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带女朋友来我家见父母,一进门见女朋友年轻漂亮又有气质,妈妈激动的手舞足蹈,热情的拉着我女朋友的手说:
“姑娘!你说我就猜不透了,你那么优秀,可我儿子却普通又长的丑,你到底看上他什么?”
女朋友脸一红低下头,又抬起头羞涩的瞥一眼站在旁边的我说:
“他……他与别的男人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妈妈的好奇的问道。
“他吃饭时,不像别的男人又巴唧嘴又桌子下一只手掐着我的腿。”
“就这一点?” 女朋友立马纠正说:“不是。他还有……”女朋友咬着嘴唇,嘿嘿一笑又说:“他睡觉时,不像别的男人那样打呼噜;出差时,不像别的男人那样喜欢瞎搞;洗澡时,也不像别的男人那样总是拉上我;还有,他没有狐臭,没有脚气,不梦游……”
“啊!”妈妈惊讶不定了。
“他不仅这些优点,还有?”女朋友得意洋洋的补充说:“他有房有车有存款,还有高矮胖瘦,都十分符合我的要求!”
妈妈瞬间瞪大了眼睛,转身对我低声怒问:
“天啊,这姑娘在遇到你之前,都遭遇了什么!” 我………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陕北的传统婚俗中,大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提亲,约亲,定亲和迎亲。
提亲就是男女双方家长(特别是男方),请媒人(介绍人、月老、红娘、冰公,他们懂礼节、有威望、巧嘴妙舌,能说会道,在整个婚礼过程中起相互联络、协商、调解等事宜的作用。据《礼记、坊记》云:"男女非媒不成婚,非受币不交亲",可见在历史的地位上它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受到社会的重视和人们的爱戴。当然媒人也是包办婚姻的—个环节,更有谋财贪利者,故而受到人们的讥视和国家的制裁)给自己的儿女物色对象(有时媒人自己物色),说明缔结婚姻的请求,俗称"打问媳妇"、"问媳妇"、"说媳妇"、"照茬茬"等。缔结婚姻的方式有指腹亲、奶头亲、童养媳、娃娃亲、续亲、换亲、转亲、招亲、亲上亲、纳妾(大小老婆)等,结亲距离在方圆三十里左右,形成了亲套亲,亲结亲等挽圪瘩亲戚的现象,但同姓、同宗、亲属之间一般不能结婚。另外,还不作倒亲(女子不往外家家嫁),民间虽然流传有"姑姑做婆,一世不和","姨姨做婆,刀剪相磨"之谚,但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成婚时有出现。
经提亲后双方家长通过长时期的对对方的了解,都觉得这门亲事很满意,还要请算命先生将自己儿女的出生年、月、日、时写在一张宽约二寸,长约六寸左右的红纸上,相互交递俗称"开八字"单,看是否合婚,具体格式如下:
男:X X X乾造X年X月X日X时建生。
女:x x x坤造X年X月X日X时瑞生。
所谓"八字"它和我国的传统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六十组名目,可成六十纳音,也称六十花甲子或六十元辰,他们分别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其顺序分别代表着一定的年、月、日、时。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由四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此外,古人为了便于人们的记忆,又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支,便形成了人的十二相属(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双方接到八字单后,有的地方将此单供在土神之位前,如果三天内家里发生了不幸之事,如吵架、失窃,甚至畜亡人伤等想不到的意外事故,就认为是不吉祥之兆,当然这门亲事也就不提了,反之在这几天,家里没发生任何事故,认为是神灵的保佑,大吉之兆,当然这门亲事也就能继续谈下去了,然后再拿上此单请风水先生根据生辰八字的推算看是否有相克(不合婚)现象。关于生辰八字的相克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要想查根寻源,实属不易。就同年同月同日,只是不同时生,也差的甚远,说法大不一样,所以绝大部分人不懂,只有阴阳、风水先生才懂。如果风水先生说合就继续说,不合就散,这也是一个关键。民间有许多关于婚配的俗谚,如"鼠牛两兴旺,牛猪喜洋洋"。"虎马享荣华,鸡龙能长久"。"蛇盘兔,必定富"。"金鸡不遇狗,白马怕金牛"。"虎蛇两不和,鼠羊不久长"。"猪见猴,泪长流"。"金鸡不配狗,猪猴不到头"等等。具体相属相克者是:辰、戌;丑、未;子、午;申、寅;酉、卯;亥、巳;申、寅;卯、辰;戌、酉。相属相合者是:申、子、辰;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子、丑;寅、亥;巳、申;午、未;卯、戌。
由此可见,生辰八字,十分重要,它是决定每个人婚姻大事的主宰,根据它可判断每一个人命运的好坏。特别是部分犯月生(每个相属在每一年里都有一个不吉月,俗称"犯月",具体是:正月蛇、二月鼠、三月牛、四月猴、五月兔、六月狗、七月猪、八月马、九月羊、十月虎、十一月鸡、十二月龙。比如今年是鼠年,那么鼠犯二月,所以在二月里出生的孩子就是犯月生,但民间又有犯时不犯月之说,也就是说上旬出生的孩子比较犯的真一点,中旬出生的孩子犯的问题不大,而下旬出生的孩子基本没什么问题),父母感到出生的时分不好,赶快请算命先生选择一个好的生辰八字,以免影响儿女将来的终身大事。由此看来,有不少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是伪造的。另外民间还有男犯妻家,女犯本人之说。在犯月的同时每个相属也有它的一个利月;民俗也称"旺月",具体是:正鸡二兔三羊青,四蛇五马六月龙,七猴八虎九月鼠,十牛十一猪腊月狗。所以人们认为在此月出生的会命运亨通。
除了批八字之外,还涉及到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此相关,不是水命,就是火命或者金、木、土命。五行之间也有相生相克的两种关系。民间流传有"水火不容","水木配,能发财"等等谚语。具体命相相生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命相相克者: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火。什么命相都可以根据生辰八字能推算出来,从而也就可以判断婚姻的凶吉。反过来再说,任何事情不是绝对的,事在人为,俗言有:"大命由天定,小命由人变"。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把它编成口诀,具体是: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戌辰、己巳森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戌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尾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水;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全;甲辰、乙巳复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山土;庚戌、辛亥钗钊金;壬子、癸丑柳条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戊、癸亥大海水。
过去,在整个提亲的过程中,包办买卖婚姻占主导地位,婚嫁都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布袋里买猫"媒人前跑后奔,常言道:"是媒不是媒,总得七八回",左疏右道总是甜言蜜语"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只说好,不说坏",有的添上,没的捏上,俗言有"十媒九喧,一媒不喧,空话连天"。有不少男女青年只信媒妁之言,没有自主权,有的男女别说有什么感情,甚至连面都没见过,不知"赵钱孙李",就糊里糊涂地确定了终身,进了洞房,婚后给家庭种下苦果,一生得不到幸福,俗谚有"命里注定"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婚姻逐渐走向自由化,有的经媒人介绍后相互认识;有的在生活中自己结识交往,不管那一种方式,不能光看表面一见钟情,双方要通过长时间的谈情说爱,并相互详细了解对方的为人做事,生性特点,道德品质,家庭状况,社会地位,亲戚关系等情况,觉的在各方面都门当户对,并也建起感情,然后再请媒人向双方家长说明此意,作为家长一般只掌握个门户(亲路、亲世、人家),其它各方面只要娃娃们能情投意合,也就同意结亲,媒人轻松的多。总而言之一句话"旧时靠媒人说哩,新时凭自己谈哩"。
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方选择的条件和标准也就不同,六十年代"一军二干三工人,歪好不寻个受苦人";七十年代"非农正式员,长相像演员,身体运动员,三代要党员";八十年代"文化大学生,单位在合营,住房在县城,兄弟一个人",九十年代"一有权,二有钱,三经商,四下洋",到了二十世纪"家庭要富豪,住房要大套,人样不重要,那怕外国佬"。
另外,无论新旧社会,那种方法,那种形式的结亲,都特别讲究门户,俗言有"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个烂南瓜",一般人家不与娼妓、衙役、轿夫、巫神、强盗、拉叫驴、挑猫骟狗等下九流及狐臭人家结亲,这是"骨头差事"不得马虎。所以,在提亲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搞地下侦查工作",双方通过各方渠道,如亲戚、朋友以及知对方内情的人了解对方的亲戚关系、社会地位、家庭状况、为人做事及是否有下九流、狐臭等情况,人们常有这样一句口头语"问的是作亲哩",看来这项工作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但也有部分男家,因孩子年龄较大,家境贫寒,特别是居住在农村山高沟深各方面条件都不佳或者是在精神上有一毫半厘的小问题,那也就不讲任何条件,只要对方同意,也愿作下这门亲事。俗谚有"臭种种比断种种了强"。总体上说"有剩下男的哩,没剩下女的"。
中国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我们汾阳当地也有句俗话;十里习俗不一般。这都说的是民情风俗的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形成了各地民情风俗的不一样,而民族众多又造成了各民族之间风俗民情的不一般,再一个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各地物产的差异,人们喜好的不一,也造成了各地风俗的大不同。
不过总的说来各地的风俗民情都是数千年来各民族根据自己所处地域的社会文化,地域内的物产,以及时代的变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而积淀传承下来的,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风俗,传统礼仪等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当地民情风俗,还要委派官吏考察风俗民情,在制定国策时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依据。
风俗由于是数千年来的历史沉淀而成,约定俗成,因此它对域内成员具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相辅相成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传统,久而久之时代的变革,时尚的转换,原来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但是,在我们当地却有这么一种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什么人流传下来的奇怪庸俗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我们当地叫“门头”,那是一种含蓄的叫法,而直接的叫法,人们就叫“臭骨头”。
但是,这不是身体上的“胡臭”或者“狐臭”,而是一种多少年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风俗,这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而沉淀下来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移风易俗”理念的增强,使这种误人子弟的风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好像还是根深蒂固,在一些人的心中,仍然是有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还在影响着婚姻孪爱中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在农村是否更胜一筹。
其实,“门头”这个风俗在我们当地,并不是指婚姻的双方门当户对的意思,不是象人们的家庭出生一样,有的出生干部家庭,有的出生工人家庭,还有的出生农民家庭,也不是说象籍贯上添的成分一样,贫下中农,或者地主富农等那样一个实质性的东西,而它是一种飘渺,神秘,而又似有似无的风俗。
但正是这些飘渺似有似无,也可以说是无影无踪的“门头”风俗,它凌驾于国家的《婚姻法》之上,政府机关也奈它无法,它棒打鸳鸯,阻碍拆散了好些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正常自由恋爱,别看它似有似无,甚至是无影无踪,但它在愚昧落后的地方,还是大有市场的。
旧时在我们当地,人们将“臭骨头”这个东西,在婚姻嫁娶方面,立在了剃头匠,卖艺的,吹鼓手等等的最后面。
而且,违者不准同宗祭祖,六亲不认,亲戚本家也会拒之门外,断绝来往。由此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无奈之下,好些美丽姑娘只好远嫁他方,造成了一辈子的遗憾。严重的甚至形成了寻死觅活,跳河上吊的悲惨局面。
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
相信全国但凡有此“门头”习俗地区的人们,一定会有同感,也一定会有许多悲惨痛苦的例子的。
我们汾阳孝义一代儿女结婚,最注重的就是这个“门头”,有的人他把这个风俗看的比命都重要,相当于过去的贞洁牌坊。
你不管家庭条件再好,儿子,姑娘再人才出众,又或者再有本事,如果摊上“门头”这个浑水,那就全黄了。
而如果置若罔闻一旦结亲,那就算倒了霉了,子子孙孙也会受到牵连,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会受到影响,传统的说法是;“穷不扎根臭扎根”,你穷吧,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但“门头”你如果有问题,就会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而这个“门头”风俗,还不是和家庭成分等一样有据可查,你就拿最讲究的人来说,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究竟这个“门头”及“臭骨头”这个风俗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或者是有什么根据,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不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汾孝地区人们往往因为婚嫁之事说起“门头”,好些人都是用手指头,指一指自己的鼻头,相互之间就心知肚明了。
人们相互之间开玩笑,轻一点,重一些,或者荤一点,素一些都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说他“门头”有问题,那就比日他八辈祖宗还要严重,说不定会扯烂你的嘴巴,甚至和你拼死相斗,这在汾孝地区是非常讲究在意的,是致命问题,会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他们太看重这个问题了。
而人们对于当地的一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也往往是道听途说,风闻而已,因为那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并不是头上贴有标记,或者档案上有登记,或者就是能够闻出来似的,大多是人云亦云,但是,你一沾上边,那就有点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下面摘录网络上汾孝地区一些人的看法;
“汾阳人讲门头,有相当长的历史,所谓臭骨头就是狐臭,是会遗传的,会影响下一代。”
“偶还木有找对象呢 偶奶奶就告诫我一定不要门头不对的。”
“我妈说,这个很忌讳,找对象坚决不让找这样的,会坏了门声...”
“ 结婚论嫁,很讲究。臭骨头。哎......只能怨父母了。这个没办法,现在盛行。只能说是个别人吧,阴天身上的气味特别难闻。”
“有没有前辈可以很明确的说说臭骨头是什么意思呀?现在好像说的臭骨头不是有狐臭,那是什么?谈婚论嫁很在意这个的!求解,急!”
“不一定臭骨头就一定有狐臭。有时候是家里的人性品性不好,有的是一个女的和别的臭骨头男的乱搞,她的孩子就算没有狐臭也是会被人叫成臭骨头。这些东西就是咱们说的门头。"
" 一种迷信, 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 ,有的家庭根本就没有什么, 就是因为闲话照成的。那又能怎么样呢?都是一些无知,没有道德的人才会去计较这个的 ,上面那几个在说什么赞成的, 你不觉得你就是个SB。"
" 我爸正告我,只要你愿意,娶妓女也行,门头不对除非杀了我!”
"有的家庭贴着这样的标签,几辈子也洗不清啊。怕列!"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 南北朝五胡乱华,身有狐臭的异族几乎屠尽中原汉人,幸存下来的汉人发誓永不和胡人通婚,“门头”不对概指有胡人血统...... 这是很令人畏惧和不得不从的传统...... "
"这个问题我跟我妈谈过,假如我真找了个这样的人,她给我的解释就是遗臭万年,对以后孩子的责任,你现在好了,孩子以后要娶要嫁。尤其是在乎门第的孝义。"
"其实孝义还在纠结臭骨头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走不到一起的还挺多。"
"这种说法说也不科学!这种说法源于当地风俗,最多算是一种汗腺上的疾病,与骨头没关系!所谓“臭骨头”的说法也只限于山西某些地方!"
" 因为思想观念的一个小毛病,成为阻隔婚姻的线锁,到如今也没人能打破,有情人难成眷属......"
" 到底是啥玩意什么都不在意,只要能死心塌地跟着我,我必定誓死相随。"
" 瞎求讲疚了,没有根据。"
从上述议论中间,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门头”这个风俗还是非常在意,重视的,但也有一些纠结不以为然的。
而其中还有的人说“臭骨头”的人聪明又漂亮,其实,关于这一点,一般人都比较印象深刻,好些个被人说是所谓“臭骨头”的大多比较漂亮,而且皮肤也比较白泽细腻,聪明伶俐,这是否和优生半径圈及杂交优生有关。
以前孤陋寡闻,只以为这个“门头”风俗就是我们汾阳孝义一代讲究。但是,据了解,这个风俗在我国其他好些个地区都有讲究,不过也是讲究的程度,重视的情况有所不同,陕西,河南,江苏等地都有讲究。
而据说河南焦作济源市更是一个讲究“门事”的特区,当地的人们说起这个风俗,认为是家门不幸,“门事”猛于虎!
不过说法有些不同,我们当地说的是“门头”而别的地方说的是;“门弟”,“门事”,“门色”,“门病”等等,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观这个风俗的来源,不外乎是下面几种来源;曹魏时,将归附的外来民族迁入到山西,吕梁地区好多都是凶奴及杂胡等的居地,我们当地演武东边六七里的地方,就有两个属于平遥县的村庄,大羌城,小羌城。这个村曾有记载说:“五胡侵华,以居羌人,汉建安中筑”。
再一个就是西晋时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的时候,异族胡人与汉人交婚引起的。因胡人多有狐臭,姑汉人蔑称其为“臭骨头”,又因胡人与汉人风俗习惯差异较大,而胡人又时常反叛作乱,姑汉人避之不及,不与其通婚,即“门头不对”。
而主要的说法就是,元朝蒙古族入侵,汉民族大部分地区生灵涂炭,蒙古兵也叫“鞑子”,他们无恶不作,百般欺凌百姓,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而更为可恶的是,汉人家的姑娘要出嫁,首先得和“鞑子”睡三天,俗称“破瓜”,下来才能够和汉人入洞房,而如果有了孩子,汉人就会把第一胎摔死,不要这个“鞑子”种,而有的女人舍不得孩子,生下来就成了所谓的”鞑子“,也就是我们当地人们所说的“臭骨头”。
而“鞑子”也是我们当地人们对于所谓的“臭骨头”的人的另一种叫法。
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异族的残暴统治却是一直萦绕在汉人的心头,蒙古人被逐出中原之后,还有一分部蒙人散落于中原,这些人为了保命便改头换面,不承认自己的蒙古血统,以汉人自居。但是汉人却对这部分人极为的不信任,坚决不和其通婚,维持汉人血统的纯正。
但是当时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区分汉人和其他民族,所以人们就想出一种看似很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办法,利用“门头”这个风俗来拒绝与异族通婚。而且,这个风俗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好些地区许多人的印象之中,成为一个跨不过的坎。
上面说过,我国山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也有这个关于“门头”的陈规陋习,但没有考究全国其他地区是否也存在这种陋习,是否是“五胡乱华”时候流传下来,或者就是元朝蒙古“鞑子”流传下来的,或者还是什么别的说法还有待于考量。
但是时过境迁,多少年过去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思想与时俱进移风易俗的现在,是否还有必要讲究那些陈规陋习,维护那些卫道士们不切实际,误人子弟的风俗!?
在各种信息闭塞的以前,人们思想愚昧,讲究那些个奇怪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那还情有可原,但在各种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现在基本成了地球村,互联网遍布全世界,好些人都以与老外成婚为荣,嫁给老毛子,娶了老毛子为媳妇的大有人在。
而出于优生半径圈也是距离远了才能够优生优育,基于这些种情况,还有什么理由抱住那些个陈年陋习,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而不撒手!?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思想的进步,观念的改变,那个压在青年男女婚姻之中,不合情理,不讲科学,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一定会被觉悟起来的人们推翻改变的,也一定会没有市场的!
网友评论;
明哥;“臭骨头不只是汾阳有,好多地方都有这讲究。
水木年华;这么好的帖子,为什么没人看。
馨睿悦动;全中国有狐臭的人都很在意的。
超级贱886;过几代人的血统,早已经都一样了,没什么区别了,作者写的也对,但是,这不是身体上的“胡臭”或者“狐臭”,而是一种多少年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风俗,这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而沉淀下来形成的
白文;在山西部分地方就认命吧,只要在当地通婚,除非你搬到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和别人通婚。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