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油耳和腋臭的人,生活中,尴尬无处不在。还有的人说,往往有腋臭的人,也会伴随着油耳。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告诉你。
“油耳”和“腋臭”有关?
先来看下腋臭是什么?其实,不难想象的到,主要是腋窝下有问题,它是腋部的臭汗症,也被称之为狐臭,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爱出汗,因汗腺的分泌液有特殊臭味,经皮肤定植细菌进而分解所释放出十分明显的臭味。
据相关的统计发现,我国出现狐臭的概率可达到6%左右,也就是在100个人当中,可能有6个人是狐臭的现象。在这里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有的人出现腋臭,而有的人却没有?
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腋臭,只不过多出现在运动或大量出汗后,腋窝的大汗腺,被细菌法界后,产生挥发性的成分。
而有的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臭味,则有可能因为他们的大汗腺所存在的雄激素受体,与大汗腺所分泌出来的气味,以及结合的蛋白表达都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还有调查发现,对于真正存在腋臭的人,往往他们的大汗腺数量还要多于正常人。而目前,在引起腋臭的因素上,与遗传息息相关,虽然不是传染病,但有一定的概率遗传。除此以外,在饮食方面,建议有腋臭的人,少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生姜等等,以及当心情过于紧张等,都要提高警惕,腋下产生的臭味还可能更明显。
那么,油耳呢?
油耳是民间的俗称,针对耳朵里的污垢,即耳屎,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干性耵聍,还有一种是湿性耵聍,而后者就是所谓的油耳,它并不是一种疾病。
只是白种人、黑种人存在油耳的现象比较多,但也都是正常现象,与干性耳屎一样,都具有保湿、避免水滴刺激耳膜、抗菌等作用。不过,不建议大家掏耳朵,耳屎本就是耳道的保护屏障,不仅成年人还有儿童都不建议掏耳朵,避免耳道黏膜损伤,增加耳部感染能力。
至于油耳和狐臭是否有关系,在临床上,并没有发现相关联的证据,两者均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家不用担心,正确处理即可,切勿影响自身的心情和生活,注意个人卫生,调整心态。
关于“油耳就一定有狐臭”的说法由来已久,事实真的如此吗?很多妈妈对此很困惑,担心自己孩子以后有狐臭。本期《育网槽槽》大家一起来搞清楚这事儿。
育网观点
其实,油耳不一定有狐臭,虽然多数油耳有狐臭,但2者并没有绝对关系。即便孩子有狐臭,大家也可以通过日常护理、治疗等手段来解决,避免尴尬。
最近,一位宝妈丫娜妹发帖抱怨婆婆指着自己的痛处不放。这位婆婆听说“油耳的基本都有狐臭”,得知儿媳油耳后,直接对着孙女讲“幸好你没有遗传到你妈的,不然脏死了”。对此,论坛的宝妈们也议论纷纷。
❤ 止汗露可以搞定狐臭
宝妈:舒怡丫頭
我也有~但是我不担心呀!不是有那个什么止汗露吗?腋下稍微擦一点就好了,两三天没有味道,然后过一两天再擦一点~
❤ 担心孩子遗传自己的油耳
宝妈:明天依然是晴天
宝妈,怎么看油耳还是康耳啊?我也有一直都挺自卑好怕遗传给孩子,不知我孩子有没有遗传呢。
❤ 母女是油耳但没狐臭
宝妈:婷婷妈
我也是遗传的,我女儿也是油耳,但是我不会臭,我问过好多人有没有闻到我的狐臭,他们都说没有。
❤ 认为油耳和狐臭没关系
宝妈:雨de心情
我老公油耳,我女儿没有,我儿子也是油耳,但没有狐臭啊,应该跟油耳没有关系的吧,狐臭可以去手术,腋下有个什么切掉就可以的。
❤ 老公是有狐臭,孩子不知是不是
宝妈:墨墨妈咪
我老公也有,味道不是很大,天天洗澡,除非贴他身上,或着好几天不洗澡,才能闻见,俩孩子耳朵都是油的,我自己的孩子又闻不到味,不知道有没有遗传!!!
❤ 自己婆婆有狐臭
宝妈:婷婷宝贝
我发现我婆婆有,有时候她把我娃抱得那么近,刚好在她胳肢窝下,我都替女儿不舒服。
❤ 有狐臭被婆婆嫌弃
宝妈:棉花糖
我也有,婆婆有时候也会说我,但我无所谓,以后买个止汗露吧。
下面我们来详解了解一些关于油耳是否一定有狐臭的问题。
☛ 什么是油耳
它的别名很多,比如湿耳朵、湿型耵聍、软耵聍、油状耵聍等。一般,大家将耳道的分泌物称为耳屎,医学上叫做耵聍。这是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物与外耳道脱落的上皮混合形成。有的人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排出黄棕色、油性的粘稠物质,这就是油耳,也叫软耳屎,医学上称为油性耵聍。
☛油耳≠狐臭
通常,油耳的人很多有狐臭,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油耳和狐臭并没有直接联系,也有一些油耳的人没有狐臭,而有狐臭的人并不一定是油耳。也可以说油耳是狐臭的伴发症状。
油耳一般由基因决定,与人种和民族有关。根据统计,虾夷族全都是油耳,白人约有九成,蒙古人为2成,我国的汉族为5%—7%。至于狐臭,它也有遗传有关,通常大汗腺旺盛的人易有狐臭和油耳。所以说,油耳和狐臭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定的。
需要提醒的是,若有狐臭家族史,宝宝很小就是油耳的话,而且已经排除耳道以及其它器质性病变,需警惕狐臭。
小孩狐臭往往在进入青春期时发生,这时大汗腺才开始发育可造成细菌滋长,引起各种皮肤病。青少年是易发人群,若家长不注意,孩子身心健康会受到影响。若孩子发育期之后并没有狐臭,那么通常不会有狐臭了。
△ 狐臭判断法
1.色素:观察穿过的内衣的腋窝处是否发黄。
2.气味:用干净的纸巾或手帕用力擦抹腋窝处,然后闻气味,稍微动动身体发热会效果更好。
3.腋毛:观察是否能看到一场油腻物或伴有比汗液粘黏的液体,是否霉变分泌物粘连。
4.家族史:包括(外)祖父母祖辈、父母、兄弟姐妹、姑姨表兄弟姐妹等是否有狐臭。
5.病症:观察是否是油耳(并不完全对等),也有少数轻度患者是康耳(耳屎为粉末样)。
△ 孩子有狐臭怎么办
治疗
若怀疑孩子有狐臭,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如果若症状轻微,一般生活中多注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症状严重要及时治疗。
考虑到孩子年龄小,手术伤害大,若能通过药物治疗,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病情,选择对皮肤刺激小不伤害孩子的药物,请谨遵医嘱用药。
护理
1.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特别是腋窝、外生殖器、肚脐等处的清洁和干燥。宜穿棉质衣物,日常勤洗澡,勤换内衣,天热时可适当用些花露水洗澡。
2.少吃零食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多吃新鲜蔬果,不仅可以改善狐臭情况,还有助于身体健康。
3.注意孩子心态,多带其做一些户外活动,平时多安慰,以防狐臭给孩子带来太大精神和心理压力。
现在,大家搞清楚油耳和狐臭的关系了吧。若孩子是油耳,大家要多注意哟~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话题很奇怪,油耳和狐臭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油耳和狐臭都是由于人体分泌物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异味,只不过油耳是耳朵里的,狐臭是腋下的。那么,油耳和狐臭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是不是一种疾病呢?有没有办法可以根治或者缓解呢?
油耳本身是无味的,但是如果油耳积累过多,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油耳产生异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细菌感染
如果油耳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或者油耳被破坏或损伤,就会引起耳道的炎症,导致油耳分泌增多,并且发出腐臭的气味。这种情况通常伴有耳痛、耳鸣、流血、流脓等症状。
2、遗传因素
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基因,使得他们的油耳中含有一种叫做异戊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产生一种类似于狐臭的气味。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引起其他不适,只是影响自身和他人的感官。
3、不良习惯
有些人经常用棉签、发夹、针等物品挖掏或刺激自己的耳朵,这样不仅会损伤耳道和鼓膜,还会使得油耳混合了血液或其他分泌物,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改变习惯和清洁耳朵来改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油耳和狐臭都是由于人体分泌物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异味,但是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现象。油耳是由于耳道皮肤分泌的物质,而狐臭是由于腋下皮肤分泌的物质。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有一种情况下,油耳和狐臭可能会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当一个人同时携带了导致油耳异味和狐臭异味的基因时,他就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异味。
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并不是不可能发生。如果你发现自己既有油耳又有狐臭,并且无法通过清洁或其他方法消除,那么你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油耳是病吗?怎么祛除?如果油耳的分泌量过多或过少,或者油耳的质量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比如耳道堵塞、耳道炎、耳道异味等。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定期检查
我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用一面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是否有异常的油耳分泌或积累。如果有,就可以用一些专业的工具或方法来清除。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些软毛刷、棉球、吸管等工具,轻轻地刮掉或吸出外侧的油耳。
或者,我们可以用一些温水、盐水、醋水等溶液,轻轻地冲洗或滴入耳朵,让油耳自然流出。但是,在清除油耳时,不要用棉签、发夹、针等硬物挖掏或刺激耳朵,以免伤害耳道和鼓膜。
2、及时治疗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油耳有异常的颜色、质地、气味、分泌量等现象,或者伴有其他的不适症状,如耳痛、耳鸣、流血、流脓等,就说明我们可能患有一些相关的疾病,如耳道炎、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平衡感,还会危及我们的整体健康。我们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来消除炎症和感染。
3、改善习惯
如果我们想要预防或减少油耳的产生和积累,我们还应该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清洁自己的头发和身体,避免头皮屑、灰尘等异物进入耳朵。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促进身体代谢和排毒。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你已经对油耳和狐臭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了。油耳和狐臭都是由于人体分泌物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异味,但是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现象,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油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适度清洁和保护,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如果油耳出现异常或感染,就可能引起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治疗。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或减少油耳的产生和积累。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