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位美女去英国留学后,没想到最让她震撼的不是所谓的发达程度、绅士风度或人文素质,而是当地人身上的狐臭味道。她在短视频上分享了这一经历,表情逼真地展现了她当时的痛苦程度。美女直言英国人身上的味道就像羊肉串,让她再也不敢吃这种食物了。
这段视频在国内外网络上迅速引起热议和共鸣。不少加拿大华人和英国留学生纷纷表示认同,还补充说不只是羊肉串味,更有孜然、猪狗和洋葱等各种味道的交叉夹杂。有人打趣道:"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形象地比喻了久而不觉的现象。
来自新西兰、美国、日本等国的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直言一路经过就能闻到浓重的味道,甚至会被呛得头晕目眩。尤其是一些香料如咖喱味更是猛烈无比,就连香水也难以遮掩。夏天坐公交车更是噪气熏天。有人吐槽说怀疑汉堡里的培根是老外从腋窝里腌制出来的。
情况似乎在南欧地区尤为严重。一位意大利网友分享,曾经有女同学在电梯里被人的体味呛得当众呕吐。一位澳大利亚人也提到,朋友去法国旅游时,结伴的德国、南非、葡萄牙女生在一周之内就被同行人的味道熏得难以承受。
就连那位平时喜欢吃土耳其卷饼的德国姑娘,在去过当地健身房后也再也不想吃这种食物了。
西班牙一位华人网友则谈到了和白人邻居的糗事。每当邻居来访,狐臭味就会充斥全屋,等人走后需要长时间通风才能驱散那股味道。由此可见,这不仅是在公共场合的问题,就连私人空间也难逃这一窘境。
一位日本华人感叹道,还是咱们东亚人好,80%的人都没有严重的狐臭问题。不过,这也意味着东亚地区的人会更难适应其他国家人身上的气味。反观外国人在东亚,却更容易融入当地。
总的来说,除了东亚地区,出门在外你最好不要去健身房,不要坐公共交通,对于教室和电梯等没有选择的场所,只能祈祷运气好些,少遇到身上有味道的人。
有趣的是,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人对于与外国人结婚、生混血儿充满向往。他们真的能适应异国他乡的那些"香味"吗?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不少嫁到国外的中国女性分享的内容,都是自己如何为白人父母和丈夫精心烹饪的日常。
不禁让人疑惑,她们出国后是否也变得更加贤惠了呢?过去我们称呼外国人为"洋人",现在想来用"羊肉串味"来形容他们身上的味道,似乎更加贴切了些。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发明了高跟鞋和香水,用以掩盖自身的"体香"。
当然,上述谈论只是一种夸张且有些偏执的观点。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年轻人和年长者,生活习惯和卫生状况也有差异。我们不应对任何群体进行全面定型和污名化。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或许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
总的来说,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特殊的体味可能会给人带来不适,但更应该以友善、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彼此。同时,也要学会在异国他乡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用开放、理解的心态去体会不同文化的魅力。
高考结束了
很快就要报考志愿了
如果你想报考医学院
成为一名医生
首先要知道
天将降大任于医生也
必先苦其心志
臭其体肤!
上大学前
都怀着救死扶伤
悬壶济世的雄心壮志
立志要做一个了不得的人
感觉自己棒棒哒!
上大学后
在充满福尔马林味道的解剖房
一呆就是一上午
从下课后完全无法进食
到面不改色↓↓↓
实习后才发现死人根本不算什么!!
在普外科实习过的
谁没有在台上掏粪的经历?
谁没有在门诊怼菊花的日常?
麻醉科的旁友们
打腋路臂丛的时候
病房的护士妹妹们
贴心电监护的时候
内外科的大夫们
各种触诊听诊的时候
谁没有被狐臭熏过的经历?
气管插管的时候
各种类型的口臭都闻过啊
问你有没有?
在骨科
谁没有抬过腿?
和各式各样味道的脚掌
近距离地亲密接触过?
有时候为了加深印象
还非得去闻闻味儿啊
就问你有木有?
经常回到家
因为身上带着各种不可描述的味道
连亲妈都嫌弃啊有木有!
即使是这样
解剖课上我们依然争先恐后
怼菊花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等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即使被狐臭口臭熏到头晕脑转
还是要微笑面对病人
不能露出半点“卧槽,好臭”的痕迹
所以,心怀壮志,满腔热情的你
准备好了要当个臭烘烘的医学生了吗?
准备好要披上那拉风又神圣的白大褂了吗?
珍珍@活法儿
三伏暑热,公交、地铁、电梯这样相对密闭的环境是我最不愿意待的地方,要是遇上身上散发异常臭味的人,真是有苦难言。如果是汗臭还勉强能接受,要是遇上腋臭,简直能憋死人。
我想,闻味儿的人难受,散味儿的人心里也不好过,谁愿意让人嫌弃呢,还是得想办法调理啊。
汗臭与腋臭的区别汗臭
汗臭是一股酸臭馊味,只有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并不像腋臭的异味是持续散发的。汗本身并没有气味,其中水分占了99%,但在出汗后高温潮湿的皮肤表面,与细菌混合才产生臭味。最常出现汗臭的部位为腋窝、脚部、腹股等细菌容易积聚的地方。
腋臭
腋臭有一股野狐之气,所以也叫狐臭,非常刺鼻,味道也较强烈,是由腋下大汗腺分泌,而且是持续发散的,在出汗后更明显。
腋臭有遗传性,若父母都有腋臭,则小孩有八成机率会被遗传,若父母仅一人具有,仍有五成机率会有腋臭困扰。而且腋臭也受荷尔蒙、情绪等因素影响,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出现体味,也会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压力大时,加重腋臭程度。
腋毛上有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异常油腻物或伴有粘黏的液体,衣服上容易有淡黄色的痕迹。
另外,许多有腋臭的人都是油耳朵(耳屎湿性黏粘糊性),还因汗腺过于发达而多汗,经常是汗臭腋臭同时并存。
汗臭是因为出汗太多,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前胸等,属热象,多因肝虚内热或心经有热。除汗臭,讲究个人卫生很重要。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水或洗澡换衣服是避免汗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洗澡后可以在腋窝处拍上爽身粉,腋毛多的人要勤剔腋毛,保持皮肤干燥,减少细菌繁殖。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食疗,或找有专业的医生调理体质,减少出汗。
肝虚内热
肝胆二经分布在两胁,热邪郁积在体内,迫使津液循经出于腋下、腹股沟等,夜晚要比白天出汗多,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脸色无光泽,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调理宜滋阴,柔肝,清热。
取红枣10枚,乌梅7克,浮小麦15克,用纱布包包好煎煮,加糖调服。每日1次,连喝半个月。
心经有热
心经有热,心火循经上冲,薰蒸心液从腋下溢出。腋下频频出汗,烦躁,口干喜欢喝水,如果神情不安时出汗加剧,多有心气不足的现象。调理可常饮莲心黑豆小麦汤,以清热、养气血为主。
黑豆30克,浮小麦15克,莲子心2克,一起煮水喝。莲子心专门入心经的,清心火,引热下行,搭配黑豆补肾滋阴、补血,清热解毒,浮小麦止虚汗,养心安神。
腋臭:气血不和在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狐身候》提到:「人有气血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小儿多是乳养之人先有此病,染著小儿。」狐臭的原因一是遗传,二是生活习惯导致气血不和,加重腋臭。
湿热黄汗
多因过食辛甘肥腻致湿热内生,又或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以致湿热郁积体表,而诱发或加重腋臭。特点是腋窝汗出黏热,色黄散发臭味,还伴有心烦,口渴,大便粘马桶等。调理应清热利湿,养血通滞。
冬瓜750g(连皮)、鲜荷叶1张,加清水2500ml煮一小时,当茶频喝。冬瓜连皮一起清热祛湿效果更好,配上解暑清热,升发清阳的荷叶,能减少暑热,又能排出湿热之毒,有助于促进气血畅通。
阴虚内热
常见长期熬夜、三餐不规律的人,即便戒除肥甘厚味的饮食,吃一些清热利湿功效的食品,腋臭也没有改善。这种情况主要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阴虚内热,腋下散发臭气,多汗,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失眠,大便干结,平时可能伴有脾胃问题。调理应养阴,清热,敛汗,推荐生地黑豆水。
枸杞5g、生地3g、黑豆30克,加入锅中一起煮水喝。养阴清热,滋肾补血,对阴虚内热所致口渴咽干,烦热、多汗有很好的作用。
绿豆薄荷,天然止汗
腋臭除食疗、注意个人卫生外,还可以自己做一些止汗剂。
将绿豆粉炒至微焦,并加入少许薄荷粉末,来取代痱子粉,洗完澡待皮肤干爽时用。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用,可减轻皮肤搔痒及红肿,将其少量轻扑于腋下,不但能立即减少汗量,更可藉其清热利尿功用来清除体内多馀湿热。
如果觉得麻烦,那就买藿香正气液用吧,藿香正气液擅长祛暑湿、解表祛湿,而且味道也有助于芳香化湿,这个对腋臭真的有用,每天早晚用棉球占湿了擦腋窝,当天就能感觉到味道淡很多。
香皂去臭,或有奇效
每日早上,洗净腋部擦干后,用一块香皂,最好是手工皂,将皂面稍加湿润,轻轻涂抹患处,即可保证全天之内无臭味,效果奇好。
如果运动前这样做,可保证在出大汗的情况下,也不致出现腋臭。腋臭比较轻的人,只要坚持每天抹一两次,几个月后就会好,或着至少保持一二周内不用涂也不发臭。腋臭重的人就需较长期地坚持。记住切勿用碱性过强的洗衣皂涂抹,会伤皮肤。
仙草炖鸡,暑夏调补
仙草鸡特别适合夏季调补,对湿热或虚火引起的腋臭都有益。仙草具清热消暑功效,再配合鸡肉能补气益脾,不伤脾胃又可清热利湿。
【食材】
土鸡1只,仙草干2两,红枣6粒,枸杞20粒,盐适量
【方法】
1、将土鸡洗净、去除内脏,放入陶盅里。红枣洗净,用刀子在每一粒红枣边缘稍微切开,也放入陶盅里。
2、仙草洗净,放入另一个锅里,加入跟仙草同高的水量,煮约30钟,仙草的味道都释放出来後,把仙草渣滤掉,留下仙草汁备用。
3、将仙草汁、枸杞也放入陶盅里,一起炖煮约1~2个小时,等鸡肉完全熟透并入味,最後再加入调味料即可上桌食用。
作息规律,饮食甘淡
作息正常且规律运动最能改善体内气血和谐,对于改善腋臭是最佳秘方。同时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因辛辣与肥腻荤腥的食物会加重体内湿热,也容易造成脾胃负担,影响体内气血和谐。
多食用甘淡食物,例如:薏苡仁、鲫鱼、绿豆、冬瓜、赤小豆、豆腐白萝卜、马齿苋、白菜等。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