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只是简单解释这个梗的意思,不带有任何地域黑以及针对江南地区的内容!
“高雅的江南气息”这个梗指的是:调侃这个人有狐臭。
这个梗最初出自福克斯的歌曲《飞行随笔》中的一句歌词:“我来自西部,但透露着高雅的江南气息”
为什么“高雅的江南气息”能和“狐臭”连在一起呢?那是因为在之前吴X凡事件中,他自己爆出来自己曾经的组合中,有一名队友有狐臭。
大家一开始还以为是鹿晗或者是黄子韬,但是到后来才实锤了是福克斯,所以福克斯有狐臭的事情就传开了。
后来经过广大网友的玩梗,“高雅的江南气息”这个梗就慢慢形成了。
低情商:有狐臭
高情商:透露着高雅的江南气息
大反派温馨提示:大家玩梗一定要适度,不要做“梗小鬼”和“梗警察”哦。
「梗知识」—“梗小鬼”是什么梗?
「梗知识」—“梗警察”是什么梗?
昨天我在粉丝群里发布了一个话题,瞬间引发全民狂怒,大家纷纷发言表示深有同感,并且晒出了自己的素材,顿时群里炸锅。
这个话题就是“作为香水爱好者,什么话你听了最生气”。
看到停不下来的吐槽,我深深感觉到了大家虽各有各的澎湃却也各有各的辛酸。
原来每个爱香人的世界,都有来砸场子的人。
香水之于我们,是感官的,又超越感官,或许因为我们同爱过一本书的角色,或许因为我们对同一种情感恋恋不舍,或许我们在低谷时被某种远方鼓舞,又或许我们对某种强大的偏见产生愤愤不平的共鸣。
香水从最初祭祀用于通神,到服务于皇室贵族,再从奢侈品慢慢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偶然。
在人生旅途的大迁徙中,处于人生不同阶段,拥有不同情感、志向和立场的人,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话不投机半句多, get不到这个莫名其妙圈子傲娇的人不要太多。
接下来,给大家盘点下群里的TOP“惹怒香水爱好者的一句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喷香水的人会觉得香水贵,装逼,男喷娘,女喷骚,每个喷香水的孩子都会在正经场合遇到过的问题——
▼
埃塞俄比亚难民
“羡慕你们这种有钱买香水的,我月供都没着落”。
“一瓶香水顶我一个月伙食费,奢侈”
▼
因为..你有,所以..你该
“一瓶香水而已才几个钱,分我半瓶吧”
“用不完的香水分我点呗”
“你有钱买香水没钱借我”
▼
虚荣拜金
“你是不是活得寂寞空虚冷”
“你买这么多打算喝么…”
▼
从埃塞俄比亚难民,到你没有同情心
“你是不是活得寂寞空虚冷”
“你买这么多打算喝么…”
▼
味道分歧
“你都腌入味了快”
“这香水哪里好闻了,跟我的花露水味道差不多”~
“你有狐臭吗天天喷香水”
“有什么不一样吗 不都一个味儿”
“没有我洗头膏好闻”
我觉得最生气的是,明明喷了新香水(香调完全不同)然后被说“没什么区别????”
▼
骚
“我一路闻着你的骚味过来的”
“大男人喷香水 太娘了”
我爸说我妈:“你喷香水是要呛死我吗,臭死了,你以为你几岁了”(这个,能不能劝离婚)
男人喷香水? 你下辈子转成女的吧!
呆逼女同事自己不洗头不洗澡一股味儿 ,说我天天上班化妆喷香水 “勾引谁呢”
香水是娘炮用的,真男人都不用那玩意儿(然后满身汗臭)
“上班喷香水,不害臊?”
让人生气的不仅仅是那些没看顺眼喷香水的人,就算是同好,也因为身在不同战壕,为了自己的优越感,奋起攻击,冲动割袍。
对于楼上,我们还能安慰自己,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下面这种“我就要站在头上踩死你”的内部暴力,才真真让人崩溃 。
▼
“你的香水没我的好闻”
“你这香水味不好闻,没xxx那个好”
“没钱你玩什么香水啊?”
“这么短留香时间,假的吧”~
“在国内买香水?都是假货!”
“留香这么短,一闻就是假的”
“你的香水这么难闻,几十块钱买的?”
“还买祖马龙呢?Low!”
“商业香啊,我可只喷沙龙呢”
这些怒火中,情商带来的破坏力,理解一下还好,更多是因为价值观消费观的不同带来的舌战。
如果是路人甲乙丙丁来说,一句两句,骂句SB就过去了,可很多这样说话的人,是我们的家人,亲近的朋友,周围的熟人,当他们表现出正义牌在我手中——但我不打算理解你——你快好好改造的天经地义时,真的会不开心。
我喜欢香水,但没打算离群索居。
因为在乎,所以介意, 所以发声。
那么,你最介意身边人说出什么样的话惹怒你呢? 多选 0人 0% 真羡慕你这种有钱买香水的 0人 0% 你买这么多是打算喝么… 0人 0% 还不就是瓶水! 0人 0% 你都腌入味了快 0人 0% 这香水跟我的花露水味道差不多 0人 0% 香水是娘炮用的,真男人都不用那玩意儿 0人 0% 上班还喷香水,装什么呢? 0人 0% 你这瓶真的不好闻 0人 0% 留香这么短,一闻就是假的 0人 0% 没钱你还玩香水啊? 0人 0% 你干嘛买这款啊,不是说了***好闻吗 0人 0% 别喷商业香了,现在大家都喷沙龙香
同时欢迎大家踊跃发言,说出那些惹怒过你的话,为我们自己发声!
河北邯郸市读者宋先生近日来信反映,自己在应聘某公司人事岗位时,被要求详细说明恋爱经历以及持续时间。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填写恋爱经历的目的是考察应聘者的“情商”,这让宋先生无法接受。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该公司意识到要求应聘者填写恋爱经历的做法欠妥,已经删除这一要求。
要求说明父母兴趣爱好、写明是否有狐臭、列举婚育计划、询问家中是否养有宠物……在就业市场上,一些奇奇怪怪的招聘要求屡见不鲜。而一些侵犯求职人员个人隐私、招聘条件涉嫌歧视等情形,更是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劳动者既有如实说明基本情况的义务,也有保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的权利,自身需要加强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班小辉表示,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因此对于与劳动合同不直接相关的信息问题,求职过程中劳动者有权拒绝。
而对于一些涉嫌歧视的招聘条件,班小辉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对招聘中涉嫌歧视的信息告知内容作出更加清晰的规范。目前,人社部等部门出台的规定中已经明确强调,招聘不得限定性别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等。但在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执法力度。”
“法律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好武器。当应聘者在求职中遭遇‘奇葩’招聘、就业歧视时,应当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职能机构投诉,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班小辉表示,应聘者应当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奇葩”要求,人社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政策,不断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今年3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大就业权益保护”,要求加强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行为监管,着力规范网络招聘秩序,依法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乱收费、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行为。
(来源:人民日报)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