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编辑/排版:蕉 责编:kiki 审核:李云
宝宝的奶香味、长辈的老人味、喜欢的人身上的香甜味,有些体味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有些闻起来却令人感觉不太对劲。
动图来自SOOGIF
身上的体味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闻的体味容易让周围人浮现出“距离产生美”的冲动,也容易让人处于尴尬境地。
不慌,整理一下原因,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身上的体味是如何产生的?
大汗腺(顶泌汗腺)除了分布于腋窝外,在腹股沟、肛周、外阴、脐部也有,这些部位也可有异味,但症状相对腋窝轻一些。
汗腺分泌的汗液(素材) 细菌(操作者)=异味(成果)
汗液本没有味,细菌把它分解了,也就有了味。
其它影响因素
一、基因
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控制大汗腺的分泌情况。
图中也可以看到全球有狐臭的人仍占大多数,但亚洲地区狐臭患者比例却比较少,猜测是长期受到气候影响导致基因变异,减少大汗腺分泌,气味更清爽。
▲图片来源:www.unz.com
狐臭的突变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
(蓝色=有狐臭,黄色=没狐臭)
二、辛辣食物或酒精
摄入大蒜、洋葱、咖喱、酒精的话,虽然它们不直接参与大汗腺分泌,也不为细菌提供更有利的生长环境,但它们会让你的体味变得更加“奥妙”,更有层次感。
动图来自SOOGIF
三、身体疾病
代谢性疾病:例如苯丙酮尿症、三甲基胺尿症、异戊酸血症、高蛋氨酸血症。
系统性疾病:例如肝衰竭或肾衰竭。
这两类疾病也会使体味发生变化。
四、出汗多
也是疾病的一种——原发性局部多汗症,汗液分泌量大于调节体温所需的量,比正常人汗更多。
如何解决?
解决体味不外乎2点,止汗和去菌,除此之外再稍微注意一下个人习惯。
不同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1. 只有自己闻得到的,注意清洁,保持干燥,无需外用产品。
2. 运动出汗较多时周围人能闻到,且味道较轻,可以外用产品(下面细说)。
3. 味道很大,影响范围较广,且外用产品不能缓解,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勤洗澡,患处(例如腋窝)可每日进行擦拭清洁,但也不要暴力擦拭从而刺激到皮肤。
选择吸汗透气的衣物,被汗水浸湿的衣物也应当尽早更换。
止汗:含氯化铝的止汗产品(日化品或药物),物理止汗,减少汗液分泌到皮肤表面。
香味产品:香水、香氛、滚珠液,可以遮盖异味。
抑菌剂:如二氯二苯脲、吡啶硫铜锌等。
毛发可以附着细菌与异味,因此脱毛对于减少体味也有一定帮助。
高频电针术和CO2激光等,相对手术损伤比较小。缺点是复发率高,如果效果不好需要再次治疗,之前形成的瘢痕也会影响手术。
腋窝皮肤切除术、微创腋臭根治术、小切口掻刮术、小切口剪刮术。缺点是术后瘢痕影响美观。不同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现在常进行联合治疗,如部分皮肤切除配合剪刮术。
注射乙醇、5-FU等,使真皮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导致大汗腺萎缩。缺点是治疗不彻底,有时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的瘢痕还会影响再次手术。
注射肉毒杆菌,抑制大汗腺分泌,效果好不留瘢痕,缺点是需要持续治疗。
解决体味的方法很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香喷喷也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Jami L Miller, MD. Bromhidrosis. UpToDate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05月29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来源:阿程
来源: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宝宝的奶香味、长辈的老人味、喜欢的人身上的香甜味,有些体味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有些闻起来却令人感觉不太对劲。
动图来自SOOGIF
身上的体味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闻的体味容易让周围人浮现出“距离产生美”的冲动,也容易让人处于尴尬境地。
不慌,整理一下原因,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身上的体味是如何产生的?大汗腺(顶泌汗腺)除了分布于腋窝外,在腹股沟、肛周、外阴、脐部也有,这些部位也可有异味,但症状相对腋窝轻一些。
汗腺分泌的汗液(素材) 细菌(操作者)=异味(成果)
汗液本没有味,细菌把它分解了,也就有了味。
其它影响因素 一、基因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控制大汗腺的分泌情况。
图中也可以看到全球有狐臭的人仍占大多数,但亚洲地区狐臭患者比例却比较少,猜测是长期受到气候影响导致基因变异,减少大汗腺分泌,气味更清爽。
狐臭的突变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 (蓝色=有狐臭,黄色=没狐臭)
▲图片来源:www.unz.com
二.辛辣食物或酒精摄入大蒜、洋葱、咖喱、酒精的话,虽然它们不直接参与大汗腺分泌,也不为细菌提供更有利的生长环境,但它们会让你的体味变得更加“奥妙”,更有层次感。
三.身体疾病代谢性疾病:例如苯丙酮尿症、三甲基胺尿症、异戊酸血症、高蛋氨酸血症。
系统性疾病:例如肝衰竭或肾衰竭。
这两类疾病也会使体味发生变化。
四.出汗多也是疾病的一种——原发性局部多汗症,汗液分泌量大于调节体温所需的量,比正常人汗更多。
如何解决?解决体味不外乎2点,止汗和去菌,除此之外再稍微注意一下个人习惯。
不同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1. 只有自己闻得到的,注意清洁,保持干燥,无需外用产品。
2. 运动出汗较多时周围人能闻到,且味道较轻,可以外用产品(下面细说)。
3. 味道很大,影响范围较广,且外用产品不能缓解,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勤洗澡,患处(例如腋窝)可每日进行擦拭清洁,但也不要暴力擦拭从而刺激到皮肤。
选择吸汗透气的衣物,被汗水浸湿的衣物也应当尽早更换。
止汗:含氯化铝的止汗产品(日化品或药物),物理止汗,减少汗液分泌到皮肤表面。
香味产品:香水、香氛、滚珠液,可以遮盖异味。
抑菌剂:如二氯二苯脲、吡啶硫铜锌等。
毛发可以附着细菌与异味,因此脱毛对于减少体味也有一定帮助。
高频电针术和CO2激光等,相对手术损伤比较小。缺点是复发率高,如果效果不好需要再次治疗,之前形成的瘢痕也会影响手术。
腋窝皮肤切除术、微创腋臭根治术、小切口掻刮术、小切口剪刮术。缺点是术后瘢痕影响美观。不同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现在常进行联合治疗,如部分皮肤切除配合剪刮术。
注射乙醇、5-FU等,使真皮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导致大汗腺萎缩。缺点是治疗不彻底,有时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的瘢痕还会影响再次手术。
注射肉毒杆菌,抑制大汗腺分泌,效果好不留瘢痕,缺点是需要持续治疗。
解决体味的方法很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香喷喷也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Jami L Miller, MD. Bromhidrosis. UpToDat
#医师报超能团#
#超能健康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丨编辑/排版:蕉 责编:kiki 审核:李云
宝宝的奶香味、长辈的老人味、喜欢的人身上的香甜味,有些体味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有些闻起来却令人感觉不太对劲。
动图来自SOOGIF
身上的体味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闻的体味容易让周围人浮现出“距离产生美”的冲动,也容易让人处于尴尬境地。
不慌,整理一下原因,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身上的体味是如何产生的?
大汗腺(顶泌汗腺)除了分布于腋窝外,在腹股沟、肛周、外阴、脐部也有,这些部位也可有异味,但症状相对腋窝轻一些。
汗腺分泌的汗液(素材) 细菌(操作者)=异味(成果)
汗液本没有味,细菌把它分解了,也就有了味。
其它影响因素
一、基因
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控制大汗腺的分泌情况。
图中也可以看到全球有狐臭的人仍占大多数,但亚洲地区狐臭患者比例却比较少,猜测是长期受到气候影响导致基因变异,减少大汗腺分泌,气味更清爽。
▲图片来源:www.unz.com
狐臭的突变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
(蓝色=有狐臭,黄色=没狐臭)
二、辛辣食物或酒精
摄入大蒜、洋葱、咖喱、酒精的话,虽然它们不直接参与大汗腺分泌,也不为细菌提供更有利的生长环境,但它们会让你的体味变得更加“奥妙”,更有层次感。
动图来自SOOGIF
三、身体疾病
代谢性疾病:例如苯丙酮尿症、三甲基胺尿症、异戊酸血症、高蛋氨酸血症。
系统性疾病:例如肝衰竭或肾衰竭。
这两类疾病也会使体味发生变化。
四、出汗多
也是疾病的一种——原发性局部多汗症,汗液分泌量大于调节体温所需的量,比正常人汗更多。
如何解决?
解决体味不外乎2点,止汗和去菌,除此之外再稍微注意一下个人习惯。
不同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1. 只有自己闻得到的,注意清洁,保持干燥,无需外用产品。
2. 运动出汗较多时周围人能闻到,且味道较轻,可以外用产品(下面细说)。
3. 味道很大,影响范围较广,且外用产品不能缓解,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勤洗澡,患处(例如腋窝)可每日进行擦拭清洁,但也不要暴力擦拭从而刺激到皮肤。
选择吸汗透气的衣物,被汗水浸湿的衣物也应当尽早更换。
止汗:含氯化铝的止汗产品(日化品或药物),物理止汗,减少汗液分泌到皮肤表面。
香味产品:香水、香氛、滚珠液,可以遮盖异味。
抑菌剂:如二氯二苯脲、吡啶硫铜锌等。
毛发可以附着细菌与异味,因此脱毛对于减少体味也有一定帮助。
高频电针术和CO2激光等,相对手术损伤比较小。缺点是复发率高,如果效果不好需要再次治疗,之前形成的瘢痕也会影响手术。
腋窝皮肤切除术、微创腋臭根治术、小切口掻刮术、小切口剪刮术。缺点是术后瘢痕影响美观。不同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现在常进行联合治疗,如部分皮肤切除配合剪刮术。
注射乙醇、5-FU等,使真皮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导致大汗腺萎缩。缺点是治疗不彻底,有时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的瘢痕还会影响再次手术。
注射肉毒杆菌,抑制大汗腺分泌,效果好不留瘢痕,缺点是需要持续治疗。
解决体味的方法很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香喷喷也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Jami L Miller, MD. Bromhidrosis. UpToDate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05月29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来源:阿程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