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脾虚湿气重导致狐臭(脾虚湿气重导致溃疡性结肠炎)

时间:2024-05-03 12:33:38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人间狐臭,源于脾虚!张仲景留下一方,健脾除臭,可巧妙化解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腋臭。

为啥说这个?因为夏日酷暑马上就到了,有腋臭毛病的朋友,可能会增添苦恼了。

关于这个病,我想说说它和脾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有很多腋臭患者,他们的脾,存在问题。

之前一个女孩子,当时是个学生,24岁,姓孙。

按理来说,女孩子,应该是体香阵阵,令人赏心悦目的。但是这位,不一样。她有严重的狐臭,臊气浓重,令人不敢接近。

她的两个腋下,常年出汗,而且汗液发黏,衣服都可以被染黄。这症状,一年四季皆有,经前和夏季尤为严重。

因为自己的狐臭,这女孩显得特别悲观自卑。24岁了,没有过初恋,很少和男孩子接触。

后来,她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身体较为肥胖,脉滑,舌淡苔白浊。细问得知,平时喜欢吃肥甘厚味,没有油水和香的东西,基本是吃不下饭的。

平时,则身体倦怠、不爱动,大便溏。最近这段时间,口淡无味,食欲一般,遇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食物,干脆一口都吃不下。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为其开了一张配方,我们看一下:

汉防己,生黄芪、炒白术,苍术、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包)、车前草,生甘草。

这个药,水煎服,一共是服用三剂。

结果,三剂药用下去,患者明显感觉到腋窝处汗水已经减少了,气味变淡了。

药已中的,原方加入滑石(包),再投6剂。

六剂用完,气味大大减轻,十去七八。效不更方,再用八剂。结果,这一次,出现了反复,患者月经来潮,旧疾复发,味道又浓重起来。

这时候,医家将防己和黄芪的用量提高,并加入川芎和丝瓜络,再投。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味道没了,汗也不出了。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我给你复述了一遍。

读者朋友,你看这么长时间,也应该对基本的中医辨证,有所了解了。在你看来,这个患者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没错,就是脾虚湿盛。

这个患者,脉滑,舌淡,苔白浊,这是典型的湿浊内蕴的舌脉。湿浊源于脾虚。脾虚气弱,患者就便溏、倦怠、食欲不振、口淡。

脾虚,湿浊内生,上壅于腋下,这就形成了狐臭、腋汗。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这个狐臭在中医皮肤科里头,是很边缘的一个病。有相当一部分中医皮肤科专著,根本不提这个病。

提到了,其实也是简单说一嘴,基本上就认为此病源于遗传,或者是源于湿热郁于腠理。

至于说治疗,中医基本都主张外用药,很少提及内服药。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狐臭患者,有脾虚的倾向。他们往往形体偏胖,乏力多汗,食欲正常或食少腹胀,大便多不成形。只不过,有些人相对明显,有些人只是具备这方面的倾向。

本来嘛——湿浊之邪的产生,就是源于脾的。这是千古定论。因此,对部分患者而言,狐臭以脾虚论治,是天经地义的。

上头医案中这个患者,显然属于脾虚湿盛。那怎么办?健脾利水、祛湿化浊。

我们再看看医案里的方子——

汉防己,生黄芪、炒白术,苍术、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包)、车前草,生甘草。

这个配伍,其实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防己黄芪汤的加减。

防己黄芪汤,是一首经方,其基本组成,就是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这几味药。它最初是治疗表虚不固、水湿内蕴所致的风水、风湿,功效在于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也就是说,它既有祛风利水散邪的一面,也有补脾益气固本的一面。后世医家,常常用它治疗风湿病。

由于这个方子,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利水除湿,因此用在脾虚湿盛所致的腋臭患者身上,就比较适合。

其中,防己、泽泻、车前子、车前草、茯苓皮利水除湿,黄芪健脾益气,白术配苍术苦温燥湿健脾。

这样,患者的脾恢复了运化之功,杜绝了脾湿的生成源头,同时又把业已形成的湿浊,通过利尿的方式排出去。患者的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了。

这就是大体用药思路。

我个人感觉,防己黄芪汤治疗脾虚湿盛、湿浊内蕴所致的腋臭、腋汗,是比较合适的。我自己也曾偶有应用,证实确有一点效果。

当然,这里头的防己,必须是俗称的汉防己。广防己,有肾毒性,已经不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了。这个必须注意。

当然,如果你问,所有的腋臭患者,都适合这个方法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些患者,纯粹属于湿热所致,这个时候必须得想办法化解湿热。

有的人,完全就属于遗传,根本辨不出来其他症候,那就没办法用健脾除湿之法。总之,只能是面对有相关症候的人,才能考虑用符合病因病机的方药来治疗。

因此,对于文中医案里的配伍,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照搬。

另外,有腋臭的人,务必注意饮食。有时候,你之所以腋臭,说白了,就是你吃进去的食物,在你的身体里变臭了!

要想做一个清爽的人,你的饮食,务必清淡。清淡的饮食,造就清淡的身体内环境,你的体味,自然也就清新了。

好了,这个办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

研究:如果这个部位容易出汗,或与脾胃虚弱有关

你们都知道身体出汗是一种排毒的状态,有研究表明,人体的排毒方式有小便和出汗两种,出汗和小便都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但是出汗却要分情况来看,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人体每天都会分泌大量的代谢物质,身体中的毒素也会不断堆积,如果不能够及时地清除这些毒素,就容易引起头晕疲劳等亚健康的症状出现。每个成年人全身有上百万个毛孔,每当人体温度较高时毛孔就会打开,将人体的毒素污物随汗液排出,并且还能够杀死体内的有害细菌,给人体内部来一次大清扫,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美化肌肤。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工作日益繁忙,压力也比较大。体育锻炼的时间也比较少,即使偶尔锻炼也达不到出汗的程度就会使毒素在人体内大量的堆积。建议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们,积极有效的进行锻炼,并且可以偶尔的参与汗蒸。

肥胖不仅有碍美观,还能够引起许多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出汗就可以将脂肪转化为热量,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汗蒸就是一种较好的减肥方法。

如果不是因为运动而引起的出汗,那么就代表着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

第一种是额头容易出汗,就是肝脏上亢引起的充足的睡眠,对于这种患者非常重要,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引起身体抵抗力的下降,还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就容易患肝脏上亢。肝脏和人的情绪也关系比较密切,人们遇事应多从正面去思考,在容易暴躁的夏季,多笑,还可以每天冲泡枸杞菊花茶。

第二种是腋下出汗,这是由于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而引起的。当人们处于高压状态下就容易出汗,而汗水中常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当它们与皮肤上的细菌结合后,就容易产生汗臭味。长期以往很容易产生狐臭。如果汗液分泌过多,而且气味大时,就可能是平常食用过多的葱姜蒜,气味较刺激的食品。这时人们就可以饮食清淡,养成少肉多蔬菜的习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第三种是手心脚心容易出汗,这通常是由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人们可以多食用苦瓜,薏米,山药,红枣等健脾的食材煮粥服用,此外还需要积极的参加锻炼,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改变体虚的状态。如果是因为许脾胃实症而引起的出汗,多是因为饮酒过量而引起,建议少饮酒,不要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夏季暑热,没胃口、嘴唇发黏、发腻、发臭?4个祛湿方子,实用!

夏季高温潮湿,炎热的天气使人有些焦躁不安并且加上空调冷饮等,外界环境的作用,会让身体内积聚湿气,危害身体健康。提不起精神来,其实这都是因为湿气太重。体内一旦有了湿气,就会头昏脑胀、胸闷气短、体倦乏力。那我们为什么要祛湿呢?第一:湿重会让我们的嘴唇发黏、发腻、发臭甚至是胃胀、狐臭;第二:湿重会侵蚀我们的肠胃导致通泄受阻、大便不畅;第三:湿气一旦加重,男性增加了得前例腺的几率,而女性则易得阴道炎,而且难以愈治。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湿、燥、火是正常存在的六气,只有在气候异常变化,或者人体正常抵抗力下降的才会导致成为邪气致病,有句话是“湿邪在,白病害;湿邪除,百病无”,所以我们要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有湿气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来一 一对照都有哪几种湿气

1、脾湿

症状:肢体的困重,头有昏沉感,睡醒后乏力,由于湿邪它侵犯人体以后,形成了痰湿,也会阻碍肺气,有肺病的人会出现哮喘,咳喘有痰,这就是脾湿的症状。忧思伤脾,比如说工作太晚或者熬夜、或者整天思考事情,用脑过度有可能造成脾的运化失常,导致食欲下降,然后全身的困倦无力。

2、肾湿

肾湿是指的湿邪侵犯了肾脏,当痰湿侵犯了肾以后,导致了腰中空冷如坐水中那种感觉,重如戴五千钱,这是我们古文中就有记载的,就是指这种寒湿侵犯了肾导致的肾浊病。因为脾湿以后产生了湿,会影响脾的健康运转,严重的时候就营养脾阳的升腾,这时候就会牵扯导肾,导致脾肾阳虚。

3、肠胃湿

症状:消化不良、大便的稀溏或便秘都有可能是这种脾胃湿滞导致的,因为中医说,大肠是和肺相为表里的,大肠和肺都是喜润的,害怕燥的,所以说肠胃的湿热,它有可能会反应到皮肤上的一些症状例如皮炎、湿疹这些病症。

4、肝胆湿

肝胆湿主要表现在胁肋的胀痛,在人体的两侧,中医叫胸胁,胸胁是循着肝经上来的,肝经要从足走腹的时候要绕阴气,所以会出现外阴的瘙痒或者白带的异常,也是肝胆湿热导致的。

有时候简单的饮食搭配,就能达到清热祛湿的功效。推荐4款简单的饮食方帮助大家

1、荷叶 鸡 草寇 陈皮

鲜荷叶2大张,母鸡1只,草寇30克,陈皮15克,胡椒,盐,料酒适量。

先将母鸡去毛和内脏并洗净,将盐、胡椒、料酒在鸡表面,腹内揉搓均匀,将草寇、陈皮装入鸡腹中,整鸡用荷叶包好入锅,隔水炖煮至鸡肉烂熟。

陈皮、草寇、荷叶健脾化湿、消痰的力量非常好,所以得了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也非常适合。荷叶有芳香的味道,蒸出来的那个鸡具、有荷叶的芳香,非常的好闻;里面加了草寇,有燥湿健脾、湿胃止呕等作用;加上了陈皮就有芳香理脾行胃,还有化痰祛湿这个作用,此款药膳非常适合补气养血、清热利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气血不足、身体肿胀、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人群。

2、丝瓜 山药

丝瓜络在中医就是一味药材,我们也会在中药里用上,比如说经络不通,有那种痰湿瘀滞要加上这味药。

把山药洗净切块,给它放在锅里面,加水以后煮大约30分钟左右再加上丝瓜,切好的丝瓜块,只要5~6分钟就可以了,稍微放点 油 盐即成。山药本身有健脾利湿功效,而丝瓜可以淡肾利湿,两者一起达到健脾淡肾功效。

3、竹叶茶饮

我们习惯夏天的时候会喝点菊花茶,反正喝一些这些祛火的茶,其实可以喝一些竹叶茶,把它就是取一小撮,然后泡在水里,像喝茶一样,竹叶中医来讲也是一味药材,淡竹叶,可以通小便,对于湿热导致的小便不畅,中医讲是那种淋症,这种泌尿系统的感染都可以配上淡竹叶,它是清除心火,对于心烦的病人都适用。注意的是竹叶偏寒,喝的时候不要大量饮用,适可而止。

4、茯苓 母鸡

母鸡肉150克,茯苓50克,葱末、姜末、盐各适量。鸡肉洗净剁成末,茯苓烘干,研细粉。鸡肉末,茯苓粉、葱末、姜末放入蒸碗中,加适量清水,入锅隔水蒸熟。

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腺嘌呤等成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治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水肿尿少、心神不宁等。母鸡能温中补脾,滋补血液;两者结合具有健脾和胃之功。

夏天你有哪些祛湿的好方法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哦!

养生就在生活中,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黎老师说健康!(*^__^*)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