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无言的痛“藏”在鞋里,它会顺着你的脚趾端逆行入脑,向全身散发着疼的信号。门诊穿拖鞋就诊的一部分患者就是因为那些“藏”不住的疼,你看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路,生怕碰到脚趾的样子,大概率是患甲沟炎了。
一 #甲沟炎是什么
甲沟炎是甲板周围软组织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二 #甲沟炎的病因是什么
嵌甲是形成两侧面甲沟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嵌甲一般分为三度:
①轻度——甲周红肿,轻度水肿,有挤压痛;
②中度——有感染和渗出;
③重度——嵌入组织变厚,局部可见肉芽增生。
造成嵌甲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修剪甲板,如下图所示,甲板修剪过短、修成圆弧形或“V”型都是不恰当的方式
青少年活动量大也是甲沟炎形成的主要因素,此外,鞋子不合适(过紧或尖头鞋)挤压、拇趾位置突出、甲皱襞相对较宽、拇外翻等也是诱发嵌甲性甲沟炎的重要因素。
三 #甲沟炎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1、轻中度嵌甲性甲沟炎:首选物理方法进行保守治疗。
用高锰酸钾溶液泡脚,局部乳酸依沙丫啶液湿敷,同时采用棉花、牙线填塞;用钢丝夹或甲板矫形贴片矫正甲板形态;套管包绕甲板侧缘等。
2、中重度甲沟炎:甲皱襞局部有增生肉芽应进行手术治疗。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西电集团医院皮肤科现开展甲皱襞新月形切除联合甲下置管术治疗中重度嵌甲性甲沟炎,术后疼痛较轻、伤口恢复快,且恢复后瘢痕隐蔽,能保留完整的甲板形态与功能,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及美学效果。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请科学修剪趾甲,在甲远端游离缘呈直线型修剪,并做一定宽度的留白。
如患甲沟炎,尤其在修脚店多次修剪,甚至拔甲但病情依然反复的患者,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西电集团医院皮肤科
科室诊疗范围涵盖了皮肤病、性病、皮肤美容、皮肤外科。
1
皮肤外科:皮肤美容缝合技术,切除大的痣、各种皮肤增生物、皮下包块、皮肤良恶性肿瘤、甲沟炎挂线、甲沟炎甲下置管等;
2
二氧化碳激光:祛除皮赘、小的色素痣、皮肤赘生物、各种疣、血管瘤等;
3
点阵激光:祛痘除疤、改善痘坑、美白嫩肤细致毛孔等;
4
Q开关激光:美白嫩肤、祛除雀斑、老年斑、黄褐斑、褐青色痣、太田痣、文身文眉;
5
水光治疗仪:祛斑美白、补水保湿、祛皱纹;
6
半导体激光脱毛;
7
果酸焕肤术:痤疮粉刺、毛孔粗大、油脂旺盛、黄褐斑;
8
红蓝光治疗:各种皮肤感染、痤疮、面部皮炎、玫瑰痤疮、带状疱疹;
9
308准分子光:白癜风、皮炎、湿疹、斑秃等;
10
半身/全身窄谱紫外线治疗:皮炎湿疹、泛发型白癜风、银屑病、玫瑰糠疹等;
11
生发育发治疗:激光生发育发、局部注射生发;
12
液氮冷冻治疗:各种疣及增生物、血管瘤;
13
刮疣治疗;
14
火针治疗:疖肿、感染;
15
皮损内注射:瘢痕、瘢痕疙瘩、斑秃;
16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动态性皱纹、腋臭以及下颌缘提;
17
PRP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脱发、敏感肌以及面部年轻化;
18
过敏原检测:花粉、螨、动物皮毛、霉菌、蟑螂、食物;
19
皮肤毛发镜检查:毛发检查,色素性、血管性、炎症性、肿瘤性皮肤病等;
20
伍德灯检查:色素性皮肤病等;
21
真菌及寄生物检查:真菌、螨虫、疥虫、虱等。
地址:门诊一部三楼皮肤科
电话:029-84225994
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和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表皮,主要是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1、表皮
角质形成细胞是由外胚层形成,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角质细胞由深至浅分为五层,分别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在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棘层是由4-8层多角细胞构成;颗粒层是由1-3层梭行或扁平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细胞可厚达10层;透明层由2-3层较扁平细胞构成;角质层在表皮的最上层,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可厚达40-50层构成。
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几乎所有组织内都有黑素细胞,但以表皮、毛囊、黏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等处为多;一个黑素细胞可以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以树状突的方式提供黑素。黑素可以遮挡和反射紫外线,借以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肤色的差别主要取决于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和黑素颗粒在皮肤的分布。
朗格汉斯细胞是起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并通过一定循环通路进入表皮的免疫细胞活性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和毛囊上皮中,一般面颈部较多而掌跖部较少;朗格汉斯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是正常皮肤内唯一能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细胞。
梅克尔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之间,胞质中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借桥粒与角质细胞相连,常固定于基底膜而不跟随角质形成细胞向上迁移。
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机构,它结构的破坏的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相互分离,临床上形成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半桥粒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结构。
基底膜带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具有渗透和屏障的作用;表皮无血管分布,血液中营养物质就是通过基底膜带进入表皮,而表皮的代谢产物通过基底膜带方可进入真皮。当其结构异常可导致真皮和表皮分离,形成皮下水疱货大疱。
2、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成,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绨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
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缺乏弹性。
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乳头层及皮肤附属器、血管和神经周围。
弹力纤维具有较强的弹性。
基质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有利于吞噬细胞吞噬。
3、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基膜等组织相连,由疏松结绨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
4、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有外胚层分化而来。
毛发: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
皮脂腺是一种可产生脂质的器官,主要存在于掌跖部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部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皮脂腺也有生长周期,但与毛囊生长周期无关,一般只发生两次,主要是受雄激素水平控制。
汗腺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
小汗腺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遍布全身,一掌跖、腋、额部较多,背部较少。受神经系统支配,神经介质为乙酰胆碱。腋窝、会阴部等处的皮肤分布有一种大汗腺,其分泌物较粘稠,经细菌作用,可产生特殊的臭味,形成狐臭。
顶泌汗腺位于皮下脂肪层,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
5、皮肤的神经、脉管(血管和淋巴管)和肌肉皮下组织的小动脉和真皮深部较大的微动脉,皮肤血管有助于营养代谢和调节体温的作用的。
二、皮肤具有多种功能:①防止体外的物质进入(如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的侵入,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对人体具有重要的屏障保护功能。②防止体液的流失。③皮肤表面有汗腺的开口,可在排出汗液的同时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④皮肤内含有多种感受器,具有感受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等感觉功能。
1、屏障功能角质层是皮肤防护的主要结构。角质层细胞具有完整的纸质膜、丰富的胞质角蛋白及细胞间的酸性糖胺聚糖有抗酸弱碱的作用,具有半透膜性质。角质层含水量较少以及皮肤表面弱酸环境不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繁殖。
2、吸收功能三种途径:①角质层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角质层的水和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越高(局部用药后用塑料封包提高疗效)。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主要吸收途径为毛囊和皮脂腺。
3、感觉功能组织学尚无痒觉感受器。
4、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汗腺和皮脂腺
小汗腺的汗液无色透明,呈酸性,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利于人适应高温环境。
顶泌汗腺可分泌一种有色物质,呈黄、绿、红或黑色,使局部衣服染色,称为色汗证。
皮脂腺的分泌受各种激素的调节,其中雄激素可加快皮脂腺细胞的分裂,使体积增大;雌激素可抑制内源性雄激素产生或直接作用于皮脂腺,减少皮脂分泌;禁食可使皮脂分泌减少及皮赘成分改变,此外表皮受损处的皮脂腺也可停止分泌。
5、体温调节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
6、代谢功能①糖代谢:皮肤中的糖主要为糖原、葡萄糖和黏多糖等;糖尿病时,皮肤葡萄糖含量增高,容易发生真菌和细菌感染。②蛋白质代谢: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核蛋白和酶。③脂类代谢④水和电解质代谢
7、免疫功能
三、皮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可轻可重,时间上可分为持续性、阵发性或间断性,范围上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型;常见于慢性荨麻疹、单纯性苔藓、湿疹、疥疮等。
2、体征:皮损:指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
原发性皮损:1,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2,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等。3,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4,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见于荨麻疹。5,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6,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7,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表面,亦可不隆起,触之有一定的硬度和浸润感。8,囊肿: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继发性皮损:1,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2,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部位,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3,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有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度形成。4,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5,裂隙: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6,瘢痕: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绨组织增生修复而成。7,萎缩:为皮肤的退行性改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真皮和皮下结蹄组织减少所致。8,痂: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或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9,抓痕:也称真皮剥脱,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皮损。10,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荨麻疹的划痕试验;寻常型银屑病的鳞屑刮除法
四、皮肤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变化分为表皮病变、真皮病变和皮下组织病变。
1,表皮病变:①角化过度:角质层增厚,如扁平苔藓、掌跖角化病、鱼鳞病等;②角化不全:角质层内仍有残留的细胞核,常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如银屑病、玫瑰糠疹、汗孔角化症;③棘层肥厚:指表皮棘细胞层增厚,常伴有表皮突延长或增宽,一般由棘细胞层细胞数目增多所致,如银屑病及慢性皮炎。④细胞内水肿:棘层细胞内发生水肿,细胞水肿体积增大,胞质变淡,如病毒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⑤细胞间水肿:细胞间液体增多,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而清晰可见,甚似海绵体,水肿严重时形成表皮内水疱,如皮炎湿疹。⑥Kogoj微脓肿和Munro微脓肿:颗粒层或棘层上部海绵体形成的基础上中性粒细胞聚集成的多房性脓疱;角质层内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形成的微脓肿,如脓疱型银屑病。
2,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①嗜碱性变性:指真皮上部结绨组织失去正常的嗜伊红性,呈无结构、颗粒状或小片状嗜碱性变化,明显时可表现为不规则排列的嗜碱性卷曲纤维,与表皮之间隔以境界带,如日光性角化病。
五、皮肤病的预防
1,重视皮肤病与环境、精神因素的关系2,感染性皮肤病:控制好传染源3,超敏反应性皮肤病:详细了解发病时间4,瘙痒性皮肤病:避免搔抓、热水烫洗忌食用辛辣刺激等5,职业性皮肤病6,各种医学美容、生活美容导致的皮肤病7,皮肤肿瘤:避免日光长期、过度暴晒和接触有害物质致癌物质。
看完整篇大概需要8~10分钟。。。
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人解决皮肤问题,跟各种仪器设备打交道,当然也会比其他人或者其他专业的医生同行们更有机会体验。但实际上,还真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样,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实在没空,每天上班的状态跟打仗差不多,甚至连上厕所都要憋到不行才小跑着去,哪有空去敷麻药躺在床上做治疗呢?当然了,除非必须解决且可以很快解决的问题,比如小的皮赘或脂肪粒,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能够搞定的,无非是牺牲点儿午休的时间而已。第二,很多人都说皮肤科医生总体看起来更年轻,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深谙护肤之道,并注重践行,每天的清洁保湿加防晒做到位,事实胜于雄辩,确实很有效。除此之外,要说正了八经儿地去做医美项目,那还真是只见过猪跑,不敢吃猪肉,起码我是这样,就说光子这种无创治疗是一两年想起来了偶尔打一下而已。
女人最怕的是衰老
黄金微针射频除了治疗具体的疾病,如炎性痤疮、痘坑、妊娠纹、腋臭,也是面部年轻化的一大利器,可以对皮肤的细纹、松弛等有综合的改善。为什么突然有了想体验的冲动?一则时值五四青年节情绪难免怆然,另则认真想想已经成为奔五的前浪,突然觉得危机重重,再则最近周围同事和患者的诸多良好体验,终于动了尝试一下的心思。
后浪可畏,前浪死在沙滩上。。。
快刀斩乱麻,说干就干,趁着难得的五一小长假,我不但把脚趾头上一颗长势迅猛,想切了3年的痣给端了窝,更是亲身体验了号称提拉紧致利器的黄金微针射频,切痣的过程忽略,重点给大家介绍下黄金微针射频的切肤经历。
DAY0——劳动节这天,约好同事的时间,提前自己对着镜子敷上了表麻药膏(皮肤科医生从来都是这么自力更生),覆盖好保鲜膜。刚敷上去稍微有点儿凉凉,半小时后能感觉到轻微的瘙痒麻木感。由于赶时间,在最低起效时间40分钟后,治疗就从额头部位开动了。
这个仙女不是我
其实过程其实很简单,可以形容为简单的“盖章”,机器设置为自动模式,每0.5完成一发(进针-发射射频能量-出针),每一次出针都有49根0.15mm直径的细针齐刷刷地扎进皮肤,额头部位的表皮相对厚一些,所以进针深度相对也较深,我的真实感觉是——很复杂的痛!怎么来形容呢?对我而言,机器自动发射的机械声让人如坐针毡,就像一块冻猪肉用钝刀切下去的感觉;针刺入的瞬间有破皮痛,但程度尚可耐受;微针发射射频能量的那一刹才是真的难捱,火烧火燎,感觉像一根烧红了的铁棒伸进皮肤里面搅拌,总之难以形容。总之,在额头部位的治疗过程我全程攥紧手指,咬牙切齿,心里想的满是:我为什么要做治疗?
额头的治疗体验虽然很差,但总算很快就结束了。紧接着是右半边脸,从眼周开始,由于皮肤薄,也痛,尤其是上眼睑靠近眉骨处,而且据同事讲,治疗即刻双眼皮就消失了(组织水肿的原因);上面部(眼眶下鼻唇沟上)相对还好,下面部的程度与上面部差不多(理论上应该疼痛感最轻,可能是深度和能量都有增强的缘故)。是时候上个实效图了。
眼中有光,心里有爱:)
疼痛感到左侧面部有明显有好转,最直接的原因是距离敷麻药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加半个小时(前面的治疗时间),最后的治疗的部位已经完全麻木了,只是下颌缘处有骨性结构的部位会明显疼痛,通过错位的手法可以改善。总体感觉是,皮下脂肪组织多的部位痛感较弱,越贴近骨头或越薄的的位置,越TM痛。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大概五十分钟,包括中间每个区域的清理麻药及消毒时间,其实已经算快的了。治疗结束后抓紧时间敷了一片冷面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痛感。这时候照了下镜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烧猪头。
这张图很形象
重点强调下痛感的问题,我自认为是比较耐痛的,平时可以自己给自己手指头挑刺到见血,做光子无感(一般能量调的比较低),打调Q激光可以不敷麻药直接上(当然只是做几个屈指可数的光斑),切痣打麻药也没叫(毕竟只有一针可以摒牢)。为毛儿这次这么塌台?分析下原因:1.潜意识里太自信了,预估不够,导致真正治疗的时候出乎预料,而且治疗过程较长;2.敷麻药时间过短,由于这项治疗深达真皮层,40分钟的麻膏渗透明显不够,完全需要再久一些,个人建议至少1个小时以上,因为做到后面整个面部有麻木肿胀感时痛觉明显降低;3、麻膏敷的不够厚,平时在科室勤俭持家降低耗材成本习惯了,给自己敷麻药也贯彻了这一优良传统,只敷了薄薄一层,还是不太够劲儿,这时候应该壕一些才好;4、与治疗参数有关,为了追求不同的治疗效果对比,我尝试了不同深度和能量,也算为科学献身。当加大深度和能量,以及停留时间时,疼痛感会相应地增强(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
从敷麻药开始,到冷敷结束,我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大概2个小时,其中敷冷敷贴的时间只有短短15分钟。临走前拍了个照片留证,还是很红,我记得我的治疗患者在做好足够的冷敷后额头已经基本退红了,看来术后的冷敷真的很重要。奉劝亲们一定要预留做够的时间,宁可在医院多待一会儿,这严重决定了当时的感受和后续的恢复。
灼热中。。。
DAY1--起床第一件事儿是照镜子,镜子里的一张脸生无可恋,弥漫性的红肿,摸起来也硬邦邦的,说明组织渗出明显,部分区域皮肤表面清晰可见细小的针眼。 我不是过敏体质,也从来没有如此程度的脸肿过,不得不格外重视,赶紧找出冷敷贴伺候,幸好后面几天都可以在家休息,于是我开启了闭门不出的修养模式。
DAY2—较前一天有好转,但是仍然很红,而且水肿没有明显消退,自觉仍然比较烫,像被删了整脸耳光,摸上去也会有刺刺的感觉。没有高招,只好继续冷敷、补水、保湿,一天用光一瓶喷雾(50ml)的节奏。到了晚上,红肿胀烫的感觉持续性好转。
DAY3--早起就发现有了更加明显好转,原来暗红色的肤色淡了许多,眼睑和脸也没有那么肿胀了,双眼皮基本恢复。提醒大家注意,如果你选择周五下午做治疗,那就意味着目前已经是周一早上了,虽然自觉的肿胀感还没有完全消退,但如果戴上口罩遮住大部分面部其实还好,不会有太明显的引人注意。但是,这个时候的皮肤很敏感,干燥,轻度的刺痒,还是不建议直接(长时间)接触口罩。好在今天可以正常居家休息,继续熬。。。
DAY4—早起有惊喜,终于明显消肿了,面部的轮廓线也基本恢复了正常。除个别位置(当时打的太狠的)还留有非常细的针眼痕迹,大部分皮肤基本恢复了正常肤色。但是有个新的问题,就是刺痒感明显了,总是止不住地想去搔抓,瘙痒的原因可能跟皮肤屏障功能的暂时性受损有关,唯有不停地加强保湿是解决的王道。另外,毕竟是有创性操作,皮肤组织新生和结痂脱痂的过程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静静地躺在床上,满眼想像着真皮内胶原纤维舒展增生的画面。这时候戴口罩仍会有问题,所以希望各位小仙女选择治疗时机时尽量留足休息时间,否则,不利于快速恢复。
DAY5—该上班去了,涂上保湿,没有涂防晒,但戴上帽子和口罩全副武装,精神抖擞地跟几天不见的同事SAY HI,居然没有一个人质疑我做过治疗,心中小窃喜,这不就是想要的静悄悄变美嘛!
细细观察疗效,有肉眼可见的改善,首先是面部皮肤出油明显减少,因为我T区一直很油,这几天都没有清理黑头,也没见有增长。其次,对细纹和皮肤下垂的改善比较明显,原来轻度的木偶纹都难觅踪影,即使做大的表情动作也看不出来,还有就是眼周的细纹,也基本都看不出了。欧耶!
总结起来,我算是恢复比较慢的,原因前面也有提及,术中选择的参数有点儿过猛,术后即刻没有很好地充足冷敷,术后当晚由于值班的原因也没做到十足到位的护理,想想真是心太大了,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我保证一定不会再这么粗线条。
当时躺着治疗床上听着机器“滋滋”作响的声音,感受着皮肤里火烧火燎的刺激,内心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下决心以后再也不做了,但是到了最后疼痛感减弱时想的是,哎呀?还好嘛,反正也快结束了。后续连续5天的恢复期看着自己的脸由原来的“大饼”变成“包子”,再回归到“次大饼”的过程也稍微有点儿煎熬,毕竟是脸呐!尤其是最开始明显肿胀时甚至有点儿后悔,为啥要这么折腾,但好在恢复效果都在意料之中,而且当完全消肿后看着自己消失不见的浅纹和更加明显的轮廓线,又在盘算着自己是不是可以改善更多,因为真正的效果毕竟要在一个月左右才最明显。谁说美容上瘾?明明是对美的追求无止境而已。
目前虽然脸不肿了,但仍有些治疗后的盖章痕迹,以及残存的刺痒感,希望能够在后续几天继续稳步改善。从理论上估计,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周时间的,所以,还得有耐心。作为一种面部年轻化的有创操作,这种术后反应已经算比较轻微的了,至少你只需要请一天的假加个周末就可以基本恢复到人鬼不知,只有你知我知。
不过,经历这一次治疗的亲身体验,我想我的医美之路也就到此为止止步了,什么热拉提、热玛吉,超声刀,皮肤内达到的温度要更高,理论上肯定也会更痛,我估计是耐受不了的。更为关键的是,我缺的是耐痛的神经吗?明明是那高昂的治疗费啊。。。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希望能对有治疗需求的仙女们有所帮助,我入的坑要避开,治疗前一定规划好时间,重视并做好术后的修复工作,绝对事半功倍。看着镜子里历经5天重新回来的双眼皮和肤色,我深深地吐一口气,目前仍然一点儿肿,在继续恢复中。。。
持续恢复,待更新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