头发出现异味主要原因就是头皮上的真菌、细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在我们运动健身之后汗液给了细菌绝佳的环境,分解的汗水和油脂会排泄出难闻的气味,这对在乎形象的女神而言,怎么能行呢?
②再加之有些人是油头体质,油皮会分泌大量的油脂,掺杂进外界的污染物,加上氧化作用,也会产生大量难闻的异味。
(2)勤洗头-根源着手
运动健身后头发异味,说到底根源就是头皮,除了每日勤洗头之外,每周定期的头皮护理也很重要,如果不定期深层清理的话,长期附着在头皮表面的皮脂和污垢会滋生细菌,慢慢演变成“油头”啊!
洗发前,我们先用梳子疏通头发,避免头发缠结。洗头时,我们要用抗菌、消炎成分的洗护产品,可以调节运动健身之后优质分泌过度旺盛的问题,还能减轻细菌感染。揉搓大约2分钟之后,用温水清洁干净泡沫即可。
(3)头皮通风-养成好习惯
此外,有些爱戴帽子、爱盘发的妹纸要注意了,头皮长时间闷热不透气的话,更容易导致头皮毛孔呼吸不顺畅,会形成头痒、头臭甚至头皮炎症等问题。所以,我们在日常也要常常给头发送散开来透透气,戴帽子也要戴比自己头尾略大一些的帽子,让头发有透气的余地哟。
(4)饮食内调-内养好发质
想要整日留有发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我们还需外调搭配内养,才能达到发香迷人的女神境界。日常要适当减少油脂的摄入,尽量以清淡为主,口服补充维生素B族,也有助于减少油脂的分泌,还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哟。
(5)头发香氛-快速解决“发”臭
运动健身后的头臭可能只是一时的问题,想快速解决的话,可以借助发香喷雾哟。千万别觉得头发香氛不就是香水,香水中含有酒精,容易对头发造成刺激,一定要用专门的香发喷雾,除了让头发香气迷人之外,还有一定的保湿效果。
想要解锁女神香,远离健身汗臭异味,就要从内而外,从头到脚的调节哟。
最近我们听到很多的健身者们说,健身后身体所发出的异味真的让人无法接受。他们都想要了解解决方法,而我们统整了有关于健身者们的问题:尴尬异味指的是什么?健身后常见的尴尬情况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健身后的异味?有什么疾病容易造成体味重?
今天我们将一一回答以上的问题,接着看下去吧!
尴尬异味指的是什么?(3种异味!)1. 汗臭味
这是最常闻到的异味,当气温或体温升高时,人体会通过汗腺排出汗液。其实汗液本身是没有气味的,但是当汗液与肌肤表面的细菌混合后便会发出臭味。
尤其是健身后我们的腋下、脚部等这些部位的汗液比较难蒸发,细菌容易积聚,所以这些部位的气味也比较浓烈。
2. 狐臭
第二个异味就是狐臭,这也是在拥挤的公车上常闻到的异味,主要是指腋窝部位排出的汗水经过皮肤上的细菌分解后散发出的臭味,这种气味与汗腺有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天热多汗时较为明显,而且还会在衣物留下淡黄色的痕迹,由于这种气味和狐狸肛门排出的气味相似,所以才会称为狐臭。
3. 私密处闷味
我们的私密处本来就是比较闷热的部位,在健身时会流汗和体温升高,再加上如果我们的内裤和裤子都不透气的话,私密处就很容易滋生细菌而产生异味。
如果你发现到自己健身后有以上的异味时,再碰到以下的情况就会变得更尴尬了!
健身后常见的4种尴尬的情况1. 健身房的浴室太脏了
健身完后想要在健身房的浴室好好地冲个凉,但发现健身房里的浴室实在是太脏了,完全打消了要冲凉的念头,最后唯有带着尴尬的异味回到家中。
2. 忘记带到毛巾和衣服来更换
这个情况也是常常发生的,尤其是在健身完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衣服来更换,结果唯有穿着都是汗水的衣服走出健身房。
3. 有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
健身后突然接到来电,你的老板要你去见一位客户,或是回公司一趟。这时的你又不好意思拒绝,身上的异味在这时很容易对客户和同事造成困扰。
4. 突然有人想要和你搭讪
健身完后散发着难闻的异味,结果突然有异性跑来和你搭讪,这时如果她/他闻到你的异味肯定会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为了避免以上尴尬的情况出现,我们接下来将分享解决尴尬异味的方法给你!
解决身体所发出的异味(8个方法!)1. 止汗爽身喷雾
运动前使用止汗爽身喷雾,是最简单且快速见效的方法,有些产品还能带来舒爽的功能!
这种喷雾的主要成分为铝盐,原理是利用铝分子渗入汗管,使其细胞变化膨胀而阻塞汗腺口,达到抑制排汗的目的。此外,这种喷雾还带有香气,让你远离汗臭。
很多人会担心使用后汗水会没办法排出来,其实汗水会从其他部位排出,并不会影响你整体的排汗量。
2. 戴运动发带或运动汗带
当你的头发太长,而且头部的汗水太多时,汗水常常会留到眼睛,不仅让你感到不适,甚至还会影响训练表现。
你可以试试运动专用的发带或是导汗带,这些发带可以避免我们额头的汗水留到眼睛。
3. 定期除毛
我们的腋下有很多的汗腺,主要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小汗腺负责排出汗水。而大汗腺则会分泌脂肪酸,过多的脂肪酸在经过表皮的细菌分解后,就会产生难闻的气味。
如果我们有腋毛,那就更容易加剧潮湿和闷热的情况,这会导致腋下的异味更加的浓烈,所以定期除腋毛是个不错的做法,这可以保持腋下干燥清爽,同时看起来也会比较舒服。
4. 拥有良好饮食并且多喝水
饮食也会影响我们的汗味,有的人在前一天吃多了一点重口味的食物,像是葱、姜、蒜、咖喱,在健身排汗的时候会有这些食物的味道。此外,过度饮酒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发生。
我们可以做的是减少吃一些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摄取足够的水分来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这些能帮助我们减少汗水的异味。
5. 排汗衣
想预防汗臭乱飘,拥有排汗效果的排汗衣是第一道防线。大部分人都很喜欢穿棉T到健身房训练,虽然这种布料很舒服,但这种布料的排汗功能较差,健身时的散发出的汗味不仅明显,而且还不容易洗去。
所以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一些排汗效果好的排汗衣,这种排汗衣的特点是能将皮肤表面的汗水快速扩散并从布料传导至布料表面,经由扩散作用扩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来加速汗水蒸发,从而达到干爽舒适的效果。
6. 防臭袜
健身时由于脚掌长时间在闷热的鞋子内,袜子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而防臭袜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难闻的气味。
之所以称之为防臭袜,是因为这种袜子含有银纤维和精梳棉。银纤维是一种全天然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防辐射、抗静电性、强力除臭、强力抗菌和有着夏天隔热冬天保温的特性。
而精梳棉是经过精致梳理过的棉,这种面料比纯棉还要再高档一些,其特点是透气、吸汗且较不容易变形。
所以穿上防臭袜去健身不仅能够减少难闻的气味,同时也可以避免你鞋子的内部残留异味哦。
7. 干洗发喷雾
健身后无法及时地洗头,但是头油让你的头发看起来非常的黏腻,而且还隐隐约约散发着臭味,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干洗发喷雾。
我们可以先把头部的汗先擦干或是使用吹风机把头皮吹干,最后再喷上干洗发喷雾,这种喷雾可以吸附多余的油脂,让你的头发变得清爽柔顺。
8. 冷感运动毛巾
有些毛巾使用久了就会残留异味,如果没勤劳更换清洗,擦身体的时候会更容易有异味,所以这里建议大家使用冷感运动毛巾。
冷感运动毛巾有别于市面上的毛巾,这种毛巾经过专业的设计,吸汗效果不仅良好,而且甩一甩后还可以降低温度,让你感受到轻松凉爽的冷感效果。
容易造成体味重的4种疾病1. 多汗症(HYPERHIDROSIS)
多汗症指的是小汗腺的分泌异常,导致汗液过多。小汗腺遍布全身、尤其是掌跖额部、腋部分布最多,虽然汗水本身是无味的,但是有些部位的汗水含有脂质与蛋白质,在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就会产生特殊的体味。
2. 三甲氨酸尿症(TRIMETHYLAMINURIA)
三甲氨酸尿症又称臭鱼症,因先天性三甲基氨代谢异常所致,带有腐臭鱼类的味道。此外,这也是一种罕见的基因遗传疾病。而患有三甲氨酸尿症的人他们先天无法代谢三甲胺,造成尿液、汗液和汗腺分泌物会散发出一股像是臭鱼的味道。
3. 糖尿病(DIABETES)
糖尿病患者会随着病情的恶化,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导致身体无法很好地利用葡萄糖来生产能量,最终只能改用蛋白质和脂肪这些非糖物质来提供能量,造成体内的酮体物质增生,这种物质扩散到血液后会让汗液、尿液出现一种像是烂苹果的酸味。
4. 肾脏疾病
由于肾脏有助于我们代谢体内的废物,如果无法运作,也有可能会产生难闻的体味。此外,腰和背部酸痛、容易疲累、贫血、水肿、频尿且有泡泡等,这些也是肾脏疾病的前兆。
如果你有发现以上的问题,建议你还是先找医生治疗。
总结总的来说,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现象,但出汗后难免会有难闻的异味,如果在健身后还遇到紧急的状况像是老板要你会去公司、立刻去见顾客、遇到有人搭讪等等时,身上有异味的你很有可能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困扰。
想要解决这些难闻的气味,你可以尝试以上所述的8种方法,这些方法能让你随时都能保持自信!此外,如果你是患有容易造成体味重的疾病的患者,建议你还是先找医生治疗。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有帮助到你,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分享给你身边的人知道!
作为一个天生的“腋来香”,我终于在用了止汗露之后与抗争了十几年的狐臭达到了和解!
盘点一下我自己用过的止汗露真的是数不胜数,踩过不少坑,但也有遇到好用且一直回购的,所以对于挑选止汗露这方面我还是有点经验的。
今天就分享八款本人自用的止汗露,分别从成分分析、止汗能力测试、抑味持久度测试以及使用感受四个维度出发进行测评,还不知道怎么选止汗露的“狐友”们一起来围观!
目录测评样品测评样品
测评指标
成分分析
止汗能力测试
抑味持久度测试
使用感受总结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款式偏好,我挑选的八款止汗露包含了市面上主流的三种款式:喷雾款、走珠款、膏体款。
包含:成分分析、止汗能力、抑味持久度、香味、黏腻程度、刺激性、是否留白等衡量指标。
成分分析这一步,首先要分析的是不应该是止汗露的功效成分,而应该是止汗露的风险成分。
毕竟像止汗露这种驻留在皮肤较长时间的东西,如果成分表中有刺激性的风险成分,那么极易造成皮肤屏障受损,严重的还会导致过敏。
经过筛选,我们发现冰王狐克香露、多芬止汗膏、杜得乐止汗石三款中含有刺激成分,如下图所示:
其实有些止汗露虽然含有风险成分,但是在实际上肤使用的过程中是没有刺激性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因为成分的含量较少;二是该风险成分对皮肤的刺激性相对较小。
所以具体是否会过敏还是要看接下来实测环节,风险成分的筛选只是帮助我们去提高对含有刺激性的产品的警惕。
止汗能力测试秋冬季天气干燥,出汗较少,很多人对止汗露的止汗需求可能相对较弱一点,但对于部分经常健身运动,身体出汗量大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需求的。
因此在测评的过程中,我顺便对它们的止汗能力也进行了测评。
测试方法:模拟健身情景,清洁腋窝,将止汗露涂抹在腋下,在室温恒定的房间内锻炼3小时,三小时后用纸巾擦拭腋下,纸巾上的汗液面积越小,止汗能力越好。
经过测试,8款止汗露的止汗能力表现如下:
对止汗露有抑味需求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狐臭人群,一种是汗臭人群。
相比于后者,前者对抑味的持久度要求会更好一点,比如像我这样的中度狐臭人群,对止汗露的需求就是一定要能盖味儿!!!
抑味持久度测试方法:保证胳肢窝清洁的情况下涂抹止汗露,观察并记录抑味维持时间。抑味持久时间越久,止汗能力就越好。
8款止汗露的抑味维持时间如下:
为了保证测试的公正性和尽可能地准确,8款止汗露的抑味持久度测试均在两遍以上。
使用感受总结除了成分和功效,香味、黏腻程度、刺激性、是否有留白、染衣的情况也会影响对止汗露好坏的评价。
特此说明:由于个人喜好不同,这一环节的测评存在主观性,以下使用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
冰王狐克香露
实话实说,冰王除臭效果还是可以的,喷一次管一两天,但止汗效果确实一般。而且涂完之后,腋下有些干紧,感觉不太舒服,敏感肌可以考虑绕路了。
舒耐止汗喷雾
这款跟美白防晒喷雾差不多,里面的质地不是很清爽,甚至有点黏腻,还会在腋下留白。喷一次止汗的话能顶个1天,能遮汗臭,遮狐臭就不太行了。
慕之宜净味水
喷上去是花香味, 还挺好闻的,质地很清爽,上肤也没有什么刺激性。最让我满意的一点是它真的能遮味儿,就喷了一次胳肢窝三四天都没有狐臭味儿,止汗也不错,能挺两天,这效果完全不输花大几百买的那种。
AAS止汗露
喷上没有什么味道,就是这打的5天长久抑汗净味的广告虚头太大了,早上喷的中午就出汗了,抑味的话也只能维持1天,相比于上一款,这款性价比确实不太高。
QV止汗露
上肤挺温和的,就是质地稍微黏腻一点,清淡的植物香,不会浓重,止汗有点效果,但维持的时间不长,抑味能维持1天左右,比较适合汗臭人群或者有轻微狐臭的人。
拉芬琳祛味液
清淡的植物香,成分也比较温和,就是我以为它是止汗露,但其实它只能祛味,没有止汗效果, 抑味的话还是可以的, 能维持1~2天,不过一百多的价格算是比较贵的了。
多芬止汗膏
买的青瓜味道的,比较清淡,止汗还行,祛味的话只能遮盖汗臭,且维持时间不长,日常通勤办公的人勉强当个香体膏使吧。
杜得乐止汗石
膏体质地,闻着没有什么味道,止汗较差,撑死几个小时,遮味还行,一天多一点,腋下如果不是干爽状态涂上去的话,会留白,而且上肤会刺激。
为了方便你们对比,我将每一个测试环节的结果整理到了一起并进行打分,你们可以按需选购!
#狐臭止汗露##止汗露##狐臭腋臭#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