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腋臭。
为啥说这个?因为夏日酷暑马上就到了,有腋臭毛病的朋友,可能会增添苦恼了。
关于这个病,我想说说它和脾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有很多腋臭患者,他们的脾,存在问题。
之前一个女孩子,当时是个学生,24岁,姓孙。
按理来说,女孩子,应该是体香阵阵,令人赏心悦目的。但是这位,不一样。她有严重的狐臭,臊气浓重,令人不敢接近。
她的两个腋下,常年出汗,而且汗液发黏,衣服都可以被染黄。这症状,一年四季皆有,经前和夏季尤为严重。
因为自己的狐臭,这女孩显得特别悲观自卑。24岁了,没有过初恋,很少和男孩子接触。
后来,她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身体较为肥胖,脉滑,舌淡苔白浊。细问得知,平时喜欢吃肥甘厚味,没有油水和香的东西,基本是吃不下饭的。
平时,则身体倦怠、不爱动,大便溏。最近这段时间,口淡无味,食欲一般,遇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食物,干脆一口都吃不下。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为其开了一张配方,我们看一下:
汉防己,生黄芪、炒白术,苍术、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包)、车前草,生甘草。
这个药,水煎服,一共是服用三剂。
结果,三剂药用下去,患者明显感觉到腋窝处汗水已经减少了,气味变淡了。
药已中的,原方加入滑石(包),再投6剂。
六剂用完,气味大大减轻,十去七八。效不更方,再用八剂。结果,这一次,出现了反复,患者月经来潮,旧疾复发,味道又浓重起来。
这时候,医家将防己和黄芪的用量提高,并加入川芎和丝瓜络,再投。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味道没了,汗也不出了。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我给你复述了一遍。
读者朋友,你看这么长时间,也应该对基本的中医辨证,有所了解了。在你看来,这个患者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没错,就是脾虚湿盛。
这个患者,脉滑,舌淡,苔白浊,这是典型的湿浊内蕴的舌脉。湿浊源于脾虚。脾虚气弱,患者就便溏、倦怠、食欲不振、口淡。
脾虚,湿浊内生,上壅于腋下,这就形成了狐臭、腋汗。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这个狐臭在中医皮肤科里头,是很边缘的一个病。有相当一部分中医皮肤科专著,根本不提这个病。
提到了,其实也是简单说一嘴,基本上就认为此病源于遗传,或者是源于湿热郁于腠理。
至于说治疗,中医基本都主张外用药,很少提及内服药。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狐臭患者,有脾虚的倾向。他们往往形体偏胖,乏力多汗,食欲正常或食少腹胀,大便多不成形。只不过,有些人相对明显,有些人只是具备这方面的倾向。
本来嘛——湿浊之邪的产生,就是源于脾的。这是千古定论。因此,对部分患者而言,狐臭以脾虚论治,是天经地义的。
上头医案中这个患者,显然属于脾虚湿盛。那怎么办?健脾利水、祛湿化浊。
我们再看看医案里的方子——
汉防己,生黄芪、炒白术,苍术、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包)、车前草,生甘草。
这个配伍,其实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防己黄芪汤的加减。
防己黄芪汤,是一首经方,其基本组成,就是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这几味药。它最初是治疗表虚不固、水湿内蕴所致的风水、风湿,功效在于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也就是说,它既有祛风利水散邪的一面,也有补脾益气固本的一面。后世医家,常常用它治疗风湿病。
由于这个方子,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利水除湿,因此用在脾虚湿盛所致的腋臭患者身上,就比较适合。
其中,防己、泽泻、车前子、车前草、茯苓皮利水除湿,黄芪健脾益气,白术配苍术苦温燥湿健脾。
这样,患者的脾恢复了运化之功,杜绝了脾湿的生成源头,同时又把业已形成的湿浊,通过利尿的方式排出去。患者的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了。
这就是大体用药思路。
我个人感觉,防己黄芪汤治疗脾虚湿盛、湿浊内蕴所致的腋臭、腋汗,是比较合适的。我自己也曾偶有应用,证实确有一点效果。
当然,这里头的防己,必须是俗称的汉防己。广防己,有肾毒性,已经不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了。这个必须注意。
当然,如果你问,所有的腋臭患者,都适合这个方法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些患者,纯粹属于湿热所致,这个时候必须得想办法化解湿热。
有的人,完全就属于遗传,根本辨不出来其他症候,那就没办法用健脾除湿之法。总之,只能是面对有相关症候的人,才能考虑用符合病因病机的方药来治疗。
因此,对于文中医案里的配伍,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照搬。
另外,有腋臭的人,务必注意饮食。有时候,你之所以腋臭,说白了,就是你吃进去的食物,在你的身体里变臭了!
要想做一个清爽的人,你的饮食,务必清淡。清淡的饮食,造就清淡的身体内环境,你的体味,自然也就清新了。
好了,这个办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
一、青年脱发
1.生发汤治疗青年脱发
[方剂]制首乌20-30克,生地黄、菟丝子各15-20克,当归、天麻各10克,白芍15克,川芎6克,蛇蜕8克(无蛇蜕可用蝉蜕10克代之,效果稍逊)。
[加减]头皮刺痒重者加百部、地肤子、白鲜皮各10-15克;头皮脱屑多者加白蒺藜15-20 r克;阴虚内热重(五心烦热或女子月经先期)加牡丹皮8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0-15克,早莲草10克。
[制用法]每剂药煎3次,前1 、2 次煎液内服,第3次煎液洗头。每天l剂。
[功效]治青年脱发。
[备注]治疗期间要节制房事。若有手淫不良习惯者,要纠正。并忌食辛辣利激性食物。
二、青年粉刺
1.香油使君子治粉刺
[方剂]香油、使君子适量。
[制用法]使君子去壳,取出种仁放人铁锅内文火炒至微有香味,晾凉,放人香油内浸泡1-2天。每晚睡前吃使君子仁3个(成人量), 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胃,润燥,消积,杀虫。用治面部粉刺、酒糟鼻。
[备注]使君子不宜用量过大,否则可引起反胃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服用使君子时,不要饮茶,否则也会有上述反应。
2.皂角刺治粉刺奇效
[方剂]皂角刺(即皂英的嫩棘刺)30克,米醋120克。
[制用法]用醋煎煮皂角刺,改用文火煎浓稠为度。取汁涂患处。
[功效]托毒排脓。
[验证]据《图经本草》介绍,此方可收奇效。
三、腋臭
1.碘椒酊治疗腋臭
[方剂]辣椒2-3个。
[制用法]将辣椒切成小段,放人瓶内,加人2%-2.5%的碘配10毫升,密封摇荡,即成碘椒酊。将棉签饱蘸药液充分涂擦腋窝,每天1-3次,一般连用7天可愈。
2.泥鳅消炎除腋臭
[方剂]泥鳅。
[制用法]将泥鳅(不洗,带粘液)捣烂。涂敷腋下,连涂数次,直至治愈。
[功效]消炎散肿,解毒除臭。
[验证]据《江苏中医》 介绍,一妇患严重腋臭,夏季突然两腋下红肿疼痛,经用此方涂敷数次,红肿消退,腋臭亦愈。
3.鲜姜汁涂腋消炎祛臭
[方剂]鲜姜。
[制用法]将鲜姜洗净,捣碎,用纱布绞压取汁液。涂汁于腋下,每日数次。
[功效]消狐臭。
[备注]《食疗本草》云,生姜有“去胸中臭气、狐臭的作用,有根绝之功。
4.灶心土除治狐臭
[方剂]灶心土(即烧柴草的土灶内外经烧煅的黄土块)。
[制用法]将灶心土捣碎,研细,过筛。敷抹腋下,每日数次。
[功效]敛腋汗,除腋臭。
[验证]《 新中医》杂志介绍疗效显著。
[备注]灶心土含硅酸、氧化铝、氧化铁等,能抑制大汗腺分泌,故能除腋哭味,但作用不持久。
5.复方陀僧散治疗腋臭方
[方剂]密陀僧30克、冰片6克、枯矾30克。
[加减]汗出过多者加五倍子20克同研。
[制用法]研极细末,用有色玻璃瓶收贮。每日2-3次,先用水洗净腋窝,拭干,将药粉涂于局部揉擦片刻,秋冬不出汗时,每日涂2次。20日为1个疗程,间隔5-6日后再用。
[功效]密陀僧燥湿敛汗枯矾收敛止痒;冰片抑菌防腐、消毒除臭。三药合用能抑制局部腺体之分泌、敛汗、消毒除臭,故为治疗腋臭对症之良方。
[备注]本病夏季加重,必须注意清洁、多洗澡、勤换衣。必要时手术切除腋窝汗腺。
四、祛斑洁面
1.丝瓜络汤治蝴蝶斑
[方剂]丝瓜络10克,僵蚕、白茯苓各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20克,玫瑰花3朵,红枣10枚。
[制用法]将上述各味加水煎煮浓汁2次,混合。分2次饭后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天见效。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和血脉。有消斑的功能,用治蝴蝶斑。
[验证]《家庭医生》杂志推荐,读者反映极佳。
[备注]在采用此法治疗蝴蝶斑期间,应做到四避免:避免使用化妆品及刺激性强的肥皂,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进免食用有刺激性的、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葱、胡椒、辣椒等,避免忧思、抑郁。
2.杏仁蛋清美面消斑
[方剂]杏仁、鸡蛋清,白酒。
[制用法]杏仁浸泡后去皮,捣烂如泥,加入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涂搽,次晨用白酒洗去,直至斑退。
[功效]杏仁含杏仁贰、脂肪油、杏仁油及葡萄糖等,蛋清含多种维生素、烟酸,都有促进皮脂腺分泌,滋润皮肤之作用。适于治面部黑褐斑及面暗无光泽。
[验证]据《海上方》介绍,杏仁去皮,研细,以鸡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涂面,次晨洗去,连用l周,对治疗黑褐斑及妊娠蝴蝶斑有效。
3.乌梅方消黑痣
[方剂]乌梅肉,轻粉。
[制用法]烧灰存性,加轻粉,用香油调匀。点痣上,或涂敷胬肉。
[功效]去黑痣,蚀胬肉。用治皮肤表层血管瘤、鸡眼、赘疣、黑痣;等。
[验证]多次试用,反映效果良好。
[备注]轻粉,中药名,由水银加工制成,性寒、味辛、有毒。此“乌梅方”见于《名医别录》并化裁而成。
4 .消斑美容汤
[方剂]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生熟地各15克、白芷10克、女贞子15克、紫草10克。
[加减]月经量少或过期不行,少腹胀痛者加制香附10克、红花10克,以理气活血。
[制用法]每天1剂,煎2遍和液,早晚分服。连服1-2个月。
[功效]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生熟地、女贞子滋养肝肾;白芷、紫草祛风凉血消斑。
[备注]多吃水果蔬菜,忌日光曝晒。避免七情刺激。
五、美泽容颜
1.颜不老方
[方剂]鲜姜500克,大枣250克,食盐100克,甘草150克,丁香、沉香各25 克,茵香200克。
[制用法]上七味共捣碎,调匀。每日晨开水冲泡当茶饮服l杯。
[功效]调养气血、滋润皮肤。用治人老色衰,面容憔悴、粗糙无华。
[验证]此方据《奇效良方》化裁。古籍云:“煎也好,点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长不老。”
2.慈禧太后美容方
[方剂]海珍珠(海产贝类生成的)、茶叶各适量。
[制用法]海珍珠研细。每次3克,每隔数日l次,茶水送服。
[功效]驻容颜,葆青春。用于养颜护肤,防治皮肤衰老。
[验证]此方见于《御香缥缈录》 。据慈禧内宫女官德龄记述,慈禧喜食此方,故年届古稀皮肤嫩细,面如桃花,容颜不衰。
[备注]珍珠是一种名贵中药。味甘咸、性寒。功能定惊安神、清热益阴,对皮肤有很好的营养作用。
3.玉器美容
[方剂]玉器,如尺、球、顶指等。
[制用法]用体积不大的玉器在面部搓、滚、磨、擦,用力不大,速度勿.快,闲时即用,持之以恒。
[功效]用于养颜美容。
[备注]许多玉石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童元素(哂、镍、枯、铜、镁、铁)慈禧太后有个奇特的美容方法,就是经常用玉石搓磨面部。此方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
4.莲藕方驻颜轻身
[方剂]莲花、藕、莲子。
[制用法]上三味用量比例7:8:9 计量。置通风处阴干,研成细粉,存于瓷瓶内密封。每日早晚空腹以温开水送服1次,每次1小匙。
[功效]养阴清热,美容驻颜。用于体胖、容颜衰败、老态明显者。
[验证]据《大清草木方》介绍,此方有减肥和养护容颜作用。
[备注]服此方治疗期,禁食葱、蒜等辛辣食物。
5.黑豆丸悦泽面容
[方剂]黑豆、猪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黑豆浸泡后,蒸熟,晾在席上以稻草盖上,待黑豆逐渐变成黄色,取出晒干,捣碎研细。猪油炼过与豆粉掺和拌匀,捏丸如豆大。每日早晚各服10丸,久服显效。
[功效]润肌肤,养容颜,肥肉滕。用治面无光泽、苍白萎黄、皮肤干皱粗糙、食少体瘦。
[验证]此方引自《本草纲目》 并化裁而成。《本草拾遗》 云:黑豆:“久服好颜色,变白不老。”
6.核桃大豆汤永葆面部红润
[方剂]核桃仁10个,大豆300克,白芨10克,大米50克,白糖25克。
[制用法]先将大豆、白芨同炒熟磨成粉末。再把核桃仁放碗内,加开水誉浸泡5分钟。然后将核桃
仁与泡过一夜的大米混在一起,用拼面杖将其拼碎,放人瓷盆中,加5-6杯水,经过充分浸泡后,用纱布过滤。将过滤好的汁倒人锅内,加入三杯水,再把磨成粉末的大豆、白岌粉放人锅内,加白糖,煮成糊状即可。逐日食用。
[功效]通经,养荣,益血。经常服饮面部光滑而红润。
[验证]据1982年第3期《食品科技》介绍,此方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生前最喜欢吃的美容食品。
六、去皱美容
1.蛋黄蜂蜜去皱方
[方剂]蛋黄、蜂蜜、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将蛋黄与一小匙蜂蜜,和一小匙面粉充分搅拌后,用来敷脸,如果是干性皮肤,则应加入一些橄榄油,待一刻钟后再洗净,然后可用冷霜,按摩五分钟,再用纱布拭掉。
[功效]增白、去皱、养颜。
[备注]蛋白敷面与上法应同时实行,其方法是第一天蛋黄敷面,第二天休息,第三天蛋白敷面,第四天休.息,第五天蛋黄级面,如此交替,六个月后,可使所有的小皱纹都消失。因为蛋白能使松弛的皮肤绷紧,蛋黄则能给予皮肤营养,如此双边进行,效果卓著。
2.养乐多祛皱养颜
[方剂]对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上面的敷面法不甚适合,可改用养乐多敷面法。养乐多即发酵后之牛奶。
[制用法]用两大匙养乐多均匀抹在脸上,再轻轻菠上纱布,以免流失,约一刻钟左右用温水洗去一星期作三次,只要持续三个月,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养乐多是酸化乳,会使皮肤更加光滑细嫩。
[功效]增白、祛皱
[备注]此外,也可试用蜂蜜来数面。
七、青春痘
其发生的原因,不外乎青春期的性荷尔蒙分泌失调、面部油脂腺的分泌失当、毛孔闭塞、同时外部的细菌侵入而引起;也有的是便秘造成的毒素,吸入体内后,也会引发青春痘的生长。
1.盐水洗脸可除青春痘
[方剂]适量盐,一脸盆微热的水。
[制用法]在脸盆里放稍热一点的水,放人一大匙盐使之溶化,然后用盐水洗脸,多次可祛除青春痘。
[功效]祛痘美容。
[验证]经多次试用效果理想。
2.枇杷叶外洗可祛痘
[方剂]枇杷叶适量。
[制用法]采枇杷叶洗净煎汤,用来洗擦患部,一日二至三次。
[功效]祛痘美容。
[验证]屡用效佳。
3.蕺菜除面疙
[方剂]蕺菜20克,水一碗。
[制用法]蕺菜二十克和一碗水合煎为浓汤,一天分数次饮用。同时,将蕺菜叶捣烂取青汁,涂抹在患部,一天四次,约两个月即可彻底治好。 [功效] r可除肺风粉刺,皮脂腺分泌过多引起的面疤。
[备注]此法对面疱范围扩大或有化脓现象者,最有功效。
4.蟾蜍祛除青春痘
[方剂]蟾蜍1个,姜适量。
[制用法]蟾蜍用姜丝煮成汤喝。
[功效]可治青春痘。
[验证]以上该方经多次应用,疗效理想。
[备注]蟾蜍即癞蛤蟆,其头部耳下腺及皮肤腺流出的“白泉”有剧毒,所以没有经验的人,不宜轻易宰杀或烹任。据本草记载,以姜及胡椒等辣物塞入蟾蜍口中,则蟾身的白汁会流出’来。此液干燥后,即中药所称的“蟾酥”或“蟾蜍素”,经配以雄黄与麝香等,有解毒消肿的功能,在乡村民间,如有人生疥疮或无名肿痛都以此物治好,有人且将蟾蜍剥皮敷于患处,甚为有效。
青春痘患者注意事项:
一、每天勤洗脸,最好使用无刺激性的药皂,如此,可以将附着脸上的油、汗及灰尘洗清,特别是晚上临睡前,一定要将脸洗净。
二、临睡前喝杯蜂蜜或晨起喝杯盐水,皆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大便畅通也就可将体内的毒素排出。
三、对于油炸辛辣物、甜食均应忌食,如肥肉、花生、巧克力、冰淇淋等少吃较好。
四、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柑橘、柠檬类和香蕉,除可治皮肤病还可达到美容效果。
五、心情愉快平静,脸面表情放松弛,当皮肤趋于平滑时,要轻轻按摩,由内而外,由下而上,以不牵动皮肤为宜。
六、忌用手压挤青春痘,如已成黄色脓头时,可贴上白色胶布,撕起时自会除去,如未化脓不可挤出,以免留下疤痛。
八、雀斑
雀斑呈黄褐色或咖啡色肩膀上、很像麻雀卵壳上的斑点,青年男女脸上或脖子上、肩背上、手背上最为常见,此症由于遗传的关系,最易感染的部位是眼眶及双颊。
1.冬瓜莲子粉祛雀斑
[方剂]冬瓜仁五两、莲子粉五钱、白芷粉三钱。
[制用法]合研为细粉,每日饭后用开水冲服一汤匙,非常有效。
[功产]祛斑美容。
2.桃花粉祛雀斑
[方剂]桃花、冬瓜种子,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桃花阴干和干燥之冬瓜种子同量混合研为细末,加人蜂蜜调匀,于睡前涂于患部,晨起洗净很有效。
[功剂]祛斑、美容。
3.冬瓜祛斑美容
[方剂]冬瓜一个。
[制用法]刮去其皮,切成薄片,用半酒半水将冬瓜煮烂,待冬瓜烂时,搅烂滤去渣,再用文火将冬瓜汁煎成膏状(忌用铁器,可用砂锅),放人杯中,盖好。每晚洗脸后在睡前涂于患部,第二天清早洗去,两个月后,肤色莹洁可爱,有美颜功效。
4.牵牛花祛斑
[方剂]黑色牵牛花种子适量。
[制用法]将黑色牵牛花之种子研为粉末,加人蛋白,睡前涂于脸上,翌晨洗去。
[功效]连续一星期,可消除雀斑。
[验证]据(医学保健)介绍,该方疗效理想。
[备注]如以李子的种子代替黑色牵牛花的种子也可以,效果是一样的。
5.赤小豆花可消除雀斑
[方剂]赤小豆的花及赤小豆适量。
[制用法]赤小豆的花,压出汁来,抹在脸上,将赤小豆在锅中烤,然后研为粉末,与米糠混合,加入开水饮用。
[功效]有美容、消除雀斑的功效。
6.香菜水治雀斑
[方剂]香菜(即芫荽、胡荽带根的全草)适量。
[制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者。用香菜汤洗脸,久用见效。
[功效]用治雀斑。
[验证]《健康报》介绍读者致函称此法甚佳。
[备注] 患雀斑者在治疗期间,不宜吃苋菜、海带、胡萝卜、可可粉、橘子、牛肝、猪肝、核桃等,因为食后有可能使色素加重。
7.糯米膏祛雀斑
[方剂]糯米30粒,生石灰半酒杯,碱面6克。
[制用法]先将碱用温水溶化,然后倒入石灰内拌匀成泥状,再倒入另一稍大的杯中,将糯米扎人石灰泥内l/2 r,把石灰泥杯覆盖在潮湿地上,12小时后,糯米已熟,将上半部熟米调匀成膏。用时针挑此膏点涂在雀斑上。涂后稍有痒痛感,约10分钟可消失。
[功效]祛黑消斑。用治雀斑。
[验证]《浙江中医》1985年9期介绍,此法3日后雀斑可自行脱落,不留瘫痕。
名医在线官方微信:名医在线(myzx-cn)。传播健康生活理念,万名医生在线,为你健康答疑!
药浴对人体具有独到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受医学界重视。在医药界流传“董奉敷浴治疠”的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与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为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他曾用外敷和药浴之法治疗一严重的疠疫病人。
一天,婆媳二人用板车拉着一中年男子来到杏林草堂,一见董奉,纳头便拜。董奉连忙扶起老妇人,问明情由。原来车上躺着的中年男子是老妇人的独生子,多年来肢体疼痛、麻痹,近来发展到手脚难以屈伸,周身肌肤溃烂不堪,体臭难闻,疼痛难忍。
董奉将3人让入草堂,仔细察诊观脉,见患者腕、肘、膝、踝红肿,舌苔泛白,脉象时急时缓。董奉诊疗后心中已然有数。董奉叫患者在内房坐着休息,自己取出杏树皮、杏树根、桑葚、蒲公英等药物和一匹麻布置于锅中同煎,汤药煎熬好后,令患者除去全身衣物,赤身裸体,遂用蘸有药水的麻布将其全身裹得严严实实,此为外敷疗法。少顷,患者大汗淋漓,说感到好像有一条一尺长的舌头在舔舐他的全身,疼痛难耐,气息如牛。
董奉听后,确诊此为疠疫无疑,感到外敷已起功效,就将事先准备的中药煎剂放入加有温水的浴桶之中,让患者泡浴半个时辰。随后,董奉拿了20包药,让患者回家每日如此泡浴一次,且嘱咐患者不要吹风。
患者来时不能行走而用车载之,回去时已能自己行走。患者回家后遵医嘱用中药泡浴,起初疼痛难忍,10多天后身上表皮全部脱落,疼痛全消,20天后,疾病痊愈,且肌肤像新生婴儿一般,白皙如凝脂。董奉所用外敷和药浴之法治疗疠疫的功效可见一斑。
药浴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
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就是说洗澡水里面放了兰花,洗了之后散发香气。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明代文学家余有丁在《帝京午日歌》中描写民间习俗就有“祓祥(fu 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却把兰汤浴”的诗句。
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
可以说,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晋、南北、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到了宋、金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元、明时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元代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到了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问世,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成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而受到中医的推崇。
在古代,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古时候端午节也有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其中“浴兰汤”就是其中的一种。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为俗,所以端午节也叫“浴兰节”。在广东,则用艾、蒲、兰、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药浴的风俗至今尚存。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传统的药浴,如藏浴、苗浴、瑶浴等。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以达到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目的,深受藏族民众的欢迎和喜爱。2018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瑶族他们生活在多雨多雾的大山中,湿气严重,尤其妇女更易受到湿气的侵袭,但那里的女人还被评为“世界上身体最健康的女性”,产后的瑶族妇女3天后便可下地劳作,上山砍柴,而且体型苗条,面色红润,很少得妇科病。究其原因,就是她们常泡“瑶浴”,用大山采来的草药沐浴,已经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疗法,2008年,瑶族药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全身浴分为“泡浴”和“淋洗浴”,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分,尤其“烫洗”最为常用。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辨证用药的原则,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谨慎选用不同的方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可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通过药浴使所用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起到调整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濡养全身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免疫力和肌肤的弹性,还能起到美容肌肤、抗衰老的作用。
下面推荐几款常用的药用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跌打损伤方:苏木、松节各250克,赤芍、红花各60克,川芎、羌活各40克,煎水洗浴。洗浴时应不断对药液加温,加强药性渗透力。
▋风湿疼痛方:丝瓜络、千年健、海风藤、桑枝、五加皮、透骨草、虎杖各12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热水至能够浸没患处为度。水温应该保持在45~50℃左右,以皮肤能忍受为度,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沐擦浴30分钟。此方法适用于腰背部以及各个大关节的风湿疼痛。以皮肤能忍受为度。
▋疮疡湿疹方:苦参、白藓皮、野菊花各30克,黄柏、蛇床子各15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到能够浸渍患处为度,水温适中,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泡30分钟。如果是妇女阴道滴虫或者外阴溃疡,男子阴囊绣球风或者肛门湿痒,也可以用此方局部熏洗或者坐浴。
▋咳嗽气喘方:麻黄、细辛各30克,桂枝50克,紫苏100克,煎水洗浴。注意:体弱者不宜洗浴太久,免致汗出过多而伤阴。
▋防治婴幼儿痱子方:金银花10克,连翘30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3~4面盆,使水温在35~40℃,为婴幼儿洗浴,每次浸泡30分钟,一剂药可以洗浴2次。
▋治狐臭方:芙蓉叶、藿香、青蒿各30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适量洗浴,同时用药液敷擦两侧腋窝。隔天洗浴1次,每次30分钟,能减轻或者消除腋臭。
▋护养皮肤方:玫瑰花、茉莉花、枸杞子各适量,煎取药汁一大杯(约500毫升)倒入浴盆中,加水洗澡,每天1次,能够使妇女皮肤柔嫩润滑,同时,还能预防夏秋季皮肤病。
需要注意的是,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药浴;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也不宜使用药浴;对于年老和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单独药浴,应有家属协助,而且时间不宜过长;起浴后皮肤表面发红,并持续30分钟至1个小时的发汗均属正常的药效作用,但注意不可蓄意吹风,以免受寒;孕妇及女士月经期间避免使用。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公众号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