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自古以来就是很多富贵人家的顽固疾病,所以中国古代的治疗消渴的记载非常丰富,历来也有很多医家对消渴做了探索,而且这种探索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来,最后归结为中医药的基础理论。
“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物,饮酒过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积久食热,结于胸中,下焦虚热,血气不能制石,热燥甚于胃,故渴而引饮。”古人在实践中,其实是发现了消渴,或者说糖尿病与一些行为有密切关系的。比如古人喜欢吃所谓的五石散,或者过度吃一些烧烤,喝酒等,这些习惯都会直接导致消渴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消渴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分类主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喝得多小便也多,这个叫做“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这种是非常典型的糖尿病,大多数糖尿病到了严重的时候都有这些情况。一是吃得多,但是人还非常瘦,“若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名曰消中”,这种消渴叫做消中,也是现代常见的情形。还有一种则是因为糖尿病,导致了蛋白尿之类的问题,所以说“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很显然,在糖尿病的变化过程中,一般都会有从上到下的过程,一开始自然是上消,再其后则是中消,最后则是下消,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知道如何治疗。所以,分析什么原因导致糖尿病就成为我们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了。
糖尿病之所以在古代叫做消渴,主要原因就是的糖尿病的人都有口渴的现象。所谓的“如此三消者,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什么原因导致的消渴?当然是燥热了。但是,燥热又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因为缺少水,而是要考虑到整个水液代谢的全过程。
水液代谢的流程水液的来源,现代人认为,是水与食物提供了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其实古人也这么认为,所以说“饮食入胃”,这个就是人体津液的来源。
人吃了东西,进入到胃里面,自然就会经过胃的打磨,然后才成为“精气”,而且这种津液要经过脾的运输功能,走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如果不运输到各个部位,那么人就会缺水。比如,如果水液不运输到肝,就会导致肝脏气血不足,会有眼睛干涩等问题出现。而脾运输的津液到哪去了呢?人体的津液是要统一由肺来安排的,肺是相傅之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专门负责将收入分配到各个部委。
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调水道”,也就是现代的行政需要通畅,政令通畅才能实施国家的大方针。而所谓的通调水道,其实就是中医的经脉,或者说是三焦的功能了。最后,才是下归于膀胱,膀胱就像现代的银行,专门负责存起津液,膀胱存贮的津液又有一个气化的功能,然后到达了人体的全身,特别是皮毛。
所以,消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跟五脏六腑皆有关系,治疗消渴的关键就是找到关键因素,然后对症治疗,如此才能真正的控制住糖尿病的发展,才能治愈糖尿病。
浮萍
1、浮萍可以治疗糖尿病,这个你不知道吧浮萍是长在水中的一种浮游植物,一直以来都是鸭子的最爱,乡间的鸭子吃的最多的就是这种浮萍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浮萍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温病,治疗不出汗导致的各种疾病的妙药。
浮萍的作用,主要就是帮助人体的膀胱气化,能够打通人体的关隘,发腠理。所以因为湿热导致的各种疾病,不管湿热在哪,都可以适当加入。“入肺经,达皮肤,所以能发扬邪汗也”,浮萍最能做的功就是开发肺气,只要开发肺气就可以解郁,其实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郁结的情形,比如他们的舌质比较暗,皮肤也没有光泽,这些都是因为肺气不宣导致的,所以浮萍丸则是这种患者的最佳选择。
方法:
用水萍曝干、栝蒌等分,以人乳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适用人群:口渴,情志郁结,不出汗者。
人奶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按照中医的记载,人奶是最滋阴的,所以结合栝楼根这种生津的中药,外加滋阴的人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从源头到尽头的全程做功。
2、黄连降三高,治疗糖尿病大好黄连是治疗糖尿病口渴的神药,已经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了。现代人研究发现,黄连素对血糖具有很高效的控制作用,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服用这种黄连素,对黄连也是趋之若鹜。
其实,黄连在中医内部,是治疗脾胃湿热的要药,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有中焦湿热,加入黄连就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黄连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副作用,那就是服用黄连之后,很多人就没有胃口了,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阳痿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所以,黄连其实是现代糖尿病患者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药,只是我们不能单独服用黄连。毕竟,黄连除了除湿,清热的效果,还会对人体的胃阳造成很大的伤害。
服用方法:用拣黄连40克以上,水一碗,煎半碗,去渣顿服之,立止。
适用人群:燥热现象明显,胃口大,烦躁者。
注意:黄连的服用方法中,一定是大量黄连一次性服用,即古人所谓的顿服。
3、瓜蒌是瓜,也可以治疗消渴在现代治疗消渴,或者说糖尿病的诸多方法中,只要涉及津液亏虚,就会加入一定量的栝楼,也许是瓜蒌壳,也许是栝楼根,但是不管哪样,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瓜蒌壳则是主要通经活络,而栝楼根则是养阴生津。
具体服用法:用栝蒌15千克,水50千克,煮取15千克,再用这个水熬牛脂肪,做成丸,每次吃10克,每天两次。
这种方法有点奢侈,因为所需要的栝楼太多,而且是新鲜栝楼,一般不太好弄。但是为了治病,其实复杂一点也是值得的。
4、田螺泡过的水,却可以治疗糖尿病田螺这味乡间鲜美的食物,现代的超市基本上是看不见了,有的都是海鲜,都是别的地方生产的东西,也许大家觉得很奇怪,现代的人疾病那么多,为什么。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的饮食变杂了,很多地方本来就适宜的食物变成了副食,而主食基本上变成了大江南北类似。
小时候,知道田螺是一味中药,还是从病人口里知道的。很多黄疸,也就是现代的乙肝患者就会 用田螺治疗所谓的黄疸,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其实,田螺不仅仅是治疗黄疸的好药,还有很多好药都是可以用田螺的。比如,水肿病,脚气病,狐臭病。如果有点中医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这些所谓的疾病其实都是人体的水液代谢出现了问题,所以吃田螺这种整天泡在水中的食物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田螺治疗消渴,还是非常经济,非常廉价的一种方式。只需要买上几斤田螺,或者到农村的池塘捞上一点田螺,放在家中养起来,在养的过程中,每次要吃药了,就将田螺集中在一个小水缸中,用大量的田螺泡在水中,这样田螺就会排出很多分泌物,这些分泌物溶解在水中,每天喝一点就行。
5、生吃这种菜汁,就可以治糖尿病?萝卜是日常生活中的菜肴,也是很多人非常喜爱的食物,古语有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说的就是萝卜对人的好处。夏天湿热之气非常重,天地之气处于上升阶段,所以需要食用生姜这种可以去除体内湿气的药,同时,生姜具有性温之性,可以发散体内寒邪,顺应了天地之道;冬天天地之气主要是负责收藏,此时就需要吃一些性寒凉及通经络的药物,萝卜就是这么一种时宜之菜。
萝卜具备很多疗效,但是其中一个疗效是令现代人疯狂的治疗糖尿病。但是,萝卜治疗糖尿病,可不是熬水和,而是要服用生的萝卜汁。
韭菜
6、韭菜壮阳?还治糖尿病韭菜壮阳,基本上是个中国人就知道,这也难怪,韭菜也叫作“起阳草”,所以从名字上,这个药就是跟食色性也相关的。又有一个名字叫做“草钟乳”,说明是温补之药。《名医别录》就记载“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利病患,可久食”,可见古代的人用韭菜的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
一般来说,三高是相互关联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相互关系,但是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只要身体出现了问题,三个一般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而对于糖尿病,韭菜便是一个非常好的药。
《本草纲目》记载:“韭苗日用三、五两,或炒或作羹,勿入盐,入酱无妨。吃至十斤即住,极效。过清明勿吃。有人病此,引饮无度,得此方而愈。”这种蔬菜,对于很多整天只知道吃二甲双胍的同志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福利。
豆豉
7、豆豉只是佐料?糖尿病也少不了!大多数的人知道豆豉肯定都是从饮食中得知,很多四川人喜欢吃豆瓣,其实豆豉也算是一种很好的佐料。但是,这种豆豉的运用却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见我们的先人对于饮食文化和养生是有多么大的研究,多么深奥。
豆豉首先是豆制品,所以他的原料都是豆类,但是并不是原原本本的豆,所以又与豆有所区别。黄豆之类的食物对于人来说,是补肾的上好食品,所以要补肾就可以吃黄豆。现代人认为,大豆含有各类植物蛋白,是非常好的营养食物,而豆豉则是有补肾的作用。前面的分析已经说过,其实糖尿病消渴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肾虚,所以豆豉能够补肾是非常好的选择。
另外,豆豉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解郁,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其实都有心烦的症状,这种症状说白了就是体内有郁火,解郁是治疗口渴过程中的一个必备思路。
8、云南白药只能用于伤科?不,糖尿病也一样适用大家都知道,云南白药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外伤的药,其实云南白药的原始材料是甘家白药和陈家白药,云南白药是在原始的白药的基础之上稍微加了一些其他的药物,配方的疗效要比单独使用白药效果好。
其实白药是非常好的解毒药,对于云南那种古代所谓的“南蛮”之地,多瘴气,所以用白药解各种毒,也是治疗各种脾胃病的好药。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可以用白药每次服用白药末3-5克,也可以用蜂蜜做成丸。
9、牛奶滋阴,同时可以治疗糖尿病对于很多阴虚的人来说,牛奶是一个非常好的补药,但是对于阳虚者而言,牛奶又是毒药。在人体,有阴阳二气,“阴成形,阳化气”,所以滋阴太过就导致人体长肥,而阳气旺盛则可以将人体的很多有形物质化气,转化成能量,这样就会导致人体的精气神非常好。
牛奶是阴性之物,是非常好的滋阴补津饮料,所以糖尿病的患者很多时候可以喝牛奶,当成食物,也可以适当减轻消渴导致的不适。
但是,喝牛奶必须讲究方法,如果是一口一口小口服用,则疗效不显著,必须一次性大量服用,比如一次喝100毫升,如此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萝卜
10、萝卜是菜,也是药开头我们分析过,糖尿病消渴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脾胃的运化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所以导致了体内津液不能正常运转,而此时就必须打通关节。
我们知道,萝卜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对于很多脾胃受伤的人来说,萝卜就是人生,具有开胃气的作用。古代名医给人看病,如果患者即将死亡,但是又必须开药,又没有钱,吃不起人参,就会象征性地开一些萝卜,这味药就可以很好的护住胃气,可以使人生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如果有的糖尿病患者胃口不是非常好,此时就可以吃一些萝卜。具体的服用方法便是:
用结子萝卜三枚,洗净薄切,日干为末。每服二钱,煎猪肉汁澄清调下,食后并夜卧;日三服,不过三剂大妙。
其实这个方中,还有一味重要的药物,那就是猪肉汁,这个药可以给人提供一定的“气”,而油类的食物都可以补气,但是如果不能被人体运化,气就会成型,能够变成人体的有形物质,也就是增肥。
11、这种屎,也是上好妙药蚕是中国古代的佳宝,也有天下虫之说,可见蚕是有多么的普及。蚕吃的是桑叶,而桑树则是至阴之物,所以古代认为很多鬼都会依附于桑树之中。同理,东阿阿胶用的是冬至日阿井之水,火则用桑树所取之火,所以桑树是非常好的滋阴之物。
另外,桑叶的主要作用其实是资水之化源,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人体“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激发出来,从而充分调动人体的津液运转功能。
所以,用蚕沙治疗消渴者,必须看人的皮肤是否光滑,如果是光滑的,说明肺不缺津液,则服用蚕沙效果也不会太好。
12、乌梅很酸,也是消渴良药在中医之中,有一个药是非常神奇的,那就是酸梅,这味药老早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用,记载可以治疗消渴,治疗各种恶肉病患。
在临床上,运用乌梅最多的地方就是治疗痢疾,或者我们通常知道的防中暑,乌梅在中医来看是进入肝经的,肝在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疏泄,也就是一股发散的力量,将人体的精气通过筋脉发送到身体各个地方。
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消渴患者到了中后期,其实都有厥阴肝的问题,也就是疏泄功能弱化了,不能正常疏泄,所以需要用厥阴肝经的药物补一补肝体。
具体服用方法则是:
用乌梅肉三两微炒,为末。每次20克,用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去乌梅,然后再加豆豉200颗,再煮至400毫升,每天睡觉前服用。
13、糯米水,也是非常好的治疗消渴的药糯米用来治疗消渴,类似于现代的糖尿病,这也是古代的有效经验。但必须用糯米先淘洗,取米泔水服用。
众所周知,大米是有补气作用的,而糯米因为有糯性,其实已经具备了滋阴的作用,所以糯米一身兼有两种功效,一是滋阴,一是补气,对于绝大多数的患者来说,糖尿病必定也伴随着脾胃气虚,伴随着阴虚,所以糯米水可以很好的治疗这类疾病。
服法:用糯米二升淘取泔,饮讫则定;或用糯米研取白汁,恣饮之,以瘥为度。
14、牛膝补肝肾,引火下行消渴病很多时候是因为上热下寒,腰脚酸软,但是口渴又非常严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考虑用一种药物引火下行。
在中医治疗疾病时,很多时候必须用一些药物,药效才能达到特定的部位,比如桑枝可以到达四肢,桂枝可以直达手脚指头,而穿山甲、皂角刺则可以到达手脚指甲,所以中药用药非常讲究,是指哪打哪,只有正确运用各种正确的药物,才能治疗好。
糖尿病消渴病很多都是因为上焦有热,下焦有寒,表现出来就是容易上火等,同时又具备肾虚的症状,此时就需要用到一味中药——牛膝。用牛膝五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白天曝晒夜晚水浸,水液蒸发完之后,蜜丸如桐子大。
15、黄芪补气,是治疗消渴疾病的大药好几次碰见一些糖尿病患者直接到药店买黄芪,只用一味黄芪泡水喝,如此便可控制糖尿病情?
很显然,是有一定的疗效,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患者多次去买黄芪,因为黄芪是入三焦的,是可以补气的,而糖尿病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气虚,因为脾虚。
特别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了四肢疮疡的情况下,黄芪就更有价值了,对于糖尿病消渴,只要出现了皮肤疮疡的迹象,就可以用黄芪蜜炙,加点甘草泡水喝,对于控制消渴及血糖都有一定的疗效。
庆余阁出品,学中医系列,欢迎点击了解更多
闷热天气易出汗,部分人一出汗就成阵味,入到室内那阵「 狐臭 」味就更明显,不但影响他人,自己亦相当尴尬,效果如下图所示
----------------------------------------------------------------------------------------------------------------
两个字,就是“臭臭”的。
对此,很多人表示
狐臭,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工作
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心情
◆开始,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后来呀,我的心情变成了这样。
▍那么狐臭是什么?有什么办法?
臣妾表示不知道啊
▍以下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中医对于狐臭的认知
中医角度认为,体臭普遍成因源于汗臭挥发,汗液含有尿素,在炎热天气或激烈运动后,汗水大量排出,尿素积聚在皮肤,就会形成汗臭。
重灾区的腋下是最常发出体味的地方,有腋毛掩盖,再加上衣物及手臂夹着,体臭过度浓烈,大汗腺特别发达,皮肤亦有大量棒状杆菌,汗水与细菌混合之后,就会分解出拥有恶臭的不饱和脂肪酸,就是狐臭。而另一体臭重灾区,就是生殖器官的「浓密」地带,道理与腋下一样,体毛与衣物覆盖在皮肤之上,不易散热,当然容易引起臭味。
在中医角度,人体出汗一般会受气温、湿度、精神、饮食、药物、体能状态等影响。若不因外界刺激而动辄出汗称为「自汗」。如果是因为进食过辛辣热食、紧张焦急、劳动过后,又或是天气炎热等情况致排汗增多者,则属正常现象。中医认为汗症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 即在安静状态下, 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从而衍生狐臭 。多汗令体表湿润黏腻,容易并发皮褶损烂、毛囊炎、热痱、疮疖等皮肤病。
▍那么,对此,有什么妙计解决狐臭没有?
首先是日常改善习惯
Tips:
• 直接就莫过于经常洗澡,重点清洁腋下及下体,做完激烈运动后亦应该立即洗澡。
• 有汗臭者不宜穿紧身衣服,这只会令体味难以分散,所以应该穿松身衣服,帮助身体散热。
• 忌吃浓味食物,因为长期进食辛辣及香料味重如咖喱、蒜头、大葱等食物,会从汗水之中把味道挥发出来。刺激性食物令体内更为热气,诱发毛孔排汗更多。这类食物亦有机会减低皮肤抗御真菌的能力,真菌孳生速度更快,与汗水混合后,便产生体味。
• 抽烟、饮酒会使人体内产生更多的油脂分泌物,加重体味。
• 若是汗臭问题特别厉害,就要剃去腋毛,以避免汗腺的分泌物及细菌黏附在腋毛。
其次,清肝去热茶疗清体味
中医认为汗属津液一部分,血汗同源,汗出异常是脏腑失调的外在表现,而体臭则是汗孔泄出的一种浊气,表示体内气血不和,同时感受了湿热之毒,熏蒸于体表,以致臭秽难闻。而腋窝出汗属热象,多由肝胆为湿热所致,间伴有脾胃浊滞的表现,服用一些清肝去热及利湿的汤水茶疗,再配合天然的外涂抗臭粉,便能调理身体改善问题。
诸如以下饮品:
菊花绿茶饮
功效:清肝去热、缓解体臭
选材:杭菊花10克、绿茶包1个
做法:将菊花和绿茶包放入杯中,加入约500毫升热水泡成菊花绿茶饮用。
服法:每天1至2次
生地麦冬茶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敛汗
材料:生地黄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6克、乌梅20克、浮小麦20克、丹皮10克、淡竹叶10克、玉竹15克、桑叶10克、甘草5克
做法:
1. 将所有选材洗净,放入汤煲内加入约5碗水中浸约30分钟。
2.煲滚后,转中小火煎约45分钟即成。
服法:每天1剂,可翻煎
外用抗臭粉
材料:小麦粉、糯米粉、炉甘石粉、明矾粉各30克
用法:将上述四粉混和,适量撒敷于患处。
Tips:
当然还有很多姿势
期待大家去发现分享
▍最后的最后
以上,并不能快速解决狐臭问题
解决狐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只要每天保持开心
改变生活中的陋习
保持正确的姿势
就会有所改变
你觉得我很“臭”嘛?
End
注: 编辑整理:养知道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健康常识,不作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图片资源来源于网络
I导读:原来在我国应用中药美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殷纣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应用胭脂美容的方法啊!哪些书里记载了哪些药,读完本文得到了不少知识。
古代对护肤美容中药的应用
作者/欧阳军
中药护肤美容,指应用中药治疗皮肤疾病和延缓皮肤衰老和美化皮肤。我国是最早应用天然药物护肤美容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应用中药美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殷纣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应用胭脂美容的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便收载了人参、五味子等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药20多种,并对某些药物的功效作了较详叙述。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以悦泽、白嫩皮肤和去皱为目的的处方就有17个,并且记载也很详细,剂型则有洗剂、汤剂、敷剂、膏剂、散剂、丸剂、丹剂、脂剂、澡豆等,而且药用品种上达120多种。《本草纲目》一书,总结了历代美容护肤的经验,并专列“面药”1条,载美容中药168味,并于每味药下详述其主治、炮制和使用方法。当今,由于人们对化学制品副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因而对天然药物的需求,就越来越迫切。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容护肤的需要,有必要对中医学中有关美容护肤的经验,加以发掘、整理和提高,使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据此,笔者对中药美容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整理发掘工作。现将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护肤美容作用问题概述如下。
祖国医学对有关抗皮肤衰老,美容护肤的单味中药品种记载很多。在《神农本草经》、《山海经》、《华佗神医秘传》、《新修本草》、《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方》、《外台秘要》、《肘后方》、《太平圣惠方》、《食疗本草》、《本草纲目》等书籍中,对此均有较详记载。其中沿用至今,已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有其功效的有人参、薏苡仁、当归、菟丝子、续随子、大黄、白芷、前胡、防风、射干、白附子、川芎、商陆、白芨、杏仁、桃仁、辛夷、茯苓、白术、百合、丹参、冬瓜仁、芡实、桑寄生等250余种。
这些美容护肤中药多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除湿化痰、补血益气的功能,如珍珠,是古今中外家喻户晓的美容佳品,它既可以磨成粉内服,也可涂擦外用。《抱朴子》曰:“真珍寸以上,服食令人好色面,长生”。《开宝本草》载:“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除面䵟”。杏仁、性温味苦,它不仅是一味镇咳祛痰、平喘、润肠的常用中药,也是深受人们青睐的润肤美容佳品,唐朝《鲁府禁方》记载为杨贵妃所用美容秘方。一一“杨太真红玉膏”方中便以杏仁为主,配滑石、轻粉等药,经加工制作后,并说常数此膏之能“令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太平圣惠方》所载“变白方”。药仅3味,以杏仁为主,辅以云母粉、牛乳、调制为脂,临睡前涂面,能消除面部斑点、瘢痕,使面部光净润泽。《本草纲目》言此膏能“去头面诸风鼓疤”。《千金方》载:“用杏仁烧黑研膏,涂治身面赘疣”。《食疗本草》上说:将杏仁捣烂后用鸡蛋清调匀,夜涂晨洗,能治亩上䵟疮,手足皱裂。古人以杏仁与括楼瓤同研,用蜜糖调成“手膏”。常擦之,令手光洁润滑,冬不粗皱,为冬令护肤之良药。此外,杏仁还具有良好的增白洁齿,防龋止痛等功效。
丝素美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丝素可使皮肤变美,消除黑黯,还能治疗化脓性皮肤病。
何首乌是一种补益性中药,具有补益气血、乌黑须发,增悦颜色的功效。常食何首乌能增进食欲,颜如童子,须发不缓白,步履轻健且保持皮肤的细腻、柔嫩、延皮肤衰老的作用。
古代对中药美容护肤作用的认识,有许多已得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例如:黄芩能有效地防止皮肤炎症;夏枯草能治脸部斑点;浮萍、川芎能治青年痤疮;胎盘液、菜花油、芜青子有去皱、润肤的作用;芦荟、薏苡仁对面部粉刺,炎症和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加入化妆用品中,能使头发光滑,柔软,同时还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有防晒作用。
此外,升麻、槐花、桔梗也具有显著的润肤效果和消除皮肤粗糙,保持皮肤光滑细腻和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作用。当归、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有改善皮肤微循环作用,从而使人气血充盛、容光焕发。蚯蚓有防止皮肤干燥、粗糙、生皱的作用,并能治疗皮肤过敏、发热、发红等;三七、丹参能滋润和清洁皮肤,祛除皮肤的黄褐斑、雀斑、黑斑,抑制脂溢性皮炎,对皮肤能起到营养和延缓衰老的作用。麻黄、大黄、独活、白芷配制的化妆品,对面部雀斑、黑斑等各种色斑具有消除、净化和治疗作用。
古代对单味中药美容护肤的认识,有许多已得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例如黄芩。在中医文献中,有关应用中药复方护肤美容的记载,始于晋·葛洪《肘后方》。该书载有治面部䵟黑诸方25药,并说使用这类方剂,可以使人“面如白云,光润照人,老者少,黑者白……”。到了唐代,人们对护肤美容的要求有所增加。护肤美容制剂也受到相当重视。孙思邈对此记述说:“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唐以后有不少方书都收载了护肤美容方剂。例如,在《太平圣惠方》中,即收载“令而光泽洁白诸方”19首,面脂诸方15首,澡豆诸方12首。这些方剂,不仅来自民间,而且部分还来自官府,属于“宫庭秘方”。例如,唐朝《外台秘要》所载武则天太后炼益母留颜方,宋《太平圣惠方》所载永和公主澡豆方,金《御药防方》所载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明《医方类聚》所载金国宫中洗面药方以及清《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所载的加减玉容散、加减香皂方等。这类方剂大致可分以下2类:
滋润洁面美容类
此类药剂多含丰富的油脂,配伍适当的中药,具有洁白皮肤,抗皮肤衰老,润滑防裂的作用。如能使“面白色美”的白面方(牡蛎、土瓜根、白芷、川芎);白脂方(石膏、芍药、白附子、白茯苓、青木香);洗面药方(白芷、桃仁、白术、杏仁、冬瓜仁);七香嫩容散(黑牵牛、皂角、零陵香、甘松)等。能“悦色驻颜”的令面生光方(密陀僧、桃花、当归)、千金面膏方(当归、防已、人参、羊脂、丁香、细辛、牡蛎)、桃花粉方(雄黄、麝香、珍珠、云母粉)、涂面方(冬瓜仁、防风、白芷、土瓜根)、蜡脂膏(猪脂、鸡脂、羊肾、白芷、茯苓)、香蛤粉(白蛤粉、轻粉、密陀僧、零陵香)等;能治疗皮面黑的令面白如玉方(羊胆、猪胰、细辛、杏仁、当归)、铅丹散(铅丹、茯苓、女萎)、麝香面膏方(麝香、白蔹、辛夷、白芷、木兰皮、商陆)、洗疗方(当归、白蔹、细辛)等;能“补虚驻颜”的童子散(枸杞根、生地黄)、鹿胶膏(麝香、鹿角胶、乳香)、枸杞煎(枸杞、人参、琥珀)、八仙丸(牡丹皮、白茯苓、白附子、肉桂、泽泻、山茱萸、生地黄、鹿角胶)、三仙丹(乌头、茴香、苍术)、地黄丸(生地黄、覆盆子、菟丝子、大枣、牛膝、白附子)、菟丝丸(菟丝子、防风、泽泻、鹿茸、五味子、白茯苓、肉苁蓉、续断)等;能润泽皮肤的手膏方(杏仁、桃仁、桔仁)、楮实散(楮实、鹿茸、巴戟天)、桃仁膏(桃仁、蜂蜜、牛脑、羊脑)、淖手药(栝蒌、冬瓜仁、杏仁、白芷)、七白膏(白蔹、白芷、桃仁、细辛、辛夷、冬瓜仁、白附子)等;能“却老悦面”抗皱的耐老方(白芷、冬瓜仁、细辛、防风、当归、附子)、鹿角散(细辛、天门冬、白术、白芷、白附子、鹿角、牛乳)、留颜方(益母草、川芎、桃仁)、悦泽面方(雄黄、朱砂、白僵蚕、珍珠)、玉龙青(白蔹、麝香、白芷、茅香、零陵香、栝蒌)、面脂方(白芷、细辛、黄芪、白附子)等;能使人“肥白”的石英煎(紫石英、白英石、麦冬、黄酒、柏子仁、茯苓)、取白方(白松、干地黄、白附子、桂心)、鸡子索饼方(远志、桃仁、白术、天雄、五味子)、大薯蓣丸(薯蓣、黄芪、大黄、前胡、人参、茯苓、干姜、桔梗)、白光润方(干姜、桂心、甘草、当归、羊脂)等。
治疗皮肤疾病类
此类方剂侧重于治疗面部或某些皮肤病症,如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疥癣、疮疡、粉刺、酒渣、狐臭、脚气、除臭、除疣、脱发。能祛除皮肤斑印的姚氏疗䵟方(茯苓、白蜜、白芷、白酒)、洁白方(珊瑚、白附子、当归、人乳)、治面䵟黯方(沉香、牛黄、丁香、水银)、治外膏(白芷、白蜡、白附子、牛脂、羊脂、防风)、白瓜子丸(白瓜子、远志、当归、云母粉、铅丹、天门冬、蜂蜜)、玉膏方(玉屑、冬瓜仁、木兰皮、白附子、白芷)、羊胆膏方(羊胆、白芷、细辛、猪脂)、定年膏(白术、白附子、白矾、琥珀)等。能治粉刺、酒渣剂中的银霜膏(水银、朴硝、醋、黄矾)、恶疮方(附子、川椒、野葛)、防风散(防风、栀子仁、蔓荆子、枸杞、石膏、甘草)、冬瓜子散(冬瓜子、柏子仁、白茯苓、葵子、枳实)、粉黄膏(硫磺、萝卜、轻粉)、硫磺膏(硫磺、白芷、天花粉、全蝎、蝉蜕)等。能灭瘢除疣的灭瘢膏(黄矾石、胡粉、猪脂、当归、腊月)、灭痕散(白屎、白芷、半夏、猪脂)、祛风膏方(滑石、乳香、轻粉、麝香)、面坤丹(大黄、穿山甲、川椒、生姜)、祛疣目方(杏仁、猪脂、石灰、艾叶、醋)、煮线方(芜花、大黄、白矾、地肤子)、祛瘤疣方(石灰水、柳皮、糯米)等。
能除臭散香的汗湿致臭方(胡粉、枸杞根、藿香、青木香、矾石)、治狐臭方(细辛、辛夷花、杜蘅、川椒、牛脂、胡粉)、石灰散(石灰、青木香、丁香、沉香、阳起石、白附子、醋)、腋气方(明白矾、黄丹、夜明砂、密陀僧)、五香散(沉香、檀香、零陵香、木香、麝香)、七香丸(丁香、豆蔻、藿香、青木香、零陵香、白芷、桂心、沉香)、香身丸(檀香、甘松、甘草、香附、麝香)等。
能生发乌发的生毛发方(蔓荆子、附子、丁香、侧柏叶、杏仁、白芷、首乌)、还黑方(首乌、覆盆子、枸杞、当归、黑丑、黑豆子)、千金生发散(丁香、甘松、白芷、泽兰、杏仁)、泽兰膏(泽兰、细辛、厚朴、杏仁、白术)、多发方(生柏叶、桑叶、附子、柏子仁、槐子)、三仙丸(侧柏叶、当归、川芎、秦艽、桑白皮)、白秃方(桃仁、大豆、猪脂、桃花、大蒜)、海艾汤(海艾、菊花、蒿本、蔓荆子、甘松)、黑发方(垂杨柳、诃皮子、乌梅、柏叶、胡桃油)、胡药丸(胡麻仁、杏仁、黑豆、生地黄)等。
能美唇清牙或治疗口臭的口臭方(甘松、矛香、沉香、零陵香、丁香)、口脂方(丁香、紫草、麝香、猪脂)、唇脂方(蜡、羊脂、朱砂、紫草)、洗齿方(白芷、白蔹、辛夷、醋、白石英)、固齿散(羊胫骨、当归、猪牙皂、青盐)、白牙药(零陵香、白芷、升麻、细辛、麝香)等。
现今,随着医药科研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药美容化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美容方药的剂型已从传统的膏、丹、丸、散、和汤剂、澡豆剂等逐渐向科学化的口服液剂、霜剂、露剂、乳剂、冲服剂、袋泡剂、浴剂等新剂型发展。目前,我国生产的含中草药原料的中药美容剂已达上千品种。如人参霜、银耳珍珠膏、白芷美容膏、当归抗皱霜、紫罗兰洁白蜜、黄芪抗皱霜、当归浴剂、首乌洗发香波、红花发乳、蜜蜂露、芦荟清洁蜜、杏仁祛斑膏、大黄祛斑膏、三七美发液、滑石爽身粉、两面针牙膏、参花洗发乳,以及内服的青春宝、人参蜂王浆、当归口服液、灵芝蜂王浆、麦饭石冲剂、珍珠口服丸、八珍丸等等。这些都具有较明显的美容护肤、抗皮肤衰老,治疗某些皮肤疾病的作用。
文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