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ān Jiū Zhàn
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贵州草药》),斑鸠叶豆腐、小青树(《中草药资料》)。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长柄臭黄荆的根、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直立或攀援落叶灌木。树皮淡褐色,嫩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长5.5~9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微偏斜,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有花多数;苞片小形,线状;萼筒状,有5浅齿;花冠筒状,淡黄色,二唇形。核果球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杂木林中及路旁土坎。分布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叶:清湿热,解毒。治水肿,毒疮;根:调经,壮阳。治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阳萎。
复方①治月经推后:斑鸠占根、小血藤根各三钱,煨水服。
②治风湿关节炎:斑鸠占根、大风藤各二两,泡酒服。
③治水肿:斑鸠占叶二两,煮豆腐吃。
④治无名毒疮:斑鸠占叶一把,捣绒敷患处。
⑤治阳萎:斑鸠占根二两,淫羊藿根、花脸荞根各一两,炖肉吃。(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⑥治烧伤:斑鸠占根皮或叶,研为末,菜油调涂患处,每日一至二次。(《中草药资料》)
摘录《中药大辞典》
拼音Xiānɡ Zhānɡ Gēn
别名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2~4月间采挖。洗净,切片硒干。不宜火烘,免失香气。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生境分部产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
性状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边缘有棕褐色的栓皮,常因干燥而脱落。切面淡棕色或黄棕色,有环状纹理。质硬,有樟脑气味。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④《四川中药志》:"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宿食不化,手足风湿痹痛及疥癣瘙痒。"
⑤《湖南药物志》:"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气胀、气痛:香樟根末五钱。熬甜酒吃。
②治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钱,铁筷子五钱,白龙须五钱,岩川芎五钱(生者各一两)。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钱。
③治风湿疼痛:香樟根煎水外冼。
④治歪嘴风:鲜香樟根二两,枫香树根皮五钱。混合捣烂,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⑤治狐臭:香樟根为细末,加入生米饭混合成团,搓揉腋下。
⑥治脚汗:鲜香樟根皮,捣烂,包脚底过夜。(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虫牙痛:樟根白皮加食盐少许,捣烂敷痛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作者:吕明
王胜利兄命题,让作“送春”诗,匆匆而就,聊作笑谈之资。
一.送春/清明
和风暖雨变成凄凉的风雨
春天撩一撩零乱的长发
缠绕着人世香火薰不暖的灵魂
杜鹃声里
无言的啜泣
化作了倒春寒
多少的乡愁和不舍
留不住远去的脚步
凋零的花瓣鼓风送行
二.送春/香遁
燕子低飞
衔最后一口春泥
为小燕子们筑最牢固的家
肥硕的虫子等待它们喳喳不停的
小嘴巴
蛙儿忍了一春的卵喷满田垄
大朵大朵的木棉花谢了
铃铛高挂的果儿
季节碰撞中裂果飞絮
漫山遍野的竹笋冒出嫩嫩的清香
嫩嫩的椿芽浓香扑鼻
犁铧破出了道道泥土的香味
春天偷偷遁走
脚后跟犹有青蒿草在吐浆
三.送春/梅酒
倒春寒
冻不住稻谷的发芽
更挡不住梅子的成熟
梅子泛黄是春天最后的枯萎
男人想念着夏天狐臭和浪叫
女人悄悄用梅子泡酒
一坛一坛甜美的青梅酒
是一坛又一坛的不舍和眷恋
让男人醉了吐
吐了喝
百香果花在绿藤掩盖下开放
人们遛着狗走向夏天
2020年清明节 于雍逸园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