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蚕宝贝怕狐臭吗(蚕宝贝怕狐臭吗为什么)

时间:2024-06-01 09:02:31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春蚕宝宝,宝宝的春蚕--记儿子第一次养蚕

今天我特意去看了小区里那棵桑树,桑叶已经长大了,这预示着可以养蚕了。其实二十多天前,放在书柜里的蚕卵就已经孵化出了很多蚕宝宝,可那个时候桑树的树枝上才刚刚冒出星星点点的些许嫩芽,没有桑叶,蚕活不了,于是只能忍痛丢弃了那些生不逢时的蚕宝宝。几十上百只针尖大小的蚕宝宝在垃圾桶里蠕动的时候,我多少有些自责,没有把蚕卵放在冰箱里,是个失误。

没孵化的少许蚕卵被娃妈挑出来放在了冰箱里,现在桑叶长大了,那就可以告诉儿子开始孵化了。结果我回家一看,儿子已经用一个透明的圆柱形塑料盒子养上蚕了,一问才知道,他也是今天发现桑叶长大了,所以就和妈妈摘了一点桑叶回来,把蚕卵铺在了上面。(以上是4月10日记录)

今年是儿子第二次养蚕,去年是他第一次养蚕。

去年的此时,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看到同学在养蚕,他也想养。娃妈就从网上购买了蚕卵,前后养了两批。

儿子是第一次养蚕,而我和娃妈是三十多年后的第一次养蚕,我们孩提时代的养蚕经历差不多都忘记了,所以这次养蚕对于我们两个大人也几乎是全新的体验。

刚孵出的蚕宝宝只是个黑色的小颗粒,柔软弱小到换桑叶时必须用软毛刷子,怕手指一碰就给捏死。三十来只蚕宝宝,最初那几天,每天都会死一两只。那些天我们一家三口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点盒子里的蚕,看有没有最新死亡的,担心的不得了。

儿子性急,想直接用手抓,妈妈赶紧拿来刷子,我拿来洗净的毛笔,把刷子或毛笔递到儿子手上,他又怕自己手太重,把蚕宝宝弄死,又把毛刷递回来。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妈妈或者我动手清理蚕屎,换桑叶,儿子则双手托着腮帮子在旁边看着,不时地指手画脚,并对死了的蚕宝宝叹息哀悼。

几天后稍微长大点的蚕就不会再死了,蚕的身体也从刚出生时的瘦黑日益变得白胖起来,食量也渐渐大了,添加桑叶的次数也与日俱增。

小区里有两棵桑树,一大一小,大树的树干也只有成年人的大胳膊那么粗,这棵树长在地下车库出口的玻璃盖板旁。小区里养蚕的小朋友很多,每天早晨或中午我去摘桑叶的时候,都能碰到前来摘桑叶的养蚕人,早晨是家长,中午是孩子。尤其中午放学后孩子们来摘桑叶的时候,那真是前呼后拥成群结队。

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摘了很多桑叶,手上的塑料袋都装满了还在摘,我真怕他把树上的桑叶摘完了我家蚕没叶子吃,就问他为什么一次摘这么多,他说他给同学摘的,班上同学养的蚕没桑叶吃。听到这话,我的内心窜出一股无名火来,但又不好发作,我知道我生气是因为我自私。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大群孩子摘桑叶,因为低处的桑叶早就被摘完了,孩子们想摘桑叶非常不容易,他们有的在树下跳着扯高出的树枝,有的站在玻璃盖板上掐树枝上别人漏掉的小叶片,有的已经被别的小朋友支撑着爬上了树。

我凭借着个头高,稍微往高处跳一跳,就拽下来几根树枝,孩子们很羡慕我,“叔叔”喊成了一片。我问他们都是小区的?孩子们老实,说是隔壁小学的。我那股无名火又窜了出来,只差像个保安一样把他们赶走了。但我强压着这股无名火,攥着自己的摘的桑叶扭头就走,这帮叽叽喳喳的小朋友可能也不明白原本满面春风的叔叔为什么突然怒气冲冲地扭头走了,连一片叶子都没给他们。

这棵桑树的叶子只几天时间就被薅了个精光。网上有段子,问:如何辨识哪棵树是桑树?答:小区里叶子被薅秃了的那棵就是。这话一点不假。

随着盒子里的蚕越长越大,它们每天需要的桑叶越来越多,这棵被薅秃了的桑树上再也很难薅到完整的叶子了,于是前来摘桑叶的大人小孩也消失了。它们去哪里弄桑叶去了我不知道,但我和儿子却发现了一棵新的小桑树,这棵小树藏在一堆竹丛里,树干只比大拇指粗一点点,上面数量不多的叶子完完整整,似乎一片都没被摘过。

小树是儿子最先发现的,儿子发现这棵树的时候兴奋得一声尖叫,我则紧张得差点捂上了儿子的嘴,我下意识地向四周看了看,还好没有别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千万不能把这事嚷嚷出去。我们摘了几片叶子拿回家给蚕宝宝尝,果然是桑叶。自此,我和儿子经常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地去摘这棵树的叶子。

娃妈也没闲着。养蚕的那段日子,妈妈只要出门,总要分一份注意力到身旁的树上,我也搞不清楚五谷不分的娃妈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分辨桑树的高手,我们带着儿子去趟超市,不长的路上她竟然发现了三棵桑树。看着满树完整的叶子,我怀疑那不是桑树,结果摘回叶子给蚕吃,蚕宝宝用它们的大快朵颐证实了娃妈的判断。

印象中,那段时间娃妈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向儿子和我汇报她又在哪里发现了一棵桑树,校园里的哪个角落,公园里的哪个方位。她兴奋地说着的时候,总会从包里掏出一小包桑叶来。

有一次我们去洋湖旁边一个小公园散步,娃妈一会儿就发现了四五棵桑树,长在路边被人摘过叶子的,长在犄角旮旯没人摘过叶子的,都被她找了出来,娃妈以极大的热情硬是把全家人的游园变成了找桑树的“公园寻宝”。

儿子有这么给力的妈妈,养多少蚕都不愁没有桑叶吃,我家多余的桑叶还常常拿来送人。蚕宝宝们也在鲜嫩桑叶的喂养下日渐长大。

养蚕的日子里,每天下班回家,静静地看一阵蚕宝宝,把蚕抓出来放在手心里、手背上,蚕的两排脚轻轻地抓着皮肤,痒痒的,有一种别样的感觉。蚕的身体总是冰冰的、凉凉的,即便是炎热的天气里体温也不升高,用滚烫的脸贴蚕的背,就像大热天吃冰激凌一样心旷神怡。

蚕真是一种讨人喜欢的虫子,长得漂亮、没有体臭也就罢了,关键是很乖顺,像个有灵性的宠物一样,你把它抓在手上,它似乎也不惊慌失措,不会像别的虫子一样就算是拼死一搏也要挣脱抓捕者的手,蚕总是慢悠悠地向左探探脑袋,向右伸伸嘴巴,似乎不是要挣脱,只是为了寻找桑叶。是不是即便你抓住它放在手掌上,只要给它桑叶,它也会甘之若饴?

想象一下,如果抓一只蜘蛛在手上,它会怎样又咬又拉拼命挣扎,只许几秒钟你就会感到恶心并把它扔掉。但蚕不一样,真的像个宝宝,可以拿在手上把玩很久,可以给劳碌了一天的大人小孩带来宁静的享受。那么多人养蚕,孩子喜欢,大人不厌,就是因为蚕能给人带来宁静的享受吧。

蚕蜕过三次皮以后就长得很大了,又胖又长,像小指头一样。这个时期它们食量很大,拉屎很多,每天都要加好几次桑叶,清理出很多蚕屎,好在蚕屎没有异味。加几片桑叶,一会儿工夫就被吃得只剩叶子的茎了。上班前加好桑叶,下班回家就看到这些大虫一个个向半空伸着脑袋等桑叶。

一个周末全家要回外公家两天,走时摘了很多桑叶,把蚕盒塞得满满的,用儿子的话说就是再多加一片桑叶都加不进去了。两天后回来,桑叶一片都没了,二十来条大虫齐刷刷地向上伸着脑袋,估计是饿坏了。

“食尽柔桑无计筐,黒丫化作白娇娘”,“黑丫头”们一个个长成了胖胖的“白娇娘”,这也预示着蚕宝宝们可能很快就要织茧子了。当“白娇娘”不再吃桑叶,总是爬东爬西,且身体变得淡黄透亮,连拉出来的屎都从黑色变成了金色时,就说明蚕要上山织茧子了。我们把网上买的特制的塑料蚕山立在蚕盒里,要吐丝的蚕就会主动爬上去。

我告诉儿子,蚕如果吐丝把自己包裹起来,就会在里面不吃不喝很多天,最后从虫子变成一只蛾子,然后咬破蚕茧,出来产卵,之后死掉,这期间它们不吃不喝。

儿子觉得这些很快将要死去的蚕很可怜,想到还要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不吃不喝这么多天,就更觉得它们可怜了。所以,当蚕浑身透亮爬上蚕山时,我们内心挺不舍的,我不知道儿子内心怎么想的,我的心里竟然有丝丝伤感。我们养了这么多天的蚕宝宝,每天四处给它们找桑叶,天天铲屎,每天很多次凝视着它们享受宁静的时光,把玩着它们感受这种小动物带来的放松和美好,都这么多天了,真的处出感情来了。

现在它们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漆黑的茧房里化蛹成蝶,变成另外一个样子,然后走向死亡。既然这些蚕宝宝是我们的宠物,那么他们的劫难、凋零和死亡,带给作为主人的我们一丝伤感,也是合情合理的,我不是伤春悲秋。

咬破蚕茧的蛾子也是可爱的蛾子,他们没有变成蜘蛛的样子,没有变成大黄蜂的样子,变成了通体象牙白色只会抖翅膀不会飞的憨态可掬的样子,这些小娥子温顺的性格告诉我们,它们就是从那些温顺的虫子变过来的,只是改变了体型,没有改变性格。

破茧而出的蚕蛾要经过漫长的交配过程,这个过程让人看着最不忍心的事是,雄蚕想找交配对象,可是如果同时破茧的蚕蛾中雌雄数量不相等,雄多雌少时,那想要交配的雄蚕激烈拍动着翅膀四处爬动,爬过一对对正在交配的蚕蛾时,急得爬上蹿下,撅着屁股各种骚扰;遇到一个交配结束了的单身雌蚕时,雄蚕各种纠缠,雌蚕把屁股撅到地板上各种躲避,此情此景,像极了人类社会中那些不识相的舔狗对异性的骚扰。

一些雄蚕就这样在没有得到交配机会的挣扎中含恨死去。

雌蚕们则开始产卵,屁股撅一下就能产一枚卵,一只蚕蛾竟然可以产一大片卵,资料说一只蚕蛾可以产400-500只卵,这真神奇。小小的蛾子,小小的肚子,就吃了点桑叶,何以有这么大能量?如果鸡有这个能力,屁股一撅就能产一只卵,那人类该有多么欢喜!

产完卵后肚子瘪瘪的雌蚕奄奄一息,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以为它死了,拽它的翅膀,才发现它的爪子还死死地抓着地板。不超过3天,当我记起来的时候,拿过养蚕的盒子,发现盒子里一切都归于宁静了,没有了交配的激情,没有了翅膀的抖动,我抖一抖盒子,一只只蚕蛾僵硬的身体向旁边倒去,它们都死了。

我不喜欢猫狗,也很少接触其他小动物,但我挺喜欢蚕的,可惜蚕的生命太短暂了。生命短暂也好,免得和人处得时间太久了,处出了感情,一朝离去,引人悲伤。

万事都是第一次新鲜,第一次郑重。今年第二次养蚕,好像已经没有去年那么关注了。一场低温,孵出来的蚕死去了三分之二,目前盒子里只剩一只大的,昨天忘了换桑叶,今天都中午了还没去摘桑叶。

那就让去年的养蚕经历成为永恒的记忆吧。

2022年4月23日记

这三种中药来自粪便,知道了都会叹服古人的智慧

人类治疗疾病的武器中最重要的就是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多是西药和中药,西药大部分是靠人工合成萃取而来,而中药则来自世间万物,有各种草根、树皮等植物炮制而成,也有动物皮毛、内脏等提取炼化,更有各种矿物矿石等。

但你可知道,从古至今我们所使用的很多中药里,含有人或动物的排泄物,也就是“粪便”,也能入药治病,它们有的是方剂的主药,有的是中成药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刷新了现代人的认知!

望月砂——兔兔的粪便

兔子自从搭上神话中嫦娥的玉兔后便被人们传的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望月砂作为兔子粪便的名称还是十分贴切的,望月砂是兔科兔属东北兔和华南兔等野兔的干燥粪便,味辛性寒,归肝肺经,可以去翳明目、解毒杀虫。据《本草纲目》中记载其验方有7个,古人常用于杀虫、治眼病、痔疮、解毒,民间有偏方用其治便秘,现代已经没有中成药应用望月砂了。

蚕砂——蚕宝宝的粪便

养蚕是江南地区很多地方的主要经济来源,很多朋友小时候都可能有过养蚕的经历,蚕宝宝排泄的粪便干燥后就可入药,常于每年6至8月收集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中药将其称之为“蚕砂”。蚕砂味甘、性温,归胃肝经,是很好的安眠、明目、清肝的良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蚕砂具有祛风燥湿、和胃定痛活血的功效,因此有些地方的人专门收集蚕砂将其掺入枕头里,睡觉时枕着使用可以改善睡眠。古代用蚕砂配制蚕矢汤可以防治霍乱,近现代用蚕砂与陈皮、竹茹配伍可以治疗风寒感冒。

夜明砂——蝙蝠的粪便

蝙蝠又名天鼠,粪便又称“天鼠屎”,古代还有石肝、黑砂星等别名,夜明砂味辛、性寒,归肝经,古人除了用夜明砂治眼病外,还常用于治疗面瘫、惊悸、疳积、狐臭等,现代常用于清肝明目,散瘀消积。据《本草纲目》记载与夜明砂有关的验方可达14个,不过近些年由于很多因素导致很多含有夜明砂的方剂从药典里移除。

总结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还有很多动物粪便入药的记载,包括苗医、藏医、蒙医等少数民族的治病名方中也有粪便入药的方剂。从现代目光审视,尤其是从细菌、微生物等角度看,中医中粪便入药体现了中医药集大成的智慧和古人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吕娟.浅议动物粪便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2008(05):85-86.

[2]可供再生利用的资源──动物粪便成为名贵中药[J].中国物资再生,1994(03):22.

为什么人人都爱丝袜

1

每年冬天走在街上,我都很好奇,那些光着大腿的姑娘们到底冷不冷。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一位姑娘你不冷吗?

这时姑娘扯了一下她的腿,然后给我科普一下这是光腿神器,贴身,隐形,穿上之后非常保暖。

我不信,如果真的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我爸妈小时候没给我买过?

是不是他们偷偷自己用了?

于是我也上网买了一条,配着裙子出门。

还别说,真的挺暖和。

走起路来也很舒服。

而且回头率也高了很多。

这么好的东西,建议每个男孩都买一条。

出门在外,要记得保暖。

不要觉得奇怪,男人穿丝袜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丝袜能流行起来,就是因为大家都喜欢。

不是喜欢看,而是喜欢亲腿穿,男的女的都穿。

让我们飞跃一下时空,将坐标定位到欧洲。

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节节败退,濒临亡国,后来又因为英国的内部冲突,逐渐反败为胜,这一过程中,法国加强了中央集权。

所以当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国就进入了专制王权的极盛时期。

公元1638年,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不仅仅是政治意识上的最高领袖,同时也是文化和审美层面的标杆。

据说这哥们一生中发明了三件宝物,分别是:香水、丝袜和高跟鞋。

简直他喵的消费主义祖师爷。

相传因为黑死病的流行,法国民众都不敢洗澡,身为国王路易十四也是如此。

但不洗澡是真的臭,于是他发明了香水来遮盖体臭。

据说这位国王一生只洗过三次澡(还有说法是7次,真是重大进步),其他时间都是靠香水活着。

这是一个非常有味道的传说。

香水和洗澡的事情不知真假,当个乐子看。

但是这位国王喜欢丝袜,图可太多了。

他的肖像画多半都是穿着华丽的上衣和纯白的丝袜,有些图片放大仔细看,甚至他还穿着红色高跟鞋。

(图片来自网络:路易十四)

什么叫潮流?

什么叫时尚?

所以说法国能成为设计之都是有原因的,就算喷了香水也掩盖不住路易十四浑身上下的设计感。

到了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对白丝的痴迷则更上了一层楼。

(图片来自网络:路易十五)

(图片来自网络:路易十六)

看着他们齐刷刷的造型,我深刻的意识到,基因的强大。

遗传的倔强。

还有一定是亲生的。

P社玩家们要失望了,没有看到喜闻乐见的绿帽子情节。

祖孙三人不仅仅抛弃了卢浮宫,兴建了凡尔赛宫,甚至还会聘请画师,将自己身穿丝袜的造型记录下来供世人观摩。

真.凡尔赛。

而且三位国王都出奇一致的喜欢白丝,所以黑丝并不是yysd,白丝才是OG。

有国王带头,法国男性贵族为之倾倒,这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品味的象征。尤其在配上几双高跟鞋,气质这块拿捏的死死的。

真男人,必须穿丝袜。

路易十四开创的高跟鞋 丝袜的风格影响了法国很多年。

我们随便翻开一些描绘法国宫廷的油画,比如这幅《在凡尔赛宫为孔德亲王行接见礼》,里面的男人都穿着这些彩色紧身裤,用它来衬托自己粗短的小腿。

《在凡尔赛宫为孔德亲王行接见礼》

在《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这幅画中,大家也都是穿着紧身丝袜。

《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

法国贵族喜欢丝袜的理由也挺简单,当时的法国人以小腿粗短为荣,恨不得见人就展现自己的小粗腿。

上面绷紧了肌肉,还有身高不到一米六,按照现在的规矩,路易十四应该改名路易一米六。

虽然喜欢展露小题,但是浓密的腿毛又显得不太雅观。

这时候丝袜的用处就大了,丝袜做工考究,用料奢华,在遮盖腿毛的同时还能勾勒出腿部的肌肉线条。

配合着内裤外穿,分分钟就化身超人。

既能展现美,又能展现尊贵。

除了男性,法国的贵族女性很快也爱上了这种神奇的【紧身裤】,但是受缚于礼数,她们不能在公开场合下露出自己的腿部,紧身裤只能穿的很谨慎。

她们把丝袜隐藏在厚厚的裙摆中。

相信西班牙人在发明丝袜的时候,肯定想不到这东西会对旁边的法国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

毕竟只是想着把袜子做得长一点,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的威力,成为了男性杀手。

当男性真的甩开了束缚,那真是什么妖艳货色都能搞出来。

我在大街上穿丝袜并不是因为我变态,而是因为文艺复兴。

老巴黎一条马路都没有,全是地道。

而这丝袜,就是进入巴黎地道的入场券。

2

巴黎的地道里不仅仅有丝袜,还有渔网袜。

我能查到的关于渔网袜最早的资料,竟然是来自格林童话,有个故事叫《聪明的农家女》。

故事的大概就是国王听说农民有聪明的女儿,但是国王不信,国王要求农民的女儿来王宫里找自己,但是她来的路上不能穿衣服,也不能不穿衣物。

于是聪明的姑娘就脱光了衣服,用一层又一层的渔网将自己围住,然后这身打扮去了王宫。

国王被她的聪明所折服,娶她为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男人能抵挡网袜的诱惑,哪怕是国王。

但是这只是网袜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16世纪的法国贵族女性因为不喜欢传统丝袜的造型,于是发明了网袜。

但是结合那个时代背景,我觉得这种说法还不如《格林童话》靠谱,毕竟16世纪的欧洲女性没啥社会地位,连露腿都费劲的时代让她们穿着渔网袜,有点不可思议。

19世纪末20年代初,丝袜和网袜从欧洲传入美国,迅速得到了美国女性的追捧。

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男性喜欢运动风,爱穿西服,体现雄性魅力,穿得人模狗样的绅士风也开始流行。

男人要更像男人,充满了荷尔蒙配狐臭的味道。

而女人也要更像女人。

女装的设计从那个时候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下半身越穿越短,长裙从过去的脚踝起步,朝着膝盖发展。

直到有一天裙摆遮不住膝盖,目光汇集在小腿。

她们展现美,男人欣赏美。

人与人的关系在那一刻达到了和谐。

当然,当时的姑娘们其实还是有点保守的,露出小腿暴露在陌生人面前还是有点羞涩和有伤风化。

这时的姑娘们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在腿上穿点什么遮挡一下,但是又不要全都挡住。

全遮住就不如直接穿长裙了。

想当于看电影之前给你放个预告片,让你管中窥豹,但又不能窥得全貌。

姑娘们需要一种衣物,它既能展现自己的美腿,又能挡住男人的眼光。

丝袜这东西就被翻了出来,成了姑娘们必不可少的饰品。

当时用来生产丝袜的材料都是天然材料,比如棉,羊毛和丝绸。

有些材料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还高,比如丝绸。

还有一些容易变形,没啥弹性,比如棉花。

而羊毛丝袜,姑娘们穿着它一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毕竟听起来就有刺挠。

牛老师穿过毛线内裤,这种感觉,他知道。

简单来说,当时丝袜面临的问题,就是有了需求,但是技术跟不上,程序员完成不了产品经理的ppt。

丝袜终究还是少部分人的“特权”。

普通女孩get到了丝袜的魅力,而脱衣舞女郎则是get到了网袜的魅力。

风俗业从业者们发现网袜更能引起男性的欲望,尤其是这大大小小的洞,看着就有一种冲破世俗枷锁的感觉。

在表演脱衣舞的时候,也可以将扔在台上的小费夹在洞洞上,充当了钱夹的功能。

于是她们把原本只能挡住小腿的网袜越做越长,这样能夹住的钱也就越多。

有些绅士们热爱丝袜,有些绅士们喜欢网袜。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网袜开始和lsp,XP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据说网袜的洞口越大,代表服务尺度越大。

这个我不知道真假,等我有机会去阿姆斯特丹找曹主任,亲自看看这条是不是谣言。

3

丝袜在美国流行了起来。

但是传统的丝袜有个问题,它们都是天然材料做的,除了弹性不足穿不了多久就会变形之外,这些材料的丝袜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贵。

所以丝袜一直是少部分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转折来源于1935年。

哈佛大学博士、杜邦公司的化学工程师华莱士.卡罗瑟斯发现,煤焦油、空气与水的混合物经过高温熔化后能拉出一种坚硬、耐磨、韧性好的细丝。

也就是尼龙,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合成纤维。

于是杜邦公司想到用这种材料来制造丝袜。

毕竟和天然材料相比,尼龙又便宜又耐穿,已经有了广泛的市场需求,就差技术的临门一脚,丝袜就能走进千家万户。

而尼龙就是这最后的一脚。

杜邦公司随即利用尼龙开始生产丝袜,并且号召公司的女员工都穿上这些美腿神器,当活着的人形立牌。

公司内部的试验非常成功,女同事很喜欢自己的新丝袜,男同事也很喜欢。

杜邦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

这时候就能看出资本家和普通人的不同。

如果是我发现了这种丝,只会想着模仿蜘蛛侠从阳台荡到对面大楼去。

然后享年18岁。

但是他们就能想到变现,不愧是资本大佬。

严格来说,诞生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并不是一个做袜子的企业,创始人杜邦是个科学爱好者,喜欢化学和火药,在欧洲的实验室做过学徒,自己也掌握了生产火药的技术。

移民美国后杜邦发现美国的火药质量远比欧洲的要差,于是杜邦开了一家火药厂,将欧洲的技术引入到美国。

1805年的时候,杜邦公司已经开始将火药卖到欧洲,出口西班牙。

1811年的时候,杜邦就成了美国最大的火药生产商。

一百年后的1902年,杜邦公司成立了实验室,转型非火药类商品的研究和销售。

在这之后杜邦公司的业务范围就扩大了许多,从食品包装,到汽车喷漆,再到1935年的尼龙丝袜,杜邦是个非常擅长跨界的公司。

基本上是来者不拒,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火药带来的是男人之间的战争,而丝袜则是引来了女人之间的战争。

本想用来遮挡男人目光的丝袜反而变成了吸睛神器。

简直是欲擒故纵。

穿得不是丝袜,是兵法。

1939年10月24,杜邦公司开始正式销售丝袜,当时的美国,抢购的重点还是在购上面,但是这种盛况也引起了商场的混乱,最后迫使警察出面来维持秩序。

考虑到他们那时候还维持的住,买丝袜还得掏钱。

在想想今天的零元购,真是一个违背了祖宗的决定。

《纽约时报》上记载,

“当天大部分时间里,柜台前排着三列长长的顾客队伍,他们中许多人是男人,许多人来自外地。”

1940年5月15日的纽约,一天就卖出去7万多双丝袜。

一年之内美国人买走了640万双丝袜。

随后丝袜从北美出发,传播到了全世界。

而下一个让人们如此痴迷的网,还要等千禧年之后的互联网。

盯上尼龙这种材料的不仅仅有美国的普通消费者。

还有军方。

尼龙材料韧性好,强度高,易生产,除了做丝袜,也是做降落伞、军服和帐篷等军需品的最佳材料。

二战爆发后,尼龙的生产和使用都被严格控制,以应对战争的需要。

这使得丝袜产量大大减少。

美国人不能没有丝袜,就跟东北人不能没有烧烤是一样的。

但是在战争面前,这都不重要。

毕竟只有战争赢了才能继续穿丝袜,要是战争要是输了,底裤都没得穿。

1942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杜邦公司全面负责计划所需的设计和建造等,并且将公司的六万名员工集体搬迁到4000公里外。

同一年,丝袜从减产到停产,最后在市场上消失。

一双丝袜在黑市上的价格能到3000-4000美元。

你没看错,就是这个价格。

这个价格真是名副其实的黑丝,黑,真的黑。

当时也没有什么二手原味市场,美国人也不懂这个。

买不到的丝袜的美国女性只好自己diy。

她们的做法也是简单粗暴,直接在用颜料在腿上画。

于是丝袜没了,纹身来了。

那个时候还诞生了一批专业画丝袜的人,主要是在腿上描边。

如果男人搞不到丝袜给女人,那都没脸硬起来。

丝袜,成了名副其实的硬通货。

一直到战争结束,尼龙恢复了生产,丝袜才恢复了供应。

杜邦公司发明了丝袜,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控了丝袜的生产和销售。

于是资本的特性又展现了出来,那就是垄断。

二战结束后,尼龙已经恢复了供应,丝袜的产量也早就能满足女人们的消费要求。

但是杜邦公司为了利益最大化,玩起来饥饿营销,控制丝袜产量。

很显然,杜邦太超前了,饥饿营销很快遭到了消费者的反对,没过多久杜邦只好放弃丝袜的专利,最后也放弃了丝袜市场。

毕竟杜邦后面干的项目哪一个都比卖丝袜赚钱。

丝袜束缚了双腿,也解放了双腿。

4

丝袜一开始因为丝。

说到丝,怎么能绕过我们呢?

丝绸、茶叶和瓷器一直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法宝。

衣食住行中有百分之五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手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卡着外国人的脖子。

在技术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

关于丝绸是如何传入的欧洲,这是一笔糊涂账,大概的说法就是几个阿拉伯人将蚕藏在手杖内带出中国,也有一些版本说是几个印度人藏在手杖内,还有说罗马人藏在手杖内直接一步到位,带回欧洲。

不管怎么说,是几个外国人偷偷带走了这项技术,因此打破了中国人在丝绸生产上的霸主地位,从公元6世纪开始,阿拉伯地区就开始生产蚕丝,等到14世纪,意大利就出现了4000个水力造丝场。

纺织行业在欧洲遍地开花,西班牙人发明了出来。

1589年,英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工针织机,彻底改变了手工制袜的历史。

如同番茄遇到了鸡蛋,饺子遇到了醋,丝袜遇到针织机之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丝袜以法国男性贵族为主,向着全世界范围疯狂输出。

对于我们来说,到清朝末年,丝袜才传入。

与丝袜一同传入中国的还有内衣内裤等,因为涉及到封建礼数,这些东西在当时都不太受欢迎。

一直到1958年国产尼龙在辽宁锦州的锦西化工厂试制成功,因为诞生在锦州,这种材料也被命名为锦纶。

锦纶的优点太多了,耐穿,耐磨,轻薄,光滑,有弹性。

尤其是耐磨,真的是超耐磨,根本穿不坏。

缺点也很明显,不透气。

也就是捂脚。

配合着当年同样穿不坏但是也不透气的胶底解放鞋,汗液与脚底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屋里脱鞋,所有人妥协。

光脚的第一次怕了穿鞋的。

毕竟,真的太臭了。

这时候的丝袜没有任何装饰的属性,实用性压倒一切。

这种臭烘烘的袜子也不可能得到女性的青睐,反而男性才是主流用户。

一双袜子猛穿一年都不会坏,穿脏了,翻过来还能再穿一年。

简直是性价比之王。

偶尔还能当作生化武器来用,简直是一举多得。

此时的国内,丝袜更受男人们的欢迎,展性女性性感的长腿丝袜在国内还没有什么销路。

而同时期的外国,短裙的流行让丝袜发生了改变。

在短裙时代来临之前,丝袜主要分为三种,一种长度到脚踝短袜,主要是男性在穿,另外两种分别是到小腿和大腿的短筒袜和长筒袜,主要是女性在穿。

而超短裙的出现,使得丝袜和内裤结合在了一起,紧紧不能分开。

从那之后“连裤丝袜”就成了丝袜的主流类型。

这点就很有趣,你问男性,什么是丝袜,他们通常会给你比划到大腿附近或者膝盖以下,他们认为穿到这里的才是丝袜,穿到屁股的那是秋裤。

但如果你问姑娘,姑娘通常认为连裤丝袜才是丝袜,穿在腿上的,只是袜子。

所以女性无法理解男性对丝袜的热爱,而男性也无法理解女性对丝袜的热爱。

因为大家热爱的类型就不太一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大家只是喜欢丝袜。

5

超短裙的出现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必然。

美国从独立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很高。

20世纪初女性吸烟是违反的,女性踢足球也是违法的。

女性的泳装也不能太暴露,沙滩上甚至会有专门的警察用尺子衡量露出的大腿,穿太少就直接送进局子里。

到了70年,美国的朋克了起来,女性反抗特权的标志之一就是超短裙。

越不让暴露,就越要暴露。

超短裙➕网袜成了当时的一种潮流,成为了追求性解放和性自由的象征。

也正是因为这种性自由的象征意义,让原本正常的丝袜和代表性工作者的网袜结合在一起,黑丝开始流行,一统丝袜的江湖。

从那之后,黑色丝袜变有了一层不可言说的新含义。

在老年人和年轻人还在争论穿成什么样才合理的时候,资本已经开始生产年轻人喜欢的新型丝袜了。

杜邦发明的尼龙引发了袜业革命,让丝袜的成本直线降低,从高档走向了大众。

但是尼龙的缺点也很明显,和丝绸棉花相比当然耐性好了许多,对于搭配超短裙来说,纯尼龙的丝袜还是有点不太OK。

包臀设计的丝袜更不可能出现,因为尼龙的弹性根本包不住屁股。

穿上就会掉下来。

可能还需要给丝袜专门配条裤腰带。

在需求的变化下,制作工艺也发生了改变,

70年代,杜邦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氨纶,将尼龙和氨纶混合在一起,就成了现代的弹力丝袜。

所以,敲重点,现代丝袜的材料可以简单的分类为两种。

一种是,纯尼龙。

另一种是,尼龙和氨纶的混合材质,混合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尼龙缠绕在氨纶上面。

尼龙是线,氨纶是橡皮筋。

市面上流行的丝袜,基本都是后者的工艺。

氨纶和尼龙结合后,丝袜也从纯尼龙发展出了几个新品类,分别是水晶丝,包芯丝,天鹅绒和莱卡。

水晶丝就是很多人所幻想的透明度高,一撕就碎的真“撕袜”。

名字很好听,但实际上好撕是因为它质量不行。

氨纶和尼龙的缠绕太过随意,不太均匀。

只是为了更好卖,才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而包芯丝和天鹅绒就要比水晶丝高级一点,最起码缠绕的时候用了点心,质量也会更好,也更“耐撕。”

包芯丝比较薄,适合夏天穿,也是现在丝袜的主流品类。

天鹅绒听起来像是一条棉裤,其实也是占了名字便宜,、。

和前面两种相比,天鹅绒是尼龙和氨纶粘合在一起,而非缠绕在一起,所以这种材质的丝袜可以做的比较厚,传统天鹅绒,冬天的光腿神器。

当然现在也出现了超薄天鹅绒,夏天穿也是ok。

1970年,弹性优良的人造纤维材料莱卡被运用到丝袜的生产中。

莱卡是由前杜邦的全资子公司生产发明,本身只是一个产品名称,但因为这种材料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导致莱卡成了这种纤维材料的代名词。

相当于所有的越野车都叫吉普车一样。

莱卡材料可以自由拉长四到七倍后迅速恢复原有长度,几乎所有的高端丝袜都是莱卡材质的。

莱卡撕完能恢复原状,于是丝袜头套,丝袜弹弓等道具也因此出现。

人类的XP,走到了奇怪的地方。

6

技术进入了新一轮的革新,品牌也进入了新一轮的更新。

德国品牌FALKE诞生于1895年,号称丝袜里的爱马仕,是欧洲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内衣品牌。

到了1958年,FALKE并购了Uhil,顺利开拓起了高端丝袜市场,凭借着丝袜席卷欧洲。

德国的死对头法国也不甘示弱,法国品牌GERBE成立于1904年,这家品牌号称自己用最贵的原材料和最复杂的工艺生产最高品质的袜子。

实用性是0,逼格拉满。

意大利品牌FOGAL成立于1920年,这个号称是戴安娜王妃生前最喜欢的丝袜品牌,也是世界上卖出第一条尼龙丝袜的商店。

奥地利品牌Wolford成立于1950年,这个号称是歌手王菲最喜欢的品牌。

上面的四家公司牢牢把持住了高端丝袜的市场,尤其是FALKE更是将袜子卖出了6500元一双的高价。

一双袜子相当于一台iPad pro。

我也是知道这个品牌后才知道袜子竟然还能分左右脚。

从高端变成大众,又从大众变成了高端。

女人再也不用为了买不到丝袜而发愁了,因为丝袜的产量终于上来了。

这时候丝袜开始分流了,有些丝袜兼顾了实用性,有些丝袜兼顾了适用性,有些丝袜兼顾了使用性,还有一些兼顾了食用性。

丝袜是一双袜子也可以是一条裤子那么简单。

丝袜又不仅仅是一双袜子或者一条裤子那么简单。

去年巴黎世家的字母丝袜在社交媒体上爆火,字母竟然用这一种方式出圈了,这也算是字母圈吧。

字母丝袜的背后是高昂的售价,一条要在人民币2000到3000左右。

与其说大家穿的是丝袜,还不如大家穿的是钞票。

高端丝袜的质量不见得好,但是用来炫耀,肯定效果极好。

尤其是巴黎世家的这款丝袜并不在网店销售,只有海外线下专柜。

小红书一天穿的巴黎世家,可能比巴黎一年的世家人都多。

漂亮的丝袜有很多,为什么大家都盯着这几款?

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钱。

时间到了90年代,国内也开始诞生新的袜业品牌。

1985年,宝娜斯成立。

1994年,梦娜成立。

1995年,浪莎成立。

从历史上来说,国内的袜业品牌比欧美品牌晚了几十到上百年,欧美品牌全线占领高端市场的,而国内品牌只能做一些低端生产。

不仅仅是丝袜,和服饰有关的领域,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从市场规模上来说,浪莎等品牌胜在量大,占领了大部分市场销量。

虽然直接进入到高端市场有些吃力,但是可以收购高端品牌进入市场。

而高端品牌的日子也未必好过,上面提到的奥地利品牌Wolford就在2018年被复朗集团以4.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

再不收购就只能破产。

万一哪天巴黎世家发扬了法国人的风格,也被收购了,这可能就是网红圈的凡尔登战役。

结果相当惨烈。

其实在70年代氨纶 尼龙的混合材质出现后,丝袜在材料上的发展基本就走到头了。

无论是什么设计,什么风格,都逃脱不了尼龙或者尼龙和氨纶的组合。

最多就是价格的不同,质量的不同。

技术上没有什么壁垒。

高端或者低端,主要就是靠营销。

有一组数据倒是挺有趣,那就是在2014年到2019年之间,中国的丝袜市场逐年增加,从175.5亿元增长到了266.4亿元

但是对应的出口丝袜的规模从2014年的8.9亿双跌到了2019年的5.83亿双。

当大众还在幻想丝袜美腿不可描述的时候,外国女孩已经开始抛弃穿丝袜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要么露腿,要么穿裤子。

丝袜反而没那么受欢迎了。

这也正常,毕竟美国人现在都开始在纠结谁才是真正的女人。

代表性别特征的丝袜自然也就不受待见。

况且丝袜在某些语境中已经不是性别特征,而是性特征了,穿上丝袜也容易被误会,所幸还不如不穿。

丝袜在这个时候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进化。

比如说,在日本,出现了蛇皮丝袜这种见鬼的“艺术品”。

只能说我懂艺术,但是我不懂日本人。

大家突然看到一个蛇皮出现,第一反应不会是拿东西打么?

这就是皮断腿么?

或许有一天国内的女孩也会渐渐抛弃丝袜,选择其他服饰。

但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男孩买丝袜给自己穿。

男性丝袜市场也在逐年增加。

大家都发现了人类的多样性。

只能说男人才是真的喜欢丝袜,无论它被穿在谁的身上。

希望他们抢的时候,慢一点。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中国丝袜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华经情报网

【2】《聪明的农家女》.格林童话

【3】尼龙丝袜也疯狂——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丝袜革命.世界文化.王慧君

【4】浅谈丝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山东纺织科技.古涛

【5】杜邦在全球袜业中的领导地位.纺织信息周刊

【6】美国杜邦公司百年前诞生事业部制-技术领先的企业接受组织变革的挑战.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木元哲 、祖林

【7】深度解读!2020年中国袜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行业层次参差不齐.前瞻产业研究院

【8】2019年中国丝袜市场规模达266亿元,其中钻石丝袜产品渗透率不断上升.智研咨询

【9】渔网袜的不凡历史,从低俗到潮流的原因是啥.知乎

【10】从性工作者标配到烂大街,渔网袜到底经历了什么?.搜狐新闻

【11】裙下之秘,你所不知道的全球丝袜版图.互联网视阈

【12】丝袜.百度百科

【13】丝袜.维基百科

【14】网袜跟肉丝袜的区别, 你知道么?.网易订阅

【15】带你了解现代所有的丝袜材质.什么值得买

【16】将袜子放在化妆品店里卖.思维与智慧.张子昊

【17】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吕一民

【18】近代欧洲政治社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 (美)海斯著;曹绍濂译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